對我國歷史有了解的朋友們一定知道,對於古時候的讀書人來說,最為重要的就是科舉了,學子們經過無數個寒暑的埋頭苦讀,最終才能「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科舉制度最早始於隋朝,興起於唐朝,等到宋代、元代的時候,科舉已經可以說是朝廷選拔官員最主要的途徑了,然而,到了滿清時期,隨著「文字獄」的興起,科舉逐漸地變成了統治者禁錮士人思想、規範士人倫理的工具,由於考試內容越來越僵化,光緒三十一年(1905),無法與時俱進,無法滿足社會進步和發展的科舉制度終於在改革中走完了最後一程,被新的人才培養模式所取代。
其實,科舉雖然在1905年才被廢除,但從1862年,中國近代第一所新式學校京師同文館的誕生開始,我國近代新式學校(班級授課制)就已經開始萌芽,1898年我國更是已經創辦了第一所具有現代意義的大學——京師大學堂。
從近代新式學校萌芽開始,發展到現如,我國已經擁有了接近3000所高等教育學校,各種中小學等基礎教育學校更是數不勝數,在國家政策和資金的大力扶持下,我國的教育事業在今後還將以飛快的速度不斷發展。
當然了,任何事物的誕生和發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即便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也曾受到過強烈的衝擊,就拿現如今每年一次全民關注的高考來說吧,曾經就中斷了10年之久,直到1977年10月21日,才又重新恢復,這10年的中斷不僅大大地延緩了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對於那些渴望進入大學學習的知識分子來說,更是十分殘酷的「折磨」。
據說,10月21日恢復高考的消息公布後,那些因為「上山下鄉」而以知青的身份到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初高中畢業生瞬間都徹底沸騰,大家奔走相告,無數人放下了手裡的工具、鋤頭,重新拿起了闊別已久的書本,迫不及待地投入到了高考的大軍之中。
她是高考恢復後的第一位女狀元
據資料顯示,在1977年的高考中,報名的考生人數史無前例地達到了570萬人,除開1978之外,這個數據一直到2003年才被再次打破,可見當時人們對高考的熱情有多高漲。
接近600萬的報考人數,這也大大超出了當時大學的可承受能力,據資料顯示,1977年最終被錄取進入大學的考生僅為27萬,錄取率約4.8%,所以只有極為優秀的那一部分人才能順利地通過考試,徹底地改變了今後的人生。
今天學習君在這要和大家介紹的就是這27萬人中的一位考生,也是我國高考恢復以來的第一位高考女狀元——劉學紅。(1977年北京文科高考女狀元)
作為高考恢復之後的第一次考試,在加上又是來自與首都北京的高考文科狀元,劉學紅的高考成績出爐之後直接就被刊登在了《人民日報》上,這位成績優秀的女生也被廣大人民所熟知,她和高考的故事也被很多人「津津樂道」。
之所以能夠成為高考狀元,一切其實並不是偶然,從小劉學紅就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在高考之前,她的成績在學校就一直都名列前茅,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1975年中學畢業後,劉學紅也沒有留在城市,義無反顧地投身到了「上山下鄉」的第一線,插隊來到了密雲縣高嶺公社四大隊林業隊。
在插隊期間,即便非常辛苦,劉學紅也一直都嚴格地要求自己,勤勤懇懇地從事著公社分配給自己的生產勞動工作,但作為一名知識分子,不能參加高考,學習更多的先進知識,終究還是她埋在心底最大的遺憾。
所以,當聽說高考重新恢復之後,雖然離開學校、放下書本已經快兩年的時間了,但劉學紅還是毫不猶豫地就報了名,準備參加高考。
報完名之後,自然就是複習備考了,雖然兩年間已經落下甚至遺忘了很多知識,複習的壓力非常大,但她也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認真地完成每天屬於自己的生產勞動工作,然後才是廢寢忘食地拼命學習,一直到高考前的15天,劉學紅才請假回家,專心備考;
由於高考已經停止了10年,所以對於高考會考什麼樣的知識,都有什麼樣的題目,劉學紅包括所有的考生都不清楚,再加上之前高考被定性為是「為資產階級培養接班人」10年前的高考資料、試卷等等都已經很難看到了。
所以,當時但凡哪家有10年前高考相關的資料、試卷,那都是非常稀罕的,不許轉借,不許抄寫,劉學紅就厚著臉皮跑到別人家裡,和其他考生一起複習、做題。
正所謂「天道酬勤」,劉學紅的努力終究沒有白費,得益於從小就成績優秀,知識底子紮實,再加上起早貪黑的刻苦努力,在高考的時候,劉學紅憑藉優秀的成績,一舉成了北京市的高考文科狀元,順利地被北京大學新聞系錄取。
回憶高考,劉學紅常用兩個字來形容
據劉學紅後來回憶,當高考成績出來之後,他自己也是非常驚訝的,因為在人民日報的記者找到她的時候,她才知道,自己竟然在和570完考生競爭,沒想到竟然順利的考上了理想的大學。
現在距離1977年高考已經過去40多年的時間了,劉學紅也早已成了一家知名媒體網站(中青在線)的總經理,但談起當年的高考,劉學紅常常感嘆,一切都可以用「幸運」兩個字來形容。
首先、在劉學紅心裡,她能參加高考是幸運的:在當時那個年代,高考一直是她們那一代人最大的夢想,在漫長的等待下,很多生兒育女,徹底的失去了參加高考的機會,但她卻幸運的等到了高考的恢復。
其次、能考上是幸運的:由於插隊到農村,離開校園,離開課本已經很久了,再加上1977年高考恢復的時候570萬人報考,最終只有27萬人錄取,一百個人裡只有四個有機會考上大學,能夠順利的考上理想的大學,在劉學紅看來,這也是非常幸運的。
和當初不同,隨著這些年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高校也一直都在不斷地擴招,在一年一度高考來臨的時候,考上一所不錯的大學還是非常有機會的,但這個機會也是相對的,它只會屬於那些一直以來堅持不懈,認真學習的人,就像劉學紅前輩一樣,在她心底考上大學是幸運的,但這又何嘗不是她刻苦努力而換來的收穫呢?
文末寄語:
一轉眼,秋季學期已經過去一大半的時間了,對於高三年級的同學們來說,高考已經越來越近,對於高考,大家是否下定決心努力學習了呢?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我們大家一起分享、學習,來年努力考上更加理想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