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走出大山,曾經是我最大的夢想。壓根沒想到能夠帶著更多兄弟姐妹放下羊鞭子,過上好日子。在這樣的時代,只要努力,夢想都能實現!」11月25日上午,記者見到從北京載譽歸來的帕夏古麗·克熱木時,她激動地說。
11月24日
全國「最美職工」發布儀式在北京舉行
帕夏古麗
這個從祖國西部邊陲小城
——烏恰縣
走出去的柯爾克孜族女性
作為全國10位「最美職工」之一
走上領獎臺
來源:中國文明網
「南疆這些年發生了很大變化,特別是人的思想意識。以前農村婦女一輩子都圍著鍋臺和孩子轉。如今,擺脫了傳統思想的束縛,不僅是她,我們一家人,更多鄉親的命運都改變了。」帕夏古麗的丈夫都依夏·斯地克感慨道。
來源:克州零距離
帕夏古麗出生在烏恰縣膘爾託闊依鄉阿合奇村,年幼喪父,母親獨自將幾個孩子拉扯大。
2006年,烏恰縣號召農村富餘勞動力前往廣東務工,當時23歲的帕夏古麗在全村第一個報了名。
帕夏古麗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東莞市一家電子元器件廠上班。一開始因為語言不通、技術不過關,她的收入不高。在師傅的幫助下,她的普通話水平提高了,技術也越來越熟練,工資很快漲到每月3000元。「2006年底,我存了1.5萬元,全寄給了媽媽。在電話裡,我們倆都激動得哭了。」帕夏古麗說。
如今,帕夏古麗已成為東莞市一家製鞋廠的班組長,每月工資5000多元。她的丈夫都依夏是在廣東務工時與她相戀結婚的。「現在我們兩口子每月收入1萬多元。孩子3歲了,入了當地幼兒園,我覺得很幸福。」她說。
來源:克州零距離
「外出務工讓我的口袋更鼓,眼界也更寬了。我想帶領更多鄉親走出去。」懷著這種想法,每年帕夏古麗都利用返鄉探親的機會,給鄉親們講自己的務工經歷、講外面的精彩世界、講黨的好政策。14年來,她先後組織1300多人前往廣東務工,累計幫助27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持續增收、實現脫貧。
「和我一起走出去務工的老鄉,經濟條件都有了很大改善,很多人在家鄉蓋了新房、買了車。看到這些,我心裡特別高興。現在很多姐妹主動給我打電話要求『走出去』。」帕夏古麗說。
在帕夏古麗的家鄉烏恰縣
所在的南疆地區
這些年隨著脫貧攻堅的深入推進
越來越多的扶貧工廠、創業工坊
在鄉村落地
帶動了就業和增收
「明年我計劃回家鄉,在烏恰縣開辦一家鞋廠,承接廣東的訂單。我相信,只要奮鬥,家鄉會越來越美,日子會越過越好!」帕夏古麗滿懷信心地說。
來源/天山網綜合
編輯/姜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