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山雨欲來風滿樓」千古流行於晚唐,你知道整首詩的意境嗎

2020-12-19 愛笑的大慧

有很多詩觸動我們的心,往往一兩句話,讓我們感同身受。詩歌文化在幾千年的悠久歷史中,波瀾壯闊、波瀾壯闊,我們對一首詩總有一種特別的熱愛,印在腦海中,經常吟誦。有時我們隨口背誦一首詩,卻不知道這首詩的作者,但這並不妨礙我們理解這首詩的大意。例如,「可憐天下父母心」是一首人們經常談論的熟悉的詩,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句話實際上來自慈禧太后的一首詩;有人認為「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羅貫中寫的,事實上這首詩是明朝的楊慎之寫的。

難怪唐宋名家多,唐宋才子多,不容易脫穎而出。在《唐詩三百首》中只有幾首精選詩,還有許多優秀的詩歌沒有被選中。我們一起來欣賞晚唐詩人許渾的一首詩,說許渾可能是未知的,但是他的詩「山雨欲來風滿樓」我們早就知道了。

《鹹陽城東樓》唐朝許渾

至於高城萬裡,蒹葭楊柳類似於汀洲。一開始流雲,亭子在下沉,雨就要來了,樓裡到處都是風。鳥下綠蕪秦苑晚上,蟬黃葉漢宮秋。別問那些日子發生了什麼,故國由東向東的流動是渭水。

許渾是晚唐詩人影響力,他的詩歌風格主要是懷舊和田園詩,有人把他的詩比作杜甫和讚美「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由此可見,後世已經認識到了許渾詩歌和許渾文學基礎。。

當詩人在公元擔任審查官時,大唐王朝已經「日薄西山」。一個秋夜,詩人來到鹹陽古城樓上,看到了夕陽西下的景色,他心情沉重,想家。他寫這首詩意蘊獨特。

在這首詩的開頭,詩人表達了他的感情,當他登上鹹陽塔時,他無法看到湖光山色的全景,詩人應該欣賞美麗的風景,並保持樂觀,但他在第一句話裡寫了「萬裡愁」,可見詩人的心境被思鄉之情所籠罩,即使是最美麗的風景也不能喚起他心中的喜悅。一個詞「愁」決定了整首詩的基調。

接下來是第三句「溪雲初起日沉閣」,他描述了烏雲的突然到來和夕陽從溪流中升起的場景,最後,他與展館遙相呼應,表明時代的變遷。這是第四句話的好準備。如果上下沒有聯繫,就不能表現下一句的氣勢。「山雨欲來風滿樓」是在千古中流傳的一個著名句子,詩人在日落時分登上亭子,西沉,涼風陣陣,烏雲滿天,因此詩人斷定暴風雨即將到來。

第五和第六句描述了詩人在晚上觀看特寫鏡頭,山雨即將來臨時,鳥兒們匆匆逃走,秋蟬哭著躲在黃葉森林裡,但是「秦苑」和「漢宮」已經不見了,這讓人想起了「禁苑深宮」,如今這片貧瘠的土地上到處都是黃葉,只有鳥和蟲的名聲,無法理解詩人的苦惱。詩人從「萬裡」到「千古」從「萬裡」到「千古」來表達他對世界變化滄桑的關注。

在最後兩句話中,感情交融,感慨:路人匆匆忙忙不過問秦漢的興衰,這次,我們找不到鹹陽,連站點,只看到渭水仍然像過去一樣運行。「莫問」是一個無助的詞,一個發人深省的詞,他使詩人從荒涼的風景中看到了歷史的沉重教訓。一個字「流」是一個永遠不會回來的遺憾的暗示。從渭水的無聲場景,表現揭示了詩人對夕陽的無奈和相思的悲哀,委婉動人。

整首詩通過對「雲、日、風、雨」的描寫,反映了詩人「愁」的渲染,給人一種蒼涼而寬廣的意境,他暗示並感嘆唐代也是這樣的日落西山符號,這也是詩人不能達到望景和高興高度的原因,這個國家一天比一天衰落,不管風景多好。這首詩描寫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讓人讀了之後深思。

我是個文學散漫者,請加入弘揚中國文化,傳播經典智慧,只要你每天學習一點,你就會有所收穫。

相關焦點

  • 「山雨欲來風滿樓」唐王朝的輓歌,晚唐最後一位詩人的千古絕唱
    這句許多人耳熟卻不能詳的詩「山雨欲來風滿樓」出自晚唐最後的詩人許渾的《鹹陽城西樓晚眺》。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作者許渾(791-858),字用晦,晚唐時期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唐文宗大和年間許渾考中進士,先後擔任當塗、太平令、監察御史等職,這其間曾引兵免職,晚年歸隱潤州丁卯橋村舍閒居。許渾的詩以寫山水見長,還曾自編詩集取名《丁卯集》,當時許渾的詩很有名氣,後人甚至將他與杜甫齊名有「許渾千首溼,杜甫一生愁」之說。
  • 「山雨欲來風滿樓」這麼有氣勢,但你知道上一句有多悽美嗎?驚豔
    不過詩寫得好不好,當真是件見仁見智的事。許渾的其它詩咱們先不說,光說這首他的成名作《鹹陽城東樓》,則顯然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七律,因為詩中的7個字他聲名大噪,很多人經常掛在嘴邊。這7個字就是「山雨欲來風滿樓」,這句詩寫得如此有氣勢,但你知道它的上一句有多悽美嗎?
  • 「山雨欲來風滿樓」這麼有名,究竟出自何人之手?上一句更加巧妙
    詩詞文化歷經千載,到如今已經蔚為壯觀,頗具規模,即使不是這方面研究的學者,也總是會對某一首詩記憶猶新,在某個合適的場景淺唱低吟,娓娓道來。讀詩讀得久了,就會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比如對一些千古名句如數家珍,但是卻並不知道作者是誰。
  • 「山雨欲來風滿樓」很經典,它的上一句是什麼?很少有人聽過
    晚唐著名詩人許渾在歷史上的評價毀譽參半,褒揚者認為許渾可為「詩家之法程」。「法程」即為法則,這一評價不可謂不高,貶斥者則言:「大手筆所不屑。」許渾在唐末至明之前影響力甚大,從明開始出現了毀譽參半的現象。有唐三百年,詩歌成就蔚為壯觀,詩壇大家枚不勝舉。
  • 山雨欲來風滿樓,許渾經歷了什麼,這句詩有沒有深刻的寓意呢?
    楊慎還引用蘇門弟子陳師道的話說,進來沒有高深的學問,所以大家都喜歡許渾的詩。至於文人之間的口舌之爭,各有己見。我們還是自己來欣賞這首詩吧。二、 山雨欲來風滿樓 有深刻的寓意嗎?在清代吳昌祺《刪訂唐詩解》中,他評價這首詩的時候說:當時長安何至如此?詩人語多太過也。所謂的深刻寓意,往往是指借寫景來暗喻時事或者託物喻志。這也正是「山雨欲來風滿樓」這句詩常常被後人使用的原因。
  • 《原神》山雨欲來風滿樓礦車在哪 山雨欲來風滿樓礦車位置分享
    導 讀 原神山雨欲來風滿樓礦車位置在哪?
  • 喜歡山雨欲來風滿樓,那你可知滿天風雨下西樓?
    「山雨欲來風滿樓」這句詩可以說是非常的出名了,本意是想指大事情要發生前的緊張氣氛。後來也多用來純粹指天氣和景象。詩人是晚唐詩人「許渾」,上一篇文章詳細解說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全詩《鹹陽城東樓》,該詩講述的唐王朝已經回天乏術危機四伏了,深刻表達了作者悲痛的情感。有興趣可以去查看上文。今天講的這首詩也是詩人許渾寫的叫《謝亭送別》。也就是詩句「滿天風雨下西樓」的全詩,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下。
  • 肖戰2部待播劇關聯詞,一個播出,一個山雨欲來風滿樓
    楔子近期,肖戰2部待播劇的關聯詞發布了,一個是《播出》,另一個則是《山雨欲來風滿樓》,都是相當有意思的關聯詞。部待播劇,分別是《鬥羅大陸》和《餘生請多指教》,前者是古裝玄幻劇,後者則是都市情感劇,無論從劇情設計,還是從演員陣容上,抑或拍攝時間上,都不盡相同,不過,由於男主角都是肖戰,於是,這也使得這2部的關注度頗高,而在娛樂圈數據機構徳塔文發布的待播劇關聯詞中,肖戰主演的《鬥羅大陸》和《餘生請多指教》也榜上有名,分列第1名和第3名,不過,關聯詞卻相當有意思,一個是《播出》,一個是《山雨欲來風滿樓
  • 七言絕句中最美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讀起來讓人唇齒留香
    到了晚唐,由於之前的安史之亂,本是鼎盛輝煌的大唐有著日落西山的景象,而詩文化在此也遭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在這樣一個由盛轉衰的時代背景下,詩人們為了自身生計四處奔波勞苦,所作的詩詞也多少帶有悲傷惆悵的情緒。比如晚唐與李商隱合稱「小李杜」的杜牧,是寫七言絕句的高手,他的作品中流露出來的沉鬱氣質,往往更能讓人感懷頗多。
  • 10首七律唐詩,每一首都有一個千古名句,你最喜歡哪一首?
    七律詩格律嚴密,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由八句組成,每句七個字,每兩句為一聯,共四聯,分首聯、頷聯、頸聯和尾聯,中間兩聯要求對仗。七律詩起源於南朝,初唐定型,到杜甫手中成熟。今天,隱娘總結10首唐代經典的七律詩,首首經典,每一首都有一個千古名句,你最喜歡哪一首呢?《黃鶴樓》唐·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 金縷衣:無名氏寫的一首唐朝「流行歌曲」,整首詩都是千古名句
    唐詩宋詞中有很多無名氏的佳作,譬如:《青海望敦煌之作》、《水調歌》《九張機》、《採桑子·年年才到花開時》,當然,唐詩宋詞更是不乏某某妻、某某妾、某某女所做之名篇,譬如:安邑坊女《幽恨詩》、陸遊妾《生查子·只知眉上愁》、章文虎妻《臨江仙·千裡長安名利客》、陳彥章妻《沁園春·記得爺爺》……
  • 六首最美哲理詩,千古經典,你更喜歡誰?
    六首最美哲理詩,千古經典,你更喜歡誰?一、登鸛雀樓/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如果要說哲理詩史上的第一絕唱,除了王之渙的《登鸛雀樓》,還有誰?景是至大之景,境是極高之境,理是至正之理,詩裡洋溢的探索精神,正昭示了一個民族昂揚向上的風貌。積極開闊,博大雄渾。王之渙哪怕只有這一首詩,也足夠流譽千古了。這首絕句通篇對仗,而絲毫不覺呆板,流轉靈巧,一氣呵成,也是一大亮色。後兩句的流水對是很關鍵的因素。
  • 這首詩很多人不會背,但其中一句是千古名句,感動中國也曾借用過
    如果你喜歡古詩詞的話,歡迎關注我!說起李商隱啊,腦海中最先想起的是他的《錦瑟》和《無題》。李商隱是晚唐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從「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到「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從「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到「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李商隱的詩一直在給我們驚喜!那麼,這一首藏有千古名句的詩,能不能給我們驚喜呢?一起拭目以待吧!
  • 為什麼有時是暴風雨前的寧靜,而有時卻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呢?
    當你意識到即將發生一件可怕的事情,而且在醞釀這件事時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你可能會用 「暴風雨前的寧靜」來形容當時的情況。但有時候你可能不會用這個諺語,你會覺得「山雨欲來風滿樓」更適合當時的情況,因為醞釀過程動靜有點大。這兩句諺語都是表示即將要發生重大事情了,如果不把它們當做諺語的話,那就是表示要下大雨了,但是為什麼會有兩個完全不同的表現呢?
  • 李白很有意境的一首詩,通篇意境優美如詩如畫,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李白是盛唐時期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還與中唐詩人李賀,以及晚唐詩人李商隱,等人並稱為「三李」;李白是那個時代最具有才華,也最具有創造力的詩人,他的詩想像力豐富,另外風格多樣,流傳下來的作品大概有1000多首,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精品之作,一些經典的詩句
  • 唐代詩人之所以流行,是因為有一首詩和兩行詩千古流傳開來
    古人推崇張繼詩,特別是《楓橋夜泊》詩,使張繼出名。歌手的歌《濤聲依舊》使這首詩更受歡迎。這首詩讀得沒完沒了,讀後讓人感到輕鬆愉快。由於這首詩的流傳,蘇州寒山寺已成為許多遊客的旅遊勝地,一些客人在半夜特別注意鐘聲的聲音,在張繼詩中體驗夢幻般的美妙心情。其中有日本遊客,他們都來自這首詩。
  • 晚唐最具影響力詩人之一許渾,3首吊故城詩作,弔古傷今嘆興衰!
    一方面是到了晚唐,盛唐和中唐的詩人已經故去,而許渾也是晚唐詩人相對比較出類拔萃的詩人。另一方面他不寫古體詩,專攻律詩,以五律和七律最為精絕。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
  • 他只留下六首詩,字字珠璣!其中兩首流傳千古,小學生都會背!
    我國是一個詩的國度,上至帝王將相,下至販夫走卒,都會作詩。   你知道,我國留存詩作最多的詩人是誰嗎?   乾隆一生寫下四萬三千多首詩,要知道,《全唐詩》總共只收錄了四萬八千多首詩。   他一個人寫的詩的數量,差點趕上《全唐詩》了。   可是,寫得多並不意味著寫得好。
  • 詩歌中國,白居易「晚來天欲雪」的現代版本
    暴雨滂沱,總不及烏雲蓋日、涼風乍起時最有意境,而這也就是「山雨欲來風滿樓」能成為千古名句的意義所在。而韓愈的一首小詩,道出此中真意。而一個「酥」字,真是用得絕妙,讀來渾身通泰、酥麻。對我來說,相對於下雨,我更喜歡下雨前的醞釀;相對於長假,我更喜歡放假前的期待;相對於遊覽勝地,我更喜歡出行前的準備……相對於那些描寫大雪的詩,我更喜歡這首。
  • 晚唐高僧靈澈上人一首充滿禪理的詩,短短的28個字,寫得很深刻!
    晚唐詩僧靈澈上人這首《歸湖南作》,那就是一首很有經典的作品,當時他正是要去湖南遊歷,於是在路上有所悟,從而寫下了這首詩。整首詩意境唯美,儘管只有短短的28個字,但是寫得很深刻,給人一種大徹大悟之感,讀懂了一定是受益終生。山邊水邊待月明,暫向人間借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