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環島高鐵列車穿過東方市。陳允武 攝
東方市八所港。馮儂權 攝
1月5日,中共東方市委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召開。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東方市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
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上,東方市科學把握進入新發展階段、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的思路和舉措,突出東方特色,回應群眾期盼,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指標增長速度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地區生產總值實現年均增長10%以上,力爭實現翻一番的目標。
開啟關鍵5年的新徵程,東方全市上下正緊緊圍繞「建設港產城一體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先行區、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節點」的發展定位,保持定力、奮勇向前,加快落實東方在海南自貿港建設中承擔的臨港產業園發展、八所港發展、東方機場建設三大任務,全力推動東方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奮力書寫國際濱海公園城市建設的新篇章。
東方市委書記田麗霞表示,全市上下要牢固樹立機遇意識和憂患意識,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搶抓機遇,變壓力為動力,補短板鍛長板,埋頭苦幹,奮起直追,將宏偉藍圖一步一步變為美好現實。
看基礎 「三個大考」交出滿意答卷
面對嚴峻複雜的外部環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以及艱巨繁重的脫貧攻堅和自貿港建設任務,2020年,東方市走過了極不平凡、令人難忘的一年。
在黨中央和省委的堅強領導下,東方市委團結帶領全市廣大黨員幹部群眾,頂壓前行、搶抓機遇,不斷提高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以超常規的認識、舉措、行動和實效,全力應對「三個大考」,奮力答好「三張答卷」,全面拓展新局面,東方的發展態勢和整體形象發生了重大而深刻的變化。
這一年,東方深刻把握東方區位、資源優勢,凝聚廣泛思想共識,釐清東方推進自貿港建設的發展思路,確定了「港產城一體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先行區、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節點」的「兩區一節點」戰略定位,制定了31項措施,細化了160條任務清單,繪製了推進自由貿易港建設的「路線圖」「施工圖」「時間表」, 確保與中央、省委的部署要求「同頻共振」,奠定東方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基礎。
這一年,東方牢牢把握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堅決扛起歷史使命,聚焦臨港產業園發展、八所港發展和東方機場建設「三大重點任務」, 推動20萬噸丙烯腈、120萬噸石腦油等投資56億元的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年產值70億元的華盛一期完成機械竣工,實現八所口岸進出口總額6.4億美元、增長113%,東方航空物流國際樞紐機場前期工作加快推進,加快積蓄髮展動能。
這一年,東方堅持激勵與約束並重,幹部隊伍幹事創業的精氣神和工作執行力明顯提升,在脫貧攻堅、疫情防控、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重點工作中,以「硬核擔當」詮釋了使命初心,展現了前所未有的昂揚鬥志和飽滿精神,匯聚了建設東方的磅礴力量。
這一年,東方拼搏進取、苦幹實幹,多項重點工作實現逆勢突圍,首次被評選為「全國雙擁模範城」和海南省文明城市,高質量通過了脫貧攻堅普查、國家抽查等多重大考,在全省大比武中排名小組前列,為我省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了東方貢獻。在全力應對統籌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決戰脫貧攻堅和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海南自由貿易港開好局起好步「三個大考」中交出了高分的東方答卷,進一步鼓舞了東方全市上下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看目標 經濟增速要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展望「十四五」時期和到2035年的發展目標,東方市在對標全國全省發展目標的基礎上,認真梳理經濟增長點,綜合分析新發展階段的機遇和挑戰,提出東方市「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經濟指標增長速度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地區生產總值實現年均增長10%以上,力爭實現翻一番;2035年遠景目標: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與全省同步走在全國前列,初步建成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生態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東方,把東方打造成為海南自由貿易港的重要窗口和靚麗名片。
「東方現有產業具有較大延伸空間、後發優勢強勁,且隨著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深入推進,疊加各項政策利好,將促進東方經濟實現較高速度增長。」田麗霞說,在徵求意見的過程中也了解到,東方的營商環境和生活環境不斷改善,市場主體普遍看好東方,東方在「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都會大有作為,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大有希望。
近年來,東方的綜合實力明顯提升,發展質量發生深層次、系統性轉變,呈現出一系列趨勢性、關鍵性的新特徵、新變化,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在海南自貿港建設布局中的地位更加凸顯。
從機遇看,省委七屆九次全會明確提出打造「儋州—洋浦—臨高—昌江—東方」臨港產業發展新優勢,東方迎來了加快發展的黃金機遇期。從區位看,東方作為海南西部重要城市,是區域經濟發展活躍的優勢地區,城市外延拓展和內涵提升齊頭並進,城市形象和美譽度不斷提高,產業和人口等資源要素正加速匯聚。從市場看,隨著營商環境的不斷改善,各類市場主體普遍看好東方,越來越多的企業到東方投資興業,2020年全市新增市場主體7037家,同比增長13.1%,目前全市共有市場主體3.6萬戶。
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東方也大有可為。東方是海南面向東協國家、南太平洋、印度洋的西南門戶港口城市,位於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地理中心、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和環北部灣城市群內。同時,東方的港口條件、岸線空間、陸地腹地等都是非常難得的稀缺資源,具有島內少有的「陸海空」多式聯運系統。依託良好的區位和交通基礎設施條件,以及臨港產業園發展打下的良好基礎,在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大背景下,東方能夠成為國內大循環的重要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連結點。
看舉措 打造千億級臨港產業園
加快落實臨港產業園發展、八所港發展、東方機場建設三大任務,是東方市落實海南自貿港建設重大國家戰略的「必答題」。為此,《建議》提出,東方要立足於打造千億級產業園,圍繞產業鏈做文章,推進臨港產業園創新發展,引導資本聚焦高新技術產業,延長產業鏈、完善供應鏈,積極推動油氣化工向精細化工和新材料方向延伸,實現高新技術產業集聚發展,推進新型工業化。推動八所港參與全省「四方五港」資源整合,堅持與洋浦港聯動,積極開闢海洋新航線,發展八所港至越南航運業務,適時將航線拓展到越南及東南亞地區樞紐港口,將八所港打造成為中國—東協的區域性國際港口和海上物流中心。加快推進東方機場前期工作,力爭「十四五」中後期開工建設,引進社會資本參與東方機場的建設和運營,分期配套建設臨空經濟區基礎設施。
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時期經濟發展工作的根本要求。《建議》提出,東方必須進一步調優經濟結構,把熱帶特色高效農業、旅遊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作為主導產業加快發展。要做優做強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大力發展熱帶水果、花卉等特色種植業,推進冬季瓜菜提質增效,推進畜、禽、水產養殖業轉型升級;要加快發展特色旅遊,推動旅遊與文化、體育、健康醫療、休閒度假等深度融合,打造「醉美落日」景觀帶,逐步把金月灣建設成為國家旅遊度假區,完成俄賢嶺、仙居谷等熱帶雨林資源開發建設;要提升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培育建設物流園區,推動保稅倉儲、國際物流配送、貨櫃、冷鏈物流等產業發展;要培育壯大高新技術產業,重點開發國際領先水平的高端精細化工產品,並利用金月灣科創園加快發展生物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等產業。
發展就是為了改善和保障民生。《建議》提出,東方要建設以人民為中心的宜居宜業宜遊國際濱海公園城市。要以規劃保障「五網」基礎設施建設,推動鐵路入園進港改線、東方—樂東高速公路等路網建設,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加強燃氣管網建設,建設綜合立體綠色智慧水網,穩步推進「千兆到鎮,百兆到村」通信網建設;要大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嚴格控制200米海岸帶生態紅線開發建設,持續開展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鼓勵發展裝配式建築;要大力推進社會民生事業,在城區新建義務教育學校,謀劃建設國際學校,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引進優質醫療資源推進三級醫院建設,加快推進安居型商品房建設;要持續提升城市品質和內涵,大力推進濱海片區城市更新改造,逐步把東方建設成為一個「園在城中、城在園中、城園一體」的大公園。
看執行 把握好七項原則 突出八個堅持
宏偉藍圖已經繪就,方向路徑已經指明,需要的是全市上下要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走好腳下的每一步,幹好當下的每件事,用每一個人的努力拼搏,成就更加美好的新東方。
東方市委十三屆九次全會提出,做好東方市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工作,要把握好七項原則:一是必須處理好當前和長遠之間的關係,堅持謀定後動、穩步前行的同時要「小步快跑」,克服「賺快錢」思想,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把發展壯大實體經濟作為自貿港建設的重中之重。二是必須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係,不能為了一時的經濟發展,盲目上高能耗、高汙染的項目,要設置嚴格的項目準入門檻,充分評估項目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等指標,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和破壞的項目,即使能創造再多的GDP 和稅收也堅決不要。三是必須處理好解放思想和按規矩辦事之間的關係,要把「解放思想、敢闖敢試、大膽創新」落實到實際工作中,著力破除「不想、不敢、不會」三大障礙,以思想破冰引領改革突圍。同時,要學規律、懂規律、用規律,嚴守紀律規矩,不能以擔當作為之名行亂作為之實,以敢闖敢試之名行違法違紀之實。四是必須處理好速度與質量之間的關係,東方經濟體量小,市場主體少,必須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把蛋糕做大,同時要以「惜土如金」的理念用好每一寸土地,把最好的土地留給最好的企業、最好的項目,使經濟發展更加健康、更有後勁。五是必須處理好發展和安全之間的關係。六是必須處理好系統觀念和重點突破之間的關係。七是必須處理好發展和民生之間的關係。
今年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關鍵一年,也是東方全面發展的關鍵一年,做好全年工作至關重要。東方市委十三屆九次全會提出,要準確把握全年重點任務,突出「八個堅持」,全面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堅持聚焦三大任務,加快推進自貿港建設;堅持科技創新,培育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堅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堅持立足資源優勢,推進旅遊業高質量發展;堅持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重塑國際濱海公園城市新風貌;堅持扛起政治責任,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生態環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補齊民生短板;堅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切實提高幹部隊伍執行力。
(本版撰文/蕭淦 彭珊珊)
數讀東方「十三五」
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三次產業比重為26.9:37.9:35.2
服務業佔比較「十二五」期末
提高8.9個百分點
投資結構不斷優化
非房地產投資佔比85.8%
經濟活力不斷增強
市場主體突破3.6萬戶
全市建檔立卡11918戶52391人全部脫貧
36個貧困村順利脫貧出列
貧困發生率從8.9%降至0
全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
開工新建10個鄉鎮汙水處理廠
建成123個行政村汙水處理設施
農村汙水處理覆蓋率達到68%
「綠化寶島」大行動累計完成
造林綠化8.1萬畝
退塘7576畝
還林(溼)1996畝
首次被評選為「全國雙擁模範城」
和海南省文明城市
累計建成
110個美麗鄉村
4家椰級鄉村旅遊點
2個全國文明村鎮
率先開展農村房地一體不動產確權登記發證改革試點
積極落實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自由貿易帳戶體系等制度
八所口岸通關效率居全省前列
展望東方
「十四五」
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經濟指標增長速度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地區生產總值實現年均增長10%以上,力爭翻一番。市場主體持續大幅增長,實體經濟進一步壯大,產業競爭力顯著提升,打造國家創新型科技示範市,新型工業化走在全省前列,現代化經濟體系初步建立。
自由貿易港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營商環境總體位居省內一流水平,政府管理效率效能顯著提高,重點領域改革持續深化,貿易投資便利化自由化水平大幅提升,推動各類要素便捷高效流動,風險防控有力有效。
社會文明程度進一步提升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深入人心,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向上向善、誠信互助的社會風尚更加濃厚,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全社會法治意識不斷增強。
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
生態環境治理能力和水平顯著提升,完成省下達的約束性指標,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進一步優化,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加強,清潔能源利用進一步發展,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數量持續提升,居民收入增長基本與經濟增長同步,人均預期壽命穩步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鄉村振興邁出堅實步伐,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更加成熟,「五網」基礎設施持續改善。
社會治理效能顯著提升
行政效率和公信力顯著提升,平安東方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能力顯著增強,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社會治理水平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