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劃「十四五」 福建多領域這樣做

2020-12-24 金臺資訊

人民網福州12月18日電(陳濤)12月18日,「福建省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六場在福州舉行。

發布會邀請到福建省國資委黨委副書記修興高,福建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先義,福建省醫保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家城,福建省金融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謝建潮介紹福建相關領域「十三五」以來發展成就和謀劃「十四五」發展思路、制定相關領域專項規劃的情況。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 焦豔 攝

福建省國資委

談談「十三五」

發布會上,修興高介紹了「十三五」以來福建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情況。

福建省國資委黨委副書記修興高。人民網 焦豔 攝

截至2019年底,福建全省非金融國有企業資產總額達到5.44萬億元,實現營業收入1.74萬億元,利潤總額639.99億元,分別是「十二五」末的1.8倍、2.3倍、1.6倍。其中,福建省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2019年末資產總額1.88萬億元,實現營業收入3377.19億元,利潤總額227.91億元,分別是「十二五」末的1.6倍、1.5倍、2.5倍。

「十三五」期間,福建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成效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發展質效明顯提升

國有企業在福建重大基礎設施、基礎性產業領域的支撐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福建省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4家進入中國500強,12家資產總額超過100億元,2019年實現利潤總額超10億元的企業數增至6家。

二、綜合改革穩步推進

國企改革「1 N」政策體系在福建持續落實落地,省屬控股上市公司達16家,至11月底總市值1421億元。福建省屬企業股權多元化比例達49.6%,其中與非國有資本混改比例42.9%,累計引入非國有資本357.2億元,同時「雙百企業」「科改示範企業」等改革試點加快推進。

三、國資監管持續優化

福建不斷探索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監管系統性、針對性、有效性持續提升,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責任進一步落實。國資監管信息系統(三期)項目建設完成,監管方式持續優化。

四、黨的建設不斷加強

福建堅持黨對國有企業領導,加強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建強織密國企基層黨組織,實施人才強企戰略。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持續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並總結提煉「133」國企黨建工作新模式。

謀劃「十四五」

對於「十四五」福建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和和國企黨建各項工作的規劃,修興高表示將圍繞「一個目標」,突出「三個服務」,強化「四個能力」,落實「七項舉措」進行推進。

圍繞「一個目標」: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

突出「三個服務」:發揮戰略支撐作用,服務國家和福建省內的重大戰略重大任務;發揮引領帶動作用,服務福建全省產業發展;發揮功能保障作用,服務福建全省社會民生事業。

強化「四個能力」:基礎設施和民生事業的功能保障能力;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引領帶動能力;現代服務業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國有資本投資運營能力。

落實「七項舉措」:一是實施戰略性重組整合,重構國有資本運營體系,打造國資運營平臺和產業投資平臺。二是牢牢把握激發活力這個根本目的,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落實落地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三是實施創新驅動和人才強企戰略,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四是推動對標世界一流,全面提升企業管理水平。五是加強開放共享合作,強化國資聯動發展,共同打造新發展格局的「引擎」。六是完善國資監管體制,形成以管資本為主的國資監管制度體系。七是強化黨建引領,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此外,修興高在答記者問環節介紹了「十四五」福建國資國企在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服務國家和全省發展戰略方面的舉措,將從四個方面入手:

一、有效發揮國有經濟在暢通循環、保障民生、穩定增長中的作用

加大對民生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加快推進「兩新一重」項目建設,加大保障性住房、新型城鎮化項目投資力度,加快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提升農村供水保障水平。

二、積極參與推動福建十大產業提升工程

推動福建國有資本更多投向電子信息和數字產業、先進裝備製造、石油化工等主導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力爭到2022年,70%以上的省屬國有資本布局在福建三大主導產業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和基礎設施領域。

三、推進國有企業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

圍繞「服務全省、帶動產業、立足長遠、注重效益」的目標,推動國有資本向資源型、基礎型、平臺型和產業引領型企業集中,並支持省屬企業與中央企業、地市國有企業之間,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及外資企業之間按市場化原則有序重組整合。

四、積極發揮國有企業在深化閩臺合作對接中的作用

積極參與新一輪對臺產業合作計劃,大力引進臺資產業鏈核心技術、龍頭項目和高端人才,同時推動兩岸建立便捷、經濟、安全的能源資源供應通道。

福建省市場監管局

談談「十三五」

發布會上,劉先義介紹了「十三五」期間福建市場監管工作的成效,有五大亮點:

福建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先義。人民網 焦豔 攝

一、市場主體保持快速增長

福建不斷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優化簡化食品、工業產品、藥品醫療器械等生產許可流程,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3個工作日,新登記市場主體431.3萬戶,比「十二五」增長142.92%。

二、質量強省建設成效明顯

「十三五」期間,福建質量工作考核成績均在全國前列,2018年取得全國第五名的好成績。其中,廈航榮獲第二屆中國質量獎,實現福建在中國質量獎上零的突破,31家企業獲省政府質量獎,並累計主導或參與制修訂國際標準51項、國家標準1645項、行業標準1464項,全省社會公用計量標準達2094項,全省2萬各類組織獲得各類認證證書8.9萬張。

三、智慧財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有效突破

出臺《福建省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實施方案》,在全國率先探索建設省、市、縣三級智慧財產權協同保護體系,並在全國首創以省市聯動方式實施「1 10」專利導航產業發展創新計劃,啟動實施產業自主智慧財產權競爭力提升「領航計劃」。建設運營「知創中國」「知創福建」線上線下雙平臺,首創「最多跑一地」智慧財產權公共服務模式,福建有效發明專利達4.9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12.4件,提前超額完成福建「十三五」專項規劃目標。新增註冊商標112.3萬件,比「十二五」同期增長224%,現有有效註冊商標162.4萬件,居全國第七位。

四、市場監管安全底線進一步夯實

連續20年治理「餐桌汙染」、建設「食品放心工程」。福建2019年度食品安全考核獲評A級、藥品安全考核連續2年獲評A級。福建省級工業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合格率連續五年超過96%,在全國處於較高水平。

五、市場秩序更加穩定有序

福建在全國第一家全面建成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創新實施依企業信用風險分類開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並圍繞價格、廣告、網絡市場等重點領域加大執法力度,福建市場秩序總體穩定有序。

謀劃「十四五」

對於「十四五」福建市場監管的規劃編制工作,劉先義表示將重點發力於五個方面:

一是市場準入更加便捷

深化企業登記註冊、工業產品生產許可等市場準入制度改革,最大程度減少行政審批、降低準入門檻。

二是質量提升更加顯著

發揮標準引領功能,強化計量、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專業技術服務在高質量發展超越中的重要作用,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

三是智慧財產權保護更加有力

建設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公共服務體系和運營體系,打通智慧財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更好激發社會創新活力。

四是安全防線更加牢固

強化風險管理,紮實抓好食品、藥品、特種設備、工業產品等重點領域的安全監管,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安全風險的底線。

五是監管執法更加高效

以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著力點,堅持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營造良好市場環境。

福建省醫保局

談談「十三五」

發布會上,劉家城介紹了「十三五」福建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的成效,有六個亮點:

福建省醫保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家城。人民網 焦豔 攝

一、醫療保障水平穩步提高

截至2020年6月底,福建基本醫保參保人數達到3791.15萬人,參保率保持在95%以上。城鄉居民醫保人均籌資814元,比2015年增長65.97%。2019年職工醫保政策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89.1%,比2015年提高7.14個百分點,位居全國第4。

二、醫保精準扶貧紮實推進

福建實施醫保扶貧三年行動,率先實行精準扶貧醫療疊加保障政策,政策實施三年來共補助金額2.11億元,平均報銷比例從77.97%提高到90.6%,其中34種大病報銷比例從82.95%提高到98.02%。

三、完善重大疫情醫療救治費用保障機制

採取醫保和財政綜合保障,及時預付基金12.07億元,保障「先救治、後付費」。同時實行企業醫保繳費減徵緩徵政策,階段性降低企業醫保繳費30.66億元。

四、築牢醫保基金安全防線

開展打擊欺詐騙保專項行動,2018年以來共追回醫保基金8.56億元,福建全省和福州、廈門納入國家醫保監管「兩試點一示範」地區,並在國家中期評估中獲得優秀等次。

五、醫保改革實現「五個率先」

即在全國率先整合醫保管理體制、率先建立「三醫」聯動醫保牽頭推進機制、率先建立職工醫保基金省級統籌機制、率先建立藥品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常態化機制、率先推進醫保收付費改革。在省級統籌調劑中,2019年有6個地區受益8.11億元,國家和省級藥品耗材集中帶量採購一年可節約費用達30.06億元。

六、醫保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福建全面推廣「窗口綜合櫃員制」成為全國服務範例,超過750萬參保人員激活醫保電子憑證。在莆田設立大陸首家臺胞醫保服務中心,並推廣至廈門、泉州等地。福建11919個村衛生所納入醫保定點。

謀劃「十四五」

對於「十四五」福建醫療保障的發展思路,劉家城表示將圍繞「一個目標」,深化「三醫」聯動,著力建設「五個醫保」推動福建醫保改革。

一、加快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

加快構建基本醫療保險為主體、醫療救助為託底、補充醫療保險等共同發展的醫療保障制度體系。強化基本醫保、大病保險與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功能,促進各類醫療保障互補銜接。推進福州等地開展長期護理保險試點。

二、推動「三醫」三聯動改革「全聯」「深動」

發揮醫保戰略性購買作用,統籌推進醫保支付制度、藥品耗材採購和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加快按病種和按DRG收付費改革,開展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試點,穩步擴大藥品耗材集中帶量採購覆蓋面。實行醫療服務價格總量調控,完善醫療服務價格形成機制。

三、著力建設「五個醫保」

即公平醫保、高效醫保、智慧醫保、法治醫保和安全醫保,重點推動四大工程:推進醫保基金省級統籌,實現醫保制度政策統一、基金統收統支、管理服務一體;建立福建統一的醫療保障信息平臺,推動醫療、醫保、醫藥信息共享;實施醫保基金監管創新工程,構建全領域全流程的基金安全防控機制;實施醫保公共服務提升工程,建立覆蓋省、市、縣、鄉、村五級醫療保障網絡。

福建省金融監管局

談談「十三五」

發布會上,謝建潮介紹了「十三五」福建金融業的發展情況,成效表現在四個方面:

福建省金融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謝建潮。人民網 焦豔 攝

一、金融綜合實力再上新臺階,有力支撐和推動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福建各類金融機構、地方金融組織合計2321家,較「十二五」末增長近70%。金融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7.7%,金融業實現稅收收入佔福建財政總收入14.6%,分別比「十二五」末上升1.3和3.01個百分點。福建全省本外幣各項存貸款餘額比「十二五」末分別增長50.25% 、73.33%。近五年社會融資規模新增量累計超3.6萬億,其中非金融企業直接融資規模近1.6萬億,比「十二五」末增長182.49%。境內上市企業150家,居全國第七位,比「十二五」末上升1位。

二、金融服務領域擴大,服務能力和效率顯著提升

福建推動建設「金服雲」平臺,提升融資服務效率。截至三季度末,製造業貸款餘額同比增長7.1%,普惠小微貸款餘額和戶數同比增長30.7%、18.5%。1-10月,福建全省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累計為4.49萬戶(次)中小企業和「三農」主體提供313.52億元融資擔保服務。

三、金融改革進程加快,發展內生動力有效增強

福建積極創建寧德市、龍巖市國家級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三明市、南平市省級綠色金融改革試驗區,泉州市、龍巖市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全國首家兩岸合資消費金融公司、證券公司在福建落地,並在全國率先試點開展兩岸徵信查詢和臺資企業資本項目管理便利化政策。兩家區域性股權市場專設「臺資板」,累計為臺企提供融資21.54億元。

四、行業運行平穩健康,金融生態環境積極向好

截至2020年11月末,福建不良貸款率1.27%,比2016年最高點下降了1.52個百分點。福建網貸機構已全部退出,有存量業務的網貸機構剩餘3家,並保持對非法集資、「套路貸」等非法金融活動高壓態勢。

謀劃「十四五」

對於「十四五」福建金融業的規劃,謝建潮表示將推動六項重點任務:

一、推動金融業高質量發展超越

推動財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協調配合,以調整金融體系結構體系為重點,優化融資結構和金融機構體系、市場體系、產品體系,提升金融機構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

二、強化金融服務實體

構建完善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大力支持重大項目,服務重點領域發展,推動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和新興產業發展,保障基礎設施建設。改進小微企業和「三農」金融服務,推進支持鄉村振興。

三、堅持金融創新驅動

推動國家級、省級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大力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創新發展。深化閩臺金融合作創新,放寬業務準入,推動臺企金融服務便利化、臺胞金融服務同等化。

四、提高資本市場融資能力

積極引導符合條件的福建企業上市、發債融資和再融資,不斷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持續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努力建成高質量的福建特色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推動成為福建上市企業的培育孵化基地。

五、加強地方金融組織監管

支持各類地方金融組織有序健康發展,構建傳統金融與地方金融組織的雙向循環格局。持續建立優化融資擔保、小額貸款、典當行等地方金融組織審批備案程序,完善地方金融監管體制機制。

六、營造良好的金融生態

加強信用信息平臺建設,持續優化「金服雲」平臺。強化金融議事協調聯動配合。大力整治違法違規金融活動。

相關焦點

  • 福建「十四五」怎麼幹?福建省委新聞發布會重磅發布
    人民網 王銑 攝 鄭新聰說,全會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審議通過了福建省委關於制定「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7個月來,省委多次召開常委會會議、中心組學習會、專題會議,認真學習關於制定「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就「十四五」和到二〇三五年期間福建發展的重大戰略、重大工程、重大舉措等方面組織深入研究謀劃,對規劃《建議》稿不斷修改完善。
  • 事關福建多領域「十四五」規劃!這場發布會都說了啥?
    東南網是由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主管、福建日報報業集團主辦的福建官方新聞門戶網站。4日上午,福建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福建省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第四場新聞發布會。事關福建多領域「十四五」規劃!
  • 高質量謀劃「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八論學習貫徹省委十三屆...
    省委十三屆七次全會指出,「十三五」規劃的實現程度和質量,直接影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四五」開局。要對照「十三五」規劃的各項約束性和預期性指標、工作目標、重大項目、重點任務,逐條分析短板弱項,逐條強化工作措施,逐項抓好責任落實,確保圓滿收官。「十四五」規劃是開啟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徵程的第一個五年規劃,意義重大。
  • 關注| 謀劃「十四五」,新津邀您加入群聊
    關注 | 謀劃「十四五」,新津邀您加入群聊 2020-10-14 10: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志存高遠 嘉興市委書記「寄語」各主體「十四五」發展謀劃
    「十四五」規劃的編制情況和明年工作思路。大家對「十四五」發展深入思考、系統謀劃,有站位、有特色、有擔當,信心滿滿、激情澎湃。攝影 盛建生張兵強調,各地要進一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謀劃好「十四五」規劃。要志存高遠、勇立潮頭。
  • ...科學謀劃湖南省「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
    湖南日報11月10日訊(記者 賀佳 周帙恆)今天上午,省委書記杜家毫與我省經濟領域專家座談。他強調,要準確把握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的實踐要求,把中央精神與湖南實際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科學謀劃我省「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確保在新一輪發展中搶得先機、贏得主動。
  • 張永霞主持召開我市「十四五」規劃經濟社會領域代表座談會
    《金昌日報》訊:12月14日,市委書記張永霞主持召開我市「十四五」規劃經濟社會領域代表座談會,聽取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和企業家代表對做好我市「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的意見建議。 八冶建設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劉躍輝代表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作發言。座談會上,科技、工業、財政金融、住房和城鄉建設、自然資源、生態環境、農業農村、衛生健康、文化旅遊等領域18名專家和企業家代表結合各自工作實際先後發言,就「十四五」規劃編制等提出意見和建議。
  • 王冰在市「十四五」規劃及項目座談會上強調 科學謀劃「十四五...
    王冰在市「十四五」規劃及項目座談會上強調 科學謀劃「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 為實現「一谷一城」宏… 2020-12-02 18: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武義縣政府召開「十四五」規劃謀劃情況匯報...
    12月14日-15日,武義縣委副書記、代縣長帥朝暉主持召開「十四五」規劃謀劃情況匯報會,專題研究討論城市建設、工業經濟、農業發展、文化旅遊等重要領域「十四五」時期的發展目標、重大項目、重大平臺、重大政策、重大改革和2021
  • 晉江市召開會議研究謀劃「十四五」及明年相關工作
    把握大局緊扣實際高質量做好規劃編制   昨日,泉州市委常委、晉江市委書記劉文儒主持召開會議,聽取「十四五」及2021年全市重點項目徵集、「十四五」及2021年主要經濟社會指標預期目標安排、「十四五」規劃《綱要》編制情況匯報。晉江市領導張文賢、李自力參加會議。
  • 謀劃「十四五」 東方蓄勢出發
    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東方市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上,東方市科學把握進入新發展階段、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的思路和舉措,突出東方特色,回應群眾期盼,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指標增長速度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地區生產總值實現年均增長10%以上,力爭實現翻一番的目標。
  • 福建省委舉行新聞發布會,信息量很大!
    鄭新聰說——全會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審議通過了省委關於制定「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規劃《建議》深入分析新發展階段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清晰展望了到2035年的遠景目標,明確提出了「十四五」發展的總體要求、主要目標、重點任務、重大舉措,集中回答了福建在新發展階段如何貫徹新發展理念、怎樣積極服務並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等一系列重大問題,充分體現了中央要求、時代特徵、福建特色和人民期盼。
  • 張曉容在「十四五」規劃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強調 聚焦構建新...
    張曉容在「十四五」規劃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強調 聚焦構建新發展格局 精心謀劃好西寧「十四五」發展 2020-12-16 19:20:00  來源:夏都新聞聯播
  • 「十四五」工業和信息化領域聚焦三大重點
    「十四五」工業和信息化領域聚焦三大重點 實現製造強國、網絡強國建設邁上新臺階   在24日召開的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上
  • 臺胞眼中的「十四五」:踏準新節拍 尋準新機遇
    在吳政言眼中,大陸的發展日新月異,臺商只要跟上大陸發展節拍、把握好機遇,就能做大做強事業。對於「十四五」規劃,吳政言說,自己充滿了發展信心,大陸經濟越來越好,來平潭旅遊的旅客日益增長,對於許多在平潭興業創業的臺胞來說是利好。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海峽青年創新創業峰會等日前相繼在福建舉辦。
  • 聯播+ | 「十四五」怎麼幹?習近平明確這些要點
    作為重要議題,會議將審議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未來5年乃至15年中國發展擘畫藍圖。 明年我國將開始實施「十四五」規劃。「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第一個五年,謀劃好「十四五」時期發展十分重要。
  • 雙橋區召開謀劃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徵求意見會
    11月17日,區委書記楊海龍主持召開雙橋區謀劃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徵求意見會。區政府區長楊磊,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張友餘,區委常委、辦公室主任周群出席會議。區直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 「十四五」時期,宜賓這樣幹!
    四川在線記者 王吉南12月21日,中共宜賓市第五屆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宜賓市委關於制定宜賓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十四五」時期,宜賓如何謀劃開局,發展目標和方向是什麼?
  • 雁峰區就「十四五」規劃聽取教文衛體領域代表意見建議
    掌上衡陽客戶端雁峰頻道12月9日訊(通訊員羅賧紫) 12月8日下午,雁峰區召開「十四五」規劃教文衛體領域座談會,聽取教育、文化、體育、衛生領域代表對雁峰區「十四五」規劃編制的意見建議。區委書記周玉軍強調,要高品質制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長遠目標,把雁峰區教文衛體領域的發展作為雁峰區朝更高目標發展的強弓勁弩。區委副書記、區長王燕參加。會議介紹了區委關於「十四五」規劃編制的起草情況。8位教育、文化、體育、衛生領域代表立足自身崗位、放眼雁峰區發展大局,圍繞夜經濟發展、各領域人才引進、教學環境、醫療保障服務、醫療基礎設施等方面提出意見建議。
  • 福建各地各部門認真傳達學習貫徹省委全會精神
    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積極有效作為,深入分析「十四五」時期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對立法的需求,加強重點領域立法,緊盯高質量發展中的短板弱項開展監督,緊緊抓住改革發展全局性、根本性、長遠性重大問題,依法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加強代表履職服務保障工作,為我省「十四五」時期發展提供堅實法治保障。要強化責任擔當,認真謀劃明年工作,持續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恪盡職守、真抓實幹,確保完成各項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