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哲學人生網
《西遊記》裡,有句臺詞貫穿始終:「貧僧自東土大唐而來,往西天取經而去。」唐僧師徒四人從起點走到終點,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才能取得真經,走上成佛之路。
其實人這一生也是如此,不論處於何種境地,唯有始終將距離衡量準確,才能得以圓滿。
有人說,人生境地皆圍城,悟不透就會被困在城中,悟透了便能看到另一片天空。
若想悟透,一定要先看懂這三個人生「距離」。
順境時看遠
經濟學上有個詞叫「懶馬效應」,源自一個故事。
兩匹馬一起拉車,後邊的馬經常偷懶不好好出力。
主人發現原來一匹馬也能拉車,從那以後便讓後面的馬留在家裡幹零活,帶著前面的馬出門做生意。前面的馬拉的貨物比以前更多了,後面的馬不用再乾重活,每天生活愜意,吃的也比從前更多了。
到了過年時,主人看家裡沒肉了,就把那匹天天好吃懶做的馬殺了,用來招待客人。
故事雖然很短,但道理卻很深。
那些你以為舒適的生活,其實只會不斷消磨你的價值,如果不從長遠去看,只享受眼前的舒適,終有一天會被淘汰。
羅曼·羅蘭說:「懶惰是很奇怪的東西,它使你以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氣;但實際上它所給你的是無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剝奪你對前途的希望,割斷你和別人之間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漸狹隘,對人生也越來越懷疑。」
所以,當你處於順境時,不要止步於此,向遠處看,才能看得清人生的方向。
命運饋贈的禮物,其實都在暗中標好了價格,不要沉浸在禮物的喜悅裡,要懂得計算價格。
與其做溫水裡的青蛙,不如做與兔子賽跑的烏龜,高瞻遠矚的人,才是最後的贏家。
逆境時看寬
《小窗幽記》裡有句很深刻的話:「花繁柳密處,撥的開,才是手段;風狂雨急時,立的定,方見腳跟。」
風雨越大的時候,你的內心越堅定,才能站得越穩,而人生中的每一段逆境,都是風狂雨急之時,如何度過,全憑自己。
豐子愷曾說過:「你若愛,生活哪裡都可愛;你若恨,生活哪裡都可恨;你若感恩,處處可感恩;你若成長,事事可成長。不是世界選擇了你,是你選擇了這個世界,既然無處可躲,不如傻樂;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
人生逆境常有,若是一直消極悲觀,生活便一直是雨天,若是能夠看寬看開,陽光自然會照進來。心寬似海,定有風平浪靜之時。
絕境時看淡
古語有言:「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我們常說,有的事情過不去,有的難關邁不過。其實仔細想想,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自自己的內心,將憂愁抓得太緊,最終就會將自己逼進深淵。
喜劇大師卓別林曾說:「人生,近看是悲劇,遠看就是喜劇了。」
若遇絕境,一定要將那些過不去的坎看淡一些,放過自己,放下過往,即為救贖。
看淡,不是沒有任何欲望,而是放下過分的執著,得不到的釋懷就好,總有一天能絕處逢生。
很贊同作家黑塞的一句話:「我們來自同一個深淵,然而人人都在奔向自己的目的地,試圖躍出深淵。我們可以彼此理解,然而能解讀自己的人只有自己。」
順境時別安於現狀,跳出舒適圈,將人生的方向緊握在手裡;逆境時需放平心態,調整好自身,換個方向就會是柳暗花明;絕境時不過分執著,與自己和解,放下過往定會有新的希望。
願你能把握好人生的每段距離,任何境地都能化險為夷,腳踏實地走向遠方。
主播:一路迤邐
一個文學與朗讀的愛好者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體事業部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樣的「人民」國貨,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民生周刊」
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 ,中國唯一專注民生的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