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乘涼
作者/夢子
原載於《廈門日報》城市副刊
時常懷想二十多年前的夏夜。吃完晚飯後,我們搬出條凳,或者可以靠背的竹椅子,坐在大門外敞開的空地上。院門外的空地其實面積不大,但因為敞開著,兩邊是稻田、藕塘,前面是通往村外的小路,小路緊挨著流向大河的小溪,溪水又靠著青青竹林——這樣的敞開,令人覺得天大地大,仿佛天地間有一片空地,空地外又有一整個天地。
圖片來源千庫網
那時的夏夜沒有如今的燈火通明,雖說黑漆漆一片,可萬事萬物的輪廓卻可看得清晰,山巒隱隱現出起伏的樣子,屋頂的脊線,樹木的影子,在夜裡都呈現出另一種清晰的模樣。我們靜靜地坐在院門外的空地上,用扇子扇風、趕蚊子,吃著清甜的大西瓜,有一搭沒一搭地閒聊。空地旁的草叢裡,我經常看到可愛的螢火蟲,那種綠色的光亮在暗夜中顯得特別美妙。有一次我們在院門外的空地上乘涼,外公在草葉間幫我捉住了一隻螢火蟲,外公把它輕輕攏在手中,放進我的手心裡。我真希望小而亮的光能一直陪在我的身邊,可我心疼它,覺得它與我一樣,也嚮往更廣闊的天地。我想,那點光亮只能在我的手心裡實在太浪費了,於是,我讓它飛走了。誰知,它這麼一飛走,我竟已二十多年沒再見過螢火蟲,不知何時我才能與螢火蟲重逢。
這樣的夏夜,院子裡雖只有一星半點的燈火,卻讓我們能看到更多的光亮——星星在天上閃閃爍爍,仿佛眨著眼睛。我們幾個小孩子坐在院門外的空地上,幼稚地突發奇想,想與天空對話。我們數著星星,「一、二、三、四、五、六、七……」數到累了,又高聲朝天空喊「你好啊」,那尾音拖得長長的,似乎這樣天空就能聽見。第二天早上,我問住得離外婆家不遠的大姨,昨天晚上可有聽見我們的高喊?大姨說:「沒有呢,又好像有。」我們捂著嘴笑,好像做了件了不起的事,因為我們深信,雖然大姨可能沒聽見,但星星一定聽見了,它們雖然沒吭聲,但眨了眨眼睛。
廈門日報記者 林銘鴻 攝
那時候,大人們忙著耕田種地,我們這些小孩在大人口中是閒人,可我才不這麼想呢,小孩子也很忙的,我們忙著奇思妙想,想著與天空對話、與星星問好,雖說這是無事忙,可誰能說我們不忙呢?
朗讀者
齊妍,漳州人民廣播電臺主持人。
徵集
★《夜讀》欄目每周定期推出「閩南夜話」、「心靈夜悟」、「英文朗讀」等,用多元化的節目,滿足聽眾們多樣化的需求。
★如果您有適合欄目朗讀的文章,中英文皆可,歡迎推薦或投稿給我們。
★如果有適合夜讀欄目的好聲音,也歡迎自薦或推薦,讓好聲音為平淡的生活添彩。
★可以發送音頻作品或原創文學作品至電子郵箱xmrbsbjczs@126.com,請在郵件標題處註明「夜讀+朗讀者姓名」或「夜讀+作者姓名」,並附上自己的個人資料和聯繫方式。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音頻製作:許夢潔 黃曉青 部分圖片來源千庫網
編輯:海鷹 曾欣悅 值班主任:蔡萍萍
廈門日報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背負7條人命,廈門警方抓獲的逃犯勞榮枝今日被江西檢方提起公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