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很張藝謀式的「好萊塢大片」

2021-01-11 華夏經緯網
《長城》:東西方英雄在長城打怪獸饕餮

    由張藝謀導演的中美合拍電影《長城》12月16日起在中國內地上映,並將於明年陸續登陸歐洲、北美、南美及亞洲其他國家。影片由中影股份、樂視影業、美國傳奇影業、美國環球影業聯合出品,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得主馬特·達蒙、佩德羅·帕斯卡、景甜、威廉·達福、劉德華、張涵予、鹿晗等主演。

   《長城》講述了在古代,一支中國精英部隊「無影禁軍」為保衛人類,在舉世聞名的長城上與一種神秘力量——上古神獸「饕餮」進行生死決戰的故事。歐洲僱傭軍威廉與同伴不遠萬裡來到中國盜取火藥配方,意外發現了長城是為抵禦60年降臨人間一次的饕餮所建。

    長城內部機關重重,由無影禁軍世代鎮守。在這裡,威廉見識了饕餮的兇殘,也見證了無影禁軍的精銳和勇敢,並被這群戰士之間的信任和犧牲所感動,義無反顧地加入到了共同守護人類的戰鬥當中。

    張藝謀說:「《長城》是我韜光養晦之作。長城上打的怪獸不是美國人的怪獸,不是普通的怪獸,而是《呂氏春秋》與《山海經》所載之饕餮。中國人與貪婪的對抗,已經延續數千年。而為了這樣的對抗,長城內的中國人彼此信任,不吝犧牲。」

饕餮:中國古代神話「四大兇獸」之一

    在這部號稱「中外最大規模合作的電影」中,最讓人期待的莫過於恢弘大氣的「饕餮攻城」的場面。影片中的最大「反派」饕餮是《山海經》中記載的一種神秘怪獸,這是中國傳說中的怪獸首次出現在合拍大片並佔據主要地位。

    很多人都知道「四大神獸」是青龍、白虎、玄武、朱雀,卻少有人能完整說出「四大兇獸」的名字,它們就是混沌、窮奇、檮杌與饕餮。

    饕餮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秘怪獸。

    古書《山海經》介紹其特點是:其形狀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齒人手,大頭大嘴。性格貪婪,比喻好吃之徒,常見於青銅像。在中國傳說中,饕餮是龍的兒子,體態類似龍但形容醜陋。

    不過,《左傳》中記載饕餮為縉雲氏之子,而不是某些人所說的龍子。

    饕餮最大的特點就是貪吃,最後還把自己都給吃了(也有傳是吃太多撐死的)。所以,後人也將饕餮作為貪婪的象徵,電影《長城》中,饕餮的出現就是上天為了懲罰貪得無厭的紂王而降下的禍患,人獸每60年就有一戰,一直持續了兩千年,直到北宋。

    影片中的饕餮,每60年一次降臨人間,它們並非無意識的野獸,而是有組織有計劃地「掠食人類」。

    相關連結:

        張藝謀為何選擇「饕餮」來講中國故事? 

        電影《長城》裡的「饕餮」到底是什麼?   

《長城》:張藝謀從影以來最大的電影

    「這是我們中國導演藉助好萊塢的資本、技術和班底呈現中國故事和中國文化的一部電影,這是我們借水行船、用商業電影載體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向世界展現中國文化自信的作品。」張藝謀日前在京接受採訪時說。

    電影開啟了以中國故事為主體的新中外合作模式,張藝謀也直言《長城》是自己在從影以來最大的電影,整個劇組用了來自37個國家的3000多人,兵器做了5000件,有一個畫面中最多出現「饕餮」這種怪獸30萬。

    對於饕餮是否迎合西方審美,張藝謀導演否認說「不覺得,當時設定的不能是外星來客,要是地球上的大型食肉動物,眼睛長在腋下,很多樣子都是參考中國的傳說,跟西方的不一樣的。」

    相關連結:

        張藝謀解讀《長城》:借好萊塢優勢 展中國文化自信  

        《長城》將上映 張藝謀:電影市場就是以票房論英雄  

        電影《長城》3天票房破4億 張藝謀不委屈!  

        《長城》首周末票房衝5億 張藝謀習慣板磚仍有自信    

        《長城》首映 張藝謀:從影以來最大的電影  

        張藝謀式「大場面」最贊 小生中鹿晗戲份最多    

        《長城》:鹿晗的「回眸殺」迷倒多少女粉?  

《長城》:緣何口碑冰火兩重天?

    張藝謀導演的這部新作,12月16日上映,盛況似乎回到了當年的《英雄》。「國師」的首部好萊塢大片,投資大、場面大、明星陣容大、野心也大,在《長城》的碾壓之下,同時上映的其他幾部影片幾乎無還手之力。不過,與獨大的票房相比,《長城》的口碑並不一致。>>>[詳文]  

    從電影《英雄》開始,每逢張藝謀推出新片,都會得到評論界兩極分化的評價。這次的《長城》也不例外,甚至更為明顯。叫好者認為張藝謀有足夠的勇氣來導演這部投資高達1.5億美金的大製作電影,並且在特效方面真正接軌好萊塢頂級大片,在視覺效果上真正做到了奇觀化,並且片中的風格非常有張藝謀個人特色;但不同意見者認為,這是一部情節簡單弱智,人物性格扁平的爆米花電影。更有甚者認為,這部影片標誌著張藝謀「藝術生涯差不多完了」。甚至有影評人因為在微博上配文稱「張藝謀已死」,被出品方樂視影業發出警告律師函。

    相關連結:

        《長城》票房一路高升 口碑兩極分化 

        評論:被群槽也是一種「本事」   

        不罵《長城》,就沒法顯示你們懂電影了是嗎?  

        《長城》被指缺少深度思考 因好萊塢工業套路深?

        評:影評人無權感嘆「張藝謀已死」嗎?   

        張藝謀在《長城》打怪獸,「吃瓜群眾」在網上打張藝謀  

        《長城》遭影評人質疑 劉德華力挺:張藝謀視野越來越寬   

一部《長城》承載了多少文化野心?

    對於接拍《長城》,張藝謀也有自己野心在內,「實際上我是看中了它的空間,也感覺到這個片子後面承載的某種意義,我可以用很多中國文化元素去講這個故事,這是個機會。我完成你的套路,做一個標準產品,這是第一步。然後我也完成我想做的,用借水行船的方式,來傳遞我們的文化信息,影響更多全世界的年輕人。」>>>[詳文]

    相關連結:

        《長城》:很張藝謀也很不張藝謀    

        《長城》:拍出了獨特的中國風 

        張藝謀拍出標準爆米花大片《長城》,該噴嗎? 

        評:「他者」眼中的中國英雄  

        一個在華阿拉伯人的《長城》影評:中西方在中世紀的對話   

        《長城》體現中國電影工業化發展模式雛形   

    正如張藝謀所說:「有再多的寄託、再多的責任感,還是要落實到一個工業體系中的標準化產品上。」《長城》無疑就是張藝謀想要在電影工業體系中生產的標準化產品,是中國電影向商業化邁出的一大步,預示著中國電影工業化已經呈現雛形,未來將承載更大的文化與商業發展的使命。

應寬容看待中國電影「走出去」的嘗試

    從無可比擬的中國符號長城,脫胎於《山海經》中的怪獸饕餮,到舞美、化妝等外部形式,影片《長城》把充滿象徵意義的民族符號用到了極致。其密集程度超出了一些評論家的預期,這也是影片頗受詬病的原因之一:他們認為《長城》所輸出的不是中國文化,而是中國的文化符號。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時間裡,《長城》將通過好萊塢環球影業的發行網絡在世界範圍上映,將史無前例地走進5000家海外電影院。這是中國導演自己拍攝的好萊塢A級製作,向全世界講述中國的故事。

    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前提,是我們得有文化自信,以國際化的敘事傳遞獨特的價值關懷。更基本的,則是用寬容的態度,看待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各種嘗試。>>>[詳文] 

    相關連結:

        《長城》:一部有中國特色的「好萊塢大片」   

        《長城》:好萊塢的殼,儒家的價值核心  

        從《長城》看中國電影的戰略機遇  

        《長城》:中國電影進軍好萊塢的試金石   

        影評人片方為《長城》開罵 文藝繁榮需有健康批評  

        人民日報發文評《長城》 中國文化正嘗試「走出去」  

    《長城》站在世界舞臺上講了一個中國故事,不論你認為這個故事好與壞,至少,這一次中國電影人靠自己的實力,在好萊塢取得了一席之地。我們也期待著《長城》在海外獲得成功,帶領更多中國電影人走出去,從而讓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聲名遠播。

編輯策劃:虞鷹 

相關焦點

  • 張藝謀《長城》特效10億,好萊塢親自打造,口碑卻撲街!
    電影《長城》是張藝謀導演的作品,馬特達蒙和景甜領銜主演,總投資1.5億美金。從各種意義上來說,這是中美合拍的第一部投資大鬧好萊塢a 級電影節的片子。所以呈現在觀眾面前的是一個,混雜了好萊塢常見劇情模式與經驗特效。加上張藝謀式的人海戰術和色彩美學,在做以中國老小鮮肉明星的這樣一個大雜燴。
  • 好萊塢開發七年未果,張藝謀無奈接盤,《長城》雖敗猶榮?
    近些年來,我國的電影製作技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製作出許多非常優秀的作品,也獲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績,但應該承認的是,即便成績斐然,但和好萊塢等頂級電影相比較還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尤其是在商業大片方面。美國商業大片在全世界都很受歡迎,比如《復仇者聯盟》,相比之下,我國幾乎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
  • 張藝謀《長城》公映票房火爆 透露將拍《長城2》
    5小時後,《長城》點映已收5000萬票房,佔全天票房一半以上,直接將大盤拉至近9000萬,溫吞的賀歲檔觀影市場終於初現興奮。而映後口碑更是炸裂,除了稱讚視效一流、娛樂性超強外,大家一致的觀感就是氣勢,「不僅是人海戰術,還有獸海戰術,萬獸奔騰,氣勢如虹」,「好萊塢大片的霸氣,穿插中國風元素的商業大片」。有媒體人直接感嘆「溫吞吞的賀歲檔,終於來了個猛的」。
  • 張藝謀《長城》嚴重被低估?結果可能比你想像的簡單
    好萊塢怪獸片裡設定,要麼是反派大boss召喚的怪物,只是代表邪惡但有著摧毀世界。要麼只是怪異生物,和主角對著幹是想要活下去。《長城》饕餮群的目標太怪了,完全不符合中國地理空間。中國觀眾看起來沒有任何的代入感,美國觀眾看起來又覺得形象太過模糊。張藝謀的《長城》是部剛剛合格的商業特效大片,算不上什麼優秀的商業大片,尤其是和大量好萊塢商業大片相比。
  • 張藝謀:《長城》狂賠7千多萬美元,這對中國電影是好事!
    最近,2017年全球最賠錢的5部電影公布,中國導演張藝謀的《長城》位列第4,狂賠7450萬美元,很多網友都在嘲諷張藝謀,罵景甜是票房毒藥。但我覺得這部電影的失敗,對於中國電影來說是好事。電影《長城》背後的資本,有樂視影業、傳奇影業、環球影業,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這部中美合作的電影開創了好萊塢對中國電影最高投資的先例。張藝謀導演也第一次在好萊塢電影中有了話語權,這一點來說,中國電影確實邁出了一大步。
  • 《長城》到底是爛片還是好片?或許我們都錯怪了張藝謀
    這個問題有機會再單獨分析,本篇是打算分析一下張藝謀電影生涯,一部非常特殊的商業大片。 2016年上映的《長城》。 張藝謀為何拍不好《長城》呢?
  • 張藝謀:他和《長城》的身後是整個中國 張藝謀個人資料照片
    兩次遭遇《變形金剛》,兩次體會到好萊塢工業在內地的狂飆與突進。我側面問他,拍《長城》是不是受到了好萊塢的刺激?張藝謀沒有停頓片刻,說,當年是覺得各種事情都要嘗試一下:「我自己認為尤其這種全球型大片,還是一個主力的產品。有點像是產業當中的一種重工業還是一個核心生產力的東西,一個國家的水準,還是看這些重工業。」
  • 《長城》劇情簡介 是張藝謀節奏最快的一部電影
    ­  關鍵詞:  ­  張藝謀、怪獸、中美合拍、好萊塢模式、特效;  ­  《長城》:定位明確的爆米花商業大片  ­  作者 / 一隻大大大蘿莉  ­  《長城》的定位自始至終都非常明確,就是爆米花商業大片,這個項目誕生於好萊塢,在製作上也依託於好萊塢的工業體系,是這個體系下的標準化產品。
  • 《長城》這部電影,外國人野心太大,張藝謀已經盡力了
    2016年上映的電影《長城》,許多觀眾滿懷希望進影院,怒氣衝天走出來,以為是精品大片,結果是無腦爛片。張藝謀也因此被罵慘了。四年過去了,今天回頭看,張藝謀背鍋不少啊。其實,這部片電影本身就是好萊塢電影公司為主導拍攝的,中國電影公司只是提供了場地與演員,導演而已。
  • 張藝謀電影《長城》 向全世界講中國故事
    新華網北京11月16日電(記者楊靜)11月15日,張藝謀導演的電影《長城》在北京舉行發布會。《長城》製作團隊跨越國際,匯聚了包括馬特達蒙、劉德華、張涵予等在內的中外明星,是張藝謀執導的首部全英文長片。
  • 《長城》票房高達22.7億,張藝謀拿4千萬的片酬,這次賺的很爽!
    其他大牌明星3000萬-1000萬不等,導演雖然是做幕後工作但是像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這樣大導演片酬可不比演員片酬低。張藝謀更被譽為是華語影壇的名片,他的影響力號召力堪稱華人第一,連成龍都公開表示想跟「國師」合作,不過兩人風格原因一直沒能如願。張藝謀是華語影壇最大牌導演,他是華語大片開啟者,他和老搭檔張偉平分道揚鑣後導演的《長城》轟動全球。
  • 《巨齒鯊》全球票房超《長城》,問鼎合拍片冠軍,張藝謀冷嘲合拍
    同時,更為值得注意的,則是20日晚間票房統計工作結束之後,《巨齒鯊》的全球票房收入已經基本上可以確定超過了張藝謀導演的《長城》。老謀子的這部電影,與《巨齒鯊》一樣,也是中美合拍片,且在全球多地上映。截至目前,中美合拍片中,票房最高的,是成龍與賈登·史密斯合作的《功夫夢》。這部電影在2010年全球多地上映,成龍大哥依靠自己的中國功夫引起巨大的國際觀影熱潮。
  • 被張藝謀坑得最慘的好萊塢巨星,因為他丟掉了奧斯卡小金人
    被張藝謀坑得最慘的好萊塢巨星,因為他丟掉了奧斯卡小金人一位被張藝謀坑壞了的好萊塢巨星,他就是馬特達蒙,他獲得過奧斯卡兩次提名但都沒有獲獎,就如同諾貝爾文學獎的陪跑王村上春樹一樣令人惋惜,說起來他的名字很多網友應該並不熟悉,但是你一定不會對《心靈捕手
  • 《長城》一部身披中國風外衣的好萊塢低端電影 張藝謀慘被拉下水
    這部電影就其實是假借中國外衣上演的好萊塢無腦打怪片。 有好的噱頭,有著名導演加持,有強大的製作方,有知名演員似乎成為商業電影賺取票房的萬金油。 然而現實中這樣的無腦影片最終都是啪啪打臉結束上映,賠的連內褲都不剩。
  • 李安大戰馮小剛之後,就輪到張藝謀的《長城》了!
    沒休息幾天,到十二月十六日,張藝謀從影以來規模最浩大的巨片《長城》又從天而降。這三部影片均有其無可替代的話題性和歷史意義。李安新片顛覆了電影發明一百多年以來的技術規範,他要為電影樹立新的技術規範,這絕對會改寫我們心目中的電影認知。
  • 2017年,張藝謀請來了頂流鹿晗,好萊塢巨星馬特達蒙,卻虧了5億
    要知道,當年張藝謀的電影《長城》並非是他一貫的風格,即使在國內很多觀眾也對張藝謀此番的電影情節和製作感到好奇。畢竟張藝謀更在行的還是以往的劇情,而非是《長城》這類電影情節,但是在奧斯卡公然談及這件事,很多觀眾表示有點難以接受。
  • 投資十億的電影,票房慘澹,但張藝謀卻不算完敗
    張藝謀是中國知名導演,屢屢拍出驚人大片,手中常出奇蹟,更不乏許許多多的知名演員想參演他的電影。可是就在這麼輝煌的導演生涯中,但是卻出了這樣一部耗資最大,回報頗低的電影,它就是《長城》。這部其實是場面最大、耗資最多,甚至與好萊塢公司合拍,請到了巨星的大片,《長城》的下場卻是極為悽慘,最終海外票房只有可憐的幾千萬美元,可以說是慘澹收尾了。《長城》票房大敗這部電影總耗資1.5億美金,大約10億人民幣,意義上說,是中國電影史中第一部能夠達到好萊塢A級的片子,是相當不錯的水平了。
  • 長城電影好看嗎 張藝謀《長城》豆瓣評分多少影評介紹
    張藝謀歷時3年打造的新作《長城》,在成都等地舉行「百城聯動·明星見面會」,揭開神秘面紗。影片放映結束後,大銀幕上突然出現了張藝謀、鹿晗、王俊凱、鄭愷的身影,主創們在片中第一時間給觀看首映的影迷送上問候,別具新意。影片將於今日公映。那麼電影長城好看嗎?長城豆瓣影評評分怎麼樣?一起來看看吧。
  • 期待《長城2》《長城3》一系列的出現
    這確實算得上一部標準好萊塢大片,有大批大牌明星大牌導演大卡司,也有好萊塢頂尖的視頻效果團隊後期助力,更有萬達老王在排片上的大力支持,絕對是世界級的水準。劇情上也是完全就著好萊塢的德性。最終戰勝饕餮的是中國的火藥爆炸,而實現這次爆炸的重要條件是一塊磁石,這兩樣正好都是當時中國的四大發明,但實施最後一擊的只能是美國來的男主角;最後神獸王全體的造型,看著就象當年的《侏羅紀》。
  • 從電影《長城》帶你看長城汽車
    怕素顏的美女非真正美女,怕劇透的大片非真正大片。《長城》自上映以來,吐槽聲批評聲聲聲入耳。有人說它其實是一部公益環保片,重度霧霾下寸草不生的環境裡,人類還在研究火藥令脆弱的生命不堪一擊,怪獸就是大自然對人類的報應;也有人說它就是一部科幻片,來自西伯利亞的致命核輻射,致使俄羅斯人淪為怪獸饕餮,部分人奮力反抗的故事。故事究竟表達何種意思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