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鐘產一臺車的智能工廠什麼樣?

2020-12-22 騰訊網

一分鐘可以用來做什麼?

可以跑步400米、寫12個英文單詞、想出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口號。而當這一分鐘有了科技的加持,其所能創造的價值超乎想像。一分鐘,蛟龍號最大能下潛50米、復興號前進5833米、「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運算750億億次。這是驚豔世界的「中國速度」,而在中國東南沿海的一片遼闊土地上,新的「中國速度」正在發生。這裡平均一分鐘就能生產一輛汽車,一年可產出約24萬輛新車,速度之快令人嘆為觀止。

今天就與我們一同走進上汽寧德智能工廠,一探這「科幻工廠」的廬山真面目。

從2018年4月上汽寧德工廠啟動建設到2019年9月竣工投產,17個月時間,一座配套齊全、功能完善、技術一流、綠色環保的現代化汽車生產基地拔地而起。這裡有亞洲最大的總裝車間,建有四大生產車間,能夠實現新能源整車與傳統動力整車共線生產。

數位化浪潮席捲各行各業,汽車行業轉型勢在必行。上汽集團作為行業龍頭企業,較早就提出了「電動化、智能網聯化、共享化、國際化」的新四化創新戰略,制定了 「1+4」數位化轉型戰略,致力於構建「智能裝備」、「智慧供應鏈」、「大數據智腦」三位一體的汽車智能製造體系。基於宏觀戰略,寧德工廠自建設之初就力圖打造一個全聯接的智能工廠,利用大數據、AI等技術手段,基於全面互聯,實現數據驅動的智能製造。為更好地達成數位化智能工廠的戰略目標,將生產工序、管理過程與人-機-物有機聯接在一起,寧德工廠通過與華為合作,實現了智能工廠中工業全系統全要素的互聯互通,完成了汽車行業的智能化生產和網絡化協同新模式創新。

無人生產

「無人化、自動化」,是走進上汽寧德生產車間的直觀印象。偌大的車間裡卻鮮少看見生產工人的身影。500多臺工業機器人揮舞著機械手臂有條不紊地在生產線上工作,點焊、雷射焊、自動塗膠、自動鉚接等,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焊接自動化程度高達99%。AGV小車自如地穿梭在車間的各個角落,無需人工幫助就能準確無誤地完成各項任務。

如此眾多機器人、裝配設施、生產設備正常高效運轉的背後,華為提供了強大網絡支撐。通過與IoT的完美融合,500多輛在制車輛、2000多個智能終端設備、超10000個傳感器互通互聯。同時,華為的網絡無損漫遊技術,能夠實現AGV小車漫遊0丟包,有效保障7*24小時穩定運行。此外,大數據技術+回歸算法的珠聯璧合,還能實現對1000+設備進行主動式預警,降低非計劃停機時間20%。

無紙辦公

無紙化運營模式的推行使得辦公環境中便攜電腦和各種多媒體會議設備大量頻繁地使用,在人員密集的情況下,如何避免卡頓、掉線、保證業務不中斷至關重要。

華為智能IP網絡具備的高吞吐速率、低時延、智能無線射頻調優等特性,充分滿足了客戶部分需要大帶寬、大流量的業務需求。

無憂運維

面對寧德工廠複雜的業務流程、龐大的生產體系、大量的過程數據、眾多的生產設備,要將所有要素都聯接起來,背後作為強大支撐的無形之網的 「自我修復能力」必不可少。

在寧德工廠的網絡管理中心,運維人員早已告別了傳統的人力肉眼監測,藉助華為自動駕駛網絡管理與控制系統,管理員可以對每一個Wi-Fi用戶的使用情況、設備的在線狀態進行實時監測,做到分鐘級定位並修復問題,保證了生產不掉線、業務不中斷。

自投產以來,寧德工廠已經實現交付周期縮短10%、生產效率提高48%、產品產量提高50%、質量缺陷降低36%,有效地避免了停產帶來的經濟損失。依託工業大數據和工業物聯網兩大平臺,以大數據/AI為技術手段,以互聯互通為基礎,構建「數據-信息-價值」的數據賦能與增值,將生產運營指標和風險的總體態勢進行展現,實現動態感知、輔助決策和智能預警。

上汽寧德智能工廠正如中國製造業數位化轉型的一個縮影,在創造著驚人速度的同時也開闢出了新的轉型道路。上汽寧德工廠也是華為助力製造業企業數位化轉型的一個縮影,面向未來,華為將助力更多客戶開啟更大創想,讓科幻世界變成真實場景,讓夢想照進現實。

相關焦點

  • Gogoro智能工廠直擊!電動機車組裝大公開,72小時建新產線的秘密
    不同於傳統機車製造工廠,生產智能電動機車的工廠也相當科技化,採用無人自動搬運車(Automated Guided Vehicle,以下簡稱AGV)、無紙化生產履歷,平均一輛車完成組裝約2小時,廠長鄭健文親自帶逛,到底Gogoro號稱的「智能工廠」有多智能?
  • 大數據、雲試驗、智能製造、機器人工廠……上海按下復工復產加速鍵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數據,2020年2月疫情期間,特斯拉中國的新車交付量佔全國新能源車總銷量的30%。已於2月10日復工的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也是國內最早啟動復工復產的大型企業之一。圖說:上汽大眾各車間復工復產2月20日,18 名電池線體相關方供應商拿到了工廠準入貼花並立刻趕赴MEB工廠開始了緊張的工作,這使得電池車間成為MEB工廠首個全面復工的車間。從2月24日起,MEB工廠其他各車間也正式復工復產。
  • 一分鐘出產一臺發動機!目標過百億 揚柴何以動力足?
    你知道出產一臺由上千個零部件組成的發動機,需要多長時間嗎?在濰柴動力揚州柴油機有限責任公司「智能工廠」,這不過是一分鐘的事。   「8月份下線產品又是3萬臺,照這個速度,全年完成30萬臺發動機生產任務應該不成問題。」日前,濰柴動力揚州柴油機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春輝指著發動機產銷數據,高興地對記者說。
  • 喜課機器人智庫:世界500強、工程機械龍頭三一重工智能工廠一覽
    因此,2008年三一繼續加碼,發布了《三一集團製造技術方案大綱》,開啟了精益製造和數位化工廠建設時代,與此同時三一重工的18號工廠也開始籌建。據悉最快時該工廠可以實現1小時下線一臺泵車、5 分鐘下線一臺挖掘機,其智能化程度令人瞠目結舌。三一的18號工廠,不僅加快了自身的智能化轉型升級,也推動了整個配套產業的跨越式發展,培養出了一批國內先進設備製造商、系統應用集成商。在工廠的控制中心,我們可以看到每臺設備的運行軌跡和實時位置,甚至泵車每節臂架的動作都一覽無餘。
  • 「無人工廠」出神操作 1個小時能包10萬個餃子
    前段時間,網上出現的無人工廠視頻可以說刷爆了朋友圈,那麼這些無人工廠到底是什麼樣的?下面就跟隨我們一起走進無人工廠。「無人工廠」走紅 製造業加速轉型中國人對餃子是很有情愫的,我們過年要吃餃子、冬至也要吃餃子,那麼這麼好吃的餃子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呢?我們一起去看一下。
  • 中國製造縮影:寶鋼股份打造24小時「黑燈工廠」 智能手段實現穩產...
    從生產角度看,寶鋼股份通過「智能製造」的技術手段,運用「黑燈工廠」「不碰面生產」「智慧物流」等智能手段,在防控阻擊疫情的同時,打好了穩產、高產的守衛戰。智能製造:「黑燈工廠」「不碰面生產」基於鋼鐵行業的特殊性,高爐即使停工一秒,也會給企業和上下遊經濟造成巨大損失。
  • 南鋼股份上市20年:「鋼鐵巨人」玩轉「新零售」,智能工廠及IDC穩步...
    今年是南鋼股份上市20周年,9月27日,公司舉行「智造生態,數創未來」論壇,並組織投資者和分析師實地參觀全球首家「JIT+C2M」 (準時制生產方式+客戶對工廠)智能工廠,感受南鋼股份的智造前景。而在「JIT+C2M」模式下,鋼廠可以將像「裁布」一樣,將軋出的一整塊鋼板加工成不同的形狀和規格,提供給多個用戶,幾乎沒有浪費。「整個工廠只有5名工作人員,生產線可以實現遠程操作,客戶在線提交需求後,我們就能馬上投入生產。」
  • 智造之美丨探秘中聯重科土方機械世界級「黑燈產線」
    據介紹,中大挖智能裝配車間僅智能配送機器人就有100多臺,可以滿足9000多種零部件的智能配送,是行業內零部件按單臺套配送比例最高的柔性智能裝配產線。塗裝後,把結構件、液壓件等裝起來,成為一臺挖掘機。在裝配調試環節,採用了行業領先的智能擰緊設備;最後,經過數位化調試,確保挖掘機下線時性能達到最佳狀態。至此,一塊鋼板變成集合中聯重科智造極致之美的挖掘機產品。
  • 佳嵐智能 X 三一重工,從超級工廠到智慧工廠的跨越
    (原標題:佳嵐智能 X 三一重工,從超級工廠到智慧工廠的跨越) 當前
  • 超200萬人見證網紅車誕生!車江湖直播進繽越PRO輕騎士BSG製造工廠
    並且,直播中首次揭秘吉利製造工廠實況,還有破百測試大PK、主會場實景解說等精彩環節,吸引超過220萬網友觀看,繽越PRO輕騎士BSG可謂一夜之間晉升"網紅車"。探秘吉利工廠 80秒組裝一輛繽越PRO輕騎士BSG探秘吉利全球頂尖智能工廠是直播中的一大亮點,觀眾藉助主播鏡頭見證了繽越PRO輕騎士BSG的誕生過程。在繽越產品經理的引導下,直播間觀眾第一次"遠程參觀"了繽越PRO輕騎士BSG車身、發動機和底盤的拼裝過程。
  • 阿里入局智能製造 犀牛工廠攪動服裝業
    伍學剛表示,犀牛智造從一開始就立足於可盈利、可複製。9月26日,一位製造業觀察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智能化製造能夠全面撬動或者部分撬動製造工廠和訂單的關係,然而依然無法撬動需求端和供應端的全面對接與融合,這需要具備足夠深度的縱橫向的產業布局和挖掘。對於未來,「犀牛工廠」保持著謹慎的熱望。
  • 中國最大機器人智能工廠在滬落地
    上海發那科智能工廠三期項目效果圖。 (受訪者供圖)規模更大、研發力量更強、智能化水平更高……上海發那科智能工廠三期項目昨天在上海機器人產業園開工奠基。一、二期工廠佔地面積近6萬平方米,其中近4萬平方米用於系統集成的研發製造、安裝調試和出廠檢查。上海發那科最初成立時僅5人,如今員工有近700人。為進一步鞏固在機器人、智能機械市場的領先地位,公司決定在上海機器人產業園興建智能工廠三期項目。上海發那科總經理錢暉介紹,將整合機器人、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集成創新出世界上最先進的智能製造解決方案,回應各種市場需求。
  • 30秒一臺PS4:揭秘鮮為人知的索尼機器人工廠
    在一塊31.4米x 6米的區域中,32臺三菱工業機器人正傳承著傳統製造工藝,大約每三十秒就有一臺PlayStation(PS) 4下線。32臺工業機器人完成大部分組裝工作,只需四個人類從事少量工作。 該工廠最大成就之一是使用機器人將電線、膠帶和其他柔性部件連接到遊戲機中。32臺機器人中,有26臺機器人專門從事柔軟部件的安裝。
  • 亞洲最大的總裝車間寧德工廠,憑什麼被譽為上汽的「航母基地」
    日前,筆者又來到了上汽寧德汽車製造工廠,作為上汽乘用車集團的第四大生產基地,這座僅歷時17個月就實現了竣工投產的超級智能工廠被官方譽為上汽創新發展的「航母基地」,按照「柔性化、數位化、自動化、數據化」理念打造而成的生產線甚至平均每分鐘即可生產一輛新車,包括全新MG5、MG領航以及面向東南亞市場的HS等熱銷車型均出自於此,那麼它背後到底有哪些不為人知的亮點?
  • 科創板晚報|SK海力士重慶工廠復產時間待定 雲從科技完成科創板...
    《科創板日報》(上海,何律衡)訊,今日科創板晚報主要內容有:SK海力士重慶工廠2600多員工新冠檢測結果均呈陰性,復產時間待定;科大訊飛與廣汽集團成立合資公司,深化汽車智能及數位化領域合作;Moderna:初步分析顯示新冠疫苗有效性為94.1%;AI公司雲從科技完成輔導工作,擬科創板上市。
  • 南鋼股份上市20年:「鋼鐵巨人」玩轉「新零售」,智能工廠及IDC穩步推進中
    )智能工廠,感受南鋼股份的智造前景。南鋼股份這樣一個「鋼鐵巨頭」,未來會是什麼樣的?在鋼鐵行業中,南鋼股份也能「拿起剪刀賣布頭」。9月27日,南鋼股份連續第三年舉辦「投資者活動日」,投資者和分析師又如約來到鋼城,這次大家不但看到了一流的高標軸承鋼生產線,還首次看到了「5G+工業網際網路」加持的「JIT+C2M」智能工廠。
  • 一臺整車下線
    眼下,長城汽車天津工廠正卯足幹勁兒,全力衝刺四季度。1分鐘,能做些什麼?在長城汽車天津工廠,一臺整車下線,只需要62秒。建成投產近10年來,長城汽車天津工廠,始終高速前進。向年產110萬輛的目標全力衝刺,現在,8000多名員工正加緊生產。衝壓、焊裝、塗裝、總裝四個工藝車間,滿負荷運轉。老工人穩得住,新工人不掉隊,而車間主任劉勝泉,就負責精打細算的、調配人。
  • 建設產業發展新高地上海發那科智能工廠三期開工奠基儀式舉行
    智能製造是上海推進全球科創中心建設的重要支柱,作為上海26個特色產業園之一的上海機器產業園,緊緊圍繞機器人和智能智造關鍵領域核心環節,加強源頭創新,強化產業引領,積極主動對標寶山打造市科創中心主陣地,爭做寶山科創建設的主力軍,著力建設產業發展新高地和產城融合新地標。
  • 虎彩首條「5G智能產線」亮相 個性印製雲平臺項目通過……
    ■虎彩與聯通深度合作,引用5G環境下的智能AGV小車,單次承載可超過2噸作為工業網際網路企業的探索者,來自東莞虎門的虎彩印藝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虎彩」)數字印刷+網際網路的轉型又邁出重要的一步。記者13日從該公司獲悉,虎彩個性印製雲平臺項目近日已經通過了由市、鎮工業和信息化局以及行業專家組的驗收。
  • 上海發那科智能工廠三期正式開工,將打造「超級智能工廠」
    12月2日,上海發那科機器人有限公司在上海寶山區成功舉辦上海發那科智能工廠三期開工奠基儀式。本次上海發那科智能工廠三期項目的開工,將繼續穩固發那科在機器人行業的優勢地位,並承擔著積極探索智能製造新模式,驅動國內製造業邁向「中國智造」的責任,相信工廠在建成後,可以引領整個上海機器人行業進入新的階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