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最怕的不是一無所有,而是你在一無所有的時候還沒有志氣抱負,從小父母就灌輸我們好好學習長大有出息的理念,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機會去學習,即使學習了不一定成績好,成績不好就代表前途沒有希望了嗎?不!那絕對是不對的。
【出生於農村的北大保安】
山西的張俊成初中學習不好,100分的卷面分,他只考了七分,他自己都覺得自己沒有學習的腦子,成績,也一直上不去。跟我們小時候一樣,學習成績不好,怎麼努力也趕不上別人,漸漸的就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所以張俊成在初中畢業後就沒有選擇繼續讀書,他早早地步入社會,在經歷了一些工作之後,他去北大當了保安。
【出於羞愧,愛上學習】
中國曾有古話「書到用時方恨少」,相信很多早早步入社會的人都親身體驗過,在現在這個年代,科技和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沒有知識文化相當於視力障礙者走路。張俊成在當保安時被幾個外國友人羞辱,因為他不懂外語不會交流,他覺得非常羞愧,此時他心中學習的激火燃燒起來,1995年他參加成人高考,並以高分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正所謂」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學習文化知識不僅可以提高我們的文化素養,還可以打開我們的視野,看到與別人不一樣的世界。學習成績不好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自己成績不好,還心甘墮落,才是真的沒有希望。
【成功後不忘本心】
現在的張俊成是一所職業學院的校長,目前44歲的他,對於家鄉的父老鄉親來說,已經是成功人士。從北大畢業後,他先是普通教師再到管理者、再到後來的行政主任,一步一步地走上人生巔峰。他現在除了開辦學校,自己也在教學,依舊在從事教育行業工作。誰都沒有想到當初那個只考了七分的學生,現在竟然是一所大學的校長。要不是當初他知恥而後勇,沒有後面的發奮圖強,刻苦學習,又怎麼會有今天呢?所以,讀書學習什麼時候都不晚,正有「朝聞道,夕死可矣」。
讀書就是人生的一門必修課,只要你心裡想,什麼時候都不晚,重要的是你要用心去閱讀。少兒好學如日出之陽,當然,讀書趁早還是最好的,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趁著現在美好的年紀,處在這個年代這麼好的機會,我們應該好好學習文化知識,即使做不到妙筆生花,但是自身的修養可以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