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命運,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理解,不同年紀的人,不同成長經歷的人,對命運的感悟也會千差萬別。但是對於中國人來說,其實命運早已變成一句句俗語流傳下來,只是人們經常說經常聽卻不曾用心領會,也沒有身體力行的做。
很多人認為命運不公,所以總是牢騷滿腹,抱怨似乎已經成為了口頭禪。但是人們卻忘記了,想要改變命運唯有通過正道,唯有通過身體力行的去付出努力,除此之外沒有任何捷徑可走。有捷徑可走的,也多半不可靠不長遠。
有這樣一位普通的北大保安,他因為聽到別人的一句嘲弄而奮發圖強,用自己的努力改變了命運,同時也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對於他來說,在努力的過程中他始終堅信一句話,那就是"天道酬勤",他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做到了"勤",所以他今天的成就雖然得來不易,但是卻十分牢固,也得到了人們的讚賞。
現如今北大已經有五百多名保安受到他的影響而考上了北大學府,所以大眾對北大保安都十分的敬佩,這股學潮也激勵了更多有機會學習的莘莘學子在學業上拼搏努力。他們用自己的平凡和努力見證了無數的奇蹟,顛覆了大眾的認知,也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所以我們必須要牢記這位平凡又偉大的保安,他就是張俊成。
貧寒的家境讓他不得不走出去
對於很多學子來說,上學是一件理所應當的事情,可是對於張俊成來說,去校園讀書就是一種奢求。1976年張俊成出生於山西長治,他的父親母親都是普通的農民,所以張俊成從小就目睹了家境的貧寒。張俊成長大以後也不好意思讓父母再為自己上學讀書操勞,所以他沒上完初中就輟學了。
後來張俊成做過很多工作,他當過汽車修理工,也打過不少零工,後來他決心去北京闖蕩闖蕩,所以就帶著滿腔的熱血踏上了前往北京的道路。但是對於一個沒有學歷沒有背景的窮孩子來說,來到北京之後他所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生存下去。當時張俊成看到北京川流不息的人潮,看到繁華的街景,一切的一切似乎都距離自己那麼遙遠。
但是張俊成不服輸的勁頭還是湧上來了,他決定無論如何都要在北京立足,如果將來不闖出名堂堅決不回老家。
北大的見聞讓他深受鼓舞
1995年,張俊成在朋友的介紹下去北大當了一名保安,起初張俊成只是北大西門的一名保安,張俊成深知在北京不好混,所以他很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那個時候的張俊成只是想要將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想法。
但是張俊成在北大工作了一段時間以後,他發現北大的學習氛圍十分濃厚,張俊成雖然已經有多年的工作經歷,可是他的年紀並不大,所以看到和自己同齡的人都在用心學習,讓張俊成深受鼓舞,也激發了他心中對學習的勁頭。
後來張俊成開始反思自己過去的所作所為,認為自己確實浪費了很多寶貴的時間和精力,所以他開始用閒暇的時間看書學習,希望用這種方式來彌補知識方面的不足。在學習的過程中他也開始產生了疑惑,所以平時會向北大的學生以及教授請教問題,慢慢地北大的教授們都知道在校園裡有一位很勤奮用功的保安。
雖然這個時候的張俊成還沒有太大的野心,但是他對知識的渴求已經成為北大的一則新聞,很多教授也對這位熱愛學習的小夥子印象深刻。
一句嘲弄改變命運
也許命運的改變有的時候真的需要有一個推動力,所幸張俊成遇到了那個改變他一生命運的時刻。
有一天張俊成照常在崗位上值班,在他當值期間有幾名國外的留學生來到校園門口,由於他們沒有出示學生證,所以張俊成就沒有放行。結果這幾名留學生開始在門口和張俊成爭吵起來,他們堅持要進校園,而且他們一直說外語,張俊成一句都聽不懂。
後來這幾名留學生離開了校園,離開以前居然還豎起中指侮辱張俊成,這幾名留學生看不起張俊成,因為他連英文都不懂。張俊成當時氣得滿臉通紅,但是因為他不懂英文,所以只好吃了這個悶虧。經過此事,張俊成沒有消沉,而是告訴自己一定要學好英語,不能被人看不起。
張俊成後來開始專心學習英文,而且遇到有不懂的地方就去請教教授。張俊成的這些舉動打動了張玉書教授,張玉書教授還利用個人時間輔導張俊成,還給張俊成一張聽課證,允許他去課堂聽課。就這樣張俊成的英文水平突飛猛進,除此之外也讓他燃起了對學習的濃厚興致,張俊成決定報考北大。
順利考入北大
張俊成為了考入北大付出了超過旁人好幾倍的辛苦,他要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在備考階段張俊成每天只能睡三個小時,可是對於張俊成來說,如果他不付出努力和辛苦,就白白辜負了教授們對自己的期盼,也更加對不起自己。
後來張俊成通過不懈的努力考入了北大,他的考試分數超過錄取線兩分。從此之後張俊成依然每天在北大生活,但是此時他的身份不再是一名保安,而是北大的學子。父母得知兒子考上了北大之後就興奮不已,張俊成的事跡在北大校園也傳遍了。
在張俊成畢業時,很多企業都想要聘用張俊成,可是他有自己的想法。後來張俊成回到老家長治成立了一間學校,這間學校就是長治市科技中等職業學校。張俊成之所以會成立這所院校,是因為他希望將來可以幫助更多想要成才的孩子們實現夢想,他要給那些因為特殊原因上不起學或者中途輟學的孩子們重新學習的機會,這就是張俊成對恩師以及對社會的回饋。
張俊成的事跡也在提醒我們,為了譜寫自己精彩的命運,你是希望將它們寄託於白日夢,還是希望將它們實現在未來的人生中,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而且只要願意付諸行動,就永遠不晚!
中國有今天的強大,靠得是無數甘願犧牲個人利益的科學家們無私奉獻,這些科學家們,沒有在國外享受優越生活條件的資本嗎?顯然並不是,只要他們想,隨時能以美國公民的身份,在美國過上優渥的生活,比如錢學森、李四光、鄧稼先、趙忠堯、梁思禮等等。可面對美國開出的誘人條件,他們卻毅然決然地返回祖國,甚至為此不惜冒著生命危險。
以大無畏的精神,攻克種種難關,為祖國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才有了「中國奇蹟」、「中國速度」的出現。
1983年,錢學森的朋友,楊振寧向中學生介紹自己的學習過程時,就專門提到了一個人。
他說:「有一位劉薰宇先生,他是位數學家,寫過許多通俗易懂和極其有趣的數學方面的文章。我記得,我讀了他寫的關於一個智力測驗的文章,才知道排列和奇偶排列這些極為重要的數學概念。」
劉薰宇是中國著名的數學家跟教育家,中國那個年代的科學大師基本上都受過他的影響。
我給孩子看的這套書一共有三本,一本是《馬先生講數學》
第一冊一百多道題,講解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術四則問題。
第二本《數學趣味》,主要講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數學問題。
第三本是《數學的園地》,講了函數、連續、誘導函數、微分、積分和總集等概念及它們的運算法的基本原理。雖然有點深,但講解的方法很妙,我家小孩六年級,還能看懂一部分的內容。
這個書合適小學生以及初中生,可以做為他們的自學教材。
大家可以給自己的孩子看看這本激勵了世界最牛物理學家的數學啟蒙書,三冊69元即可下單:
#多元變現訓練營活動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