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千年的孝道文化,其內含究竟是什麼?

2020-12-18 祭祀文化網

古人云: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哺育之情,對父母的感恩和對生命的敬畏讓我們始終將「孝道」作為衡量民族家庭的道德準則。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生死離別祭祖思親,千百年的傳統習俗讓「孝道」文化深深的刻印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我們常說的「孝」究竟源於哪裡呢?它又有著怎樣的意義呢?今天小編就帶你詳細了解一下。

孝道的意義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天地」是萬物存在的本源,而「祖先」是個人生命存在的本源,「孝道」的根本精神是「報本反始」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感恩」。我國孝道文化包括敬養父母、生育後代、推恩及人、忠孝兩全、緬懷先祖等,是一個由個體到整體,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延展攀高的多元文化體系。

「孝道」的根本意義在於對生命的延續,這其中包含對個體生命的延續,和對文化生命的延續。它本質上是中華文明延續幾千年而演變成的一種信仰,你很難把它從文化土壤中徹底抽離出來,因此「孝道」所蘊含的精神必將歷代存在於中國人心中,它解決中國人對於生命終極意義的理解和價值導向。

從古代的「臥冰求鯉」到現代的「割腎救母」我們不難發現孝道所倡導的那些形式主義都在逐漸消失,它正在轉變為一系列純粹的「道德」,比如「關愛父母」「孝敬老人」「尊重師長」等,這也是孝道文化自身發展的一種變化。

傳承的意義

中華文化淵源流長,四大文明古國唯有中華文化延續至今,這離不開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孝道」文化正是把好的東西一代一代傳下去,不斷積累、不斷傳承,很多珍貴的史記實錄在家譜中得以記載;很多精湛的手藝靠家庭代代相傳;很多很多思想與學問在家族的傳承中發揚光大,這才形成了中華文明的精髓,也是中國發展的文化軟實力。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公眾號【祭祀文化】小編帶你看奇聞趣事、品國學精粹、觀風水八卦。

相關焦點

  • 弘揚孝道文化 傳承中華美德
    為培養學生良好的孝德素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造孝道文化校園,2020年12月15日,我校在新改造的大會議室開展了「弘揚孝道文化,傳承中華美德」經典誦讀展演。學校各位領導精心策劃,各部門積極響應、相互配合。
  • 「愚孝非孝」,從原創水墨動畫《臥冰》,看中華「孝道文化」
    到了清代的康熙、乾隆等也極力提倡孝道,他們經常舉行「千叟宴」,頒詔「旌表百歲」,昭示其尊老敬賢的教化,推行其以少勝多的統治政策。受儒家倫理觀念和統治階級的影響,我國古代民間關於孝道與崇老的文化和習俗,有著豐富的文字記載。
  • 荊莊鄉埝城村:弘揚美德 傳承孝道
    荊莊鄉埝城村:弘揚美德 傳承孝道 2020-12-24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家庭教育與孝道傳承】(王建隆老師)長壽健康的根本(彭鑫老師)
    王建隆《家庭教育與孝道傳承》長壽健康的根本(彭鑫老師)孝是人類永恆不變的真理,德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根本。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風風雨雨五千年從古傳到今祖先留下一句話講的是孝順多少情多少愛交給了兒和孫它順著血脈流滾燙赤子心枝繁葉茂五千年骨肉情最真百善孝為先孝敬是根本天地恩情永難忘心中紮下根血脈流不斷山河歲歲新中華孝道是美德傳給後來人祖先留下一句話講的是孝順多少情多少愛交給了兒和孫
  • 瀛洲街道辦事處引駕溝村舉辦華夏孝道文化廣場落成慶典
    華夏孝道文化廣場開幕儀式  百善孝為先,人以孝為頭。「孝」字在《論語》中共見於14章,可見其在中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元代名家郭居敬輯錄古代24個與「孝」有關的故事,編成《二十四孝》,成為宣揚孝道的通俗讀物,「臥冰求鯉」就是其中之一。引駕溝村作為孝聖王祥「臥冰求鯉」之地,一直在積極探索一條以王祥孝文化、廆山古文化為中心,建設孝道文化產業園的路子,旨在將引駕溝村打造成孝道文化培育、傳播、弘揚的基地。在建設生態旅遊園區、促進鄉村旅遊發展、振興村集體經濟、帶領村民致富的同時,助推村風民俗、鄉風文明的建設。
  • 傳承千年文化遺產,電城炒米餅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易茂才的故事
    相傳炒米餅是冼夫人軍中的軍糧,經過上千年的流傳已發展成當地特產,炒米餅的製作技藝也成為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作為電城炒米餅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廣東琪昌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琪昌公司)董事長易茂才始終不忘初心,堅持以原鄉風味為基礎,帶領公司致力傳承冼夫人軍糧千年文化遺產,為維護好「嶺南餅祖,千年軍糧」的品牌和聲譽不斷努力。
  • 胡偉科「中眾人」做公益·獻愛心——沙河市漸凹村孝道文化大餐行動
    胡偉科「中眾人」做公益.獻愛心---沙河市漸凹村孝道文化大餐在行動約周末,初秋暑意濃。獻愛心,孝和文化行。8月30日上午,由中眾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偉科先生與孝和文化促進會領導,及邢臺民建愛心藝術團等人聯合社會諸多志願者一行上百人,在沙河市西部山區漸凹村舉辦了一場「生鮮激動」的孝道文化大餐活動。該村活動方聯絡人範英群舉著大拇指高興地說:「人家胡偉科老闆真是不簡單,年紀輕輕的就這麼有愛心,這次餃子宴辦得非常成功啊!」
  • 甘肅簡牘博物館:傳承千年文化,「簡」述中國故事
    甘肅簡牘博物館:傳承千年文化,「簡」述中國故事甘肅簡牘博物館翻開輝煌燦爛的中華文化歷史畫卷,簡牘作為濃墨重彩的一筆躍然於紙上,它帶著兩千多年前的印記鋪陳在我們面前,一幅幅歷史畫面宛若昨日重現。素有「漢簡之鄉」美譽的甘肅,漢簡是其最具特色的文物資源和重要文化標識。為讓這一資源「活」起來,甘肅省簡牘博物館已在蘭州市七裡河區馬灘拔地而起,計劃2021年建成並向社會免費開放。屆時,它將與位於七裡河區西津西路的甘肅省博物館遙相呼應,共同開啟甘肅省文博事業搶佔「一帶一路」文化制高點,邁向文旅融合發展的新徵程。
  • 弘揚中醫養生文化 傳承千年古法痧道
    (專項行動主要領導人合影)此次公益行動通過開展老年健康宣傳,成立顧問專家團,深入社區開展老年人知識科普、專項公益活動,以達到針對高齡老年人、城市空巢老年人、農村留守老年人制定健康預防方案,紮實做好老年健康生活服務工作,弘揚中醫養生文化,傳承千年古法痧道
  • 中元節我們應該傳承什麼?
    由此可見,中元節是追懷先人的一種傳統節日,其文化的核心是傳承孝道、崇尚用勞動創造幸福生活。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物質生活的豐富,中元節被賦予了更多的商業元素,影響了原本該有的文化傳承。個別農村家庭,老人活著的時候看護不佳,死後的葬禮卻大操大辦,到了中元節這天,更是進行豪華祭祀宴請活動,名曰祭祖,實際上是一種鋪張和炫耀,用坊間的話說「是辦給別人看的」。
  • 千年學府 其命惟新(第一、二集)
    9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大學嶽麓書院,了解人才培養、文化傳承等情況,並勉勵青年學子不負時代重託,不負青春韶華。牢記總書記囑託,走向全面現代復興的嶽麓書院,不斷推進中華優秀歷史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千年學府在新時代煥發出蓬勃的青春活力。
  • 傳承千年的中國龍文化,你真的了解嗎?
    在數千年的文化傳承中,龍已滲透了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為一種文化的凝聚和積澱。中國傳統文化中,以九來表示極多,有至高無上地位,九是個虛數,也是貴數,所以用來描述龍子。龍有九子這個說法由來已久,但是究竟是哪九種動物一直沒有說法,直到明朝才出現了各種說法。
  • 品讀《孝經》名句,感悟中華孝道文化!
    孝道是傳統文化的根基,是做人的根本,《孝經》是儒家十三經之一,是儒家修學的入門課程,也是專門闡述儒家孝道倫理思想的一部經典。在古代選拔官員,孝道是最根本的一個標準,如果不孝敬父母,連個正常人都不算,就更別想進入仕途了。今天和大家分享幾句《孝經》的名言,感悟一下我們中華民族的孝道文化。
  • 中華孝道園百家姓祠堂開工盛典 開工儀式取得圓滿成功
    2020年7月17日清晨,常州中華孝道園萬人空巷,門庭若市。正在天空馳騁的雲雨,也好奇地駐足凝神湊了一回中華孝道園百家姓祠堂開工盛典的熱鬧。吉日良辰,惠風和暢,中華孝道園百家姓祠堂在鐘鼓雅樂中勝利開工。開工典禮取得圓滿成功!
  • 中國第一大家族江州義門陳,忠孝節義思想是其家風傳承
    忠孝節義思想在中國已經存在了數千年,已經深入到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以及家風家教傳承的基因裡面,歷史上傳統社會的和諧安寧,睦鄰友好,和睦相處,都是通過忠孝節義思想的傳遞和共同尊崇來實現的,忠孝節義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精神及價值觀取向的重要表現。孔子云:「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是以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 探索文化傳承 在《英魂之刃口袋版》中守護千年世遺
    探索文化傳承 在《英魂之刃口袋版》中守護千年世遺 新聞 官方 ▪ 2020
  • 起名字應依字輩合孝道而不違人倫
    制定字輩是為了讓同一氏族的人,後輩子孫與先輩列祖不重名,而彰顯家族既重孝道,又有文化涵養的意蘊,更是為了倡導家族中的所有成員都去樹立,修身齊家,安民治國,吉祥安康,興旺發達的理想。字輩是中國傳承千年的重要取名形式,也是中國的家國情懷中,家族文化傳承中的一種特別的「禮」制,它一直延續到現代。由於各種原因,自五、六十年代以後,字輩譜讓世人變得陌生,這種現象在年輕一代更是明顯。
  • 傳承千年醬酒文化 貴廣福酒釀造舌尖上的「瓊漿玉液」
    因此,自杜康釀酒以來,中國白酒及其文化,便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佔據了重要地位,進而成為一種特殊的飲品和文化。而當提到中國白酒時,中國人的舌尖便不由自主地浮現出濃香、醬香、米香、兼香等多種香型味道,同時腦海中還會閃現出茅臺、五糧液、郎酒、捨得等眾多白酒品牌,對白酒心嚮往之。  而中國白酒之所以能有這麼多香型和品牌,離不開白酒產區的努力。
  • 傳承千年的古老「表情包」
    在江西省撫州市南豐縣,國際面具文化陳列館收藏了810餘件造型各異的儺面具,一起來看看這些傳承千年的儺舞「表情包」。 儺面具是儺文化中儺舞、儺祭、儺戲中使用的道具,是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其中的孝文化指的是什麼?
    原問題: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其中的孝文化指的是什麼?中國傳統文化確實是源遠流長的,經歷了幾千年不同時代的更迭和流傳的,也是影響世界近三分之一人口的中華文化。中華文化有很多類別,幾乎都是中華歷史上的「璀璨明珠」。其中有一項是中華的孝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