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插畫家Noritake,曾來臺辦過講座,他那簡潔線條與大量留白的插畫是大家對他的第一印象。
20歲時他隻身到東京念插畫專門學校,畢業後邊打工邊專注魚畫畫的領域,後來他開始接案,包括了插畫和設計。直到能夠倚靠畫畫來維持持生活,他才決定要一直畫下去。33歲時正式開始從事自由業,接案畫畫。這個決定是他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轉折點。從事插畫職業的幾年間,Noritake接了許多類型的工作,包括雜誌、專輯以及書本的封面設計,另外也與許多日本知名品牌合作。而每一個作品都保有他對於插畫的熱愛和堅持,也漸漸使更多人認識到這位日本插畫家。
他繪畫風格雖然都是一貫地黑和白,但是人們還是可以發現其中的不同與風格改變的過程。Noritake表示自己早期的作品線條比較銳利、沒有連貫性,也沒有特別想要傳達的訊息,不過當時覺得這是一種很帥的呈現方式。至於現在作品的線條則變得比較粗,且有連貫,原有的抖動也變得比較少了。
他畫的人物頭像中,有些人會認為他們是沒有表情的,但如果大家仔細去觀察,可以發現其實每個人物的嘴巴都是微微上揚的,連眉毛也是上揚的,而且帶有一點點的笑容。
在Noritake的作品中有個很有趣的地方,就是人物都會呈現許多架空的姿態,在現代社會信息量龐大,Noritake想要試圖在作品中拿掉些什麼,或許他沒有畫,但是大家卻可以去想像。看似線條精簡的作品,其實背後的想法很多也很複雜。
Noritake建議想成為插畫家的年輕學生要多看很多東西,最好看舊的。因為能夠留到現在的作品都代表著有一定程度上的重要性。
Noritake並特別針對「臺北生活」這一主題來創作,他見過臺北人每餐大家都圍著園桌來吃,倍感溫馨溫馨,就此畫了這幅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