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企業「拉線織網」阻擊「網絡黑產」

2020-12-12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網際網路企業「拉線織網」阻擊「網絡黑產」

  近日,由中國傳媒大學人類命運共同體研究院主辦、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網絡治理與國際合作工作委員會指導的「網絡黑產協同治理研討會」在京召開,同時發布了《網絡黑產協同治理》報告(下稱《報告》)。《報告》指出,各大網際網路企業作為打擊黑色產業主力軍,一方面要加強技術防護,提升網絡安全等級;一方面更要秉持開放合作的態度,尤其要就黑產問題建立有針對性的合作機制。與會人士建言,相關法律法規也需要進一步完善,為打擊網絡黑產提供支撐和保障。

  網際網路企業成打擊網絡黑產主力軍

  專家表示,治理網絡黑產不能單單依靠刑法及監管機構,各個網際網路企業的參與也非常重要。

  針對當前網絡黑產治理現狀,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網絡治理與國際合作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北京郵電大學副教授謝永江指出,網絡黑產鏈條對大眾信息進行收集、販賣,為整個黑產行業提供了重要支撐。黑色產業鏈呈現長鏈條協作特點,使不同犯罪環節環環相扣,導致犯罪認定非常困難。

  當前,國家為打擊網絡犯罪已採取各類措施。例如,犯罪預備和犯罪未遂階段都可被界定為犯罪的即遂狀態,這本質上是根據網絡犯罪特點採取有針對性的打擊措施。然而,謝永江進一步強調,打擊黑色產業鏈不能簡單依靠刑法及公安力量,因為刑罰標準高,同時公安警力有限。因此,全平臺都應加入到打擊黑產的行動中。

  具體而言,謝永江指出,網際網路企業在打擊網絡黑產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協同治理提供了重要支撐點。《報告》中也列舉了網際網路企業踐行網絡黑產治理的措施及案例。其中,抖音針對作弊、違規帳號及內容實施持續打擊,其官方帳號披露:2020年10月1日至10月31日期間,抖音平臺累計清理逾13萬條視頻、3.3萬個音頻、1862個挑戰,並永久封禁近83.6萬個帳號。

  同時,為治理色情引流、分流現象,抖音還在2020年9月發起「打擊同城招嫖、色情引流」專項行動,在9月期間累計永久封禁色情引流、招嫖帳號逾30萬個,同期內封禁詐騙帳號逾3.6萬個。

  此外,根據《報告》,為有效進行黑產治理,當前很多頭部網際網路平臺還與警方建立聯席打擊機制,例如,為打擊平臺上滋生的售假行為,抖音已配合多地警方從刑事層面懲治了多個利用抖音進行黑產犯罪的團夥,自2020年年初至2020年10月末配合警方抓獲犯罪嫌疑人100多名。不過,業內人士也指出,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保證黑產打擊效率應當進一步論證是否由各大網際網路平臺分攤部分執法層面的責任。

  「希望本次研討會的舉辦能夠引起社會各界對黑產治理的進一步重視,未來能夠共同協作,聯手肅清黑產鏈條。」謝永江呼籲。

  建立協同機制提升打擊效率

  業內觀點指出,在網際網路平臺加入打擊黑產行動的同時,也需要整個行業貫徹協同和自律原則,建立和完善治理機制,提升對網絡黑產的打擊效率。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教授劉文杰認為,為維護網絡清朗空間,保護公眾合法權益,網際網路平臺無疑應擔起社會責任。但是,網絡黑產治理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不可畢其功於一役,黑產治理也不應由個別平臺獨立承擔,而是需要主管部門、企業、社會組織以及公眾各司其職、共同參與。

  劉文杰建議,網絡黑產治理應遵循三條原則。

  第一,對於網絡平臺,應採取過錯責任原則,即網絡平臺應就其核查不力、審核不力、管理不力造成網絡黑產泛濫的危害負責。劉文杰認為,網絡黑產已經形成了成熟的商業運作模式,有技術提供商架設伺服器並開放軟體,還有宣傳推廣服務商提供大量社交帳號。當前,很多網絡黑產寄生於網際網路平臺,這些黑產製造方不僅損害平臺利益,還會將平臺用戶導流至其私域空間中。這種情況下,正規、合法的平臺是有足夠動力來消除網絡黑灰產的。然而,非法內容審核技術演進的同時,違法犯罪分子的應對技術也在升級。因此,社會及有關部門應把打擊聚焦於專門以黑產為業的上、中、下遊參與者,而對於正規、合法的網際網路平臺,應就其開發、完善打擊黑產技術模型予以鼓勵。

  第二,網絡黑產治理一定要貫徹「協同」和「自律」原則。近年來,國內網際網路企業先後出臺針對網絡黑產的打擊措施。例如,淘票票的「評分反作弊系統」、今日頭條的「靈犬」內容反低俗工具、抖音的「啄木鳥舉報平臺」等。劉文杰指出,黑產治理單憑一家之力往往治標不治本。由於網絡黑產已經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傳播鏈條呈現跨平臺特徵,因此不同網際網路平臺之間的協同是必要的、必須的。

  第三,在治理網絡黑產過程中需要遵循平衡原則,即在對網絡信息實施管控時,注意網絡空間秩序和用戶通訊利益之間的平衡,實施治理時儘量避免將合法訊息一併刪除。

  「對於網絡黑產的治理,在利用技術手段和其他的治理措施進行綜合治理的大前提下,也要注意遵循一定的平衡和比例,唯有如此才能起到真正有效消除網絡黑產的效果。」劉文杰說。

  針對大量通過「養號」等手段買賣個人信息、參與黑產產業鏈的行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數字經濟與法律創新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許可副教授認為,要加強個人網絡素養,讓個人不僅僅成為黑產的被動受害者,還要成為積極主動參與的治理者,包括建立個人投訴和監督機制等措施。

  以美國知名社交平臺Facebook的數據洩露事件、斯諾登事件為例,許可指出,這些案件都是通過內部人進行舉報而最終曝光。因此,我國也可以嘗試建立「內部吹哨人」制度,通過國家與行政層面的獎勵機制,促進內部人主動揭開行業內幕,讓內部人參與到對於違法犯罪的打擊中。他還指出,為有效進行黑產治理,我國應建立網絡安全或者黑產防治行業協會、組織體,進一步強化相關技術標準。

  在《報告》中,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四新還指出,網絡黑產呈現跨平臺對接、團隊化操作、專業化作案等特點,因此網絡黑產治理需要網際網路平臺在現有法律框架下形成有效聯動機制,同時更要克服各自為戰的狀態;網際網路企業應在信息、黑名單及治理措施等方面建立協同機制,不斷提升全平臺共同參與、共同打擊網絡黑產的效率,為網際網路產業業態和內容生態向好創造條件。

  法律法規尚待完善

  與會人士建言,相關法律法規也需要進一步完善,明確相關法律概念和執法責任,為打擊網絡黑產提供支撐。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網際網路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方禹指出,網絡黑產治理的關鍵在於如何定性、如何歸責、如何治理。

  首先,對於網絡黑產如何定性,方禹指出,網絡黑產有三類主體,第一類是公司,也就是從事網絡黑產相關活動的主體;第二類是平臺;第三類是用戶、網民等其他主體。對於責任主體,方禹認為,過往的思路是「政府管平臺,平臺管用戶」,但如今網際網路企業在整個網絡環境中的作用、責任需被重新定義。《報告》指出,網際網路企業應是黑產治理的主力軍,要秉持開放合作的態度,針對黑產治理問題建立聯合防禦、打擊機制。

  其次,對於網絡黑產問題如何歸責,方禹認為,黑色產業鏈上存在三類責任,一是法律責任,二是治理責任,三是平臺責任。針對平臺責任,方禹進一步指出,隨著今天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的成熟,平臺提供的服務已經發生了變化,其相對應的責任也應該與時俱進。

  再次,對於網絡黑產如何治理,方禹表示,從法律角度考量,黑產治理包含立法和執法兩方面。立法方面,通過主體分類和歸責,可以利用現有法律體系對網絡黑產具體行為定性。執法方面,需要考慮執法成本、執法資源、執法效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李昊表示,黑產治理還應著重關注未成年人保護問題。他指出,若網絡黑產行為被界定在《電子商務法》管轄範圍內,則依照《電子商務法》的推定規則,交易人參與電子商務交易時是被推定具備相應的行為能力的;但是,如果青少年參與網絡上具有商業性質,或者可能具有詐騙性質的活動,這樣的推定方式並不穩妥。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於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的指導意見(二)》,明確了當青少年在未經其監護人同意的情況下,參與網絡付費遊戲或者網絡直播平臺「打賞」等方式支出款項時,人民法院應支持監護人對平臺方提出的退款需求。

  為引導未成年人良性上網,國家網信辦於2019年組織抖音等短視頻平臺試點上線了「青少年」模式,在該模式下,用戶每日首次打開APP時,都會接收到彈窗提示,以引導家長及青少年選擇「青少年」模式。當前,抖音等平臺中常設有「青少年」模式,在該模式下,未成年用戶無法使用直播、打賞、充值、提現等功能,此外對於經核實的未經監護人允許未成年人打賞予以全額退款。

  除青少年保護外,李昊指出,對於網絡黑產行為所造成的個人數據、個人信息洩露等嚴重後果,事後法律救濟問題是關鍵所在。他表示,目前《民法典》裡有專門針對個人信息保護、自然人隱私保護的相關規定,尤其是在個人信息保護及處理方式上制定了原則,同時明確了相關的禁止行為。但是,個人信息被洩露,或被不當轉賣時,侵權責任界定和救濟方式等仍存在一定爭議,因此相關法律法規仍需得到進一步完善。

  此外,對於數據洩露等事件暴露出的「破除反爬措施」中,何種程度上構成侵權的問題,許可表示,實踐中仍存在大量困惑,其中涉及數據爬蟲、黑產等問題,主要為源頭性犯罪,但是,如何去判斷罪與非罪,在刑法層面和在個人信息保護法層面,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和完善。

(文章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DF524)

相關焦點

  • 起底「網絡黑產」的源頭與鏈條
    同時,在黑產治理的過程中,網際網路企業仍然是打擊黑產的主力軍,面對黑產威脅日益嚴峻的趨勢,一方面,各大網際網路公司需要加強技術防護,提升網絡安全等級;另一方面,也需要摒棄相互間的惡性競爭,秉持開放合作的態度,積極探索聯合防治途徑,攜手共建抵禦黑產攻擊的網絡安全長城,共同維護好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 網絡黑產「零容忍」 火山小視頻法律維權
    網絡黑產已經成為網際網路行業「公害」,就在火山小視頻發布公告的四天前,1月14日,馬化騰在騰訊2018年 「守護者計劃」大會上指出,網際網路生態治理重心要從反電信網絡詐騙向打擊網絡黑產威脅源轉移。  如何應對網絡黑產已經成為整個行業關注的焦點問題。
  • 隱秘的角落藏掖網絡黑產「小盾安全」科技賦能為企業保駕護航
    隨著新業態、新技術逐漸發展,網際網路時代為生產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的同時,在隱秘的角落,相伴而生的還有黑灰產在肆虐發展,危害各類企業發展安全。灰產與黑產相互依附、交織,已發展為跨平臺、跨行業的集團犯罪鏈條。有數據顯示,目前,黑產的日交易額可達數億,黑產一年的總收入可達到千億級。打擊黑灰產,維護企業發展安全已勢在必行。
  • 黑灰產業是什麼意思 起底網絡黑灰產「黑金」利益鏈
    這句「羊毛黨」中流行的口頭禪在日前拼多多被「薅羊毛」事件中成為現實,並揭開了國內網絡黑灰產的冰山一角。中國證券報記者調查發現,網絡黑灰產已形成年產值達千億級別的龐大「黑金」利益鏈,並通過上中下遊的嚴密分工構建起了一個密切協作的網絡,輕則讓企業遭受數千萬元損失,重則讓企業直接破產。
  • 廣東警方截獲300萬張黑卡 粉碎黑灰產團夥網絡黃賭毒作惡馬甲
    公安部、工信部、網信辦指導的2018網絡安全生態峰會即將開幕,公安部8月17日通報了今年9起打擊整治網絡亂象典型案例,其中廣東警方在阿里安全技術協助下偵破的「淨網安網4號」電話黑卡案,位列榜首,警方截獲近300萬張黑卡引發公眾點讚。廣東省公安廳此前通報稱,黑卡給網絡詐騙、網絡黃賭毒等犯罪提供「掩護馬甲」,黑卡卡商是網際網路黑灰產業鏈的源頭性犯罪。
  • 不為人知的戰鬥:網際網路平臺的黑灰產狙擊戰
    如果說移動網際網路發展的A面,是信息改變生活、信息創造價值。另一個公開數據是,目前流行於大學生群體的電信詐騙種類中,兼職刷單佔比高達33%,冒充好友佔比22%,網絡購物佔比14%,冒充客服佔比10%,充值返現佔比7%,遊戲交易佔比7%,網絡貸款佔比3%,其他佔比4%。網絡黑產無所不在,一方面警示用戶不要輕信「天上掉餡餅」,另一方面也倒逼整個行業的集體思考,除了依靠政府監管,平臺自身究竟能為防範網絡安全、保護用戶信息安全做些什麼?
  • 暗網交易規模數千億 銀行如何打贏團夥化、組織化和流程化的黑灰產?
    不過,在手機銀行新版本配合著新的數位化營銷手段面向用戶的同時,黑灰產的鏈條也已經悄悄伸向銀行業,並在轉型路上埋下陷阱。另外,7月17日,中國銀保監會制定並發布了《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該《辦法》的出臺在對商業銀行的網際網路貸款業務和金融信息系統建設產生深遠影響的同時,也對商業銀行的線上風控和線上反欺詐提出了更高要求。
  • 網際網路黑產趨勢變化:從自動化工具作弊到真人眾包作惡
    黑產工具在經過長期的技術升級,相較於僅將接碼平臺與網絡代理模塊進行組合,已經實現了在單個工具中可以集成接碼、打碼、寬帶秒撥、網絡代理等多個針對繞過業務安全風控節點的功能。本質上,真人作弊源於人的貪婪和惰性,驅動因素是網際網路技術和企業與黑灰產長期攻防對抗,從而演化出了此類比較高級的作惡形態。近年來,這種模式和形態越發多元和豐富,從早期單一的兼職刷單,到如今的多行業、多場景、多任務的廣泛滲透;從早期的只在PC端進行的單一手法的兼職,到如今以移動端為主;從早期的線上群組媒介(QQ群、YY語音等),到如今平臺化、裂變化。
  • 防範電信網絡詐騙,「黑灰產」犯罪你應該了解一下
    2018年,全球每分鐘因網絡犯罪導致的經濟損失高達290萬美元,每分鐘洩露的可標識數據記錄為8100條,而頭部企業每分鐘為網絡安全漏洞所付出的成本則達到25美元。  治理網絡犯罪、打擊網絡黑產,已成為網際網路發展中的必答題。
  • 清除網絡黑灰產必須「打七寸」
    網絡黑灰產作惡多年,如今,相關部門揭開了犯罪源頭的「面紗」一角,公眾希望由此突破,揭開網絡黑灰產的更多真面目,並最終建立起遏制網絡犯罪的防護網——這場博弈,我們必須全力以赴,攜手應對。    卡商、號商、貓池、卡池、接碼軟體……這些陌生甚至有些怪異的名詞,構成網絡上常出現的一些技術型犯罪的核心要素——據12月7日《新華每日電訊》報導,近日,海南省海口市警方偵破全國首個打擊網絡黑灰產的公安部「部督」案件,搗毀卡商窩點3個,扣押電話黑卡3萬餘張,查獲貓池、卡池作案工具200餘部;搗毀號商窩點1個,查獲交易微信號近10萬個。
  • 網絡攻擊黑產:一千元癱瘓網站9小時
    網絡攻擊黑產:一千元癱瘓網站9小時  玩遊戲為啥老掉線?網頁為什麼打不開?也許是受到了網絡攻擊。  近日,最高檢公布了國內首例全鏈條打擊黑客跨境網絡攻擊案。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布的第十八批指導性案例中,包括姚曉傑等11人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案,涉及黑客圈內知名的「暗夜」攻擊小組。
  • 公安機關網安部門打擊網絡黑產犯罪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打擊網絡黑產犯罪集群戰役近年來,隨著傳統違法犯罪活動向網際網路高速蔓延,手機黑卡、網絡黑號成為電信網絡詐騙、網絡賭博、網絡水軍等突出違法犯罪實施的必備工具。今年以來,全國網安部門發起了打擊網絡黑產犯罪集群戰役,聚焦「網絡帳號惡意註冊、非法交易和使用」網絡黑產,重拳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網絡賭博、網絡水軍等突出違法犯罪團夥手機黑卡、網絡黑號源頭。
  • 海口警方偵破網絡黑灰產案:查獲微信號近2萬個,抓獲18人
    (海口警方供圖)中新網海口11月26日消息,海口警方成功偵破海南首個網絡「黑灰產」部督案件——「2020.9.29」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案。海口警方介紹,截至11月23日,專案組經過三輪收網行動,在海南海口、江蘇徐州、湖南長沙、四川遂寧、山東濟南、廣東揭陽等6省8地市抓獲卡商、號商、接碼平臺老闆等黑灰產犯罪嫌疑人18名。
  • 大連市網際網路企業、網紅大V助力商貿企業復工復產
    大連市網際網路企業、網紅大V助力商貿企業復工復產 半島晨報
  • 網安部門:偵辦網絡黑產犯罪案件265起 抓獲1637人
    來源:公安部網站近年來,隨著傳統違法犯罪活動向網際網路高速蔓延,手機黑卡、網絡黑號成為電信網絡詐騙、網絡賭博、網絡水軍等突出違法犯罪實施的必備工具。今年以來,全國網安部門發起了打擊網絡黑產犯罪集群戰役,聚焦「網絡帳號惡意註冊、非法交易和使用」網絡黑產,重拳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網絡賭博、網絡水軍等突出違法犯罪團夥手機黑卡、網絡黑號源頭。
  • 大河網絡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榮獲2020年河南省網際網路企業十強稱號
    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 )12月17日,河南省產業網際網路協同創新智庫成立暨2020年河南省網際網路企業「雙十強」頒布大會在鄭召開。大河網絡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喜提2020年河南省網際網路企業十強榮譽稱號。為適應以5G、雲計算、大數據為代表的新基建和產業網際網路發展要求,樹立河南網際網路行業發展標杆,加快推進網際網路與實體經濟融合,河南省網際網路協會組織開展了2020年河南省網際網路企業十強和最具潛力十強評選工作,同時評選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有突出貢獻的網際網路企業7家、河南省網際網路雙十強入圍企業8家。
  • 上海造藝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推動移動網際網路安全生態體系的建設
    為了保證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移動網際網路反欺詐研究中心」正式成立。當前,移動終端已經成為最重要的流量入口,但同時也成為流量欺詐的重災區,如用戶增長欺詐、騙貸等行為每年給網際網路企業造成巨大損失,嚴重影響了市場正常秩序,成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大隱患。
  • 南京紫金山上,花蜘蛛織網「寫」英文字母
    揚子晚報網9月11日訊(通訊員 武家敏 記者 梅建明)9月9日上午,在南京紫金山森林草叢中,市民蘇女士登山時發現,一隻花蜘蛛正在織網。令人意外的是,這隻花蜘蛛竟然「寫得」一手好英文字母,令人嘖嘖稱奇。圖為蜘蛛織下的英文字母這位市民告訴記者,她登山遊玩時,發現草叢枝葉間有張40釐米見方的蜘蛛網,上面有一隻花生般大小、通體呈黃黑白色的蜘蛛,正在織網。
  • 「淨網2020」搭建電影網站為網絡灰黑產引流,這夥人栽了!
    搭建電影網站,通過技術優化來提高所搭建網站的訪問量,再通過多種廣告形式引流外鏈網頁,為網絡棋牌、網絡灰黑產推廣,以此賺取巨額廣告費用。近日,武穴市公安局成功打掉了這個通過搭建電影網站為網絡灰黑產引流的犯罪團夥,端掉引流窩點4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7人,凍結涉案資金4400餘萬元,扣押電腦25臺、手機23部、銀行卡等物證若干,成功破獲了公安部督辦的以推廣引流為手段牟利的網絡黑產大案。
  • 揭秘地下網絡黑產鏈:普通黑客月入80000美元?
    就像組織嚴密的現代黑幫一樣,網絡黑產到如今已經商業化得非常成熟了,黑客們同樣擁有複雜精巧的產業鏈,每天在全球黑產網絡中流轉的交易額數以億計,整體規模更難以估測。原標題:揭秘地下網絡黑產鏈:普通黑客月入800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