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範電信網絡詐騙,「黑灰產」犯罪你應該了解一下

2020-12-07 上遊新聞

2019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關於辦理非法利用信息網絡、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刑法修正案(九)》新增網絡犯罪罪名作出了進一步的明確。

  2018年,全球每分鐘因網絡犯罪導致的經濟損失高達290萬美元,每分鐘洩露的可標識數據記錄為8100條,而頭部企業每分鐘為網絡安全漏洞所付出的成本則達到25美元。

  治理網絡犯罪、打擊網絡黑產,已成為網際網路發展中的必答題。

  2020年4月,渝北警方成功打掉一個買賣對公帳戶「黑灰產」犯罪團夥,先後在渝北區、南岸區、沙坪垻區、綦江區抓獲犯罪嫌疑人14人,扣押對公帳戶材料260套,銀行卡55張,手機29部,手機卡44張,電腦9臺。

  對公帳戶本用於企業間資金往來,但非法兜售對公帳戶賣給從事電信網絡詐騙人員,為電信詐騙等違法犯罪洗錢,逐漸形成了一條網絡黑色、灰色產業鏈條。為進一步強化源頭防範,嚴厲打擊治理電信網絡違法犯罪,公安部「長城2號」專項行動啟動以來,渝北分局刑偵支隊牽頭,聯合網安支隊聚集精幹警力,強化線索研判,經偵查發現轄區存在開設對公帳戶後轉賣,為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洗錢的犯罪行為。民警高度重視,立即開展深挖工作,逐步明確一個「黑灰產」犯罪團夥。該團夥以犯罪嫌疑人丁某、田某為主要頭目,以「代辦公司」為掩護,指示團夥成員招募社會閒散人員註冊空殼公司,在各大銀行開設含法人信息、公章、網銀U盾、銀行法人卡等全套資料的公司對公帳戶,並給予數百元至千元不等的報酬,隨後以5000以上價格轉賣給從事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人員手中,用於電詐不發分子「洗錢」。

  

  近日,丁某、田某等14名涉嫌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被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法律的韁繩勒的越來越緊。但這只是個開始……

  

  網絡黑灰產是什麼

  所謂網絡黑灰產,指的是電信詐騙、釣魚網站、木馬病毒、黑客勒索等利用網絡開展違法犯罪活動的行為。稍有不同的是,「黑產」指的是直接觸犯國家法律的網絡犯罪,「灰產」則是遊走在法律邊緣,往往為「黑產」提供輔助的爭議行為。

  目前,網絡黑產犯罪已形成分工明確的上、下遊黑產鏈條,而為各類網絡黑產提供支撐的供給鏈也劃分出物料、流量和支付三大要件。其中,物料為網絡黑產提供犯罪原料和技術工具,流量負責觸達受害人群,支付解決黑產獲取贓款的資金通道。

  隨著新技術的發展,這三個要素也正在發生變化。其中,網絡黑產的物料由此前的包括居民身份證件、銀行卡、手機卡、U盾的個人信息「四件套」,擴展到指紋、面容、聲音等生物信息。例如,有人利用「換臉」製作虛假的淫穢視頻進行傳播,還有犯罪團夥通過3D軟體合成「假臉」認證網絡平臺帳號,在受害人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虛假註冊、刷單、薅羊毛、詐騙等不法行為。

  在非法支付結算環節,包括惡意註冊帳號仍然是源頭,虛擬商品交易成為主要渠道,非法支付渠道向普通個人帳號轉移的趨勢明顯,商戶支付接口被聚合支付平臺違法挪用情形增多,電商、通信運營商等大型可信商戶成為新焦點。

  警方提示:網絡黑灰產犯罪形式較為複雜。抵制網絡黑產,要提高警惕,不輕易打開有風險的網站、簡訊、連結等,儘量訪問具備安全協議的網站,受到網絡黑灰產侵權時,應及時向有關部門和網絡平臺反映維權。而不要因小利而違國家之大法,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上遊號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上遊新聞立場,文責作者自負。如有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聯繫上遊新聞。
聯繫郵箱:syh@cqcb.com

相關焦點

  • 深圳市公安局關於打擊防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通告
    當前,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呈現高發態勢。犯罪分子編造虛假事實,藉助通訊網絡工具,大肆騙取群眾錢財,嚴重影響廣大市民財產安全。近日,更有不法分子利用新冠肺炎疫情實施網絡詐騙,嚴重擾亂疫情防控秩序。為嚴厲打擊此類犯罪,維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和良好社會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現就打擊防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相關事項通告如下:一、公安機關決定,即日起至2020年底,在全市範圍內組織開展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專項行動,集中優勢警力,加大打擊力度,堅決維護人民群眾財產利益。
  • 海口警方搗毀一批電信網絡詐騙「黑灰產」窩點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南國都市報4月22日訊(記者 徐培培)記者從海口警方獲悉,近日海口警方再次重拳出擊,對買賣銀行對公帳戶犯罪嫌疑人開展集中收網行動,搗毀一批「辦、賣、轉、銷」銀行對公帳戶的「黑灰產」窩點,抓獲犯罪嫌疑人25人,共繳獲營業執照99份、銀行卡104張、U盾65套、個人籤名章24
  • 清除網絡黑灰產必須「打七寸」
    網絡黑灰產作惡多年,如今,相關部門揭開了犯罪源頭的「面紗」一角,公眾希望由此突破,揭開網絡黑灰產的更多真面目,並最終建立起遏制網絡犯罪的防護網——這場博弈,我們必須全力以赴,攜手應對。    卡商、號商、貓池、卡池、接碼軟體……這些陌生甚至有些怪異的名詞,構成網絡上常出現的一些技術型犯罪的核心要素——據12月7日《新華每日電訊》報導,近日,海南省海口市警方偵破全國首個打擊網絡黑灰產的公安部「部督」案件,搗毀卡商窩點3個,扣押電話黑卡3萬餘張,查獲貓池、卡池作案工具200餘部;搗毀號商窩點1個,查獲交易微信號近10萬個。
  • 邢臺市搗毀多條電信網絡詐騙「黑灰產業鏈」……
    近日,邢臺市公安局反詐騙中心會同各縣區公安機關,相繼搗毀多條電信網絡詐騙「黑灰產業鏈」。 典型案例 一 今年4月份以來,石家莊晉州市劉某博通過微信好友了解到出租微信就能掙取費用的事,其通過建立微信群發展下線二十餘人,該微信群成員每日通過掃碼將微信授權給他人在電腦登錄,並被用於電信網絡詐騙。
  • 山口派出所:積極探索精準布局 打造防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支撐
    準確分析形勢 紮實邁好主動防詐第一步今年疫情防控期間,涉及口罩等疫情防護物資的違法犯罪突出,電信網絡詐騙警情集中,嚴重影響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從作案手段看,網上兼職刷單、網上購物、投資理財等詐騙手段花樣翻新、層出不窮,讓防範意識薄弱的群眾防不勝防。
  • 公安部門嚴打電信詐騙洗錢平臺 斬斷非法買賣「兩卡」黑灰產業鏈條
    公安部門嚴打電信詐騙洗錢平臺 斬斷非法買賣「兩卡」黑灰產業鏈條 2020-12-23 14:01:31 來源 : 經濟日報
  • 淨網2020 提高防範意識,遠離電信網絡詐騙
    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信息網絡普及我們的生活,但這也讓很多不法分子乘虛而入,侵蝕網絡空間。他們利用電話、QQ、微信號、郵箱等作案手段不斷翻新,給廣大人民群眾財產造成了損失。一、 什麼是電信網絡詐騙?電信網絡詐騙是指犯罪分子通過電話、網絡和簡訊方式,編造虛假信息,設置騙局,對受害人實施遠程、非接觸式詐騙,誘使受害人給犯罪分子打款或轉帳的犯罪行為。二、財務人員如何防範電信詐騙?
  • 蘭州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取得顯著戰果
    紅古公安分局於今年3月對冒充四大行官網,竊取公民個人信息及銀行卡信息後複製銀行卡盜刷的電詐案件進行電子數據分析,不斷擴線信息流,深度研判資金流,併線偵查,歷經4個多月,在四省五地抓獲實施詐騙犯罪及幫助電信網絡犯罪的團夥骨幹22人,提取到搭建冒充四大行官網的原始碼及網站設置數據,實現了全鏈條打擊。
  • 不為人知的戰鬥:網際網路平臺的黑灰產狙擊戰
    如果說移動網際網路發展的A面,是信息改變生活、信息創造價值。另一個公開數據是,目前流行於大學生群體的電信詐騙種類中,兼職刷單佔比高達33%,冒充好友佔比22%,網絡購物佔比14%,冒充客服佔比10%,充值返現佔比7%,遊戲交易佔比7%,網絡貸款佔比3%,其他佔比4%。網絡黑產無所不在,一方面警示用戶不要輕信「天上掉餡餅」,另一方面也倒逼整個行業的集體思考,除了依靠政府監管,平臺自身究竟能為防範網絡安全、保護用戶信息安全做些什麼?
  • 防範電信網絡新型犯罪 三湘銀行這麼做
    6月2日,三湘銀行開展帳戶風險管理及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培訓。紅網時刻6月4日訊(通訊員 韓康 肖玉紅)為規範銀行帳戶管理,防範和打擊電信網絡新型犯罪,6月2日,三湘銀行聯合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開展帳戶風險管理及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培訓。
  • 打擊電信網絡詐騙「九頭蛇」,如何實現「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電信網絡詐騙是一種遠程非接觸性犯罪,其作案手段頻繁更新、新技術加速迭代、詐騙劇本花樣百出,如同「九頭蛇」,「砍掉一個頭」後,又不斷冒出新「頭」,屢打不絕。近年更是呈現虛擬化、智能化、集團化、國際化特點,上下遊形成分工明確、組織嚴密的黑灰產業鏈和犯罪利益鏈。
  • 防電詐| 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小指南
    防電詐| 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小指南 2020-12-12 15: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東警方截獲300萬張黑卡 粉碎黑灰產團夥網絡黃賭毒作惡馬甲
    公安部、工信部、網信辦指導的2018網絡安全生態峰會即將開幕,公安部8月17日通報了今年9起打擊整治網絡亂象典型案例,其中廣東警方在阿里安全技術協助下偵破的「淨網安網4號」電話黑卡案,位列榜首,警方截獲近300萬張黑卡引發公眾點讚。廣東省公安廳此前通報稱,黑卡給網絡詐騙、網絡黃賭毒等犯罪提供「掩護馬甲」,黑卡卡商是網際網路黑灰產業鏈的源頭性犯罪。
  • ...構建反詐新機制 我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取得顯著戰果
    近年來,伴隨著網際網路技術快速發展,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快速上升,電詐案件已佔到我市全部刑事案件的一半以上。今年3月,西固公安分局在我市七裡河區打掉一通過代辦註冊營業執照、對公帳戶,向境外電信詐騙窩點提供「黑灰產」資金帳戶的犯罪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12人,查獲作案POS機4部、銀行卡15張、營業執照24本,斬斷了一大批為詐騙團夥提供語音通信、資金結算的黑灰產犯罪鏈條。上述案件的破獲彰顯了蘭州公安打擊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的堅強意志和堅定決心,對電信詐騙犯罪分子實施了有力打擊。
  • 西安涉詐「黑灰產」人員 五年內手機卡、銀行帳戶將限制使用
    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等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案件頻發,詐騙分子藉助社會熱點,利用網絡通信、網絡支付工具等實施詐騙,作案手段不斷升級翻新,造成人民群眾嚴重的經濟損失,已成為影響社會穩定和群眾安全感的突出問題
  • 大同交警七大隊開展「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活動
    在這大好的形勢下,可是有些不法分子想不勞而獲利用電信網絡從事違法詐騙活動。坑害人民群眾,而且手段多,花樣新。嚴重危害到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甚至有的家庭受電信網絡詐騙的危害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為了進一步夯實人民群眾防範網絡電信詐騙基礎工作,讓人民群眾懂得網絡詐騙的手段和騙局,有效提高安全防範意識,預防和減少人民群眾的損失。
  • 【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勝利派出所持續推進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活動
    【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勝利派出所持續推進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活動 2020-11-27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北探索省市一體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新路徑
    編者按電信網絡詐騙防範難、破案難、追贓難,群眾深惡痛絕,反映強烈。為此,湖北省公安廳今年9月啟動全省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集中攻堅行動,整合全省優勢資源進駐孝感、仙桃、武漢黃陂等重點戰場,試圖破解基層打不透、防不準、管不住的問題。集中攻堅成效如何?
  • 詐騙類型複雜化 手法精準化 地域跨境化 新形勢下電信網絡詐騙治理...
    2020年1月14日,全國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指出,經過一年的專項治理,我國電信網絡詐騙治理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2020年10月11日,國務院部際聯席會議決定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斷卡」行動。  與時俱進,開啟大數據治理新階段。一是在重點地區開展大數據治理。
  • 騰訊守護者推新招,再也不用擔心網絡詐騙了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進步,詐騙犯的隱秘性和欺騙性越來越強,如何防範網際網路詐騙,是整個社會都在思考的問題。 近日,騰訊在京舉行「守護者計劃」媒體沙龍,會上宣布騰訊將整合黑灰產大數據優勢和AI能力,打造智能反詐中樞,以幫助用戶解決日益嚴峻的網絡詐騙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