畀愚:從青年工人到青年作家的20年創作歷程

2020-12-18 人民網

原標題:作家不應站在前臺而應隱於作品後

朱一龍在電視劇《叛逆者》中飾演中共地下黨員林楠笙。

作家畀愚。

《叛逆者》書封。

作家畀愚的小說《叛逆者》紙質書、有聲書、電子書日前同時上線,隨著同名電視劇的開拍,作家畀愚似乎一夜之間開始受到熱切關注。堅持創作20年,不走尋常路的畀愚自稱,其實自己並不像作家,所以沒辦講座也沒辦新書發布會。

為讀者簽名一個月用30支筆

對生命的尊重,對小人物跌宕命運的悲憫,還有愛情的邂逅與唏噓,信仰的抉擇與堅守。因為這些文學特質,閱讀《叛逆者》近日已形成一股熱潮。

《叛逆者》以軍統「叛逆者」、中共地下黨員林楠笙的視角,講述了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的過程中,中共地下工作者潛伏敵後的革命故事。相較於其他同題材作品,《叛逆者》在某種意義上算一個「異類」。小說的人物關系復雜,林楠笙、顧慎言、老潘、許怡貞、紀中原等這些情報人員在復雜的鬥爭中,真真假假、分分合合、生離死別,使得故事情節的發展驚險曲折,撲朔迷離。小說筆調平實,樸素留白的敘事手法,雖沒有刻意強調矛盾沖突,卻還原了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歷史的進程。有網友評價,正是這種未加渲染誇張的平鋪直敘,令讀者更能感受到地下工作的兇險。

5月27日,當當網獨家開啟《叛逆者》作者簽名本紙質書預售,限時2日,銷量已達2.6萬冊。當日,人民文學出版社官方微博發布消息,閱讀量累計達313萬。畀愚隨後在微博上曬出了簽名用過的筆,有粉絲數了一下,足足有30支。「我的名字是兩個字,我花了一個月時間寫了6萬字而已」,他說。

對一個默默寫作20年的作家而言,這一切似乎來的有些突然,以至於畀愚直言:「這顛覆了我過去的認知。」而更讓他意外的是,這些粉絲都很年輕,還有一位粉絲分享自己的《叛逆者》閱讀參考手冊,其理由是《叛逆者》裡面涵蓋抗日戰爭時期的歷史事件之豐富,信息量之大,需要進行一些知識普及,於是這份手冊對西伯利亞皮草行事件、紅房子西餐廳、東亞飯店、福佑路等民國時期的歷史事件,地名、重要人物等一一進行了注釋,文字足有30頁之多。面對粉絲們的讀書筆記、電視劇的原著解讀等,畀愚很欣慰,他說,這些都給了他繼續寫作的信心。

十年民國題材創作告一段落

十年前,畀愚在上海念書。一次經過常德路,見到張愛玲曾住過的常德公寓,遠遠看去它已經毫不起眼,但他知道當年它叫愛丁堡公寓。畀愚對上海民國老建築和氛圍從此開始感興趣,他甚至生起一個念頭,寫一個發生在那個年代的故事。於是,畀愚開始創作以民國為背景的小說。現在,這些小說大都被貼上了「諜戰小說」的標簽。

寫民國諜戰,畀愚堅定地認為他寫的只是諜戰者的片段人生,它可以發生在那個時代裡的任何一個人身上,也可以發生在任何一段動蕩的歲月裡。他更認為,自己寫的這些東西,諜戰只是外衣,他更多是想寫人,寫人的多重性、復雜性。正如有網友所評價:「林楠笙是一個N面人,情緒、成長都是在一次次事件中層層遞進,解讀塑造人物的難度不小,因為他的情緒是湧動的,表現卻是克制的。」

「我是一個很低產的作家,寫這個小說更多的時間要花在查閱資料上。」畀愚寫到香港、重慶、南京、武漢,必定會從網上淘得這些城市的民國老地圖,「比如重慶解放碑民國時叫督郵街,隻因這裡曾有一官辦郵局而得名。」他同時很在意人物的穿著、服飾、談吐等,這些都需要不斷查閱資料才能獲得確定的答案。

從十年前的《胭脂》到去年的《江河東流》,畀愚一直堅持在寫以民國為背景的中篇,他認為這是個人對小說電影化寫作的某種嘗試。他說,一個中篇四萬字,差不多就是一個電影劇本的容量,連著讀完它大概需要兩個小時,也恰好是一部電影的放映時間。

畀愚說,民國題材創作已告一段落,接下來會嘗試其他題材寫作。在以後的日子,畀愚會寫懸疑之類的東西,或許還會寫他認為最難寫的短篇小說。「在我還沒有開始寫作的時候,曾在一本娛樂雜志上看到一個說是世界上最短的小說,我記得這樣寫的:當地球上剩下最後一個人時,忽然有人敲門。」

從青年工人轉身為青年作家

如果想在畀愚早年的歲月中發現文學的印跡,或許有些徒勞,因為他說:「我對數學、語文都不感興趣,在學校就不是被別人嫉妒的人。」但神奇的是,他29歲,也就是1999年開始在《清明》上發布處女作,從此竟與文學結緣。

那時,畀愚是一家工廠的青年工人,他愛看書,尤愛讀歷史和傳記,於是嘗試著進行寫作。他的處女作寫一個生命快到終點的老頭兒的故事,畀愚說,這是當年焦慮、迷茫、無助心理的投射。到了第二年,他就在《上海文學》連發了五篇小說,創下了這家文學期刊的發稿新紀錄。但畀愚不願意回想寫作的艱辛,他說,不想回想過去,就是想向前看。

畀愚一再說,他不是從文學青年成長起來的。畀愚生長在浙江嘉興,但他並不認為故鄉給他寫作帶來滋養,他也並不認同生活積累對寫作的貢獻,他甚至認為作家根本沒什麼了不起,是和保安一樣的平凡職業。他寫作不會列提綱,更不愛寫創作談。特別值得一提的還有,他從未辦過講座,也從未開過新書發布會。

5年前,畀愚和很多作家一樣,也開始涉足影視編劇,但出師不利。眼看電視劇本就要完工,影視公司卻突然變卦,與他翻了臉,撕毀合同。畀愚戲稱,編個劇,碰上了個翻臉比翻書還快的製片人。他因此將影視公司告上法庭,他至今還感慨:「作家還是個人創作,不適合和很多人合作。」

「作家們總會說,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但理智告訴我們,自己的孩子肯定不是最好的。」畀愚說,他對《叛逆者》的編劇很放心,這個歷經8年不斷修改的劇本,他甚至沒看過一眼,「我相信,編劇會讓人物更豐富,故事更精彩。」電視劇 《叛逆者》宣布開拍,劇組邀請畀愚去探班,但他沒有去,他想,作家不應該走到前臺,更應該隱在作品背後。(記者 路艷霞)

(責編:孟麗媛、丁濤)

相關焦點

  • 《叛逆者》受追捧,作者畀愚:作家不應站在前臺而應隱於作品後
    作家畀愚的小說《叛逆者》紙質書、有聲書、電子書日前同時上線,隨著同名電視劇的開拍,作家畀愚似乎一夜之間開始受到熱切關注。堅持創作20年,不走尋常路的畀愚自稱,其實自己並不像作家,所以沒辦講座也沒辦新書發布會。
  • 青年學子展露科技鋒芒 第六屆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
    2019年4月27至28日,「SOLVE FOR TOMORROW探知未來第六屆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哈爾濱賽區復賽在黑龍江省科技館成功舉辦。 比賽伊始,選手們迅速地進入到比賽狀態。創意作品單元的智能控制命題大學組比賽中,10支理工科大學生團隊依次走上舞臺,從設計創意、實用性等角度多方面展示他們的作品。
  • 畀愚《叛逆者》同名電視劇正開拍,馮小剛又拿下影視改編權
    記者近日獲悉,根據作家畀愚同名小說改編,由朱一龍、童謠、王志文領銜主演的諜戰劇《叛逆者》正在緊張拍攝中,這也激起了更多人閱讀小說原著的興趣。據悉,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叛逆者》今天已在當當網獨家開啟《叛逆者》紙質書的預售,據了解,僅僅兩個小時已經售出1萬冊。
  • 文藝青年|作家|青年_鳳凰讀書
    苗煒/作家不知從何時起,文藝青年被妖魔化了。我搜羅一下網絡上關於文藝青年的描述,大體是這個樣子——— 某輛開往尼泊爾邊境的大巴上,某個女青年痴呆呆地望著窗外,她要去加德滿都,口袋中沒幾個錢,到了加德滿都不能坐飛機看珠峰也不能參加徒步,只能在便宜的旅社坐著。
  • 畀愚小說集《叛逆者》將由人文社出版,同名諜戰大劇已投拍
    南都記者獲悉,有「中短篇小說領域的麥家」之譽的作家畀愚,其小說《叛逆者》即將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2020年5月27日,當當網已獨家開啟《叛逆者》紙質書的預售。預計六月中旬,《叛逆者》的紙質書、有聲書、電子書將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同步上線。
  • 畀愚《叛逆者》即將面市
    燕趙晚報訊 ( 融媒體記者 黃鎣 ) 朱一龍、童瑤、王志文等領銜主演的諜戰劇《叛逆者》已開拍,該劇改編自人稱 " 中短篇小說領域的麥家 " 的畀愚的作品。記者 5 月 27 日獲悉,畀愚小說集《叛逆者》即將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 第五屆華語青年作家獎頒獎刷屏了作家的朋友圈,往屆獲獎「學長」也...
    第五屆華語青年作家獎的短篇小說獎提名獎獲得者李宏偉領完之後,5日當晚也登上來去宜賓採風的火車。李宏偉1978年出生於四川江油,現居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碩士,作家出版社副編審。現在他在拉薩工作。李宏偉告訴封面新聞記者,雖然自己這些年在外面漂泊,但四川始終是他的根,他的靈魂歸宿。這次到成都領獎,李宏偉說心情感覺很不一樣。
  • 《當代作家報》有幸請到知名作家劉美英及青年作家宋娃任技術指導
    《當代作家報》於2019年10月10日正式開始運營,主要致力於推送最新文壇動態、作家動態、書評以及文學界優秀作品。《當代作家報》目前註冊有微信公眾號、百度百家號、微博出品綠洲帳號(希望更多自媒體平臺邀約入駐),目前由青年作家王宏興(筆名凡乞)擔任主編。
  • 記者調查:當紅湖北青年作家知多少
    湖北日報訊(記者別鳴、通訊員謝錚、王貴平)11月7日,湖北省第四屆青年作家創作會議在武漢圓滿落幕。本次青創會是對湖北青年作家6年來創作成果的一次全面檢閱。湖北青年作家,在當今中國文壇形成了文學鄂軍的新氣象。當紅湖北青年作家知多少?
  • SKP-S開啟在中國探索時尚宇宙疆界旅程的第二年 探索未來無限可能
    2020年12月12日,SKP-S開啟在中國探索時尚宇宙疆界旅程的第二年,為見證這一意義非凡的時刻,SKP-S全員誠邀大家加入狂歡盛典。SKP-S開啟在中國探索時尚宇宙疆界旅程的第二年  【大事件回溯】  自2019年12月開業以來,SKP-S一直是極富創意、充滿前沿科技和未來思維概念零售的代名詞。
  • 一把雨傘,一次救助,以及青年作家筆下的普通人
    (青年作家李硯青)文丨賀秋菊今年是青年作家李硯青在星城長沙度過的第六個寒冬。2020年12月9日上午,湖南省作家協會505辦公室來了一位中年人。他顯然不是來辦事的作家。他說自己是小李救助過的吳娭毑的兒子,幾天前通過派出所留的電話號碼聯繫上了小李。這次是專程來感謝小李的。這是他們第一次見面。12月3日深夜10點多,奧克斯廣場正在送走最後一批顧客。廣場前的天橋下,行色匆匆的趕路人大概並沒有注意到,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坐在地上,臉色蒼白,就快不行了。
  • 2020北京青年美術雙年展開幕 VR科技助力線上展覽
    今天,「築夢計劃 美繪夢想」2020北京青年美術雙年展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學術報告廳開幕。267位青年藝術家的300餘件作品入圍本次展覽,作品種類涵蓋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漆畫、海報設計、攝影及影像裝置等,涉及脫貧攻堅、城市新風貌、冬奧、抗美援朝70周年、抗擊疫情5個專題。
  • 第二屆「蔣風兒童文學青年作家獎」入圍作家榜
    王林柏,曾獲第十屆全國兒童文學獎、第七屆中華優秀出版(圖書)獎、第九屆四川文學獎、第三屆青銅葵花銀葵花獎、第二/三/五屆「大白鯨」幻想兒童文學獎、第16屆/18屆臺灣牧笛獎、第44屆香港青年文學獎、第八/九屆少年文藝全國兒童文學短篇小說獎、第九屆信宜圖畫書獎、第五/六屆「大白鯨」原創繪本獎等榮譽。
  • 從熱血青年到江湖夜雨 觸摸網文的青年力量
    浙江電視新聞頻道《小強悅讀會》:互動類讀書交流欄目,每周推薦一本(或主題統一的多本)有趣圖書;或以讀書會的互動形式,深度解析書籍的精神能量,聆聽作家、編輯、出版人的幕後故事。
  • 華語青年作家獎短篇小說提名《沙鯨》李宏偉:作家處理都是自己身處...
    作家李宏偉憑藉《沙鯨》的獲得第五屆華語青年作家獎短篇小說獎的提名。攝影/王磊封面新聞記者 何晞宇9月5日,第五屆華語青年作家獎頒獎典禮在成都舉行。作家李宏偉憑藉《沙鯨》的獲得短篇小說獎的提名。2014年,李宏偉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潛心醞釀10年的《平行蝕》正式面世。2017年,第二部長篇《國王與抒情詩》出版,這部風格混搭的作品讓李宏偉被貼上先鋒作家標籤的同時,又讓他成為當年度最受矚目的「科幻作家」。文藝評論人楊慶祥則認為李宏偉的作品帶著一種「異質性」。因為學哲學出生李宏偉對於「精神深度或想像力有特別要求」。
  • 文學中的勞動者與青年形象
    舊的通寶養蠶佔領了天時地利,但他最終沒有賺到錢。小農經濟經不起市場的衝擊和各種力量的剝削。這是一部典型的左翼小說。從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我第一次想到柳青的《創業史》中的梁生寶。青年農民梁生寶在互助合作時期帶領村民致富,成為具有重要文學史意義的經典形象。在新時期以來的文獻中,我想到了張寧小說《三城記》中莫言《透明的紅蘿蔔》,孫少平中路遙《平凡的世界》和顧明笛中的鐵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