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學子展露科技鋒芒 第六屆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

2021-01-08 人民網黑龍江頻道

2019年4月27至28日,「SOLVE FOR TOMORROW探知未來第六屆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哈爾濱賽區復賽在黑龍江省科技館成功舉辦。經過初賽選拔,來自黑吉遼三省的50支晉級隊伍共200餘人參加了比賽,爭奪代表哈爾濱賽區參加全國總決賽的5支晉級名額。

本屆大賽由中國科協主辦,中國科技館、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承辦,中國三星獨家公益捐助、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中國科技館發展基金會公益支持。全國共設15個賽區,哈爾濱賽區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由黑龍江省科技館承辦。

黑龍江省科技館館長張成貴在開幕式上致辭。吉林省科技館館長郝鶴、遼寧省科學技術館副館長馬錚、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的嘉賓以及哈爾濱賽區專家評委出席了開幕式。黑龍江省科技館副館長許黎輝宣讀比賽紀律、評審標準。

大賽重點關注前沿科學技術及科學教育理念的應用與普及,緊緊圍繞「智能、環保、教育」三大主題,延續往屆「創意作品」及「科普實驗」兩個單元的劃分,設置了智能控制、生物環境、風能利用三項命題比賽。

比賽伊始,選手們迅速地進入到比賽狀態。創意作品單元的智能控制命題大學組比賽中,10支理工科大學生團隊依次走上舞臺,從設計創意、實用性等角度多方面展示他們的作品。他們的科技創新焦點著眼於農業種植、資源利用、環境保護、醫療、信息技術安全等領域,運用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進行創意設計,充分展現了理工科學子較高水平的科技創新實力,贏得了評委們的陣陣掌聲。中學組緊隨其後,同樣迸發出讓人眼前一亮的精彩創意。來自遼寧省的7支高中學生隊伍,憑借著優秀的作品創意和團隊協作能力,凸顯出他們的創新優勢。

今年新增的生物環境命題比賽旨在幫助學生發現生命科學的樂趣,激發學生對生命科學的熱愛。賽場上選手們用專門的細菌在培養基上進行細菌畫藝術創作,大家用微小的細菌描繪著心中宏大的夢想,以有形的畫作,表達出他們的「初心」。

風能利用賽區中,10支參賽隊伍現場製作風能裝置。簡單的裝置在逆風條件下快速向前行駛,需要學生們充分掌握運用機械結構設計和流體力學的知識。在測速環節比拼尤為激烈。選手們精心創作的風能裝置吸引了媒體和觀眾們的注意,隨著倒計時器蜂鳴聲逐漸尖銳,逆風而動的小車飛馳向前,行駛速度不斷被刷新,得到了評委由衷的贊賞。這一命題的整體參賽成績較往年相比也有了較大的提升。

經過一天的激烈比拼,大賽決出一等獎5名、二等獎10名、三等獎15名、優秀獎20名。科普實驗單元與創意作品單元共有5支隊伍獲得大賽一等獎並成功晉級總決賽,他們將代表哈爾濱賽區與全國其他14個分賽區的晉級選手共赴於5月在北京舉行的全國總決賽,爭奪本屆賽事的最高榮譽。

遼寧科學技術館、吉林省科技館、黑龍江省科技館領導、大賽評委為晉級隊伍頒發了獲獎証書及獎品。

本屆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大賽,選手們在比賽中相互切磋、交流學習,湧現出許多優秀的科技創新作品,展示了廣大青年的創新精神和聰明才智。通過比賽,激勵、帶動了廣大青年積極參與科普實踐活動,鼓舞青年學生投身科普創作和科技創新,著力培養了青年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效促進了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科學方法和科學知識的傳播和普及。

(責編:王思迪、王艷)

相關焦點

  • 中航大在「北鬥杯」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再獲佳績
    人民網天津12月1日電 近日,第十一屆「北鬥杯」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BD-CASTIC)頒獎儀式在成都舉行,中國民航大學獲獎師生代表受邀參加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並領獎。在本次全國總決賽中,來自中國民航大學的學生奪得全國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6項,省部級一等獎9項。
  • 瞄準新目標 開啟新徵程——濰坊科技學院召開第六屆教職工代表大會...
    濰坊科技學院召開第六屆教職工代表大會暨工會會員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  人民網濰坊1月13日電 1月11日上午,濰坊科技學院第六屆教職工代表大會暨工會會員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國際會議中心召開。 李鳳祥在開幕詞中指出,六屆五次教代會是在我校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收官「十三五」、開局「十四五」,全力推進申碩和審核評估的關鍵之年召開的一次具有重要意義的會議,是全校教職員工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喜事。
  • 全國首屆職業技能大賽閉幕 291名選手獲得86個項目的金銀銅牌
    原標題:全國首屆職業技能大賽閉幕   本報北京12月14日電 (記者李心萍、李剛、洪秋婷)中華人民共和國首屆職業技能大賽13日在廣州閉幕。經過3天角逐,大賽共有1350人獲得相關獎項,其中291名選手獲得86個項目的金、銀、銅牌,1010名選手獲得優勝獎,13名選手獲得西部技能之星,36名選手獲評各參賽代表隊最佳獎。   從參賽情況看,有11個省份參加全部86個賽項,體現了各地對技能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視。從獲獎情況看,36個參賽代表隊均獲獎,獎項覆蓋面較廣,呈現東部地區領先、中西部地區追趕的特點。
  • 2020北京青年美術雙年展開幕 VR科技助力線上展覽
    今天,「築夢計劃 美繪夢想」2020北京青年美術雙年展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學術報告廳開幕。267位青年藝術家的300餘件作品入圍本次展覽,作品種類涵蓋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漆畫、海報設計、攝影及影像裝置等,涉及脫貧攻堅、城市新風貌、冬奧、抗美援朝70周年、抗擊疫情5個專題。
  • 第八屆「熒星杯」少兒體育舞蹈(國際標準舞)公開賽落幕
    人民網上海10月18日電 (龔莎)作為上海市第三屆市民運動會市民體育舞蹈嘉年華重要組成部分,10月18日,第八屆「熒星杯」少兒體育舞蹈(國際標準舞)公開賽暨青少年體育舞蹈(國際標準舞)大獎賽(以下簡稱「拉丁舞大賽」)在上海國際時尚中心圓滿落幕。
  • 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啟動 面向黑吉兩省學子徵集參賽作品
    黑龍江日報12月2日訊 日前,第七屆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以下簡稱大賽)正式啟動,黑龍江省科學技術館承辦的黑龍江(吉林)賽區比賽現面向黑吉兩省高校及中學徵集參賽作品,以此為廣大青年帶來走進科學、汲取營養、促進創新的科普盛宴,引領青年學子科普探索新徵程
  • 第七屆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廣西賽區)命題規則公布啦!
    第七屆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廣西賽區)命題規則公布啦! 各位熱愛科學、熱愛創新的小夥伴們,第七屆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
  • 80後青年科學家:要給學生展現奇思妙想的機會
    圖為吳晨在實驗室裡。   資料圖片 核心閱讀 80後青年科學家、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長聘教授吳晨10多年專注於醫治食管癌等惡性腫瘤的研究,希望破譯腫瘤基因密碼。「解決食管鱗癌的問題,隻能靠中國科學家自己。」她緊盯原始創新,注重核心技術,承擔起青年科學家的責任。 剛剛過去的2020年,吳晨聽到過很多稱呼。
  • 312件優秀作品展示「精彩山西、創意未來」
    12月10日-15日,由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山西省文化和旅遊發展中心等單位共同承辦的第二屆山西省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獲獎作品及入圍作品展在山西省圖書館舉行,312件優秀作品集中亮相。
  • 「十三五」期間新疆科技發展活力增強
    「十三五」期間,新疆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激發科技創新活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全面提升產品科技含量和市場競爭力,科技創新成為推動新疆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 基礎研究不斷夯實 「我們突破了技術瓶頸,開發出在低溫-55℃的環境下能夠提供有效潤滑的超低溫軌道交通車輛齒輪油,換油周期從12萬公裡提高到了15萬公裡。」
  • 濰坊共青團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報告會在濰坊科技學院舉行
    濰坊共青團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報告會 人民網濰坊12月12日電 12月10日上午,濰坊共青團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報告會暨濰坊科技學院第四期青馬班開班報告會在濰坊科技學院舉行共青團濰坊市委副書記周發家,共青團壽光市委書記金聖凱,濰坊科技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李廣偉出席報告會,壽光團市委機關幹部,各鎮街區、市直部門團幹部,濰坊科技學院全體青馬班學員約計260人參會。 李廣偉代表濰坊科技學院致歡迎詞,他簡要介紹了學校發展狀況。金聖凱致辭並宣布報告會正式開始。山東科技職業學院基礎部(思政部)直屬黨支部書記、副教授王偉為青馬學員講授開班第一課。
  • 上海,因科學而刷屏——來自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報道
    10月30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本屆論壇以「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為主題,採用線上視頻與線下出席相結合的方式舉辦,全球300多位科學家,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參會。圖為論壇上的「人類共同命運」科學對話。新華社記者 王翔攝 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上海!10月30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上海開幕。
  • 學雷鋒科技青年在行動 面向全市徵集優秀科普項目-科普,上海,團委...
    東方網3月3日消息:今天,「科普志願新徵程,青春建功新時代」暨「科普夢,志願行」科普活動成果展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舉辦,現場圍繞科技前沿和社會熱點,對「科普夢,志願行」品牌活動成果進行集中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