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與工業網際網路「擬態防禦」系統爭鋒 這場比賽全球「白帽黑客」誰將獲勝
12月20日,「之江杯」工業網際網路內生安全防禦國際精英挑戰賽重磅開啟。在中國工程院和浙江省人民政府的支持下,之江實驗室聯合中國信通院,浙江省經信廳、省科技廳、省網信辦、省通管局和中國網絡空間內生安全技術與產業聯盟共同舉辦本次大賽,旨在促進網絡安全領域人才交流,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安全技術發展,聚力夯實「新基建」安全基礎。
來自美國、俄羅斯、德國、英國、日本、新加坡、韓國等國家的國際知名戰隊,以及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EversecLab等國內高校和企業的共40支頂尖「白帽黑客」戰隊齊聚雲端,對基於內生安全理論及技術研製的工業網際網路擬態防禦系列設備進行為期三天的高強度攻擊。
網絡世界中人類社會是一個命運共同體,網際網路安全問題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當前,人類社會正加速邁入萬物互聯、人機物三元融合的智能時代,在工業製造向「智造」升級的過程中,工業網際網路安全威脅日漸凸顯。一塊幾萬乃至上百億隻電晶體組成的集成電路晶片,一個幾萬乃至上億行代碼構成的軟體版本,一個複雜信息系統或控制裝置,只要存在一個高危漏洞或植入一個後門,就可能導致整個信息系統乃至所有相同設施遭殃,甚至造成重大裝備和人員生命的巨大損失。
「之江實驗室在鄔江興院士創立的內生安全理論基礎上,不斷研究突破,形成了理論、技術、裝備、平臺一體化的能力。今天我們舉辦之江杯工業網際網路內生安全防禦國際精英挑戰賽,同步上線了工業網際網路內生安全眾測平臺,就是希望能夠集聚天下英才,通過實戰、眾測的方式提升工業網際網路安全保障的核心能力。」之江實驗室主任朱世強在大賽啟動儀式暨工業網絡安全高峰論壇開幕式上表示。
「我們必須關注新基建帶來的新安全問題。這也是此次大賽聚焦工業網際網路安全領域開展線上攻防對抗的原因。」中國工程院院士、之江實驗室網絡安全領域首席科學家鄔江興在論壇上指出。「本次大賽的靶標是之江實驗室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套工業網際網路內生安全系統,包含雲數據中心到網關、DCS(分布式控制系統)、MCU(微單元控制)等,一體化解決功能安全與網絡安全問題。」鄔江興院士表示,「我們對工業控制領域的關鍵設備進行了升級,將內生安全、擬態防禦的基因植入其中,並通過此次比賽進行全球範圍內首次工控領域擬態設備的實戰性檢驗。可以說這次大賽對於工業網際網路內生安全理論與技術的發展具有裡程碑意義。」
大賽組委會副秘書長、之江實驗室工業網際網路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汝雲介紹,本次大賽的一大亮點就是聚焦擬態防禦+工業網際網路的真實場景。「我們搭建了一套火力發電廠微縮裝置,裝置參照1000MW超臨界燃煤火力發電廠設計,採用新型擬態防禦技術重構了關鍵基礎設施控制系統,『雲、網、端』三位一體的安全防護模式有效增強了火力發電系統的工業信息安全防護能力。」張汝雲說。
這個火電廠裝置中的8套擬態設備和3套商用DCS系統,就是各路戰隊的攻擊目標,各方的線上攻防情況將在工業網際網路場景中實時反映。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賽在工業網際網路安全領域首次引入白盒測試。張汝雲介紹說,「我們為參賽選手提供更加全面透徹的攻擊環境,開放自信地迎接頂尖戰隊高強度、不間斷的攻擊,以此來驗證我們擬態防禦設備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信性。」
「結構決定安全、變結構產生內生安全效應。擬態防禦利用動態異構冗餘構造和擬態偽裝機制,能夠讓攻擊者攻不破,測不準,有效解決工業網際網路內生安全問題,有效防禦『挖漏洞、設後門、植病毒、藏木馬』等基於軟硬體內部漏洞後門的經典網絡攻擊,有力抑制或管控確定或不確定風險、已知或未知的安全威脅,讓安全有效直達工業生產第一線。」鄔江興院士進一步闡釋說。
據悉,本次大賽設置了CTF競速賽、AWD競技賽、人機對抗賽和巔峰挑戰賽四道關卡。CTF又稱奪旗賽,是全球網絡安全圈流行的競賽形式,參賽選手需在有限的時間內解答工控CTF賽題。AWD競技賽以「某省會城市」電力系統為攻擊目標,對該系統進行全方位滲透測試,找到系統的安全漏洞和隱患,並對發現的安全問題開展應急處置和防護加固。與AWD競技賽同時開啟的是工業網際網路人機對抗賽——黑盒測試和白盒測試。
根據賽制安排,當有一支戰隊攻破所有擬態設備後,巔峰挑戰賽隨即開啟,參賽隊伍可以對微縮火力發電廠控制系統發起層層攻擊,與擬態防禦系統展開巔峰對決。
頂尖「白帽黑客」與工業網際網路「擬態防禦」之間的最強攻防戰仍在繼續。巔峰挑戰賽究竟能否開啟?擬態防禦設備是否真的「不怕黑」?讓我們拭目以待。
(文章來源:浙江新聞)
(責任編輯:DF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