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5月22日訊(記者 戚阜生)今天上午,由中國工程院、南京市人民政府和紫金山實驗室主辦的第二屆「強網」擬態防禦國際精英挑戰賽,在南京正式開幕。本屆挑戰賽參考人工智慧阿爾法狗挑戰世界圍棋冠軍比賽的「人機對戰」模式,邀請來自中國、美國、俄羅斯、德國、日本等10個國家的29支頂級「白帽黑客」戰隊,對基於我國原創理論及核心技術研製的網絡空間擬態防禦系列設備,開展高強度攻擊測試。這在全世界範圍內尚屬首次。
擬態,是自然界中一種生物偽裝成另一種生物,或偽裝成環境中其它物體以獲取生存優勢的能力。受生物現象啟迪,2008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數字交換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鄔江興率先提出和創建了網絡空間擬態防禦理論。十多年來,歷經理論探索、原理驗證、技術突破、系統研製、線上評估、實戰檢驗等全流程艱辛探索,網絡空間擬態防禦技術已經具備了大規模產業化基礎。
據主辦方介紹,本屆擬態防禦國際精英挑戰將採用全新的「人機對戰」模式。目前,網絡安全比賽均採用「人人對抗」模式,不同賽隊在特定平臺上進行攻防對壘。這種模式雖然能夠鍛鍊競賽者,但難以通過比賽方式評估信息系統本身的安全性。本次比賽創新提出的「人機大戰」模式,以邀請的國際頂尖「白帽黑客」作為攻擊方,設置擬態構造的信息通信設備作為防守方,按照「黑盒與白盒對比測試、外部突破與內部注入同步」的規則,進行人機對抗博弈。所謂「黑盒」測試,是指即攻擊者完全對陌生系統進行攻擊;所謂「白盒」測試,就是在比賽期間,主動把後門提供給參賽戰隊,讓出系統控制權,為參賽隊設置後門提供方便,檢驗擬態設備能否經得起「裡應外合」式的網絡攻擊。採用「人機對抗」的網絡安全競賽,既能鍛鍊發現特殊人才,又能科學度量網絡安全性能,這在國內外尚屬首次。
鄔江興院士在現場談到,在網信科技領域,創新的理論技術需要更大範圍、更多的人去質疑和驗證。擬態防禦技術在順利通過2016年科技部組織的測試驗證、2018年工信部組織的線上測試與去年首屆挑戰賽實戰測試後,今年再次擺下「擂臺」,邀請國際知名「白帽黑客」來攻,目的就是通過多輪次「國際眾測」,全方位對其安全屬性進行測試,這也充分展現了我們在網絡安全領域的開放與自信。
「白帽黑客」,是指那些用黑客技術來維護網絡關係公平正義的黑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