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裡一首唯美的詩,描寫了細雨後的初春,萬紫千紅處處繁花似錦

2020-12-16 塵世曉書僮

楊萬裡的詩很抒情,也很唯美,最重要的是比較容易解讀,不像別的詩人,往往喜歡在創作中引經據典,還使用一些生僻的字,讓後世的讀者理解起來會有很大的障礙;相反讀楊萬裡的詩沒有這方面的困擾,只要一讀便是能夠理解其中的意思。儘管他的詩很簡練,通俗易懂,但是同樣充滿了詩情畫意,也是很有意境,這也正是他的作品常年入選小學課本,受到人們喜愛的原因。

早年間的楊萬裡也是受到了」江西詩派「的影響,畢竟他是江西人受影響很正常,不過後來他又擺脫了這一詩派,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還獨創了誠齋體,直接影響了後世的詩歌創作。可能在這裡有的朋友會誤解」江西詩派「,認為全部都是江西人,其實並非如此,所謂的」江西詩派「所指的是以黃庭堅為首,專門學習杜甫的詩人,那都可以歸類到這一詩派。那麼」江西詩派「最獨特的一個地方,便是用詞用典,講究無一字無出處。

楊萬裡,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縣人(今天的吉安市吉水縣人),南宋時期的著名的詩人,與當時的陸遊、範成大、尤袤等人並稱為」中興四大家「。其實兩宋期間誕生了很多優秀的詩人,而楊萬裡的詩獨樹一幟,以這首《寄題喻叔奇國傅郎中園亭二十六詠海棠塢》來說,那就是一首很唯美的作品,通篇寥寥數語,但是生動有趣,讀來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細雨初憐溼翠裳,新晴特地試紅妝。無人會得東風意,春色都將付海棠。

這是一首很典型的詠物詩,所描寫的正是春天的景象,古人在描寫這一類的作品時,往往喜歡表達悲傷的情緒,但是楊萬裡在這首詩中,並沒有表達憂愁,更多的還是描寫了景色,初春過後的美景,還有剛剛開出來的海棠花。楊萬裡只是那以信手拈來,但是讓這首詩又是充滿了詩情畫意。

第一二句便是寫了細雨過後的春景,由於剛剛下過了一場細雨,使得周圍的草木都更加滋潤,鬱鬱蔥蔥,看上去很豔麗,等到天空放晴之後,那樹枝上的花朵弄得很豔麗,這個時候最愛春天,處處都充滿詩意,處處都有美景。這兩句看似很普通,但是再結合下面的兩句就讓這整首詩更加立體,也更具有詩意。

第三四句又是描寫了內心的感受,還有新開出來的海棠花,沒有人體會到東風的得意,每當到了春天之後,風就會輕撫而過,非常的從容,也很得意,這個時候東風把所有的春色都給予了海棠,讓那樹枝上開出了美麗的花朵,看上去非常的豔麗,也非常的漂亮,看過一眼之後再也難以忘懷。結合這兩句詩,我再來看這一整首詩就不難發現,這首詩美得令人驚豔,也把初春時節的美景描寫得生動有趣。

楊萬裡的詩很有特點,也很具有詩意,在這首《寄題喻叔奇國傅郎中園亭二十六詠海棠塢》一詩中,其實並沒有使用高超的技巧,但是每一句都很美,也讓我們感受到詩人獨特的才情,還有過人的才華,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但是卻寫得很有韻味,讓這首詩充滿了詩情畫意,讀來也是朗朗上口,如此有趣的一首詩,那自然是不容錯過,值得我們細細品讀。特別是在春天讀這樣的作品,最是能夠讓人感受到那份美,還有細膩的情感,楊萬裡在這首詩中,正是以通過細膩的筆觸來描寫春天,讓春色充滿了詩意。

相關焦點

  • 楊萬裡最唯美的一首小詩,通篇看似信手拈來,寫得卻是極為唯美!
    楊萬裡的作品主要還是描寫鄉村的普通風景,以及普通的人與事,這也使得他的作品顯然是要更加的接地氣,而他也是往往能夠在信手拈來間,寫下令人感動優美的詩篇,譬如他的這首《舟過安仁》,那就是一首很唯美的作品,整首詩寫得也是極為簡練,也很是直白,通篇並沒有什麼高超的表現手法,可是同樣充滿了詩情畫意,猶如一幅唯美的山水事,讀來更是朗朗上口,所以這樣的作品,那也是最不容錯過。
  • 楊萬裡很冷門的一首詩,卻把月季花寫得很傳神,堪稱典範!
    楊萬裡曾在自己的《三三徑》詩序中這樣寫道,「東園新開九徑,江梅、海棠、桃、李、橘、杏、紅梅、碧桃、芙蓉九種花木,各植一徑,命曰三三徑」。可見楊萬裡不僅愛花,還種花,且種類繁多。在《臘前月季》這首詩中,楊萬裡所歌詠的便是我國十大名花之一,被稱為「花中皇后」的月季花。雖然這首詩在楊萬裡眾多詩作中不算太出名,但它寫得很傳神,堪稱詠花詩的典範。
  • 清朝詩人王士禎很美的一首詩,只用淡淡幾筆,便描繪出了初春美景
    那這首詩也是王士禎的傳世名篇,後人對於這首詩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不僅寫出了新意,也寫出了初春時節不一樣的春色美得。整首詩只有短短的幾句,一共二十八個字,但是每一句都充滿了詩情畫意,每一句都美得令人驚豔。雖然只是一首隨興之作,詩人信手拈來,卻成就了詩人的一世美名,直到今天這首詩,也依舊為人們津津樂道。《初春濟南作》清代:王士禎山郡逢春復乍晴,陂塘分出幾泉清?
  • 韓愈很唯美的一首七絕,天然不飾雕琢,通篇美得令人驚豔!
    我個人是比較偏愛韓愈,讀他的詩文總能學會很多的東西,明白更多的道理,特別是他的七言絕句,每一首都與眾不同,寫得很是唯美,同時也很有趣,譬如這首《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那就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整首詩意境唯美。
  • 冬天月季花開了,楊萬裡見後即興賦詩一首,寫出了不一樣的月季花
    今天繼續讀楊萬裡的詩,前幾天給大家介紹了很多他比較冷門的作品,不過今天筆者依舊還是要推薦一首同樣知名度不高的作品,也就是這首《臘前月季》,這也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當時正是月季花開了,非常的豔麗,也很漂亮;詩人見之後很喜愛,於是即興賦詩一首,寫出了不一樣的月季花。
  • 兩首春天的詩,一大一小兩個角度,寫盡了大美春光。寫作方法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是一首詠春寫景詩,描繪了春日美好的景致;有著深刻的寓意和美好的希冀。其中"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是膾炙人口的名句。泗水在山東省泗水縣至曲阜北。在春秋時是魯國屬地。當年孔子在洙泗之間聚徒講學。
  • 秦觀一首很唯美的詩,寫出了不一樣的春色美景,通篇美得令人心醉
    現在提起秦觀可能很多人會想到他詞人的身份,其實除了詞寫得好之外,詩歌也是達到了很高的水準;一些經典的作品那也是膾炙人口,以他這首《春日》來說,那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意境唯美,寫出了不一樣的春色美景,所以這樣的作品,那也是不容錯過,最是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
  • 楊萬裡半夜被雨吵醒,寫下這首詞,如詩如畫,錢鍾書讀後讚嘆不已
    在前一段時間我們為大家帶來了涼爽無比的幾首詠雨詩,其中一首就是李商隱經典的詠雨詩——《微雨》:而楊萬裡呢,似乎不屬於這個時代,雖然他的詩多達萬首但是如果各位讀者細讀一下就會知道在他的詩中我們發現不了任何與戰爭、沙場、紛亂等有關的字眼或含義,而又的只是世外桃源、理想唯美的意境,也許他對現實的諸多無奈是讓他選擇在自己的作品中找到慰藉的原因吧!
  • 楊萬裡夢醒賦詩,這首詩技法高超,最後兩句令人愛不釋手
    因為狀物寫景時,如果要描寫眼睛看到的所有事物,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寫出一些象徵性的實物,留待讀者去想像和補充。詩詞中的景物描寫,往往截取一葉一花,從而達到以偏概全的目的。比如,一葉落知天下秋,就是截取一片葉來寫秋意。
  • 朱熹說春天是萬紫千紅的
    「萬紫千紅總是春」,是對絢麗多彩、百花齊放的春天的精彩描寫,也是對繁花似錦的春天的讚美。這句詩出自於南宋詩人朱熹的《春日》一詩,詩人為什麼會說到「萬紫千紅總是春」呢?我認為,如果單純地去解讀這一句詩的話,會有以偏概全的認識,是有局限性的,也不能準確地把握詩意。
  • 黃庭堅一首比較冷門的詩,但是同樣寫得很美,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以他為首的「江西詩派」,對於宋詩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後期很多的詩人都受到這一詩派的影響;譬如南宋時期大名鼎鼎陸遊、楊萬裡、曾幾等人,那都是這一詩派的繼承者。 雨也是詩歌裡經常出現的一種意象,而到了春天更是細雨綿綿,雨也讓春天充滿了詩情畫意,而黃庭堅正是通過對於雨水的點綴,從而描寫出了不一樣的春色美景,讓這首詩有著一種獨特的韻味,不僅非常的抒情
  • 王維很有意境的一首詩,簡練的文字樸實無華,娓娓道來寫得很唯美
    王維的詩如果從字面上來看的話,那著實是很一般,並沒有什麼獨特之處,完全只是描寫了尋常之景,還有尋常之物,可是他又是能夠從中發現美,用極為簡練的文字描繪出不一樣的美;以這首《辛夷塢》來說,那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意境唯美,每一句都充滿了詩情畫意,如此唯美的一首詩,也是最能夠體現出唐詩高遠的意境。
  • 楊萬裡兩首絕美的詠雪詩,雖然有一些冷門,但是美得令人心醉
    唐詩裡面比較著名的詠雪名篇有韓愈的《春雪》;劉長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白居易的《夜雪》等等,那都是詠雪裡的絕美之作;不過筆者今天要向大家推薦兩首詩比較冷門的詠雪詩,那使得是南宋著名詩人楊萬裡的《雪後晚晴四山皆青惟東山全白賦最愛東山晴後雪二絕句》,這首詩儘管很冷門,但是同樣寫得很美,寫出了不一樣的雪景,美得猶如一幅絕美的山水畫卷。
  • 楊萬裡飽含哲理的一首詩,無一生僻字,卻令人讚不絕口
    南宋詩人楊萬裡就非常善於觀察自然,並積極地向勞動人民學習親身經驗,最後還凝固在詩行,令世人受益匪淺。下面介紹楊萬裡飽含哲理的一首詩,無一生僻字,卻令人讚不絕口。過沙頭宋代:楊萬裡過了沙頭漸有村,地平江闊氣清溫。
  • 朱熹極唯美的一首詩,完全可與他那名篇《春日》相媲美
    朱熹的詩很多都充滿了哲理,因為朱熹不僅是文學家也是思想家。這種雙重的身份,也令他的作品不僅抒情,裡面更是充滿了哲理。例如他的《春日》表面上是寫遊春觀感,但實際上是一首寓理趣於形象之中哲理詩。但他的這首《秋月》,則又是不一樣,全詩雖然少了那一份哲理,但整首詩可謂是如詩如畫意境高遠。
  • 61歲的袁枚寫下一首唯美的詩,短短的20個字,卻是美得令人心碎
    其實作為一位傳統的文人,袁枚之所以會受到人們的追捧,無非是他有著過人的才情,寫下的詩歌也是別具一格,不僅很抒情,同時還充滿了哲理,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作品就是《苔》,這首詩可能很多人不太熟悉,不過裡面的兩句詩相信很多人一定聽過:「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這兩句激勵了無數的青年,詩人也是告訴了我們,儘管我們很渺小,但是一樣可以活得轟轟烈烈。
  • 宋朝詩人張栻這首《立春偶成》,也是難得的佳作,通篇寫得很唯美
    從此將告別寒冷的冬天,進入了陽光明媚的春季,大地開始復甦,處處繁花似錦。那麼在古代的文學作品裡,也有很多描寫立春的作品,其中大部分都是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不過筆者今天要與大家分享一首比較冷門的作品,那便是宋朝詩人張栻的這首《立春偶成》;儘管這首詩比較冷門,同樣也是寫得很唯美。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 清朝詩人鄭板橋一首詠雪詩,其意境不輸於唐詩,寫得非常唯美
    其實除了唐詩之外,各個朝代 ,那都是湧現出了一大批的詩人,有一些詩人的詩作,同樣的也是寫得非常不錯,例如宋詩也就有很多充滿哲理的詩作,不過今天小編要為大家推薦一首清朝詩人鄭板橋的一首詠雪詩,其意境不輸於唐詩,那便是《山中雪後》,同樣的寫得非常的唯美,很是值得一讀。《山中雪後》清代:鄭板橋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雲淡日光寒。簷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閒。
  • 楊萬裡這首詠梅詩無一生僻字,也沒有引用典故,但是通篇寫得很美
    楊萬裡的詩很豐富,流傳下來的作品大概有四千多首,裡面有很多都是精品,也被譽為一代詩宗;他的詩通俗易懂,語言淺近明白,沒有任何高超的技巧,人們也把他的詩體稱為「誠齋體」對於後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早年間的楊萬裡其實也是深受「江西詩派」的影響,不過後來他擺脫了這一詩派,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誠齋體」。
  • 楊萬裡這首詩風格迥異,用另一種方式來描寫秋天,寫得也是很唯美
    楊萬裡顯然與別的詩人有所不同,在他的作品中,我們很少看到那種傷秋之感,更多的是用一種從容的心態來面對,在這首《感秋》一詩中,他就寫出了不一樣的秋色美景,用另一種方式來呈現秋天的景色,這一點與別的詩人不一樣,用今天的話來說,那就是不走尋常路,在他的筆下秋天更美,詩人同時也表達出了對於秋天的喜愛。《感秋》宋代:楊萬裡舊不悲秋只愛秋,風中吹笛月中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