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裡很冷門的一首詩,卻把月季花寫得很傳神,堪稱典範!

2020-12-12 慶餘說詩詞

草木本是無情物,但在詩人筆下,卻「道是無情卻有情」。梅花傲雪、牡丹富貴、蓮花聖潔,詩人總能通過花的習性、生長規律等,賦予新的含意與象徵,留下一首首膾炙人口的詠花詩篇。劉禹錫《賞牡丹》:「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林逋《山園小梅》:「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李清照《鷓鴣天·桂花》:「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不勝枚舉。

本文就讓我們通過南宋著名詩人楊萬裡筆下的一首《臘前月季》,來共同感受一下我國古典詩詞中詠花詩的藝術魅力。說到楊萬裡,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它的諸多名句,如「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等,可謂家喻戶曉。其實,正如詩句中提到的各種花,楊萬裡本身就是一個對花情有獨鐘的詩人。

楊萬裡曾在自己的《三三徑》詩序中這樣寫道,「東園新開九徑,江梅、海棠、桃、李、橘、杏、紅梅、碧桃、芙蓉九種花木,各植一徑,命曰三三徑」。可見楊萬裡不僅愛花,還種花,且種類繁多。在《臘前月季》這首詩中,楊萬裡所歌詠的便是我國十大名花之一,被稱為「花中皇后」的月季花。雖然這首詩在楊萬裡眾多詩作中不算太出名,但它寫得很傳神,堪稱詠花詩的典範。

《臘前月季》

只道花無十日紅,此花無日不春風。

一尖已剝胭脂筆,四破猶包翡翠茸。

別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鬥雪霜中。

折來喜作新年看,忘卻今晨是季冬。

首聯「只道花無十日紅,此花無日不春風」,即世人都說花開了以後就紅豔不了幾天,但是月季花卻每天都春風滿面,嬌豔欲滴。這兩句詩所突出的就是月季花月月開放的特點,因此還有著「月月紅」的別稱。而楊萬裡在詩的一開篇就著重表達月季的「無日不春風」,顯然是融入自己滿腔的熱情,去歌詠月季的青春活力,可以四季都生機勃勃。

頷聯「一尖已剝胭脂筆,四破猶包翡翠茸」,則是對月季花初綻的情態描寫。它的意思是說,一朵月季花剛從猶如胭脂色毛筆的花蕾中綻開,完全展開時恰似包裹著翡翠般的細茸。「翡翠茸」,即如翡翠般綠色的花蕊。這裡的一個「剝」字,無疑將本來的靜態景物,轉化為了動態景物,又輔以「破」、「包」兩詞,便將月季花綻放的瞬間,描寫的逼真、唯美。

頸聯「別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鬥雪霜中」,則是楊萬裡對月季花的濃香、風姿做出的描寫。它的意思是說,月季花不僅在散發的芳香上,能夠超過桃李,而且還能與梅花一起在寒冬中傲霜鬥雪。由此可見,楊萬裡在這兩句詩中,主要讚美了月季花的芳香,以及月季花能夠傲霜鬥雪的高貴品格。字裡行間,也凸顯了楊萬裡對月季花的熱愛之情。

尾聯「折來喜作新年看,忘卻今晨是季冬」,即楊萬裡滿懷欣喜地把這朵月季花折下來當作春花觀賞,不知不覺就忘記了今晨還是隆冬臘月。從這兩句詩對季節的描寫上,它點明題旨「臘前月季」,且與開篇兩句「只道花無十日紅,此花無日不春風」遙相呼應,言明月季花即使在隆冬臘月,也仍然如春花般綻放。可見月季花的四季之濃豔,一年之芬芳,惹人喜愛。

綜觀楊萬裡的這首詩,層次分明,從月季花的季節特徵,到開放時的形態和色澤,再到香味和傲霜鬥雪的風姿。可以說一步步,將月季花寫得生動而傳神。而對於詠花詩,或者是詠物詩來說,描摹物象是否傳神,無疑是衡量一首詩好壞的標準之一。顯然,楊萬裡這首詩把月季花寫得很傳神,堪稱詠花詩中的一首典範之作。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冬天月季花開了,楊萬裡見後即興賦詩一首,寫出了不一樣的月季花
    今天繼續讀楊萬裡的詩,前幾天給大家介紹了很多他比較冷門的作品,不過今天筆者依舊還是要推薦一首同樣知名度不高的作品,也就是這首《臘前月季》,這也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當時正是月季花開了,非常的豔麗,也很漂亮;詩人見之後很喜愛,於是即興賦詩一首,寫出了不一樣的月季花。
  • 楊萬裡最唯美的一首小詩,通篇看似信手拈來,寫得卻是極為唯美!
    楊萬裡的作品主要還是描寫鄉村的普通風景,以及普通的人與事,這也使得他的作品顯然是要更加的接地氣,而他也是往往能夠在信手拈來間,寫下令人感動優美的詩篇,譬如他的這首《舟過安仁》,那就是一首很唯美的作品,整首詩寫得也是極為簡練,也很是直白,通篇並沒有什麼高超的表現手法,可是同樣充滿了詩情畫意,猶如一幅唯美的山水事,讀來更是朗朗上口,所以這樣的作品,那也是最不容錯過。
  • 楊萬裡賞「月季花」的一首詩,短短4句語言平淡,卻讓人想念老家
    小時候,老家的院子裡就種著月季,在葡萄藤架子邊上,還記得我媽媽教我刷牙就是在那附近,現在一晃,已經是十幾年過去了。一家人搬去了縣城,葡萄藤枯死,月季花也被拔掉,爺爺奶奶在地上種了新的柿子樹和青菜,但是回了老家,還是不由得想起曾經的那幾株並不太好看的月季,大概人天然就是念舊的吧。
  • 楊萬裡一首唯美的詩,描寫了細雨後的初春,萬紫千紅處處繁花似錦
    楊萬裡的詩很抒情,也很唯美,最重要的是比較容易解讀,不像別的詩人,往往喜歡在創作中引經據典,還使用一些生僻的字,讓後世的讀者理解起來會有很大的障礙;相反讀楊萬裡的詩沒有這方面的困擾,只要一讀便是能夠理解其中的意思。
  • 楊萬裡飽含哲理的一首詩,無一生僻字,卻令人讚不絕口
    南宋詩人楊萬裡就非常善於觀察自然,並積極地向勞動人民學習親身經驗,最後還凝固在詩行,令世人受益匪淺。下面介紹楊萬裡飽含哲理的一首詩,無一生僻字,卻令人讚不絕口。過沙頭宋代:楊萬裡過了沙頭漸有村,地平江闊氣清溫。
  • 黃庭堅一首比較冷門的詩,但是同樣寫得很美,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以他為首的「江西詩派」,對於宋詩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後期很多的詩人都受到這一詩派的影響;譬如南宋時期大名鼎鼎陸遊、楊萬裡、曾幾等人,那都是這一詩派的繼承者。 黃庭堅後期的作品倒時很有特色,譬如這首《春近四絕句》,便寫出了屬於自己的風格,也是一首很美的作品,尤其是其中的第二首,更是膾炙人口美得令人驚豔。 亭臺經雨壓塵沙,春近登臨意氣佳。 更喜輕寒勒成雪,未春先放一城花。
  • 楊萬裡最閒趣的十首小詩:閒看兒童捉柳花
    楊萬裡最具閒趣十首小詩:閒看兒童捉柳花楊萬裡是高產詩人,作詩25000多首,但流傳下來的卻不是很多。楊萬裡的詩,描寫景物精緻傳神,畫面感極強,風格鮮明,被稱為「誠齋體」。如果用現在的網絡語言來概括,楊萬裡的「誠齋體」詩風,就是「小清新」。楊萬裡是寫荷花的高手,「小荷才露尖尖角」「映日荷花別樣紅」「荷葉猶開最小錢」等句,膾炙人口。楊萬裡也是寫童趣詩的高手,「兒童急走追黃蝶」「閒看兒童捉柳花」「童子柳陰眠正著」等句,極其傳神。
  • 楊萬裡半夜被雨吵醒,寫下這首詞,如詩如畫,錢鍾書讀後讚嘆不已
    在前一段時間我們為大家帶來了涼爽無比的幾首詠雨詩,其中一首就是李商隱經典的詠雨詩——《微雨》:唐詩中很經典的詠雨詩,雖無一雨字,卻句句寫雨,可謂傳神之至!今天小赫赫就再為大家介紹一首「怪才」楊萬裡的一首經典的詞《昭君怨·詠荷上雨》:午夢扁舟花底,香滿西湖煙水。急雨打篷聲,夢初驚。卻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還聚。聚作水銀窩,瀉清波。
  • 楊萬裡的這首詩,看似很普通但卻寫得靈氣十足,成為宋詩中的名篇
    但是並不是說宋朝的詩沒有發展,其實,在南宋時期,律詩的發展迎來了用一次的興盛,其中貢獻最大的就是四位詩人,他們分別是是陸遊、楊萬裡、尤袤、範成大,史稱「中興四大家」。包括這四人在內的南宋詩人創作了很多膾炙人口的佳作,陸遊和楊萬裡是南宋詩人中成就最高的兩位。說到楊萬裡,想必大家都很熟悉,著名的南宋詩人,早期受到黃庭堅為代表的「江西詩派」的影響,後來在此基礎上逐漸有了自己的創作風格。
  • 楊萬裡兩首絕美的詠雪詩,雖然有一些冷門,但是美得令人心醉
    唐詩裡面比較著名的詠雪名篇有韓愈的《春雪》;劉長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白居易的《夜雪》等等,那都是詠雪裡的絕美之作;不過筆者今天要向大家推薦兩首詩比較冷門的詠雪詩,那使得是南宋著名詩人楊萬裡的《雪後晚晴四山皆青惟東山全白賦最愛東山晴後雪二絕句》,這首詩儘管很冷門,但是同樣寫得很美,寫出了不一樣的雪景,美得猶如一幅絕美的山水畫卷。
  • 楊萬裡這首詩風格迥異,用另一種方式來描寫秋天,寫得也是很唯美
    楊萬裡顯然與別的詩人有所不同,在他的作品中,我們很少看到那種傷秋之感,更多的是用一種從容的心態來面對,在這首《感秋》一詩中,他就寫出了不一樣的秋色美景,用另一種方式來呈現秋天的景色,這一點與別的詩人不一樣,用今天的話來說,那就是不走尋常路,在他的筆下秋天更美,詩人同時也表達出了對於秋天的喜愛。《感秋》宋代:楊萬裡舊不悲秋只愛秋,風中吹笛月中樓。
  • 王勃比較冷門的一首詩,儘管並不是很出名,但讀後美得令人窒息!
    除了這些超級熱門的詩,作為著名的多產詩人,王勃其實還有很多我們不太熟悉的「冷門」的詩,雖然如此但是這些詩作仍然能夠達到了一流的藝術水準。除了前面咱們介紹的響徹宇宙的文學巨作以外,王勃其實還有一首比較冷門的絕句,雖然說冷門,但也非常經典這首詩就是《江亭夜月送別二首.其二》。
  • 王安石一首比較冷門的詩,很多人可能沒有讀過,但是同樣寫得很美
    王安石的詩就比較接近宋詩,這一點他做得最好,而且他的作品題材豐富,風格也是很多樣化,一些儘管看似很冷門的作品,那也是寫出了新意,以他這首《燕》來說,那就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整首詩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但是每一句又是充滿了詩情畫意,特別是開篇的兩組疊字句,有一種渾然天成之的美。
  • 楊萬裡特別有趣一首詩:看似寫孩童玩鬧,實際寓意深刻,堪稱經典
    大家有沒有發現,古代的詩人似乎都是有一種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很多時候在我們眼中非常平凡無奇的景象,可是在他們眼中卻變得鮮活而又有趣,揮筆之間就能寫出一首首流傳千古的經典名篇。南宋有一位著名的詩人叫做楊萬裡,他的作品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尤其是他詩中的那一抹趣味性,更是讓很多人都非常喜愛。而今天要為大家分享的就是這樣的一首作品,其實這首詩很普通,但是創作背景去非常有趣。那時他剛剛午睡起來,內心正感到無聊時,看到遠方有一群小孩在玩耍,於是揮手之間便寫下了這首詩。閒居初夏午睡起·其一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 61歲的袁枚寫下一首唯美的詩,短短的20個字,卻是美得令人心碎
    其實作為一位傳統的文人,袁枚之所以會受到人們的追捧,無非是他有著過人的才情,寫下的詩歌也是別具一格,不僅很抒情,同時還充滿了哲理,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作品就是《苔》,這首詩可能很多人不太熟悉,不過裡面的兩句詩相信很多人一定聽過:「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這兩句激勵了無數的青年,詩人也是告訴了我們,儘管我們很渺小,但是一樣可以活得轟轟烈烈。
  • 詩中四時,畫裡四季:一首詩配一幅古畫,意境能有多美妙?
    而對古人來說,春耕才是頭等大事,來欣賞一首合乎季節的詩——《山行》: 布穀飛飛勸早耕,春鋤撲撲趁春晴。 千層石樹通行路,一帶山田放水聲。 此詩是清代姚鼐所作,寫山行春色,簡單的詩句中洋溢著春天的活力。
  • 曾鞏一首比較冷門的詩,但是很顯然被低估,通篇寫得很有韻味
    他不僅文章寫得好,另外詩歌也是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特別是他的一首《城南》,看似在寫景,但是每一句都充滿了哲理。雨過橫塘水滿堤,亂山高下路東西。一番桃李花開盡,唯有青青草色齊。曾鞏這首詩可以說是膾炙人口,相信只要喜愛詩詞的朋友,對於這首詩一定是不會陌生,面貌這首詩也是很好理解;不過筆者今天不是重點要介紹這首詩,而是要推薦他比較冷門的《西樓》,這首詩儘管很冷門,但也不失為一首難得的佳作,通篇寫得很有趣,所以看似很普通,但是很顯然被低估了,值得我們細細品讀。
  • 李商隱很冷門的一首詩,僅僅二十個字,卻美得讓人心醉!
    李商隱的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其中我們最熟悉的便是他的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讀起來纏綿悱惻,優美動人。除此之外,李商隱也有一些冷門但很美的詩,例如《細雨》。《細雨》是李商隱的一首五言絕句。主要內容便如題所述,李商隱選擇了雨水來臨時的一幕著重描寫,以新奇豐富的想像力賦予了初秋時分,濛濛細雨迷人的景象,並最終構成了一幅神奇譎幻、瑰麗多彩的畫面。意境非常優美,讀起來別有一番韻味。
  • 一首唐詩,一首宋詩,異曲同工,各得其妙,寫盡了童真童趣
    康震老師詮釋說:楊萬裡寫的詩非常有妙趣,人們把他寫的詩叫「誠齋體」,因為他的書齋叫「誠齋」。楊萬裡曾做過很大的官,宋代文學家與唐代文學家不一樣,宋代文學家做大官的很多,做學問的也很多,所以他們的詩裡總是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濃濃的趣味。就比如這首詩,講的是春天的事。
  • 清朝詩人鄭板橋一首詠雪詩,其意境不輸於唐詩,寫得非常唯美
    其實除了唐詩之外,各個朝代 ,那都是湧現出了一大批的詩人,有一些詩人的詩作,同樣的也是寫得非常不錯,例如宋詩也就有很多充滿哲理的詩作,不過今天小編要為大家推薦一首清朝詩人鄭板橋的一首詠雪詩,其意境不輸於唐詩,那便是《山中雪後》,同樣的寫得非常的唯美,很是值得一讀。《山中雪後》清代:鄭板橋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雲淡日光寒。簷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