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傳播學概論試題
課程代碼:00642
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塗、寫在答題紙上。
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籤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
2.每小題選出答案後,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塗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乾淨後,再選塗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
1.「傳播學」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20世紀的
A.20年代
B.30年代
C.40年代
D.50年代
2.在報刊的四種理論中,奠定了報刊制度基礎,被認為是人類傳播史上最古老的傳播制度理論是
A.集權主義理論
B.自由主義理論
C.社會責任理論
D.蘇聯共產主義理論
3.對於傳播的定義,「儀式說」偏重的是傳播的儀式性,而非
A.民主性
B.信息性C.自由性
D.文化性
4.申農一韋弗的通信模式中比較新穎的是提出了
A.媒介環節B.訊息環節C.噪音環節
D.反饋環節
5.中國出版的第一部傳播學譯著是
A.《傳播學原理與應用》
B.《精神交往論—馬克思恩格斯的傳播觀》
C.《傳播學原理》
D.《傳播學概論》
6.以下研究中,不屬於文化研究學派的是
A.編碼與解碼
B.文化產業
C.媒介文化與亞文化
D.女性主義
7.被稱為是「數字時代的麥克盧漢」、「後麥克盧漢第一人」的媒介理論家是
A.萊文森
B.阿特休爾
C.高登
D.默多克
8.空間偏向的媒介,有利於
A.確立權威
B.形成等級森嚴的社會體制
C.權力中心對邊陲的控制
D.傳者對媒介的控制
9媒介綜合集團的媒介融合實踐被稱之為坦帕模式」,其實現資源共享和效益共增
的關鍵決策是設立
A.多媒體新聞總編輯
B.品牌CEO
C.新聞總監
D.首席架構師
10.麥克盧漢把人類社會的發展劃分為三個時期,其中電子傳播時期又被稱作
A.前部落化時期
B.部落化時期
C.脫離部落化時期
D.重返部落化時期
11.實現了信息的快速、批量的複製生產,並推動大眾傳播時代到來的傳播形式是
A.口語傳播
B.文字傳播
C.印刷傳播
D.電子傳播
12.大眾傳媒的多元化發展取決於一個國家的
A.政治民主
B.經濟自由
C.文化自信
D.社會穩定
13.以下概念中,跟文化帝國主義無關的是
A.文化霸權
B.媒介帝國主義
C.沉默的螺旋
D.刻板印象
14.受經濟體制的影響,在計劃經濟國家,大眾傳播的經濟功能中最容易受到限制和削弱的是
A.傳遞與解釋經濟信息
B.監督市場秩序
C.刊載商業廣告
D.發展媒介產業
15.明確提出傳播的經濟功能的學者是
A.施拉姆
B,勒龐C.拉斯韋爾
D.賴特
16.女明星嘉寶在電影《瑞典女王》中「零度表情的表演,屬於人際傳播手段中的
A.語言符號
B.非語言符號
C.中介物
D.自我傳播
17.群體規範的維持,主要依靠群體內的
A,宣傳
B.獎懲機制C.說服
D.自衛行為
18.在傳播模式中,線性模式的根本性缺陷是
A.單向性
B.孤立性
C.雙向性
D.複雜性
19.依靠提供賓·拉登錄像帶這樣的獨家信源,從而在國際傳播中獲得巨大影響力的媒體是
A.CNN
B.NHK
C.鳳凰衛視
D.半島電視臺
20.拉扎斯菲爾德對傳播學的重要貢獻之一是提出了
A.群體動力理論
B.「把關人」理論
C.「兩級傳播」理論
D.議程設置理論
21.記者擁有對報導對象的言行進行議論和批評的權利指的是
A.報導權
B.採訪權
C.監督權
D.批評權
22.大眾媒介文化的狂熱愛好者與消費者被稱為是
A.偶像
B.明星
C.「黑粉」
D.「粉絲」
23.羅傑斯等人開展的革新傳播研究也被稱作是
A.「創新擴散」理論
B.「中介化」理論
C.「沉默的螺旋」理論
D.「框架」理論
24.「議程設置」理論的中心觀點是
A.大眾傳媒可以通過設置重要議程來影響公眾關注什麼
B.傳媒強調程度越低,公眾關注程度也越低
C.某些新聞或熱門話題是傳媒設置出來的
D.公眾可以影響傳媒話題的設置
25.在傳播模式的研究中,社會系統模式解決的主要問題是
A.傳播的要素
B.傳播的條件
C.傳播的效果
D.傳播的內容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至少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錯選、多選或少選均無分。
26.傳播的四大功能是指
A.協調社會各個部分
B.監測環境
C.傳承社會遺產
D.提升科技水平
E.調節身心
27.媒介融合的主要形式有
A.技術融合
B.經濟融合
C.社會或組織的融合
D.文化融合
E.全球融合
28.大眾傳媒的普及和普通民眾的參與,使得大眾傳播出現了新的趨勢,這些趨勢包括
A.世俗化
B.精英化
C.公平化
D.民主化
E.專業化
29.從信息傳播方面看,下列選項中屬於受眾權利的是
A.著作權
B.隱私權
C.媒介接近權
D.知曉權
E.傳布權
30.把握李普曼「公眾輿論」核心思想的重要概念是
A.信息傳遞
B.環境監視
C.擬態環境
D.輿論監督
E.我們頭腦中的世界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籤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1.芝加哥學派
32.哈羅德·英尼斯(又譯伊尼斯)
33.媒介產業化
34.媒介素養
35.「知識溝」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6,怎樣才能充分發揮大眾傳播的正功能,並克服其負功能?
37.傳播學的批判學派有哪些特點?
38,大眾傳媒對文化認同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39,簡述傳者的義務。
40簡述涵化理論的主要思想。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1.以美國為例分析說明西方發達國家媒介倫理建設的歷程。
42.結合現實情境,試述網絡大眾傳播對輿論的影響。
熱點關注:各省2019年10月自考報名時間及報名入口 |2019年4月各省自考考試真題及答案匯總
自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自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