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餓」「禁閉」擬界定為家暴行為

2020-12-24 南方新聞網

反家庭暴力

南方日報訊 (記者/駱驍驊)家庭暴力的範圍再次有所延伸。29日,《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辦法(草案修改稿)》提請省人大常委會二審,繼此前將謾罵、誹謗等語言攻擊以及網絡暴力納入後,我省對家庭暴力的定義再次作出擴大,擬將家庭成員之間實施的「凍餓」「禁閉」等侵害行為,以及對未成年人的性侵行為都界定為家暴行為。

近年來,對未成年人的強姦、猥褻等家庭暴力犯罪時有發生,特別是最近上市公司高管涉嫌性侵未成年「養女」事件觸碰社會道德底線,引起各界對未成年人保護的高度關注。因應社會呼聲,此次草案修改稿將對家庭成員對未成年人實施強姦、猥褻等性侵害行為也納入家暴範疇。

對此,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在該條款的說明中認為,由於未成年人自我保護能力不強,發生在家庭內的性侵害行為僅靠刑法保護仍然不夠,將這類行為納入家庭暴力行為,可使受侵害的未成年人得到強制報告制度、撤銷監護人資格等一系列反家庭暴力工作機制的保護。

這意味著,對未成年人實施性侵行為,犯罪嫌疑人除了需要按照刑法關於強姦罪、猥褻罪承擔刑事責任外,如果是家庭成員,受害人還可以依照條例關於強制報告、救濟渠道、告誡書等的規定,尋求更為廣泛及時有效的保護。

除了家庭成員以外,該條款還適用於具有監護、扶養、寄養、同居等關係的共同生活人員之間,要求予以參照執行。

據了解,《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於依法辦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見》已經將針對兒童的性侵害行為列入家庭暴力犯罪行為。

草案修改稿要求,一旦出現毆打、恐嚇、限制人身自由、性侵害等家暴行為,受害人要求依法查處的,有關國家機關、人民團體、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不得以維持家庭關係等理由予以勸阻。

此前,出於「清官難斷家務事」傳統思維束縛,社區基層和調解組織在處理家暴案件時,通常為了維繫家庭關係而勸阻受害者放棄懲處施暴者。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在說明中解釋稱,設立該條款主要考慮到上述家暴行為情節嚴重,受害人心理上往往承受較大壓力,因而要加強對受害人的保護,尊重受害人真實意願。

考慮到鄰居等目睹家暴案件的人報案,有利於打擊家庭暴力和幫助受害人,為增加受害人的救濟渠道,草案修改稿增加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對正在發生的家庭暴力行為有權勸阻,對受害人面臨人身安全威脅的有權向公安機關報案」。

相關焦點

  • 凍餓、禁閉、性侵未成年人,廣東擬將6種行為界定為家暴
    此次提交審議的實施辦法對家暴定義進行了調整,擬將凍餓、禁閉、性侵未成年人行為界定為家暴。 根據實施辦法,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主要包括:毆打、殘害、凍餓等故意傷害行為;捆綁、禁閉等限制人身自由行為;恐嚇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人身安全的行為;強姦、猥褻未成年人等性侵害行為;跟蹤、騷擾、經常性謾罵、誹謗、散布隱私等精神侵害行為;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家庭暴力行為。
  • 廣東擬將凍餓禁閉等界定為家暴,摒棄「清官難斷家務事」
    此次提交審議的實施辦法對家暴的定義進行了調整,擬將6種行為定為「家暴」,建議增加「強姦、猥褻未成年人等性侵害行為」作為家庭暴力行為;為明確區分各種類別的家庭暴力,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和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建議對家暴行為區分不同類型作分項表述,並結合實際增加「凍餓」「禁閉」等行為。
  • 廣東擬擴大家暴定義,包括凍餓、禁閉、對未成年人的性侵……
    此次提交審議的實施辦法對家暴的定義進行了調整,擬將6種行為定為「家暴」,建議增加「強姦、猥褻未成年人等性侵害行為」作為家庭暴力行為;為明確區分各種類別的家庭暴力,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和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建議對家暴行為區分不同類型作分項表述,並結合實際增加「凍餓」「禁閉」等行為。
  • 義烏家暴查詢範圍不僅限夫妻,虐待老人也算家暴
    登記查詢範圍不僅僅限於夫妻之間,還包括家庭成員之間以及同居期間發生的家暴行為。即使沒有結婚的人,如果有虐待老人實施家暴的,或者有兄弟姐妹間的暴力行為,都包含在內。如何查詢?周丹瑛介紹,查詢不需要攜帶婚戀對象的身份證,只需要提供具體的身份證信息。這樣做的初衷是希望查詢人自己就可以去婚姻登記處進行查詢。在婚姻登記處會有專門的窗口、專門的工作人員開展查詢工作。
  • 您好,請問家暴是如何界定的?什麼程度的家暴才可以立案?如何判斷其...
    X 您好,請問家暴是如何界定的 提交 有9個回答 根據《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條的規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
  • 重婚行為的界定是怎樣的,怎麼界定重婚行為?
    那麼重婚行為的界定是怎樣的,怎麼界定重婚行為?網友諮詢:重婚行為的界定是怎樣的,怎麼界定重婚行為?2、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必須有重婚的行為,即有配偶的人又與他人結婚,或明知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行為。實踐中重婚有兩種情況:一是法律婚,二是事實婚。3、主體為一般主體,一是有配偶的人,在夫妻關係存續期間又與他人成立婚姻關係,二是沒有配偶的人,明知對方有配偶而與之結婚。
  • 法院:許多家庭暴力行為難以界定
    一、家庭暴力定義家庭暴力是指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的,以毆打、捆綁、禁閉、殘害或者其它手段對家庭成員從身體、心理、性等方面進行傷害和摧殘的行為。根據反家暴法規定、監護、寄養、同居、離異等關係的人員之間發生的暴力,也被納入到家暴中,受到法律約束,例如:父母對子女或者對自己的親兄弟姐妹施暴。
  • 家暴、出軌本就取證困難,如果上訴該怎樣界定「家暴」「出軌」呢...
    X 家暴、出軌本就取證困難,如果上訴該怎樣界定「家暴」「出軌」呢?
  • 哪些行為屬於「家庭暴力」?受到「家暴」該怎麼辦?如何處理?
    很多遭受「家暴」人也正陷入在痛苦之中。那麼哪些行為屬於「家庭暴力」呢?如果遭受「家暴」該怎麼辦?該如何去處理呢?下面就為大家簡單說說。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一、什麼叫「家庭暴力」?法律明確界定的,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實際中「家暴」大致有兩種情形:1、「外在」形式的家庭暴力。如,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
  • 河南一女子屢遭家暴,為逃生從二樓跳下,遲遲不離婚真相令人無語
    近日,河南商丘一女子不堪家暴跳樓一年後仍未能離成婚的事情引發廣大網友關注。2019年8月13日,劉女士為逃生從2樓跳下,致全身多處骨折,雙下肢截癱。目前劉女士已起訴離婚,但因丈夫不願離婚,法院要求調解。
  • 棍棒教育和家暴到底差在哪?
    當然,大部分農村家長打小孩行為都是為了教育孩子。特別是在農村地區,家長沒有多少文化,只能通過武力和權威來震懾孩子。在農村流行這樣一句話:棍棒底下出孝子!很多時候這樣的棍棒教育的確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時,也同樣存在很多以教育為藉口,實際上把自身情緒宣洩在兒童身上的暴力行為。
  • 什麼是家暴?家暴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大河網訊 (記者 何心悅)​近日,微博上某女士曝光了受傷的圖片,她稱是丈夫家暴所致,一時間引發諸多網友的關注。什麼是家暴你真正了解多少?
  • 沒結婚是否算家暴?家暴如何取證?
    家暴事件曝光後,有網友注意到,宇芽和被指實施暴力的當事人屬情侶關係,這是否構成家庭暴力?發生在家庭等隱蔽場所的家庭暴力行為,受害者該如何舉證?家庭暴力的施加方應承擔哪些法律後果?記者就此採訪了法律界人士。  對被害人傷害顯著  「沒有結婚,也構成家暴嗎?
  • 律師解讀:什麼樣的行為算家庭暴力?遭遇家庭暴力後該怎麼辦?
    在大多數人理解中,可能覺得家庭暴力就是一些直接的肢體衝突,比如說毆打、傷害、禁錮等或者實施虐待行為凍、餓等,其實法律上針對家庭暴力行為還包含精神上的,比如常年的辱罵,都會認定為家暴。另外家暴對象的性別上也不單單是男對女,也包含女對男;家暴行為也不是只發生在夫妻之間,也可能發生在父對未成年子女或者成年子女對無獨立生活能力父母之間,特殊的也包含對精神病人或者其他病重的人。家暴與夫妻打架的區別:最關鍵的區別要看施暴人的最終目的,是不是希望通過暴力在精神上控制對方,家暴往往會呈現周期性。
  • 國家正式出臺學術不端行為界定!
    大家都在反對學術不端,何為學術不端?如何界定學術不端行為?其實,此前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 2019年5月29日,國家新聞出版署才正式發布我國首個針對學術不端行為的行業標準——《學術出版規範——期刊學術不端行為界定(CY/T 174—2019)》(以下簡稱《標準》),2019年7月1日正式實施。
  • 「老公打了我一耳光,算是家暴麼?」什麼才是家暴?怎樣處理家暴
    孩子做錯了事,很多家長都會採用「打孩子」的方法來教訓或者教育孩子,這並不算家暴,家暴是指以毆打、捆綁、禁閉、殘害或者其它手段對家庭成員從身體、精神、性等方面進行傷害和摧殘的行為。不管家長以「打孩子」的方式去教育孩子是對是錯,他們並沒有對孩子進行傷害和摧殘,因此這算不上家暴。也可以看出毆打和單純的「打」所涉及的程度是不一樣的。
  • 廣東擬立法明確將精神暴力納入家暴定義 未成年人「目睹家暴」也是...
    央廣網廣州12月10日消息(記者鄭澍 見習記者廖開迪)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前不久,知名美妝博主宇芽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發布視頻,講述自己多次被前男友家暴的經歷,一時間引發輿論關注。隨後其前男友陳某被重慶警方處以行政拘留二十天,並處罰款。
  • 反家暴小課堂:你眼中的「家暴」就是法律定義的「家暴」嗎?
    為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進一步增強廣大婦女和家庭的反家暴意識,保護婦女兒童在婚姻家庭中的合法權益,貴州省婦聯開設了「黔妹妹」反家暴小課堂。今天,由省婦聯公職律師、《貴州省反家庭暴力條例》起草組成員王曉翠以《你眼中的「家暴」就是法律定義的「家暴」?》為題,為您理清家暴認知中的誤區。
  • 家暴,婚姻裡的吃人虎
    在網絡上了解到了一組數據,在中國有百分之三十的女性曾經遭遇過家暴,也就是說中國的女性中十個有三個曾經遭受過家暴,當然,現如今,男性遭受家暴的情況也越來越多。是什麼原因導致現如今婚姻裡的家暴越來越多呢?現代社會生活快速緊張節奏快,人們生活壓力普遍存於心中,很少有發洩的時間和地方,而家,這個生活的溫馨港灣,卻成了家暴的地方,多麼令人痛心和無奈啊。生活壓力大,性格缺陷鑽角尖,心胸狹隘,性格暴燥,有特殊癖好的最容易孕發家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