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從前,受到欺凌的兒童可以通過回家和獨處躲避這樣的侵犯和騷擾,但如今,數字世界卻沒有為兒童提供這樣的安全港。《2017年世界兒童狀況:數字時代的兒童》
一、何謂網絡欺凌?
欺凌是指故意且重複發生的對他人具有攻擊性的行為。在實際存在或感受到權力失衡的情況下,遭受欺凌者感到脆弱且無力保護自己。當欺凌發生在網絡世界,如通過電腦、手機或其他電子設備傳播時,這就被稱為網絡欺凌。
網絡欺凌所涉及的形式包括通過數字平臺,如社交網站、聊天室、博客、即時消息應用程式和簡訊,以文本、圖片或視頻等形式發布電子信息,意圖對他人進行騷擾、威脅、排擠或散布關於他人的謠言。有時這些行為是以匿名的形式實施的。
二、網絡欺凌涉及哪些角色?
在網絡欺凌中,兒童和青少年可能扮演不同的角色:
遭受欺凌的兒童和青少年可能會在人際關係方面遇到困難,感到沮喪、孤獨、焦慮、自卑,且學業也可能會受到影響。
不論是在網絡上還是在現實生活中,實施欺凌的兒童和青少年通常是以這種行為發洩挫敗感、屈辱感和憤怒,或是希望以此獲得社會地位。他們的行為會給他人造成身體、心理和社會方面的危害。
旁觀或目睹他人被欺凌者能夠對這一情形產生影響。通過幫助制止欺凌行為,他們將帶來正面影響;而對欺凌者的慫恿或縱容將帶來負面影響,使情況進一步惡化。
三、網絡欺凌與校園暴力之間是否存在關聯?
校園暴力有多種形式,欺凌是其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現象。對於青少年來說,他們的生活與學習與網絡越來越緊密地相連。因此,即便下課後,學生也仍有可能處於課堂環境中。很不幸,這意味著即使他們步出教室,校園暴力也不會終結。曾經僅靠一扇家門就可以擋住校園欺凌者;如今有了社交媒體,欺凌行為可能會跟隨兒童和青少年回到家中。若要改善年輕人在接受教育過程中的處境,我們就要同時關注他們在線上和線下所處的環境。
四、網絡欺凌對兒童和青少年會造成哪些影響?
網絡欺凌的傷害嚴重而深遠。這是因為,它可以在網上迅速而廣泛地傳播,且對於所有涉及其中的人而言,這些傷害性的信息都難以真正徹底刪除。與線下欺凌不同,網絡欺凌可能隨時隨地跟隨著遭受欺凌者,讓他們長期被籠罩在焦慮的陰影中。
與其他學生相比,遭受網絡欺凌的學生更有可能逃學,他們的學業表現也更可能會下降,自信更低,還可能面臨更多健康問題。在一些極端情況下,網絡欺凌甚至導致了自殺。
五、為什麼網絡欺凌可能比線下欺凌造成的傷害更大?
在網絡欺凌中,實施欺凌者可能隱藏在無名的個人檔案後,也可能偽裝成他人,僅靠一下點擊,就能將暴力的、傷人的、羞辱性的言論或圖像傳播開來,而這在過去是不可能發生的。此外,此類內容一旦發布就極難完全刪除,這增加了遭受欺凌者再次受害的風險,使他們難以恢復。
六、網絡兒童保護的最終責任人是誰?
網絡兒童保護應是多方共同承擔的責任。照料人、家長、學校、政府、執法部門、民間團體和私營部門之間的合作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