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網絡欺凌?關於網絡欺凌你需要知道的六件事

2020-12-22 百度基金會

【內容來源: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從前,受到欺凌的兒童可以通過回家和獨處躲避這樣的侵犯和騷擾,但如今,數字世界卻沒有為兒童提供這樣的安全港。《2017年世界兒童狀況:數字時代的兒童》

圖片來源: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一、何謂網絡欺凌?

欺凌是指故意且重複發生的對他人具有攻擊性的行為。在實際存在或感受到權力失衡的情況下,遭受欺凌者感到脆弱且無力保護自己。當欺凌發生在網絡世界,如通過電腦、手機或其他電子設備傳播時,這就被稱為網絡欺凌。

網絡欺凌所涉及的形式包括通過數字平臺,如社交網站、聊天室、博客、即時消息應用程式和簡訊,以文本、圖片或視頻等形式發布電子信息,意圖對他人進行騷擾、威脅、排擠或散布關於他人的謠言。有時這些行為是以匿名的形式實施的。

二、網絡欺凌涉及哪些角色?

在網絡欺凌中,兒童和青少年可能扮演不同的角色:

遭受欺凌的兒童和青少年可能會在人際關係方面遇到困難,感到沮喪、孤獨、焦慮、自卑,且學業也可能會受到影響。

不論是在網絡上還是在現實生活中,實施欺凌的兒童和青少年通常是以這種行為發洩挫敗感、屈辱感和憤怒,或是希望以此獲得社會地位。他們的行為會給他人造成身體、心理和社會方面的危害。

旁觀或目睹他人被欺凌者能夠對這一情形產生影響。通過幫助制止欺凌行為,他們將帶來正面影響;而對欺凌者的慫恿或縱容將帶來負面影響,使情況進一步惡化。

三、網絡欺凌與校園暴力之間是否存在關聯?

校園暴力有多種形式,欺凌是其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現象。對於青少年來說,他們的生活與學習與網絡越來越緊密地相連。因此,即便下課後,學生也仍有可能處於課堂環境中。很不幸,這意味著即使他們步出教室,校園暴力也不會終結。曾經僅靠一扇家門就可以擋住校園欺凌者;如今有了社交媒體,欺凌行為可能會跟隨兒童和青少年回到家中。若要改善年輕人在接受教育過程中的處境,我們就要同時關注他們在線上和線下所處的環境。

四、網絡欺凌對兒童和青少年會造成哪些影響?

網絡欺凌的傷害嚴重而深遠。這是因為,它可以在網上迅速而廣泛地傳播,且對於所有涉及其中的人而言,這些傷害性的信息都難以真正徹底刪除。與線下欺凌不同,網絡欺凌可能隨時隨地跟隨著遭受欺凌者,讓他們長期被籠罩在焦慮的陰影中。

與其他學生相比,遭受網絡欺凌的學生更有可能逃學,他們的學業表現也更可能會下降,自信更低,還可能面臨更多健康問題。在一些極端情況下,網絡欺凌甚至導致了自殺。

五、為什麼網絡欺凌可能比線下欺凌造成的傷害更大?

在網絡欺凌中,實施欺凌者可能隱藏在無名的個人檔案後,也可能偽裝成他人,僅靠一下點擊,就能將暴力的、傷人的、羞辱性的言論或圖像傳播開來,而這在過去是不可能發生的。此外,此類內容一旦發布就極難完全刪除,這增加了遭受欺凌者再次受害的風險,使他們難以恢復。

六、網絡兒童保護的最終責任人是誰?

網絡兒童保護應是多方共同承擔的責任。照料人、家長、學校、政府、執法部門、民間團體和私營部門之間的合作至關重要。

相關焦點

  • 打擊校園暴力和網絡欺凌人人有責
    據聯合國網站,今年的11月5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為首個反對校園暴力和欺凌包括網絡欺凌國際日。教科文組織總幹事阿祖萊發表致辭,希望這個國際日成為在世界範圍提高對校園暴力和欺凌問題認識的重大契機,讓人們認識到這一危害的規模以及儘快得到終止的必要性。
  • 遇到校園欺凌,我們該怎麼辦?
    各省中小學於五一前後陸陸續續開學,開學後學校組織了安全教育為主題的教育活動,包括衛生安全、交通安全、預防校園欺凌等主要內容,今天我想聊的是關於校園欺凌的防控和處理。先說兩個真實例子。剛入學一周小陽就要求自己衛生輪值都由同班同學小靜代替,小靜不滿,將此事說與其他同學,小陽知道後揪小靜頭髮,毀壞小靜的作業本,小靜害怕,答應代替小陽打掃衛生。老師知道後,私下告誡小陽不許欺負同學後,有私下告訴小靜,「別人能讓你代替打掃衛生是別人的本事!」這件事中每個人都做得不對。
  • 面對校園欺凌要勇敢說不,校園欺凌的危害,及解決辦法你知道嗎?
    ——含義來源於網絡少年的你播出後,校園欺凌再一起衝上熱搜,最近幾年有關校園欺凌的問題可謂是層出不窮,這問題早已不是個人問題了,而是全民都要重視的問題,校園原本是學生學習、成長的地方,但是屢見不鮮的校園欺凌卻打破了校園的寧靜,也許只是因為一個誤會,有人會惡語相加;也許因為一次無意的犯錯,有人揮起了拳頭……這一切早已不是單純的學生打鬧問題了
  • 調查:3成香港中學生受網絡欺凌 辱罵侮辱最常見
    在欺凌方式上,以網上辱罵嘲笑最多,亦有肆意毀謗或發放別人不雅照片、影片,甚至言詞間的性騷擾等。香港《文匯報》消息,負責調查的學者指,應為學生加強老師及朋輩的支持系統,正確建立正確網絡態度,才能有效遏止欺凌蔓延。香港家庭福利會委託中大社會工作系助理教授陳季康,於去年12月至今年2月訪問了全港1,800名中一至中七學生,研究網絡欺凌概況。
  • 1998年出生的濱崎麻莉亞去世,網友直呼又一起網絡欺凌事件!
    在日本,網絡暴力有另一個稱呼叫網絡欺凌,相較於國內不同的是,日本文化對於欺凌現象很少願意主動插手管理,這和日本文化有關,也就是不願給他人製造麻煩同時也不想給自己添麻煩,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整個社會的冷漠。
  • 育兒教育:被網絡欺凌逼上絕路「隱形的手」摧毀了多少孩子的身心
    比如你拿ipad給孩子看線上課程,只是為了讓他不輸在起跑線上;或者拿手機給孩子玩會兒遊戲,只是為了讓孩子枯燥的生活增添一些樂趣……但也許你從未想過,來自網絡的新型校園欺凌方式正在悄悄蔓延。在旺寶媽媽看來,在網際網路這個互不相識的自由表達空間裡,任何網民,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孩子都有可能遭受網絡欺凌。有人通過網絡以文字對孩子進行誹謗、造謠、威脅、侮辱和攻擊,這樣的傷害對於心智尚未發展全面的孩子來說是非常嚴重的。因為網絡欺凌給孩子們帶來的傷害多是心理層面的,而這種心理的傷比身體的傷要難治得多,這樣的影響更可能長達數個月至數十年。
  • 城市與社會|解決校園欺凌應重視同伴教育的作用
    但是,學生們需要知道這個界限在哪裡,以及玩笑是怎麼升級成欺凌的,因為這種情況在學校中非常常見。 校園中經常發生由過度玩笑造成的欺凌。最常見的例子是起惡意外號,我們要讓青少年們明白,如果是侮辱性的「綽號」,當對方覺得不舒服要求你停止,你卻仍然繼續「開玩笑」,甚至拉著一群人繼續叫別人這個綽號,那麼這個起外號的玩笑就已經升級為欺凌了。
  • 面對欺凌「被道歉」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被道歉」的孩子變得暴躁易怒  近日,在某自媒體平臺上,一個關於校園欺凌的短視頻短時間內獲得30多萬點讚,2萬多留言。短視頻作者說,一個9歲男孩被兩個同學關在廁所的單間,被對方用裝有衛生紙的垃圾簍扣在頭上。孩子告訴短視頻作者,他曾經和媽媽說過被欺凌的事情,媽媽帶他找到老師,老師讓對方向他道歉,媽媽就同意了。  道歉過後,欺凌卻沒有停止,男孩再也不願告訴媽媽了。
  • 誰是校園欺凌的隱形推手
    除此之外,團隊發現,有的家長不知道如何有技巧地管教子女,在欺凌事件發生後,家長不恰當的介入甚至會導致欺凌事件的發酵。有的家長原本是想教育孩子反抗欺凌,卻因為「往死裡打」「做人就要狠」「忍一忍就過去了」等不當言辭誤導了孩子,使孩子欺凌別人或者成為受欺凌對象。有的家長在得知孩子受欺凌後,甚至直接參與到孩子的欺凌事件中來。
  • 嫩模楊又穎遭網絡欺凌自殺 好友曝其生前對話
    楊又穎生前照片(資料圖)網易娛樂4月23日報導 據臺灣媒體報導,「新宅男女神」模特楊又穎昨日驚傳輕生,結束24歲短暫的青春生命,引發不少網友討論「網絡欺凌話題」,不少網友指向臉書粉絲「波痞」在臉書發文,曝出自己一個與楊又穎素未謀面的朋友,因為看不下去網友對她的欺凌,想私下鼓勵她,卻得到「真的很想死掉」,讓她當場嚇一跳。以下為楊又穎與波痞友人對話紀錄:楊又穎:我覺得很冤枉,被說成這樣真的很想自殺,快活不下去了。友人:你是說靠北部落客嗎?楊又穎:對啊。
  • 校園欺凌必須嚴厲懲處,而這裡的處理卻讓老師很受傷,為什麼
    校園欺凌,可以說是學校裡一顆拔之不去的毒瘤。它就像野草一樣,你就是怎麼防,還是很難完全防住。網絡上,時不時就爆出一兩個校園欺凌事件。看著這些欺凌事件,我想沒有誰會不心痛,但是那些欺凌的孩子卻似乎並不在意。
  • 普法這件事兒它也來參與啦〜《對校園欺凌say「no」》!
    普法這件事兒它也來參與啦〜《對校園欺凌say「no」》!有人說,童年時光充滿著詩意和希望但是有些人的童年卻並不美好被嘲笑、被毆打、被孤立……校園欺凌給本該快樂的童年蒙上了陰霾《對校園欺凌say「no」》新新說法—普法手偶劇教你如何分辨及應對校園欺凌
  • 日本2017年侵權事件近2萬起 網絡攻擊校園欺凌成重災區
    其中,與網絡相關的人權受損案件數量大幅增長,首次達到2000起以上。同時校園欺凌問題依然嚴峻。據日本法務省統計,過去一年中,全國各地法務部門接受諮詢或展開調查的人權侵害事件共計為1萬9533件,同比增長0.5%。其中與網絡相關的人權侵害事件達2217件,連續五年增長並創歷史新高。
  • 拒絕校園欺凌,如何保護「少年的你」?
    「12.4」國家憲法日,民警進校園開展「法治之光,伴我成長」主題講座拒絕校園欺凌,如何保護「少年的你」「杜絕校園欺凌、遠離違法犯罪」活動現場。是不是只有打罵才叫欺凌?同學之間玩鬧要不要大驚小怪?講座中,長沙市雨花公安分局政工室副主任劉傑用生動的具體案例、真實案例改編的微電影,活潑易懂的語言,告訴了同學們什麼是校園欺凌,校園欺凌有什麼壞處,遭遇校園欺凌怎麼辦,增強了同學們的法治意識和防範校園欺凌的能力。
  • 哪一個是《少年的你》?視頻直播:如何識別與防範校園欺凌!
    校園欺凌,這是一個沉重的、卻也無法迴避的話題,覺得自己沒有經歷過的人,很有可能曾是旁觀者,把這段記憶選擇性地埋藏;曾被欺凌過的人,無論是不是「完美受害者」,多年過去,心裡都會留下不可磨滅的傷疤;而曾經作為欺凌方的人,不知道長大以後會不會內心產生歉疚,想回到那時候對受害者說聲抱歉……在我們年少無知的時候,在學校複雜的社交環境裡,由於缺愛、家庭環境、社交技能缺失等因素,可能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地做過錯事
  • 齊抓共管預防校園欺凌
    內容提要:日前,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了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天津市預防和治理校園欺凌若干規定》實施情況的報告。天津北方網訊:日前,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了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天津市預防和治理校園欺凌若干規定》實施情況的報告。檢查組認為,市政府高度重視宣傳貫徹《若干規定》,有關部門按照法定職責落實工作要求。各級各類學校履行主體責任,不斷完善工作制度,推動預防和治理校園欺凌工作,法規實施取得積極成效。
  • 前TVB小花因網絡欺凌憶往事自曝曾多次想做傻事
    而網絡欺凌在當今社會上可以說是非常常見的事情了,這是網絡時代會出現的一種很不好的現象,有部分人會利用網絡的便利做出針對個人或者群體的一些傷害行為。雖然說這些傷害行為不直接對肉體有什麼影響,但這個傷害是會對人們的心理有很大影響,這也是當今社會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從目前的趨勢來看,是正在逐漸惡化,網絡欺凌的後果絕對是不能低估的。
  • 不讓青春毀於欺凌:福建14歲少女遭校園欺凌,一人打30個巴掌
    校園欺凌早已不是個新鮮的話題,也不是中國獨有的現象,在全世界青少年中都普遍存在。我們簡要談談,校園欺凌這種現象,我們為孩子心靈免疫力的構建,可以具體做什麼?校園欺凌不止是身體欺凌,也包括語言欺凌,關係欺凌和網絡欺凌,而這些就在我們身邊頻頻發生著。
  • 願每個孩子一生都不會遭遇校園欺凌
    近日,廣西南寧一名貌似中學生的女孩被四個人欺凌的視頻傳遍網絡,短短68秒,女孩被打臉30多次,當女孩撲倒在地,又被踢背部10多次,視頻中女孩被打的皮肉碰撞聲清晰可聞,而女孩至始至終不敢反抗,連哭都不敢大聲。。。前不久在四川德陽,四五個男生圍毆一個男生的視頻在網絡上傳,同樣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
  • 動漫看世界:校園欺凌
    在這裡我就簡單的說一下一部有關校園欺凌的動漫《聲之形》因為剪輯的原因可能不會有那麼的刻骨銘心,但是你所述說的故事或者說是事件足夠引起人們的重視。這裡就可以看出校園欺凌的存在跟多是一種對弱者的的欺負,當一個比你弱小或者犯錯誤後,一個人也許會去幫忙,兩個人就會旁觀,三個人或者三個人以上就會笑話「你看那個人好傻哦。」小孩子更是如此,優秀的小孩子總是稀少的,打打鬧鬧才是常態,校園欺凌則是一群小孩子對一個孩子的壓榨,他們欺負那些單親的,殘疾的孩子獲得快樂。在《聲之形》中男主也因為一些事情發現了自己的不對,最後也像硝子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