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校園欺凌要勇敢說不,校園欺凌的危害,及解決辦法你知道嗎?

2020-12-10 w微光之行

歡迎來到w微光之行每日情感分享時間

帶你了解、傾聽不同的情感故事。

校園生活應該對很多人來講都是美好的,但是最近幾年,校園成為很多人心中的噩夢,原因是校園欺凌越來越頻繁化,很多人因此走上不歸路。

校園欺凌是發生在校園內外、學生之間,一方(個體或群體)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音及網絡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個體或群體)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時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校園欺凌通常會造成受害人心靈創傷,是一種反社會行為,是各國重點治理對象。——含義來源於網絡

少年的你播出後,校園欺凌再一起衝上熱搜,最近幾年有關校園欺凌的問題可謂是層出不窮,這問題早已不是個人問題了,而是全民都要重視的問題,校園原本是學生學習、成長的地方,但是屢見不鮮的校園欺凌卻打破了校園的寧靜,也許只是因為一個誤會,有人會惡語相加;也許因為一次無意的犯錯,有人揮起了拳頭……這一切早已不是單純的學生打鬧問題了。

一次又一次的欺凌,早已讓人觸目驚心,最讓人生氣的是有很多學校為了自己的聲譽問題選擇迴避此話題,即便是有學生受到傷害也是私底下偷偷解決,同樣有一些被欺凌者因為害怕欺凌者的打擊報復,只能忍氣吞聲,但正因為他們這樣一次又一次地忍氣吞聲才讓那些欺凌者一次又一次的變本加厲。當然也有一些欺凌者因為其父母在當地的地位,更是為所欲為。對於這些事情的發生無論是誰都不能逃避而是要勇敢地站出來,將那些壞蛋、亂用權力的人繩之於法。

校園欺凌也屬於很大的心理問題,膽小、軟弱、沒有自信、不善於表達這幾類人基本會被當作欺凌的對象,心理變態、家庭教育缺乏、從小處在溺愛中、單親家庭、家長素質低下這幾類一般會成為欺凌者。

1:單親家庭的孩子如果得不到正確的教育很容易走入極端,從小沒有父母的陪伴,或是從小經常被家裡人差別對待,會讓他們有一種報復心理,極端心理,與人為敵的心理。2:其實在我們成長過程中家長的作用特別重要,家長的素質會影響孩子,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孩子都會去看,去模仿,有的家長在孩子犯錯時非但沒有告訴孩子這樣做是錯誤的,反而還會說:「真棒,我們寶貝長大了,甚至還會問你沒事吧?有事情揍他,正是因為家長這樣的教育方式才會讓孩子覺得我這樣做是正確的那樣做是正確的。當然這樣的問題還有很多,甚至有的人會同時具備很多不良的錯誤習慣。

學校既要教書育人也要保護好學生的人身安全,有一部分的學校領導人為了學校的聲譽根本不在乎學生的安慰,在自己的學生被欺負以後並沒有給去明確的解決方案,而是要求學生以及學生家長選擇私下解決,將事情息事寧人,我認為這樣的校領導有辱教師二字,有辱人格二字。竟然身外老師還是領導既要為受傷害的同學主持公道,也要告訴欺負者事情的嚴重性,可能會造成的後果以及需要承擔的責任。

01校園欺凌對孩子帶來的危害你知道多少

校園欺凌會對孩子的學習、身心健康到來很多負面影響。經常受到校園欺凌和暴力的學生會長期活著陰影中,嚴重的甚至會終身活著陰影裡面無法走出來,再或是患抑鬱症,長時間的欺凌,會容易導致人格的不健全,會自卑、逃避人群變得孤僻、遇事偏激,如果長期得不到修正甚至會走上犯罪的道路。

校園欺凌對於欺凌者也會帶來很多危害,輕者,要承擔治療以及賠償,要接受嚴格的批評教育,甚至無法完成學院,更有可能會被身邊的人嘲笑指責,嚴重的可能承擔法律責任,他們的行為很難被社會接受,因此會加入一些暴力的幫派,最終走上不歸路。

02校園欺凌最好的解決方法,你知道哪些?

對於校園欺凌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1: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要學會自我保護,對於不良勢力要巧用拒絕,遇事千萬不要忍著一聲不吭,遇事要及時告訴老師、家長,甚至選擇報警,隨身不要帶太多貴重的東西,如遇到欺凌時要靈活的尋找應急措施,必要時將隨身財務先給他們,等安全後再拿回,千萬不要與對方發生矛盾,在安全情況下,儘快報警,尋求幫助。

2:與小夥伴同行

外出辦事被獨自行動,要交幾個真正的好朋友,更不要私自會見陌生人。與小夥伴同行可以避免意外發生。

3:校園推廣、校園安全不可少

學校是學生聚集之地,也是欺凌高發地,所以學校要全面加強安全教育,將安全教育落實而是口頭說說,要定期進行講座,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如何保護自己,不讓自己受到侵犯,遠離暴力,也要提醒那些欺凌者這樣做會帶來的後果。

4:家庭要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

家庭是孩子最堅強的後盾,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言行舉止,要及時發現問題,與孩子交流溝通,特別是對於單親家庭的孩子,要付出更多的關愛和鼓勵,避免出現,不良心理,犯罪人格。

校園欺凌不是小問題,我們要時時刻刻都關注著,面對校園欺凌我們千萬不要一味的隱忍,要學會對校園暴力說不。

你有遇到過校園欺凌嗎?你又是怎麼解決的?如果你有什麼好辦法,快打在評論區,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吧!

相關焦點

  • 十堰:拒絕校園欺凌 共建平安校園
    有的班主任教師還精心搜集了因校園欺凌案而觸犯法律的少年犯的悔過心聲播放給同學們觀看。接著,同學們結合看過的、聽過的、或者親身經歷過的校園欺凌案例討論分析:校園欺凌的成因及危害。結合校園欺凌的成因,同學們還討論出了避免受到校園欺凌侵害的預防措施:不擺闊氣;學會調節和控制自己情緒,同學間有矛盾及時化解;不結交不良朋友;與人相處,不能恣意妄為,要學會合作交流,又要講原則,遇事不能一味退縮;在外不存貪婪之心;對不熟悉的人的邀請要心存警惕;發現違法犯罪現象,要及時報告。
  • 法治宣傳進校園,向「校園欺凌」說不!
    法治宣傳進校園,向「校園欺凌」說不!,營造安全、健康的校園環境,近日,九龍縣人民法院在九龍縣高級中學舉辦「預防校園欺凌,護航學生成長」法治講座,九龍高級中學500多名師生聆聽了講座。
  • 南昌青山湖區檢察院:預防校園欺凌,檢察官進校「支招」
    「同學們知道哪些行為是校園欺凌嗎?當我們遭受欺凌時,要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近日,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區檢察院檢察官們到轄區學校開展法治進校園活動,為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法治課。「除了大家所知道的毆打、恐嚇、毀壞物品外,同學間取外號、傳播謠言也屬於校園欺凌。」活動中,檢察幹警結合近年來發生的典型校園欺凌案例,生動形象地向同學們介紹什麼是欺凌行為、校園欺凌的危害以及面對欺凌可以採取的措施和手段。教育同學們要堅決拒絕成為施暴者,也不做「冷漠的旁觀者」,遇到欺凌更要主動向家長、老師等尋求幫助,勇敢對校園欺凌說「不」。
  • 法官送法進校園,向校園欺凌說「不」
    法官送法進校園,向校園欺凌說「不」 2020-12-11 16: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檢察官法治課開講對校園欺凌說「不」
    德州新聞網訊(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俞榮)12月8日下午,慶雲縣檢察院檢察官先後走進兩所學校,為學生們送去內容生動且實用性強的法治公開課,增強學生們的法治觀念和自我保護能力,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校園欺凌、校園暴力等青少年違法犯罪案件的發生。
  • 誰是校園欺凌的隱形推手
    法國著名思想家伏爾泰曾說「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在校園欺凌面前,無論是「魏萊們」為首的霸凌者還是屢遭欺凌的「陳念們」,之所以捲入校園欺凌,都有其背後深刻的因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嗎?何種家庭教育下的孩子更容易捲入校園欺凌?校園環境又會對校園欺凌產生何種影響?
  • 天柱三小:開展「防範校園欺凌,共創和諧校園」主題班會
    為預防和減少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切實保障學生的健康成長,12月8日,天柱縣第三小學開展了「防範校園欺凌,共創和諧校園」主題教育班會。班會課上,各班主任圍繞「什麼是校園欺凌」、「校園欺凌發生的原因和表現」、「如何防範校園欺凌」、「遭遇校園欺凌時,應採取什麼樣的措施求救」等內容。通過製作多媒體課件、播放專題教育視頻、講解校園暴力相關法律法規等形式,引導學生深刻了解校園欺凌的危害,呼籲每一位學生從我做起,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堅決反對校園欺凌,勇敢地向校園欺凌說「不」!
  • 面對欺凌「被道歉」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本報記者 周瑛  當孩子被人欺凌,欺凌方幾句道歉就能解決所有問題?短視頻作者說,不是所有道歉能都接受,家長也不要不加辨別地引導孩子接受欺凌者的道歉,否則就是幫兇。  對於這個觀點,陳光輝並不完全贊同。他認為,視頻中的家長在處理孩子受欺凌的問題上雖然方式不當,但出發點沒有惡意,不能稱之為幫兇。這名男孩在遭受欺凌後沒有告訴母親,反映出的是親子溝通問題。孩子不願意告訴母親,可能是認為母親不會解決這件事;也可能是不敢告訴母親,擔心責怪。
  • 城市與社會|解決校園欺凌應重視同伴教育的作用
    我們在論文中就選取了一個例子,有位男生的性別表達不太符合傳統性別規範,同學們因此總是嘲笑他,他就會說,「其實他們沒有欺凌我,平時都對我挺好的」。 所以說,學生對於什麼是欺凌並沒有很清晰的認識,大多數人基本上都是憑藉本能的判斷去定義,並不知道其實欺凌可以通過科學的標準進行衡量。
  • 牢記這3點 和校園欺凌說「不」
    校園欺凌不僅危害著孩子身體,也侵害著孩子幼小的心靈,是全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如何遠離校園欺凌,讓孩子茁壯成長?聽聽民警怎麼說。  12月8日下午,和平公安分局吳淞派出所民警肖逍走進瀋陽市126中學太原街分校,與師生一同進行了一節主題為「拒絕校園欺凌,共建和諧校園」的法治宣講課。
  • 修複式正義應用於校園欺凌的理念與實踐
    修複式正義適用於校園欺凌的處遇嗎?校園欺凌的本質是什麼?校園欺凌的本質是一種衝突或傷害的處遇。過去也有處理校園欺凌的方法,只是這些方法是從傳統應報式正義的角度處理孩子之間的欺凌問題,讓他們學習「規避」的方式。但不管是對欺凌者和被欺凌的孩子,我們都沒有真正的教他如何表達情緒,做好衝突教育和學習。學習面對衝突,面對不同意見時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行為。可以表達不同意、不喜歡,但是不能傷害對方。
  • 防範校園欺凌專題法制講座
    為進一步抓實校園安保工作,杜絕校園欺凌暴力事件發生,新民市公安局西北派出所組織民警深入到轄區實驗小學和城區第四小學,開展了「拒絕校園欺凌,從你我做起」為主題的法制講座。西北派出所副所長郭金劍以圖文並茂的方式講解了校園欺凌的性質和危害,並結合現實中發生的校園欺凌案例。對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解讀,指導學生們運法律武器保護自身權益,增強自我防範意識。同時,提醒同學們要團結友愛,自覺抵制校園不良行為。
  • 長沙法治講師團進校園 教孩子遠離校園欺凌
    法制宣傳展板進校園。紅網時刻長沙12月4日訊(記者 賀衛玲)如果你遭遇校園欺凌該怎麼辦?為弘揚憲法精神,切實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營造「學憲法、知憲法、守憲法」的良好氛圍,12月4日下午,長沙市公安局雨花分局聯合長沙市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赴長沙市雅禮十五中學開展以「法治之光,伴我成長——杜絕校園欺凌、遠離違法犯罪」為主題的「12.4」國家憲法日宣傳活動。湖南省最美公益普法個人、雨花分局政工室副主任劉傑給全校師生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法律大餐」。
  • 動漫看世界:校園欺凌
    動漫也可以表現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或者說各種各樣的問題,解決的方法,人物的性格,有了這些才可以構成一部好的動漫。在這裡我就簡單的說一下一部有關校園欺凌的動漫《聲之形》因為剪輯的原因可能不會有那麼的刻骨銘心,但是你所述說的故事或者說是事件足夠引起人們的重視。
  • 拒絕校園欺凌,如何保護「少年的你」?
    「12.4」國家憲法日,民警進校園開展「法治之光,伴我成長」主題講座拒絕校園欺凌,如何保護「少年的你」「杜絕校園欺凌、遠離違法犯罪」活動現場。劉傑提醒,除公開暴力行為外,起侮辱性外號、損壞受害者財產、脅迫受害者做不願意做的事,這些行為並不僅僅屬於「玩鬧」的範疇,同樣會對被欺凌人造成極大的心理傷害,均屬於校園欺凌行為,都應該引起重視並防範。「民警給孩子們上課,說得權威在理,明白了自己在防止校園欺凌中應該怎麼做。」
  • 京法巡迴講堂|致青春:破解校園欺凌之殤
    > 當少年遇上欺凌 眼裡可能不再有星辰 青春或許不再有美好 你真的了解 校園欺凌嗎? 校園欺凌=拳打腳踢嗎? 少年的你 是否曾經歷過校園欺凌? 若遇到校園欺凌 你選擇視而不見 還是保護自己?
  • 「青少年權益在線」拒絕校園欺凌 勇敢 say no!
    TEENAGER青少年權益在線拒絕校園欺凌 勇敢say no青少年是社會的一分子,是祖國的花朵,是未來的期望。我國為未成年人頒布了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專門法律,給予未成年人特殊關愛和保護。
  • 《少年的你》喚起大眾的關注,校園欺凌事件中,你充當什麼角色?
    你要允許一些人,有安靜的青春。校園欺凌的行為在生活之中屢見不鮮,多數人選擇默不作聲的主要原因,就是不想被牽扯,不想找麻煩,做一個 沉默的旁觀者再好不過。不過,人們總是不知道,這種沉默遠比施暴人還要可怕,他們才是釀成悲劇的劊主要人。因為旁觀者的沉默,所以看到別人被欺凌的時候,沒有人願意去制止。由於受害者選擇了沉默,才讓那些施暴者更加放肆了起來。勇敢地對校園欺凌說「不」,才能終止一切惡果。
  • 校園霸凌欺凌事件,究竟有多可怕?我們是時候向校園暴力說不了!
    最近幾年間,校園欺凌霸凌事件層出不窮,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我們不禁要問,什麼時候書聲琅琅的校園,變成了劊子手隨便屠宰的地獄,本該是享受青春靚麗年華的少男少女,卻一不小心步入社會的深淵,走上了校園暴力的不歸路。
  • 預防校園欺凌,平潭檢察院打出「組合拳」
    「同學間,要友善,互幫互助情誼長。不恃強,不凌弱,欺凌構罪要坐牢。被傷害,莫慌亂,觀察求助和報警。見惡行,要舉報,爭做文明好少年!」一首未檢檢察官創作的安全自護童謠,被印在了普法書籤上分發給學生們,深受孩子們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