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3 22: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創 中國軍視網 中國軍視網
在習近平強軍思想指引下
我們在戰位報告
吹號!緊急集合!
「據上級通報,2名『暴恐分子』實施暴恐活動後,藏匿於某獨立房屋內,現命你部迅速展開處置……」
近日,武警新疆總隊某支隊特戰一中隊在天山腳下開展一場「武裝追逃」行動。接到命令後,指揮員迅速通報情況,各小組靈活運用戰術隱蔽接近目標區域,密切配合,2名「恐怖分子」被成功擊斃。
像這樣不打招呼的演練,早已成為特戰隊員的家常便飯,以訓促戰,早已貫穿中隊官兵的日常訓練生活。多年來,這個中隊擔負南疆地區的反恐作戰任務,立下不凡戰績。2014年4月27日,習主席視察了這支部隊並勉勵道:「你們在反恐鬥爭的最前沿,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希望你們牢記職責、再接再厲,為祖國和人民再立新功!」當時還是副班長的陳冰威站在人群中,默默地將主席的指示銘記於心,那次難忘的經歷讓他感受頗深。
武警新疆總隊某支隊特戰一中隊小隊長 陳冰威:
當時就是主席來到我們班以後,和我們一一握手,然後是詢問了很多事情,就是問我們訓練苦不苦,然後是在部隊感覺生活怎麼樣。我就感覺主席特別貼近我們的心,尤其是我們兵心,把我們的這個心能夠融在一起。身為一名戰士,感覺國家主席都能夠這樣關心我們,我感覺當兵是非常值得的。
領袖的關懷融進兵心,領袖的囑託更是為官兵練兵備戰注入強大動力。這個中隊地處反恐作戰最前沿,每天都在和急難險重的任務打交道,不管是日常戰備還是突發任務,搜排爆都是險點、難點、重點。從點火管起爆法到線路連接與檢測,從點火線路鋪設與起爆到材料構件爆破,這個中隊結合搜排爆專業特點和任務難點,在專業訓練上著重強化搜排爆手的基礎體能,專業技能和極限心智技能。嚴苛的專業訓練,精湛的業務素質,確保了每一次任務的成功處置。在某次反恐任務中,特戰隊員用時10餘個小時,成功處置爆炸裝置10枚、煤氣罐4個,那漫長的一天對於當時的主搜排爆手陳冰威來說是巨大的壓力和挑戰。
武警新疆總隊某支隊特戰一中隊小隊長 陳冰威:
必須按照1號線2號線3號線這種剪法,稍微錯一個步驟,就可能會發生爆炸,對與錯,生與死,就在一瞬間,如果你對了,那你就是生,如果是錯了,有可能就面臨著犧牲,再一個就是我們作為排爆隊員和其他隊員(相比),我認為是不一樣的。因為一個心態,如果你心態放輕鬆了,可能你面臨的也就是生的機率會更大一些,如果你緊張了,那很容易就是說自己死到自己的手上,你怪不得別人,只能說是技不如人。
仗怎麼打,兵就怎麼練。這個中隊緊貼任務實際,總結創新出多種訓法、戰法,將練技術與練戰術,練指揮與練協同結合起來,他們巧妙運用紅藍對抗,按照任務牽引、因地制宜、平戰結合的抓訓思路,經常反作息、反常規,開展特戰訓練。通過設危局險局、破難題險境,突出創新演練模式,採取還原戰鬥實況的方式,以AB隊互為對手,設置多重障礙,設計複雜情況,營造逼真的戰場情景,並將近期復盤得出的新情況、新問題設置在實兵對抗演訓中,使特戰隊員在多種對抗方式中找差距、補短板,不斷增強實戰經驗,不斷提升實戰能力。
武警新疆總隊某支隊特戰一中隊中隊長 韓振偉:
我們是按照作戰編程這塊,然後A隊的話和B隊相互之間有個比較和對抗,這個對抗穿插到我們平時的訓練點點滴滴。雙方互設情況,互當紅藍,互評我們戰術打法是否正確,這樣就是相互促進,相互之間都有個比較,誰也不甘落後。
「牢記職責,再接再厲,為祖國為人民再立新功!」一直以來,這個中隊時刻牢記習主席殷殷囑託,將「思想政治過硬」作為凝心聚力、練兵備戰、攻堅克難的基石,「忠誠、勇敢、團結、善戰」這八個字更是深深地融進每名官兵的信仰。全體官兵不畏艱難困苦、在多項重大演習、反恐任務中取得了輝煌成就。至今,南疆地區在這支部隊的守護下,已經連續45個月沒有重大恐怖活動,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誓做南疆『壓艙石』」的堅定諾言。
武警新疆總隊某支隊支隊長 韓輝:
特戰一中隊現在就像一面旗幟一樣,每一個人都把它當作一個目標,當一個靶項,每個人都要爭先恐後地去爭取,我感覺到這個中隊以點帶面,整個支隊全面開花。我們這一支部隊因任務而生,也是因任務而存。作為反恐一線的「尖刀鐵拳」,特別是作為主席視察過的部隊,一定要為祖國為人民再立新功。無論在什麼情況下,我們都要始終牢記主席的囑託,苦練本領,英勇殺敵,在任何情況下任何時候,堅決維護社會大局穩定,維護新疆長治久安。
特戰隊員的一切屬於黨!
特戰隊員的一切為了祖國!
猜你喜歡
「飛行的步兵戰車」!能夠攜帶8名士兵進行作戰的武裝直升機0℃老兵跳河救人!他與妻子的聊天記錄看哭了山東艦航母編隊航經臺灣海峽赴南海跨區機動訓練這把衝鋒鎗短小精悍,理論射速每分鐘1500發,價格卻很低廉軍用重卡深陷沙海無法前進,看汽車兵如何擺脫困境?原標題:《武警新疆總隊某支隊特戰一中隊:以訓促戰 鍛造反恐制勝鐵拳》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