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逆戰:京東下鄉,拼多多進城

2020-12-22 手機鳳凰網

2020 第二季度的財報,呈現出一個戲劇化現象——

近年來高速增長的拼多多發布業績後,股價大跌 13.52%,市值蒸發 150 億;

而京東發布財報後,卻創下股價歷史新高,漲幅約 20%,市值突破千億美元大關。

雖然市場對兩家電商公司的反應截然不同,但更為有趣的是,在公司戰略層面,京東和拼多多卻是面對面朝著對方領地進擊。

紮根五環之內的京東開始「上山下鄉」,深挖下沉市場;而三四線城市裡土生土長的拼多多卻整裝進城,拼命上探中高端市場。

一場電商逆戰,正在展開。

京東下鄉

中國電商格局裡,很長一段時間維持著一種穩定的競爭生態——京東 vs 阿里。不過,拼多多的橫空出世及兇猛增長,打破了這一平靜。

截至 2018 年年底,拼多多年度活躍用戶已超越京東,達 4.18 億;當時,拼多多僅成立三年多。而後不到一年時間,拼多多在市值上成功趕超京東。

儘管京東是成立了 22 年的「電商老大哥」,但近年來發展卻盡顯疲態,不僅陷入用戶增長瓶頸,還環繞著管理層的負面危機。在「跑的不夠快就是落後」的網際網路競爭生態下,京東需要自保了。

於是,京東開始求變;而改變的方向,正是拼多多的地盤——下沉市場。

未來三年,將在下沉新興市場再造一個京東零售!

在 2019 年度京東零售表彰大會上,京東零售集團 CEO 徐雷公布了這一決定。可以說,這是一次京東集團層面的決心變革。

不過,對擅長「五環內」生意經的京東而言,「下鄉」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弄不好還會導致水土不服。

下沉新興市場做的是「接地氣生意」,性價比當道,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性更高。另外,由於三四線城市的慢生活狀態,消費者對部分商品品類更注重面對面挑選,例如電器、電子產品等。

針對於此,京東制定了一系列計劃舉措,簡而概之,即「打出一套線上組合拳,撒開一張線下布局網」。

線上主要依託京東主站和京喜。

2019 年 9 月,「京喜」上線。與拼多多類似,京喜以拼購業務為基礎,藉以微信等社交平臺,刺激用戶多級分享裂變。不過,京喜的選品獨立於京東主站之外。

幾個月後,京東再次加碼,推出京東極速版。通過大數據了解下沉用戶需求,精選出低價優質商品「特供」給用戶,並通過籤到、抽獎、做任務領金幣等互動方式迎合下沉用戶偏好。

不僅如此,為了進一步觸及下沉市場用戶,促進拉新效果,京東看上了另一個下沉用戶流量窪地——快手。

5 月 27 日,京東與快手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決定共同打造短視頻直播電商新生態;快手用戶能夠在快手小店直接購買京東自營商品,享受京東的配送、售後服務。

線下場景則是以專賣店為主。

除了依託原本已開設的京東電腦數碼專賣店和京東家電專賣店外,京東還在今年 4 月收購了線下連鎖企業五星電器,計劃通過打造京東體驗店和萬鎮通鄉鎮店,覆蓋全國縣級及重點區域鄉鎮市場。

線下門店扮演著京東與下沉市場消費者的粘合劑角色,但這種粘性夠不夠強,還得著眼於服務。在專賣店之外,京東多加了一層保障——物流;而這正好符合線下專賣店商品品類的配送需求。

在去年 8 月,京東物流就啟動了「千縣萬鎮 24 小時達」計劃,將商品倉儲部署在低線城市,通過物流進一步聯通各個線下門店據點,提升配送效率。

通過線上線下結合,從京東財報業績來看,京東的下鄉之路,走通了。

今年的 618 購物節可以說是京東表現最好的一年,京東的業績非常地出色。

徐雷在 Q2 財報電話會議中如是說道。言語之間,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從第二季度的財報業績來看,京東不僅營收表現出色,且一改以往用戶增長疲態,單季度用戶增長也創下 11 個季度新高,新增 3000 萬,同比增長 29.9%。

徐雷認為,這離不開上半年低線市場取得的進展,尤其是京喜和京東極速版的拉新。

顯然,在下沉半場這一新開發地上,京東已嘗到了甜頭。而京東下鄉的步伐,還在繼續。

據負責京東集團戰略規劃部下沉規劃的唐晨判斷,中國是一個」葫蘆型「社會,下沉市場是基數更大的下葫蘆,下沉市場有差不多 9 億人,佔全國的 66%,GDP 佔比接近 50%。他認為,這一格局在未來 5~10 年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同時,徐雷也明確表示,下半年,京東將進一步布局下沉新興市場和產業帶、為產業帶賦能,包括數位化的賦能、工廠商品的生產和開發等。

拼多多進城

與京東的下沉路線完全相反,原本就在下沉市場深耕的拼多多則是將觸角伸向了一二線城市。

我們吸引的是追求高性價比的人群,他會買一個愛馬仕的包,也會用 9.9 元買一箱芒果,這與他的消費能力沒有關係。傳統公司才用一線、二線、三線來劃分人,拼多多滿足的是一個人的很多面。

這是黃崢對拼多多的思考。

拼多多起家於三四線城市的下沉市場,並依託該市場的巨大紅利三年實現 IPO,五年突破萬億 GMV。但這並未達到黃崢對拼多多的期望,對於想成為滿足多面用戶的拼多多,一二線城市是必須要拿下的缺口。

不過,拼多多入局尚晚。一二線城市的商業市場份額早已被京東、阿里瓜分殆盡,「後來者」拼多多想要在其中撕開一道口子,實非易事。

再者,由於拼多多主攻下沉市場,平臺商品品牌雜亂且較低端,甚至在早期發展中出現過」假貨「、」高仿「等負面事件,這對品控要求較高的一二線消費者而言,拼多多的初印象並不加分。

「小鎮青年」拼多多要進城,必須改頭換面。

針對假冒偽劣產品,拼多多展開了「雙打活動」,強制關閉不符規定的店鋪商家,攔截商品連結並下架不良商品。

洗清不乾淨品牌形象之後,拼多多的下一步,是換裝,改變其銷售低質低價商品的品牌形象。在這一過程中,拼多多進行了兩大動作——百億補貼和新品牌計劃。

先看百億補貼,這其實延續的依然是拼多多高性價比的打法,意在通過價格優勢突進高端市場。

2019 年 6 月,拼多多宣布推行「百億補貼」的策略,對高端品牌類進行成本價之外的補貼,以低於市場的價格出售。

為了提升消費者的信任度,拼多多為「百億補貼」策略加上了三道保駕護航的通令——100% 正品、優選品牌以及售後無憂。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拼多多用燒錢的方式對品牌商品進行補貼,但大多是渠道鏈條中的商家在賣貨,而並非品牌官方入駐平臺。例如,近期掀起一陣輿論波瀾的特斯拉、低價 iPhone 等,且這些品牌方均公開表示過拼多多並不屬於授權經銷商。

不過,無論是燒錢補貼,還是蹭品牌熱度,搭上品牌效應的便車,拼多多都是其中獲利者。

「百億補貼」策略實行後的首個季度,其補貼入口的日活用戶突破 1 億,且該季度的活躍買家數創下了拼多多上市以來單季度的最大增長。作為對比,實行百億補貼策略的上一季度中,拼多多年活躍用戶僅新增 2480 萬人,為拼多多歷史最低記錄。

基於百億補貼帶來的「真香」反應,網友對拼多多的評價也從「拼夕夕」升級為「拼爹爹」。不難看出,百億補貼不僅觸達了頭部城市的潛在用戶,也提升了用戶對拼多多平臺的接受度和信任度。

再看新品牌計劃。

拼多多想要上攻一二線城市,僅靠補貼只能換來一時的流量,用戶粘性不足。再加上官方品牌早已選好了電商銷售渠道——服裝品類已被天貓收入麾下;京東則牢牢佔據著數碼家電知名品牌。

於是,拼多多將目光聚焦於具有生產能力卻無品牌的製造企業。拼多多利用自身的流量和數據積累,幫助這些中小企業以較低成本對接拼多多平臺消費者的需求,通過 C2M (用戶直連製造)的方式,扶持它們創立自己的新品牌。

從短期效應來看,拼多多能夠享受新品牌帶來的附加效果,洗脫只賣低端產品的印象。從長遠角度而言,與供應商的合作能夠讓拼多多搶佔供應鏈,為長遠電商之爭打下基礎。

新品牌計劃推出半年後,有超過 6000 家製造企業向拼多多遞交了申請,近 500 家企業和品牌方參與了試點工程。

截至目前,百億補貼和新品牌計劃還在持續進行著。

京東 & 拼多多,終有一戰

無論是京東大舉直進低線市場,還是拼多多拼命擠進頭部城市,京東和拼多多之間,終會在兩個市場中頻頻相遇。

而無論在哪一市場,電商之爭終究要落到用戶流量之爭。

作為低線市場的較早一批掘金者,拼多多已收穫了 6.83 億用戶數量,超越京東成為第二大電商平臺。不過,拼多多畢竟是新生力量,無論在生態,還是在供應鏈上,遠不能與京東阿里比擬。

並且,通過低價收割的用戶流量存在著不穩定性,平臺與用戶之間的粘性不足;這也是拼多多屢次在財報中強調需要補課的重點。

對於京東,雖然資歷深厚,但卻被拼多多在短時間內輕易趕超,側面反映著經營問題。儘管目前已大舉進入低線市場,但要在下沉市場存量空間之外,截流拼多多用戶,還任重道遠。

隨著京東下鄉、拼多多進城,未來電商平臺的用戶流量爭奪戰將更趨於白熱化,主場攻守的判斷也將變得模糊。

京東與拼多多像是分布在坐標南北極的兩端,前者向下,後者向上,終有相遇之時。待到那時,兵刃相接的較量之下,誰能勝出,還看今日功夫。

相關焦點

  • 品牌加速擁抱拼多多,是一場新「家電下鄉」
    過去的十年時間,並不是「五環內」的阿里、京東們不重視下沉市場這座金礦,而是用過往的傳統模式很難在這塊市場有所斬獲。拼多多洞察到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用戶花在社交上的時間是最多的」,因此另闢蹊徑利用社交化的拼購模式成功打開了局面,並選擇優先布局體量更大的下沉市場。
  • 電商平臺:阿里、京東與拼多多的絞肉機大戰
    不過,宏觀來看中國電商行業的2020年,從上往下和從下往上是存在一定預期矛盾的。一方面,中國GDP、社會零售總額增速持續放緩,經濟處在下行區間。另一方面,以阿里、京東、拼多多為代表的中國頭部線上零售平臺公司,都對未來短期內的發展給出了超出行業均值的樂觀指引。更重要的是情緒,它們都不認為自己處在整體上的競爭劣勢地位。
  • 淘寶、京東、拼多多下沉「肉搏」
    為阻擊拼多多攻勢,京東一年多前升級推新社交電商京喜,今年3月淘寶特價版也高調上線。京喜在618期間,低線城市的訂單反超一線城市,截至9月底,京東財報披露一年內新增的1億用戶,有80%來自下沉市場。淘寶特價版雙11時公布交易用戶突破億,在打通與1688、淘寶直播的數據端後,內部戰略地位進一步提高。
  • 618亂鬥:阿里京東拼多多綜藝晚會帶貨 抖音快手直播電商入局
    這幾年,以淘寶、京東、拼多多為代表的電商平臺,在嘗到了購物狂歡節的甜頭,卯足了馬力,越來越頻繁地開啟電商大IP。就在這一兩個月的時間裡,前腳五五購物節剛過,後腳618狂歡夜便快馬加鞭地來了。比起往年,今年的618亂鬥戰局更為嚴峻。
  • 天貓、淘寶、京東、拼多多、小紅書電商平臺保證金分別需要多少錢
    天貓、淘寶、京東、拼多多、小紅書分別保證金需要多少錢Hello!大家好!我是東華,一個電商行業深耕10年的賣家,如果大家有關於淘寶電商問題都可以私信或者下方留言和我交流!這期我們聊聊天貓、淘寶、京東、拼多多、小紅書等這些電商平臺保證金分別需要多少錢淘寶、天貓、拼多多、京東、小紅書等這些電商平臺,其實達到平臺門檻要求都是免費入駐,大家不要相信開店鋪要錢,如果要錢就是店鋪等保證金技術服務費用而已,這個後期不開店都是可以退回來的,切記開店不要交費用的,什麼100%通過,入駐都是需要考察資質的:
  • 財報相繼出爐:阿里、京東、拼多多走向了三岔口
    而在電商領域,隨著京東、阿里和拼多多相繼公布了各自的財報之後,電商領域中的最大高潮也隨之到來。公布財報之後,股價的變動自然最能反映市場對這份財報的滿意程度。根據三方公布財報當日的股價信息可知,京東當日收盤漲幅達到7.93%,阿里財報公布當日股價微跌1.01%,而拼多多卻在財報公布日股價出現了13.52%的下滑。
  • 拼多多 VS 淘寶京東,從下沉向上遊發展
    拼多多抓住下沉用戶的痛點和需求,從競爭激烈的電商領域殺出一條路,野蠻生長實現崛起。作者對其進行了分析,比對淘寶和京東,來看拼多多為什麼能夠成功。產品概述及版本拼多多是一款專注於為用戶提供低價好貨的社交電商產品,用戶通過拼團,砍價,領劵等方式在拼多多低價購買商品,順應宏觀環境的消費升級,讓3~5線的人也能吃到更好的水果,購買更低價高質量的商品。拼多多成立於2015年9月,是一家專注於C2B拼團的第三方社交電商平臺。用戶通過發起和朋友、家人、鄰居等的拼團,可以以更低的價格,拼團購買優質商品。
  • 店寶寶:電商三巨頭財報齊發 拼多多最亮眼?
    近日,國內電商三巨頭阿里、京東、拼多多分別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就三家財報來看在今年三季度,三巨頭的營收均保持了穩定增長。就營收規模來講京東的營收規模依舊是三家中最大的,其中阿里和京東的營收規模都在千億以上,拼多度則兩個季度營收均超百億。就利潤來講三家在非公會計準則下淨利潤均有增長,累計實現淨利大達到531.5億元,拼多多首次實現季度盈利。店寶寶電商研究院張斌表示:「在用戶方面,阿里增長疲軟,拼多多則迅速拉近和阿里的差距,京東也取得了高速增長。
  • 騰訊聯手京東發力下沉市場,拼多多怎麼辦?
    眾所周知,騰訊一直想做電商,也是在自家試水幾次之後。才決定改走投資路線,騰訊一口氣投資了京東、唯品會與拼多多,基本上把能投資的電商公司都給投了。前些日,京東與騰訊的合作得到進一步加強。京東與騰訊開啟新一輪戰略合作後,將利用微信一級入口及微信市場海量用戶等資源,打造區別於京東現有場景和模式的全新平臺。這是什麼意思呢?那就是京東與騰訊開始發力下沉市場,說直白一點,那就是要抓住4、5線的用戶群體。所以問題來了,這不是拼多多的市場嗎?為什麼騰訊要這麼做!1、騰訊是怎麼想的?對於騰訊來說,京東與拼多多都是自己投資的。
  • 「貓狗拼」成績單:拼多多有點野,京東還很穩,阿里該急了
    2020年三季度財報季來臨,阿里、拼多多、京東陸續發布財報,分別向資本市場交上了自己的答卷,這是一次集中檢驗經營業績的時候。總體上,阿里中規中矩、拼多多業績亮眼、京東穩如泰山。財報發布後,阿里和京東的股價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拼多多大漲20%。隨著股價變動,三巨頭的市值也發生變化。目前阿里依然是中國市值最高的電商平臺,但拼多多和京東正加速趕來,在市值上縮小差距。三大電商平臺目前已經全部進入中國市值最高前十大上市公司名單。
  • 騰訊系圍剿阿里,美團、拼多多、京東借勢社區團購
    京東與美團、拼多多,三家雖然同是騰訊系電商,雖然目標都是對阿里的戰略合圍,但三家公司依舊存在著不可避免的競爭和傾軋。京東需要堤防拼多多和美團,尤其是美團。與劉強東的親自指揮不逞多讓的還有美團、拼多多對社區團購的重視。
  • 店寶寶:拼多多用戶量接近阿里 電商三巨頭財報出爐
    近日,國內電商三巨頭阿里、京東、拼多多分別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就三家財報來看在今年三季度,三巨頭的營收均保持了穩定增長。就營收規模來講京東的營收規模依舊是三家中最大的,其中阿里和京東的營收規模都在千億以上,拼多度則兩個季度營收均超百億。就利潤來講三家在非公會計準則下淨利潤均有增長,累計實現淨利大達到531.5億元,拼多多首次實現季度盈利。店寶寶電商研究院張斌表示:「在用戶方面,阿里增長疲軟,拼多多則迅速拉近和阿里的差距,京東也取得了高速增長。
  • 中國三大電商:京東交家電、天貓商業地產、拼多多集市
    據商家反饋,京東平臺的服務費及抽成位列三大電商平臺之首,同一商品京東售價最高,天貓其次,拼多多最低,尤其是生鮮,農產品這種低客單商品。管理上也是個巨大的挑戰。90年代,學界興起了一波分析國營業態問題的討論,最終達成的共識是,價格與運營是短板,改善運營效率低下和「大鍋飯」式的管理是國營商店變革的核心。
  • 拼多多絕境求生,如何威脅電商一哥的?
    這家公司的主營就是幫助母嬰食品企業在淘寶或者是京東的運營那拼多多成立前夕,樂琪已經成為了中國電商TP行業的前5名客戶下電商GP就是電商代運營、雀巢、聯合利華,還有中糧都是樂趣的客戶,此時的樂趣可謂是盈利豐厚,更重要的是他對電商的遊戲玩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為日後的錯峰戰略打下了基礎。
  • 適合上班族做的18個電商類副業:淘寶、京東、拼多多?
    副業姐莉莉給你總結了適合上班族做的18個副業:如何利用淘寶、京東、拼多多、唯品會、微信、抖音、其他社交電商做副業賺錢?上班族可以做的副業有:自媒體、電商類、技術活、體力活、付費社群等。副業姐莉莉二、京東系1.京東芬香社交電商芬香是京東戰略合作夥伴社交電商平臺
  • 阿里、京東和拼多多 疫情後在哪家開店更賺錢?
    隨著阿里、拼多多公布2020財報,關於阿里,京東和拼多多,三個電商平臺發展前景的議論多了起來。儘管阿里的數據仍保持增長,但一些人發現增速不如從前,所以股價出現下跌。相反拼多多因為公布活躍買家突破六億,股價出現上漲。相對沉穩的京東,此時有點被人忽略,沒有得到電商老二應有的尊重。
  • 盈利不足十分之一,拼多多憑什麼市值高過京東?
    京東的獲客成本在300元以上,阿里的獲客成本更是高達1000元以上。在活躍用戶數之和阿里系電商差不到3000萬情況下,拼多多能將成本壓到如此之低,讓人徹底相信了社交裂變的力量。因此,拼多多的盈利是個分水嶺,代表只要扛得住,前期用低價迅速吸引性價比敏感型用戶,中期用補貼收穫一二線城市用戶的模式,很有可能是行得通的。
  • 疫情之下唯一還在招人擴張的行業——快遞|京東物流|拼多多|j&|...
    以「快遞下鄉」的國家戰略為契機,選對了時機。可從零開始起網,又恐怕市場給不了時間。東南亞電商快遞極兔與京東系快遞眾郵能不能在這個時機打出一手好牌?位於靜安區的一家極兔網點自2019年12月開始試運營,目前主要承接拼多多和京東的包裹,與淘寶的系統尚未打通。靜安區的一家極兔網點「主要是靠公司的大客戶,散客的寄單數量還比較少。」工作人員說。閔行區七寶鎮的一家菜鳥驛站這周剛成為極兔速遞的新網點。
  • 騰訊上線「小鵝拼拼」,對標拼多多?
    在社交電商這條賽道上,騰訊通過投資+微信流量傾力扶植起拼多多,目前拼多多的市值已經達到585億美元之巨。拼多多之後,騰訊為何親自下場做「小鵝拼拼」,這場產品又有怎樣的前景?而社交電商在近幾年異軍突起,終於讓騰訊找到適合自己的電商路徑。如今社交電商領域還很熱鬧:淘寶整合天天特賣和淘搶購後的聚划算,正在通過百億補貼與拼多多廝殺;京東拼購平臺「京喜」正式接入微信一級入口;蘇寧拼購也成為其下沉主力。騰訊的微信生態中,是否能誕生自己的拼多多?也許是內部進行「小鵝拼拼」這一嘗試的根本原因。
  • 拼多多榮升最年輕電商潛力股,國內電商平臺你看好哪家?
    其中拼多多平臺在最近的幾年脫穎而出,榮升為最年輕電商潛力股,受到廣大商家和消費者的青睞。那麼對於消費者來說,購物選擇國內電商平臺哪家好呢,今天美生在線小編給你一個答案。就國內的電商平臺舉例,如:淘寶網、京東、拼多多,我們來了解一下這三個大型國內電商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