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若發生戰端,臺灣第一時間可動員多少兵力?

2020-12-17 華夏經緯網

    華夏經緯網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大選逼近,中美對抗不斷升溫,美國頻頻對臺示好,包括接連宣布軍售、國會通過「友臺法案」等,亦推升兩岸對立氣氛;兩岸會不會開戰?一旦開戰,兵力是否足夠?臺當局如何充實兵源,4個月的軍事訓練役應否延長,連日成為島內熱議話題,備受青年族群關切。

    兩岸若發生戰事,臺灣究竟能動員多少兵力?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防務部門主管嚴德發22日表示,若蔡英文動員令一下,約26萬後備軍人就要報到,加上18萬5千位現役軍職人員,約45萬人將是第一時間的防衛作戰主力。

    除此之外,嚴德發還就「提升後備戰力」進行項目報告並表示,為滿足防衛作戰需求及符合教召公平性,未曾於8年內參與教召的人員,將檢討解除編管8年政策,採後退先選原則,8年內教召4次為原則。

    國民黨「立委」江啟臣詢問,假如明天就要面對戰爭,臺當局下令動員後備部隊,後備軍人能在多短時間就定位、取得裝備?嚴德發回應,此案將在2022年才開始執行。江啟臣指出,戰爭不分階段,臺軍應該檢視同時間動員狀況,縱使會耗費大量社會成本,務必從有效防務角度規劃。嚴德發表示,將來會朝加大召訓的方向評估。

    臺防務部門「提升後備戰力」報告雖表示,將評估4個月的軍事訓練役應否延長,但是嚴德發22日脫口而出,「義務役制度若延長,會造成臺軍戰力的下墜。」立即在網絡上引發討論。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臺北市議員徐巧芯對此表示「傻眼了」,在臉書上發文稱,原來嚴德發的邏輯是「教召14天可以讓戰力上升」、「四個月的訓練提升一年會讓戰力下降」,直呼「天啊!有人聽得懂嗎?」

    徐巧芯指出,延長四個月軍事訓練役的役期,到底跟志願役的人力有什麼關聯?為何不能增加四個月的訓練,同時保持志願役的人力人員配置?不要說防務預算的問題,因為目前臺海情勢緊張,增加相關預算本來就是應該做的事。

    而說到戰力下墜,徐巧芯指出,四個月的軍事訓練役、臺灣的年輕人在嚴德發的眼中那麼弱嗎?一方面說志願役跟臺軍「理念相同」,暗指四個月的跟臺軍理念不同?同時又認為增長訓練時間越練戰力會越差?那要不要乾脆直接不要把他們列入後備人力算了!

    徐巧芯狠酸,嚴德發這樣講到底關心的是「戰力下墜」還是「選票下墜」?聽眾心中自有一把尺!

    但防務部門官員解釋,同一單位內,志願役與義務役都有一定比例。募兵制推動以後,常備部隊都是志願役官兵,未來若延長軍事訓練役訓期,役男勢必得「下部隊」,屆時在臺軍總員額不變的情況下,勢必裁減、影響志願役人力,因此才說可能影響到戰力。

 

責任編輯:左秋子

相關焦點

  • 兩岸如果發生戰爭 臺灣軍方表示第一時間可以動員45萬兵力!
    甚至有專家拿出70年前毛澤東與粟裕規劃的首個武統臺灣方案分析,以此推算解放軍的戰略思維與兵力。      島內民眾更想知道的是,兩岸如果發生戰爭,臺灣方面又能出動多少兵力應對呢?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稱,臺防務部門主管嚴德發昨日在臺立法機構表示,若蔡英文動員令一下,臺灣約26萬後備軍人就要報到,加上18萬5千位現役軍職人員,約45萬人將是第一時間的防衛作戰主力。臺美軍事專家卻直指,臺灣軍隊後備動員方式一直存在重大問題,不具備強大戰力!
  • 一旦發生戰爭,各國能動員多少兵力?俄200萬,美250萬,我國呢?
    那如果現在一旦發生戰爭,各國能動員多少兵力呢?俄國能夠動員200萬大軍,美國250萬,我國到底有多少呢?第一,美國;美國作為世界上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為了保持自己在全球的霸主地位和世界警察的位置,在全球各地都有大量的美國外派軍隊。如果將這些現役軍人以及預備役軍人加起來,美國至少能夠集結250萬人的軍隊,要知道,相對於美國4億人口來說,這已經很厲害了。
  • 嚴語:兩岸開火,美國是否會協防臺灣?
    在把握住大陸的這一「死穴」後,美國積極指導臺灣重點發展反登陸作戰能力。2017年,臺灣「漢光演習」剛一結束,臺灣海軍陸戰隊就有一個排的「種子兵力」悄悄奔赴美國夏威夷。這是1979年臺美「斷交」後,美方首次接受臺灣兵力和美國軍隊進行共同演訓及操練,臺美進一步踏上實質的軍事合作。
  • 緊急情況下,目前的俄羅斯能動員起多少兵力參戰?不愧是戰鬥民族
    蘇聯解體那麼如果我們以現在的俄羅斯為基礎的話,如果一旦發生全面戰爭,俄羅斯可以在一定的時間內聚集多少兵力參戰呢?我們知道蘇聯在二次世界大戰時候供動員了數千萬人加入戰場,這也直接使得二戰期間的蘇德戰場力量發生根本性的轉變,從而為蘇聯最終打敗德國打下了非常厚實的基礎。
  • 臺「防長」接著飄:蔡英文「動員令」一下,45萬人成主力!
    據臺媒消息,今天(22日)上午,臺防務部門負責人嚴德發在立法機構介紹臺灣後備戰力動員與召集情況時稱,如果蔡英文「動員令」一下,約45萬人將在第一時間成為防衛作戰主力。臺無黨籍「立委」林昶佐問及臺灣後備戰力動員與召集情況,嚴德發稱,若蔡英文「動員令」一下,約26萬名後備軍人就要報到,加上18.5萬名的現役軍職人員,共約45萬人將是第一時間防衛作戰主力。  而當國民黨「立委」江啟臣追問,雖然可以動員約45萬人,但重點在於應仿真演練,假如明天就要面對戰爭,政府下令動員後備部隊,後備軍人能在多短的時間就定位、取得裝備?
  • 若兩岸發生衝突,美會派兵援臺?島內有人說出實話,令蔡英文絕望
    近段時間,川普政府大打「臺灣牌」。除先後派遣衛生部長阿扎和副國務卿克拉奇抵臺,還陸續批准多筆對臺軍售案,與此同時,美軍艦機頻繁來臺海周邊炫耀武力,向島內「臺獨」勢力傳遞錯誤信號。而在19日,美國海軍還派出一艘伯克級飛彈驅逐艦「馬斯廷」號自北向南穿越了臺灣海峽,這是今年美艦第12次穿越臺海。不久前,美國國防部前助理部長薛瑞福還公然向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提出了所謂「對臺政策建議」,鼓動搞美臺聯合軍演,派美國潛艇、驅逐艦例行性「訪臺」,以及在臺灣建立所謂輪調的美軍部隊等。
  • 2020兩岸關係回顧(一):兩岸「和統」無望?
    高階將領外不習武、內不修文,打仗贏不了,對內一流嘴炮功夫只管「臺獨」的政治正確,看看今年軍隊裝備和人員出了多少事,就知道臺軍訓練以及裝備保養狀況如何了。臺灣民間非常盛行一種說法「解放軍不會攻臺」,不知道這些人的底氣從何而來,更要命的是,臺軍高階將領似乎也相信解放軍不會打過來,或者,等打來再說。解放軍沒打來,臺軍內部就不會出現第五縱隊。
  • 美國承認臺灣?不容忍!或將發生難以預計後果
    近段時間以來,解放軍軍機多次繞臺捍衛國家主權,而民進黨不顧大陸的勸阻,在國際上瘋狂掀動「臺獨」思想,接待美方高官「赴臺」交流,這都是觸及大陸底線的行為。近日有人在國際上叫囂,希望川普政府正式承認臺北在國際上的地位,但如果美方真的在國際上承認了臺灣的地位,勢必會對「中美」關係造成無法逆轉的傷害。美方前北約司令向川普做出警告:美國若在「外交」:上承認臺灣,臺灣終將成為衝突的「原爆點」。
  • 臺專家:若臺海打響第一槍,就是臺灣政治突破法理「臺獨」底線
    「若臺海發生戰爭,打第一槍的一定是中國大陸。」臺灣輔仁大學日本暨東亞研究中心研究員曾淳良13日在論壇上表示,美國民主黨拜登上臺後,不會對北京切香腸式的挑釁,也不會想突破北京對華府的底線;而面對切香腸式的「臺獨」,大陸近年增加軍事威懾,若臺海打響第一槍,就是臺灣政治挑釁突破了法理「臺獨」底線。
  • 1950年,美國號稱全世界第一,全國總兵力到底有多少人?
    1950年,美國軍隊的總兵力到底有多少人呢?其實從二戰結束之後的2年多時間裡,美國軍隊的總兵力飛速下降,幾乎每個月都在裁軍。但到了1950年,依靠現有的兵力已經無法滿足戰爭需要。美國在1951年進行了戰爭動員,擴軍130萬人,僅僅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 兩天集結20萬兵力,千萬大軍隨時待命
    話說回來,我國在宣布進入一級戰備狀態後,能夠動員多少力量呢?其實對於這個數據,我們沒有辦法作出一個較為準確的計算。但是我們可以從以往的一級戰備狀態下,我國所地調動的兵力規模,戰爭武器,以及兵力運輸上來大膽猜測一下。
  • 熱評兩岸丨若臺海爆發衝突,拜登會出兵協防嗎?臺灣民眾吐露心聲
    倘若大陸動武,拜登出兵協防的機率並不大此前,川普政府頻繁遏制我國發展,臺灣更是其主要拉攏對象,因此,民進黨當局一直將希望放在美國身上,但如今,美國政局發生變化,隨之而來的便是種種猜測,而令民進黨最擔憂的是,一旦拜登上臺,美國與臺灣的關係會發生何種變化?
  • 臺灣宣布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1991年5月1日 臺灣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1991年5月1日,臺灣當局終止所謂「動員戡亂時期」,同時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動員戡亂時期」和「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是40多年前國民黨統治集團為挽救它在內戰中的敗局和加緊對人民的鎮壓而實施的,中國共產黨被列為「叛亂團體」和「戡亂」的對象。國民黨統治集團逃到臺灣後,繼續實行「動員戡亂」體制,在反共的名義下對臺灣實施軍事獨裁統治。臺灣人民為反對國民黨的這一倒行逆施進行了長期鬥爭。
  • 兩岸不會發生戰爭?蔡正元:ECFA還在進行,惠臺措施也未改變
    在拜登即將入主白宮之際,島內突然有學者聲稱:「兩岸已經進入準戰爭狀態」!針對這一情況,國民黨前「民代」發表了個人看法。兩岸是否會爆發戰爭?近幾個月,解放軍戰機頻頻出入於臺灣空域。從今年年初開始,「兩岸是否會爆發戰爭」便一直成為島內民眾的熱議話題,主要是民進黨當局等「臺獨」分子不斷挑釁大陸。
  • 打「臺灣牌」!美政客揚言提案 叫囂「大陸若武力統一臺灣須承擔...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國臺灣網7月29日訊 美國持續挑動兩岸關係。綜合臺灣「中央社」、《聯合報》報導,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亞太小組共和黨首席議員遊賀(Ted Yoho)聲稱,今天將正式提出所謂「防止臺灣遭侵略法案」。他叫囂,法案強調必須與臺灣進行和平談判,若中國大陸選擇武力統一臺灣須承擔後果。
  • ...臺灣牌」!美政客揚言提案 叫囂「大陸若武力統一臺灣須承擔後果」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國臺灣網7月29日訊 美國持續挑動兩岸關係。綜合臺灣「中央社」、《聯合報》報導,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亞太小組共和黨首席議員遊賀(Ted Yoho)聲稱,今天將正式提出所謂「防止臺灣遭侵略法案」。他叫囂,法案強調必須與臺灣進行和平談判,若中國大陸選擇武力統一臺灣須承擔後果。
  • 島內學者稱「兩岸已進入準戰爭狀態」,國臺辦回應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10月28日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主持新聞發布會。 會上,有記者問,日前島內有學者列出「八個證據」,稱「兩岸已進入準戰爭狀態」,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表示,我們注意到了相關報導。民進黨當局與「臺獨」分裂勢力勾連外部勢力,加緊謀「獨」挑釁,是造成當前臺海形勢複雜嚴峻的根源。
  • 一旦發生戰爭,中國能調動多少兵力?千萬軍人隨時待命
    雖然說蘇聯解體後各國都針對性的進行了裁軍,但是目前作為世界第一軍事強國的美國依然擁有約134萬的美國軍人,美軍的海陸空三軍的實力都是非常強悍,憑藉如此數量強大的軍隊,在加上美國各個軍種都是配備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所以美軍可以在世界各地橫著走,美軍憑藉自己的實力在世界各地挑起戰爭,從而在戰爭中獲取利益,達到自己的目的。
  • 「兩岸已進入準戰爭狀態」?「八個證據」哪些是開戰的直接條件?
    「兩岸發展研究基金會」前天(24日)召開「化解兩岸僵局可行性探討」記者會。據《聯合報》昨天(25日)報導,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趙建民根據「八個證據」,認為兩岸已進入「準戰爭狀態」。一是臺灣「國防部」開始動員後備力量,代表認識到問題不是一般嚴重;二是解放軍軍機頻繁越過所謂的「臺海中線」,代表「休戰默契」已不存在;三是大陸對臺相關決策者發言日趨激烈,日前曾表示「若臺獨挾洋自重,臺海將地動山搖」;四是大陸修改《國防法》,新增「發展利益受到威脅」也是開戰條件之一;第五,大陸頒布香港國安法;六是兩岸展開「軍備競賽」;七是民進黨當局主動推進兩岸經濟脫鉤
  • 聽4位不同領域從事兩岸交流的臺灣同胞,講講他們眼中的兩岸及未來
    《環球時報》記者近日採訪多名不同領域從事兩岸交流活動的臺灣同胞,通過他們的講述我們可以一窺近年及眼下兩岸關係的現狀,並從中獲得一些啟示。這種特殊性讓金門人在兩岸關係緊張時對任何風吹草動都格外敏感,同時也使它可以成為兩岸之間的「潤滑劑」。一段時間以來,金門前副縣長吳成典有些發愁,因為他一出門,就有很多熟人朋友找到他,抱怨生意難做、為生計發愁。「最近金門的小吃店、遊覽車、民宿通通都沒有生意做。我有次禮拜一到一個朋友開的餐廳去,發現正是用餐時間,他們卻門窗緊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