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年間,浙江餘姚官府登記戶籍時,看到了一戶姓王的普通百姓人家,生了六個兒子,這個六個兒子的名字之中全部帶有偏旁「土」,感覺奇怪,於是逐層上報,康熙接到奏報,直接下令:「全家斬立決!」
這個姓王的人家被康熙斷定,是逃到浙江餘姚的明朝朱三太子,崇禎皇帝的三兒子朱慈炯。康熙為什麼這麼篤定他就是朱三太子呢?這還要從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說起。
01、出身的痛
朱元璋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因在朱氏家族中男丁排第八,所以沒有文化的父親隨意給他取了一個名字朱重八。 在古代,天災人禍時有發生,少年朱元璋就經歷了一次史無前例的蝗災。
土地顆粒無收,大片的人餓死。餓死的人多了,屍體隨意處置,便引發了瘟疫。朱重八的父母兄弟先後因此去世,家裡只剩下孤零零的兄弟二人和一個嫂子跟侄子兒。連飯都吃不飽的兄弟二人,根本沒錢下葬親人,只能將他們用破布包裹起來,安葬在好心的鄰居家的墳地中。
家裡僅剩的四人如果一起逃荒,一路乞討的糧食不多,肯定還會餓死,為了活命四人各自逃命了。走投無路,餓得兩眼昏花的朱重八,為了一口飯吃,遁入空門,當了一個小和尚。後來,因為饑荒之年,連寺廟也沒有人施捨了,於是這些和尚被派出去到處化緣。朱重八開始了乞討生涯,過了一段在生死線掙扎的苦日子。後來他覺得自己的名字有點土,於是改名朱興宗,參加紅巾軍後,又將自己的名字改為朱元璋。
想要了解更多你不知道的朱元璋,那就看看這本書吧~
02、金木水火土
朱元璋當了皇帝後,由於出身貧苦,曾經當過放牛娃,做過和尚,要過飯的經歷是他不願意提起的,哪怕已經執掌天下,做了皇帝,心底還是十分沒有底氣,總想著給自己妝點的有點文化,上點檔次。自己的過去抹殺不掉,相貌是娘胎帶的,那時候整容技術也不咋地,沒辦法改變。沒辦法,只能寄希望於下一代了。
那就先從孩子的名字出手,要顯得有文化,還要兼顧皇室命脈,「金木水火土」咱五行全都佔!好啊,先從我的兒子們開始,全都來「木」字旁!於是乎,朱標、朱棣、朱樉等二十六個兒子全部屬「木」,朱允炆、朱高熾我們都是「火」字旁,朱祁鎮、朱祁鈺、咱們來「金玉滿堂」;朱瞻基、朱見深,「水來土掩」,這傢伙,看我大明子孫,五行一個不缺,永葆我大明基業!
03、逃跑的子孫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時隔276年,放牛娃打下的江山被放羊娃佔領,李自成暴力打開明朝腐朽的大門,崇禎朱由檢自縊在煤山上,朱家的「五行」子孫們四散逃跑。三個「火」性皇子在太監的掩護下出逃。
不料,三皇子朱慈炯被李自成抓住,由於其母親身為皇后,他出身嫡系,崇禎死後,他自然被視為明朝繼承人。李自成將他象徵性地封為定安公。如果李自成穩坐皇位也好,誰知多爾袞率八旗軍聯合吳三桂,打開山海關,大敗李自成!李自成倉皇退出北京,無暇顧及明朝的遺老遺少們!就此,朱慈炯秘密逃亡各地,各種傳說不絕入耳。
04、名字的破綻
清初年間,各種舉著「朱三太子」大旗,行反清復明大業的勢力源源不絕。這讓本來就對自身文化根基不太自信的滿清統治者深為惶恐。於是,各地剿滅反清勢力的事情成為滿清皇帝們的頭等大事。他們寧可錯殺一百,也不願放過一人。只要接到疑似報告,就地誅殺!
這個姓王的一家六個兒子,居然取名字都帶「土」字旁,這和明朝皇帝老朱家一個習慣啊!作為一個偏僻農村的莊稼漢子哪那麼講究?肯定有貓膩!於是,這個情況被有心人上報給了朝廷,各級官員見到這個消息,都將其作為表功的利器大肆渲染,憑空增添許多「證據」。到達康熙手中的時候,這個疑似消息,已經變成斬釘截鐵的論斷了!康熙一聽,這還得了?馬上給我抓住他全家,全部斬立決!
就這樣,又一個朱慈炯被殺了全家。他到底是不是真的朱慈炯,誰也不知道。反正整個清朝時期,「反清復明」的事情總是沒有斷過,朱三太子的名頭也總是被擺出來拉大旗,歷史真相到底如何,看來,只有朱慈炯他自己知道了。
05、問渠說
習慣對於一個人來說,是個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的事情。被殺的王氏家族如果真的是朱三太子一家,那麼因為一個起名字的習慣就遭到滅門之禍,不得不說,令人唏噓。如果他不是朱三太子,那就更是可憐至極,因為與老朱家一個起名字習慣,就慘遭滅門,平早遭無妄之災。
說到這,突然想起一件事情來,據說皇帝的御膳每天好幾百道菜,但是皇帝卻是每天都餓肚子。為啥呢?原來每道菜上來時,都要經過很多程序,等皇上吃的時候,早已經涼了,變了味道。就算皇上不嫌棄,也只能吃兩口。哪怕這個菜是皇帝最愛吃的。是害怕有心之人琢磨出皇帝的喜好,在某些菜裡下毒。
誒,身為帝王,雖為天下第一人,卻不見得有窮苦百姓過得快活。時時刻刻擔心有人取他性命,擁有天下萬裡江山,卻連多吃一口菜的欲望,都滿足不了,實在可笑,可嘆,可悲啊!
我是問渠,如果您喜歡我的文字,歡迎您關注我#問渠齋#,每日更新,與你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