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熟悉的動畫師是日本,在盜版時代,無論是「螢火蟲之墓」還是「平成狸合戰」都被稱為「宮崎駿作品」,但這些作品的真正導演高海濤勳並不出名。
除了宮崎駿,另一位大師是高田,比宮崎駿大6歲。
Takahata畢業於著名的東京大學日本,主修法國文學,曾從事法語動畫片和書籍翻譯,他於加入東營動畫,是宮崎駿的前身,「太陽王子霍爾果斯的大冒險」是高田東營時期的代表作。
在1985中,高田與宮崎駿共同創辦了「吉卜力」工作室,先後創作了「螢火蟲之墓」(1988)、「歲月的童話」(1991)、「平成狸合戰」(1994)、「我的鄰居山田君」(1999),其中「平成狸合戰」成為當年票房冠軍(總票房44.7億日元),擊敗迪士尼的「獅子王」。
高田的創作和敘事具有明顯的散文文化特徵,他的動畫更傾向於瑣碎的生活,或童話表現,或真實的表現,更多的溫馨和感傷,他追求藝術技法的創新,精益求精,畫面優美流暢。他的作品洞察人性的冷暖本質,風格深刻,關注社會現實,具有很強的哲學內涵。
螢火蟲之墓
後,高田發表了他創作生涯的最後一部作品「輝夜姬物語」。這項工作可以說是高田的心血。
最初的腳本時間《輝夜姬物語》超過210分鐘,然後被縮短到137分鐘,但他仍然成為吉卜力工作室自創建以來出版的最長動畫。
製造《輝夜姬物語》的成本是前所未有的,創作前後花了時間,原紙數量達到50萬和費5億日元。
輝夜姬物語
用素描般的線條描繪人物,尋找動畫之外的活力。吉卜力成立了第七工作室來製作這部電影。
在這部作品中,高田試圖將水墨畫技法與水彩畫技法結合起來,大量的空白和簡單的線條可以使人們感受到這種繪畫構圖細膩而專注。
一般來說,動畫方法是將前景人物和背景分別畫在不同的遊戲璐璐上,然後疊加在一起。然而高田卻走了另一條路,人物和背景都是在一幅圖畫上畫的,《輝夜姬物語》是純手工畫的動畫作品,在製作技術上,他打破了傳統二維動畫中人物與背景分離、後期重組的傳統製作方法,他第一次把人物的動作和背景結合在一起,這種綜合生產方式最終效果明顯,但生產成本也大大增加。
宮崎駿對高田勳有明確的理解和判斷,他說:「很少有人能達到他的境界,在動畫裡投入那麼深的對感情和人性的思考,但是他製作一部動畫長片的過程是徹底的災難,沒有一個製作公司能承擔起那麼高昂的代價。」
《輝夜姬物語》從繪畫風格到關注的話題,人們都覺得高田勳是他一生創作的總結,影片上映後接受採訪時,他含糊其辭地回答這是否是他的告別作品:「因為我是個太懶的人,如果沒有吉卜力的團隊鞭策我,沒有這些能製造奇蹟的合作者,我應該是沒可能再做一部動畫長片了。」
輝夜姬物語
《輝夜姬物語》獲得第87屆奧斯卡動畫長片提名,輸在「超能機動隊」。
高田逝世,享年82歲,《輝夜姬物語》成為大師級的頂級演奏家!
-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