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傳統藝術談盆景的線條造型

2020-12-06 愛木盆景

作者:近影

期待您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記得關注@愛木盆景,更多盆景圖文視頻分享給你。

歡迎轉發,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盆景是中國古老的傳統藝術,它和其他文化藝術一樣,是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文化思想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下,逐步產生、完善,並隨著時代而發展的。 近三十年來,許多盆景界人士都在進行著創新的努力,在不少地區也取得了明顯的成果。

然而,創新畢竟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絕非一蹴而就。中國盆景藝術經過一千多年的發展,加上近三十年的突飛猛進,在形式、技藝、材料等方面均已成熟,留下來的空間似乎並不大。因此,創新的最難之處在於找準方向和突破口。

對於創新的方向,筆者根據多年國際交流的體會,還是以為中國盆景必須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以民族特色取勝」。如果說在技術上,國外盆景在某些方面走到了前面,我們應該虛心地學習和借鑑,那麼在藝術上,民族特色正好是我們的優勢。我們應該珍視和繼承優秀的傳統藝術,從中尋求創新的突破口。

說到創新的突破口,筆者以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盆景僅僅是其中的一項,而各類藝術又都是一脈相通的。因此我們應該從整個傳統文化中尋求突破,而不要局限於盆景本身。

線條是中國傳統藝術最具有魅力的表現形式之一。它在中國的繪畫、雕塑、書法、舞蹈、音樂、建築、園林等各類藝術中均有體現。下面僅從「線條造型」來談談從傳統文化中尋求創新突破的一些想法。

中國人喜歡將情感濃縮在各種不同的線條之中。這些線條不是單純的線條,也不僅僅是塑造形體的因素,它還可以渲洩作者的主觀情感,傳達作者的意趣精神,成為作者表達意志、思想、感情的手段。難怪有人稱」中國藝術是線的藝術」(李澤厚語)。

以線造型,是中國繪畫的主要審美特徵。本來幾乎世界上各個民族的繪畫在原始時期都是以線條來描繪物象,但後來出現了分化,以明暗、色彩為主的造型語言形成了西方繪畫,以黑色線條為主的造型語言形成了東方繪畫。而中國繪畫由於與書法同源,因此更為注重線條造型。

唐代畫聖吳道子所畫的人物衣紋飛動, 猶如被風吹揚,號稱「吳帶當風」;宋代馬遠《山水圖》中的松樹,主幹剛勁,枝如屈鐵;清代鄭板橋畫蘭竹,線條恣意縱橫,無拘無束。

中國古代山水畫的主要表現手法為線條勾勒輪廓,再進行敷色。畫家用一種變化的線條來表現山石、樹皮的紋理,稱之為「皴法」。皴法其實就是一種線條藝術。如「披麻皴」、「折帶皴」、「斧劈皴」、「荷葉皴」、「亂柴皴」等,都是以線條構成,並呈現出各種不同的特色。

中國傳統的雕塑,常常將立體的藝術作平面來處理,目的就是為了表現線條。雕塑本身雖然是立體形象,但把立體的藝術當作平面處理。如人像的面部、頭髮、手、腳、體態、衣著、飾物的表現技巧,都突出了線條。【關注愛木盆景,和愛木一起玩盆景】

中國書法是抽象的線條藝術,它的個性化因素最為強烈。在書寫上,沒有相同的筆跡,就是因為線條最易個性化。同樣的一個字,有不同的人書寫,結果完全不一樣。書法的字形結構,是線條的組合;與之相關的篆刻的印面結構,也是線條的組合。唐代懷素的《自敘帖》,線條如「鐵畫銀鉤」,上下翻轉,起伏擺蕩,有疾有速,有輕有重,極富音樂節奏感。齊白石的篆刻則大刀闊斧,橫衝斜插,線條淋漓酣暢。

中國古典音樂大多屬於「單音音樂」,以旋律見長,其實也是一種線條的藝術,只不過它不像中國書法、繪畫那樣在空間上展開的「線」,而是一種在時間上延綿的「線」。如著名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其作曲的手法並不複雜,幾乎是單向的旋律敘述,但它為什麼能那麼優美,那麼百聽不厭,就是因為它特別注重表現聲音的流動變化和旋律的層層漸進,這種「線」讓人感到纏綿啡測,婉轉悽涼。

舞蹈是肢體語言的藝術。中國古典舞特別注重身形的曲線運動,表現」含蓄柔韌」、 「以柔帶剛」的氣質,同樣也具有線條藝術的特性。

中國古建築的飛簷翹角和外露的結構,園林中的「曲徑通幽」等等,無不體現了線條的特色。

我們不厭其煩地談線條,因為線條是中國藝術的靈魂。

我們再回到盆景。雖然古代盆景留存至今的極少,而且已經發生了變化。但我們可以從許多古代繪畫中看到,當時的盆景造型,非常注重線條的表現,追求外在形態的簡練。

元代畫家李士行的《偃松圖》,細緻地描繪了一件松樹附石盆景,老乾虯枝,懸根露爪,古意盎然。明代仇英《漢宮春曉圖》中的古梅盆景,主幹半枯半榮,小枝蒼勁自然。清代王圖炳《梅花盆景圖》中的雙杆梅花線條曲折多變,姿態呼應。

這些繪畫中的盆景的線條,都是經過了高度提煉、過濾的洗鍊之美,抓住了本質,表現了情感,它和中華民族傳統的審美觀是一致的。

今天,在很多富有新意的現代中國盆景作品中,我們也能看到線條手法的成功運用。

我們知道,盆景藝術的創新,不僅僅是形式、技藝、材料等方面的創新,而應該是傳統文化與現代觀念的結合,既要充滿強烈的時代精神,又要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還必須體現出作者的個性風格。

「時代精神」、」民族特色」、「個性風格」這些虛的概念,都是很難說得清楚,但又能切實感受到的。它們都與線條密切相關。因為線條能夠塑造出生動的形象,表達出豐富的精神內涵,同時可以注入個性因素,使風格上的差異一眼可辨。

對於盆景藝術的創新,我們雖然無法說出具體到底應該怎麼做,因為那是需要靠每個盆景作者通過創作實踐來實現的。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決不能丟掉線條造型這個重要的民族傳統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當然,線條造型僅是中國盆景藝術創新的一個路徑,或一個突破口。在中國傳統藝術的寶庫中,還有許多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 都可以從中尋求到創新的突破口。

擴展閱讀:

20年黃山松培養經驗,松樹特殊階段不可向葉面噴水(1)

高幹黑松盆景《秋風無奈何》成型記

刺柏盆景《高山流水》欣賞,中國盆景藝術大師王恆亮作品

淺談獨幹盆景的布局,把握好這10點,盆景自然很耐看

相關焦點

  • 中國盆景的民族風格,成為國粹藝術,為世界盆景、盆栽人仰慕
    某國著名設計大師來華講學曾說道:視覺藝術要酷。一語道出沒有鮮明個性、非典型的藝術,其視覺效果必然缺乏藝術感染力的道理。立體造型藝術的盆景與其他造型藝術雕塑、插花包括建築等一樣,均要突出一個「酷」字(就內心感受我不太喜歡這個和「殘」組詞的字,沿用「酷」只因一時找不到代替的詞或字而已)現代語境的「酷」字,實為極致的典型,即典型的外觀、典型的色彩、典型的創意、典型的形象。以「酷」這樣極致的藝術語言刺激人的感官,塑造視覺衝擊的強烈效果。
  • 跟著谷主學盆景——盆景藝術流派
    中國的盆景藝術亦是如此,也根據所在區域和藝術特徵分為各自的藝術流派,因為給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地域環境、條件差異和資源差異,經千年歷史的沉澱,盆景藝術流派眾多,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盆景藝術盛宴!中國傳統盆景藝術流派分為嶺南派、川派、揚派、蘇派、海派,其中以花城廣州為中心的嶺南派被稱為南派,以長江流域為紐帶的川派、揚派、蘇派、海派被稱為北派、另外蘇派、揚派、海派曾經被稱為江南派。在改革開放後,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盆景藝術傳統流派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並不斷湧現新的流派,形成百花競豔的大好局面。
  • 「身邊的工匠精神」之盆景藝術大師花漢民
    如皋是花木盆景之鄉,如派盆景源遠流長,是全國七大盆景流派之一。在如皋,有一位中國花木盆景藝術大師花漢民,他一生痴情於花木盆景藝術,在繼承如派盆景原有藝術特色的基礎上,還講究「順其自然、因樹造型」,將色彩繽紛的大千世界,濃縮在咫尺盆缽之中,成為一幅幅立體的畫,一首首無聲的詩。「要用心,還要有興趣愛好。基本功學會了,再根據你個人的智慧去發揮、創新,給人一種享受。」在如皋顧莊村,有一個名為「花神居」的園子。邁入園子,滿眼儘是綠色。
  • 家庭盆景|關於盆景的作用與價值
    盆景作品中融入了製作者大量的時間、智慧、心血和汗水,每件盆景作品都沒有可重複性,可謂是獨一無二的,其本身的價值與盆景的素材、盆缽及造型和技法密切相關,所以自古以來,盆景就有「一拳突兀千金值」之說。盆景已經逐步發展為一個極具經濟價值的產業。在盆景出口方面,中國盆景已佔有很大的國際市場,銷量可觀,已初步成為我國花卉生產的支柱產品。
  • 羅漢松盆景造型過程
    造型是一門藝術,其宗旨就是,運用高超的藝術表現手法從普通的樹形裡挖掘出最高的藝術境界,最大限度的提升觀賞價值。所以必須是「因樹造型」、「因材施藝」。沒有做不了的樹,只有不會做的人,1:造型種類:大致可以做以下幾種:懸崖;斜幹;曲幹:合種:臨水:大樹:國風,雙杆等。
  • 中國傳統文人品格形象與文人樹
    > 本文為吳傳斌原創,首發微信公眾號「眾森園藝」,中國盆景獲得原創作者授權發布 典型的造型是高位出枝,以清瘦、簡約為主要特徵,野性不泯,舒捲自如,散發出仙風道骨的韻趣。
  • 霞浦盆景:山海兼顧的藝術 「玩」出新花樣
    劉景生在製作盆景。冬日,走進位於寧德市霞浦縣城東的閩東最大的盆景園,滿目形態各異的盆景,透著說不出的自然之美。中國優秀傳統藝術之一的盆景,被譽為「立體的畫,無聲的詩」。它以植物、山石、土、水等為材料,縮龍成寸、小中見大,塑造大自然的優美景色。
  • 試論盆景藝術技巧的匠與師
    換言之,盆景素材未經過選擇和提煉,沒有概括和集中,就不能突出表現客觀事物的內在典型美,也不能適度地施用技巧表現創作者的思想情感,更不可能創作出真實動人的藝術形象。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審美意識普遍提高,我國眾多盆景愛好者開始對傳統的盆景製作技藝進行反思,也認識到只有積極反思才能更好地繼承與創新。在我國,傳統的盆景技術受制於沉淪的藝術套路。
  • 精闢:怪異式盆景看似「毫無章法」,卻暗藏十招「盆景美學」!
    怪異式盆景,是以幹身的形態特徵來命名的造型形式。本文咱們以案例來講解,遇上奇特幹身的盆景素材,如何將其打造成為獨特風格的「怪異式」盆景。3.線條的力度美、節奏美、韻律美、空間變化美,這四美得到最佳的展現,是難得的怪異樁材。樁材缺點1.半成品樁,因造型目的不明確,從而造型也無從下手。2.故定託不準確。
  • 中國傳統文化,國畫藝術,人物畫的線條等其他
    衣紋可用飛揚飄逸或枯澀強勁的線來勾勒,線條的跌宕轉折能自由充分地傳達出主體之神。歷代人物畫家都非常重視衣紋的勾勒。衣紋之美成為我國人物畫的主要特色、從中可以識別畫家的風格,後人甚至以畫家們表現衣紋的特點作為規範。
  • 最全樹木盆景分類,輕鬆掌握各種花草樹木適合何種盆景造型!
    樹木盆景知多少樹木盆景——以木本植物為主體,經過修剪、攀扎等藝術處理和精心培養,在盆中典型地再現大自然孤或叢林神貌的藝術品。一提「盆景」二字,可貴可賤。貴在:用時間去雕琢的藝術性、獨特性、不可複製的個性。
  • 樂高推出Creator系列盆景主題拼裝積木:可以完全DIY
    玩懂手機網消息,提起全球知名的拼裝積木「樂高LEGO」,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系列以及產品面向成年玩家,而日前樂高又推出了一款 Creator 創意百變高手系列的「花藝收藏」(Botanical Collection)新作,「10281 Bonsai Tree」以盆景為主題的拼裝積木,不知道是不是想要連中老年玩家也要一併吸引來呢?
  • 樹木盆景枝條的設計理念及製作要點,教你正確的構思和如何造枝
    在盆景造型中,樹木盆景的造型製作,無非就是對根幹枝三者進行藝術加工,通常野採的樁材,其根幹基本已初具規模,特別是野採老樁,根幹蒼勁古樸,只需稍加修飾便可,其後期的製作重點主要就是對枝條的藝術加工,枝條造型的成敗決定了整顆盆景的價值,可見枝條在盆景造型中的重要性。
  • 盆景藝術:帶你走進盆景愛好者的精神世界
    盆景,是一種藝術形式,是藝術家的獨特創造,並不是在盆子裡放上一些植物就是盆景,那是「盆栽」,還不能稱為藝術作品。藝術是心靈的創造,是藝術家獨特體悟的產物。一些通過矮化方式培養出的植物,放到盆子裡,如人們熟悉的金橘,與真正的盆景藝術毫無關係。
  • 盆景造型手法第二關,盆景造型的「八忌」。(第二篇)
    但是盆景它不是一回事,盆景追求的是自然美,這樣必然會引起矛盾的存在,如果種盆景出現有排隊的存在,不論是雙乾式,三乾式或者叢林式,必然會給盆景帶來不自然的感覺。但是盆景的基礎手法是源於自然而高於自然,在大自然裡對稱的現象應該很少吧。所以說盆景裡出現對稱是不對的,出現了就會給人一種刻板,悶沉的感覺。
  • 火棘盆景之-《造型篇》
    盆景製作養活的根坯,根據長勢可於當年5月下旬,梅雨季節或10月中下旬,把它挖出上盆,通過細緻修剪整形,能製作出各種風格的樁景,翌年可觀賞串串紅果壓綠枝的優美盆景。1/3以上,其他各片位於左右上下相間有致,雲片的大小視其整個樹冠而定,但主幹的兩邊雲片的伸長以不超過主幹高度的1/3為好,樹冠的輪廓線條要流暢自然,層次疏密相間,富有變化,繁而不亂、疏而不空使觀賞者感到溫文典雅、穩重大方的韻味。
  • 線條的魅力——試論中國畫的線條表現方法在油畫創作中的重要性!
    摘要:線條是最基本的造型語言,也是最富有魅力的藝術表達形式。線條的元素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中西方的油畫作品當中。油畫藝術始於西方,與中國傳統的國畫藝術看似南轅北轍,毫不相干,其實從東西方藝術的發展過程來看,二者正在將不同的文化精神通過藝術這種語言方式進行滲透與融合。不論是在中國畫中,還是在油畫中,線條的運用直接影響著作品的審美視覺。
  • 中國傳統文化,雕塑藝術,形象和造型問題
    通過形象使雕塑容易和群眾接近的例子是很多的,如觀音像在唐以前的藝術中以帶小鬍子的男像出現,五代則變為中年婦人,宋以後多為年輕而美麗的少婦的形象。雕塑作品中形象就是角色。角色是作品組成的基礎,也是觀眾產生聯想的根據。深入生活及提高藝術素養,才能徹底解決形象問題。
  • 家庭盆景的主要類型及製作方法,微型盆景的製作
    微型盆景又稱些子景、掌上盆景或袖珍盆景,是特指盆缽小於手掌範圍,高度一般不足10釐米的微型藝術盆栽(圖1-1)。它是當今國際上盛行的主要藝術盆栽形式,也是我國目前盆景出口的主要產品之一,其小巧玲瓏,造型誇張,線條簡練,適合居室內陳設。更細更小的還有超微型盆景,又稱拇指盆栽或迷你盆景。
  • 檉柳盆景主要有仿垂柳造型,仿松樹造型的雲片式以及意趣自然式
    檉柳盆景主要有仿垂柳造型,仿松樹造型的雲片式以及意趣自然式。檉柳別名三春柳、觀音柳、西湖柳、紅柳、紅荊條、紅筋條。為檉柳科檉柳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植株多分枝,樹形開張或疏散,有些枝條下垂,新枝樹皮光滑,紅褐或紫褐色,老乾樹皮粗糙多裂紋,呈灰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