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米粒、髮絲上也能雕刻?且看精湛的「微雕」絕技
「微雕」藝術是集中國文化精華的袖珍藝術品,是雕刻技法的一門分支。微雕一般指微細的圓雕、浮雕和透雕(鏤空雕)等。它可以在米粒大小的象牙片、竹片或數毫米的髮絲上進行雕刻,其作品要用放大鏡或顯微鏡方能看到鏤刻的內容,故被歷代稱之為「絕技」。 微雕還有「軟派」和「硬派」之分。
-
影像力|毫釐間雕刻大千世界!濟南有位微雕大師,能在髮絲上刻字
王天明,今年71歲,從事微雕藝術已經30多年了。他的「濟南微雕」技藝有三絕:微書、微畫、微型工藝。酒壺只有綠豆大小,酒杯更是只有綠豆那麼大,極其微小的壺身和酒杯上一共刻了300個字。壺身刻有180個字,刻有李白的《將進酒》,底盤上刻有《李白醉酒圖》,酒杯上也刻有李白的詩詞。不僅中空的壺肚與壺嘴相通,取下壺蓋,加酒後還可注入杯中,令人嘆為觀止。
-
毫釐間雕刻大千世界!在髮絲上刻字的微雕大師:王天明
微雕是中國傳統工藝美術中最為精巧的一種雕刻手法,被歷代稱為「絕技」。在濟南市有一位微雕大師,名叫王天明。不僅能在玉石、壺器、米粒等材料上雕刻上百個漢字,他還能在一根頭髮絲上進行雕刻。王天明,今年71歲,從事微雕藝術已經30多年了。
-
把荷葉雕刻成你們喜歡的樣子,這種歙硯石茶盤,你真的見過嗎?
其實目前雕刻的表現形式也有很多,因為原材料的選取不同,所以雕刻的東西也就不同,不同不是在於價值的體現,而是雕刻風格的一種呈遞。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玉雕、木雕以及翡翠等物件的雕刻,但是玉、翡翠與木頭它們的雕刻方式也完全不一樣,因為玉與翡翠比較硬,所以同樣雕刻一根線條,前者可能花費的時間更長,但是在流暢度上還不如木雕,這是因為材質差異所帶來的雕刻差異,而我今天所要介紹的是石雕,把荷葉雕刻成你們喜歡的樣子,這種歙硯石茶盤,你真的見過嗎?
-
你見過髮絲微雕嗎?頭髮絲上刻字印章,用百倍鏡才能看見!
「我的頭髮在梳子上、枕頭上、衣服上,就是不在我的頭上。」現代很多人都面臨著脫髮的問題,以前是一頭烏黑亮麗的秀髮,可不知為何,也不知從何時起,如今卻是一發值千金了!當然,長在頭上的秀髮值千金,掉了的頭髮在濟南微雕傳承人王天明的手中也有用武之地。瞧,他能在頭髮絲上刻字呢!
-
你知道翡翠鏈雕技藝有多難嗎?翡翠雕刻之鏈雕詳解
翡翠雕刻之鏈雕詳解翡翠鏈雕的玉雕鏈子被稱為玉器中的鏈條,說直白些翡翠鏈雕就是把翡翠雕刻成鏈子的形狀。因為它的工藝難度非常大,所以在市面上很吵能夠見到它的身影。翡翠的雕刻技法都是在翡翠作品的創作過程中,由內向外一點一點減去廢料,循序漸進地把作品雕刻出來,主要是減法意義上的雕與刻。
-
木工雕刻是已知最古老的手工技藝之一
研究歷史不僅可以啟發靈感,帶來新的思路,還可以賦予你的作品歷史背景,從而增加其價值。無論你是屬於藝術品雕刻一族,還是掌握著等同於甚至超越前人的家具雕刻藝術,了解木工雕刻的歷史都能給你帶來自我滿足感和價值感,這種感覺在你出售親自雕刻的作品時會變得更為強烈。
-
三十多年老手藝彈棉花,你見過麼?滿滿都是回憶...
三十多年老手藝彈棉花,你見過麼?滿滿都是回憶......冬日裡,最能溫暖你的是什麼不知道你們的想法是什麼反正對於小編來說是一床十斤的棉被暖暖和和的
-
讓人為之一振的三種雕刻技藝!每一種都嘆為觀止
玉雕是中國最古老的雕刻技法之一,從古至今也是產生了眾多的玉雕佳作,很多技藝更是逐漸試穿淡出人們的視野,今天小編就整理的三種讓人為之一振為之驚嘆的雕刻技藝!環鏈技藝簡單概括就是將整塊的玉石通過雕刻打造成玉石鏈子的雕刻技藝,在玉雕當中屬於最高級最有難度也是最為複雜的雕刻技藝之一,在整塊玉石上取出環鍵要通過對造型的整體研究和玉石性質的研究後才能確定方案。
-
非遺技藝|漳州木偶頭雕刻——巧木造化意萬千
漳州木偶頭雕刻,是福建省漳州市的傳統民間工藝美術,屬於木偶戲道具製作中的一門特殊技藝。漳州木偶的整體造型包括頭、四肢、服裝、冠盔等,木偶頭雕刻僅指頭部造型。(來源:北京看展)漳州木偶雕刻起於晉盛於唐,已有近二千年的歷史。自明清以來,木偶戲已由城市漸進至鄉鎮,並形成了各地不同風格和流派的木偶造型藝術。
-
雕刻技藝 再現經典——安義刀刻匾額書法展作品賞析
這次展出的60多件刀刻匾額書法作品的創作者,是我省匾額書法雕刻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省工藝美術師鄒雙印、鄒雙勇兄弟。匾額,被譽為「梁柱上的家國,門楣上的文彩」。據史料記載,自漢代劉邦命蕭何為漢未央宮題「青龍」「白虎」匾額開始,已有二千多年歷史,至明清時期,已出現「無門不匾、無處不匾」的盛況。
-
上海是現代漢字印刷字體發源地 你知道嗎?
資料圖片 用手機發微信、翻開書本閱讀……當一個個漢字如同空氣一般出現在你眼前時,你可曾想過,這些字體是由誰設計出來的? 新閘路1209弄60號印研工坊內,「現代漢字印刷字體發源地」和「上海印刷字體展示館」兩塊招牌今天同時揭牌。人們最常用的宋體、黑體、仿宋、楷體這四大經典印刷字體,正是在這裡誕生的。
-
民間藝人將鍾南山肖像雕刻在蛋殼上,以傳統蛋雕文化致敬抗疫英雄
談起雕刻,很多人會想到石雕、木雕等雕刻種類。那麼,你聽說過「蛋雕」嗎?沒錯,就是用鳥類蛋殼雕刻加工形成的工藝品。今天,人文山東欄目組就走進了山東省日照市,尋訪這種不同尋常的蛋雕文化。姜忠海先生在雕刻姜忠海先生是山東省日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蛋殼雕刻藝術東港區級代表性傳承人。他熱愛蛋雕,精於蛋雕,雕刻出的作品栩栩如生,令人拍手稱奇、印象深刻。
-
這樣的二郎神楊戩你見過麼?
狸貓在颯漫畫出品的《三眼哮天錄》你們看過了麼?三界戰神二郎神楊戩因為一次任務下凡,因為太上老君的操作變成女生的他認識了海妖藍縭,高中生白小丁,科學家白天宇,楊戩就和哮天犬住在了白天宇家暗中開始了任務,孫悟空墮入修羅界成魔下凡,楊戩為了阻止孫悟空對他用了月冰石讓孫悟空喜歡上自己
-
傳承古法造紙 復活指尖上的技藝
李惠萍開設手工博物館,讓居民體驗古法造紙與活字印刷,近距離觸摸傳統文化 傳承古法造紙 復活指尖上的技藝 ▶「因為傳統技藝裡有溫暖質樸的東西存在,你可以從中摸到文字的骨骼與文化的脈絡……」▶「在這快節奏的時代,人們的生活往往被工作所擠佔。我希望大家能來體會慢下來的美好,在那一刻心生歡喜。」▶「街道、社區跟我們合作一直都很緊密,我們也想讓更多人有機會去感知、去觸摸傳統文化中的一些美好的事物。」
-
b站高齡up主,真實演繹中國傳統技藝,木頭雕刻二次元手辦
最近火起來的一位up主,看到他的視頻時可能讓你驚掉嘴巴。看過視頻的小夥伴應該知道,這位爺爺up主運用自己的高超手工技藝,把中國木雕技術與現在廣泛流行的二次元結合起來。最讓這位爺爺級別的up出名的,是他在之前一期雕刻手辦——炮姐,這一期的視頻播放量達到400w,這個流量是很多視頻自媒體人夢寐以求的級別。
-
重慶大足石刻,雕刻技藝和藝術的完美結合!
說到石窟大家都能想到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等!石刻似乎往大了造,石窟似乎往精品路線走!精美就看莫高窟!高大到海納百川就看樂山大佛!大足石刻摩崖造像群非常龐大,從唐代至今這裡雕刻了五萬多尊大大小小栩栩如生的塑像!199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與大漠敦煌莫高窟並肩!古人雕刻如此巨大的石像不知寓意如何?
-
素描時的頭部髮絲怎麼畫?看完以下內容就有頭緒了!
畫人物素描時,塑造頭髮總是一個很大的困難,不掌握技巧,畫出來的肯定是一塊「狗皮膏藥」,牢牢地貼在頭骨上,按老師的說法,就是"你怎麼能給一個光頭頂著「狗皮膏藥」出去呢?」下面重慶龍行藝術畫室老師來給你講講一些畫頭部頭髮的技巧方法:一、塑造髮型的立體感不管我們怎麼去塑造一個人物的髮絲,最重要的就是我們在對於人物髮絲繪畫時,必須使你的畫筆始終去圍繞著這個頭部形體去進行。
-
寶雞民間「拉麵達人」拉麵細如髮絲能穿針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記者 趙堤涵 武志龍)在咱陝西面種類可是不少,但是您見過細如髮絲六米多的瀑布面嗎?在寶雞就有這樣一位做面的民間高手,這就帶您見識一下。張新民42歲,咱寶雞隴縣人,在這裡他將會給我們帶來一系類的麵食絕技你可要睜大眼睛了(展示)張新民說他的面能拉六米多,而且細如髮絲又如瀑布分流直下,還能穿針,您信不信。張新民:現在第七扣,這就是你們在街上吃的,蘭州牛肉拉麵的細度。這個不止六米,最起碼有八米吧,穿針的話能穿十幾根呢。記者:這是肯定能穿過去,這個沒問題。
-
阿瓦提縣貧困戶致富典型:父子重拾木勺雕刻技藝 帶鄉親一起致富
2016年,阿瓦提縣財政局「訪惠聚」工作隊駐該村後,因地制宜,因戶施策,為村民普及文化知識,宣傳黨的各項惠民政策,轉變貧困戶思想觀念,通過扶志擺脫貧困意識,幫助貧困人口營造致富氛圍,牢固樹立奮鬥脫貧的信心和決心,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典型語錄內涵,激發乾部群眾「擼起袖子加油幹」的實幹精神,依靠頑強鬥志和勇氣迎難而上,克服困難,取得成就,走出貧困,靠勤勞的雙手實現致富,帶領村民過上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