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真的不如嚴母嗎?兩種媽媽養育出來的孩子,這些地方差別很大

2020-12-09 小聆的媽媽

文/小聆的媽媽

最近去鄰居家裡面做客,才讓我知道什麼是家有「熊孩子」,鄰居家裡面的孩子雖然才8歲,但是現在的破壞力卻是槓槓的。不光是對家裡人不客氣,就連我這個陌生人也是毫不客氣的,讓鄰居大失顏面。

我在臨走的時候特意向鄰居說了一個教育孩子的建議,可是沒想到鄰居竟然只是笑著表示:孩子還小,不懂事,我也是很無奈,真的是「慈母多敗兒」

沒想到鄰居竟然覺得並不是慈母,在生活裡面,有很多和鄰居這位媽媽一樣,在面對孩子的時候,根本就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嚴母還是慈母?

其實無論是嚴母還是慈母,都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影響。

著名的心理學家林崇德說過:母親對孩子的影響要遠遠高於父親對孩子的影響。

所以對於孩子來說,媽媽這個形象是會對他們巨大的影響的。

慈母和嚴母的區別?

1. 面對問題,是追究還是包容

當「熊孩子」犯錯誤時候,媽媽對於孩子所採取的方法是追究還是包容,就能看出她到底是慈母還是嚴母。

很多慈母都會在孩子犯錯的時候不斷包容,長時間下去就會讓孩子形成無法無天的性格。

而嚴母就會毆打孩子一頓,會給孩子造成嚴重的心理創傷。

女明星霍思燕的育兒方法就讓人稱讚,當嗯哼因為踩玩具疼了想要把玩具扔了,霍思燕並沒有包容嗯哼這種行為。

而是先去安慰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平復下來,之後再去和他講道理。

2. 對於責任的理解

俗話說得好:父母是孩子啟蒙老師,亦是孩子的終身老師,所以父母一定要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

但是有的父母卻總是在孩子的面前推卸責任,這樣會在無形之中,讓孩子覺得自己永遠都沒有錯,錯的永遠都會是身邊的人。

比如當孩子摔倒的時候,媽媽立刻去扶孩子,這種就是慈母。而選擇讓孩子自己站起來,這一類媽媽就是嚴母。

慈母和嚴母教育出來的孩子,有哪些差別?

1. 性格不同

教育學家說過:一個連幸福感都沒有的媽媽,如何會培養出一個幸福感的孩子。

很多時候慈母養育出來的孩子都是充滿幸福感,而嚴母總是脾氣暴躁,又怎麼會養育出來一個性格溫和的孩子呢。

2. 情商不同

媽媽在和孩子對話時候的語氣是會影響孩子的情商,比如當孩子做成某件事情的時候,慈母就會用鼓勵孩子的語氣,孩子就會充滿自信心。

可是慈愛並不是「溺愛」,太過於慈愛的媽媽,會讓孩子覺得永遠有媽媽可以依賴。

而那些對嚴母,在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就會讓孩子自行解決問題。

相信看到這裡,各位媽媽都明白了,其實對於嚴母好,還是慈母好,這個問題並沒有最標準的答案。

真正的好媽媽是能夠在慈母和嚴母之間自由切換的,只有注重孩子精神方面的培養,還有教育問題,才是一位好媽媽!

推薦各位媽媽不如看一看這套教育孩子的書籍,能夠幫助你做一位真正的好媽媽。

全套共5冊:《好性格讓孩子受用終生》、《正面管教》、《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好媽媽不吼不叫》、《聽孩子說勝過對孩子說》。

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會產生很多的問題,比如:青春期敏感、自卑、孤僻、早戀等等,對於這些問題,家長總是會覺得頭疼。

這5本書貼近生活案例,幫助家長梳理這些問題,正確的引導孩子,同時家長也能夠學會和孩子心平氣和地溝通,真正的走進孩子內心。

一套5冊78元,換算下來每本才16元,也就是你一貼面膜的錢,就能解決你育兒路上所有問題!

點擊下方連結可購買

#父母必修課#

相關焦點

  • 慈母和嚴母養育的孩子有何差別?媽媽來測試下,你是慈母還是嚴母
    選擇讓孩子自己站起來,並讓孩子反省自己為什麼會摔倒,這一類母親扮演的就是嚴母。2、選擇包容還是追究當孩子犯錯時,一位母親對於犯錯的孩子進行包容還是追究,從這些我們就能夠判斷出這位母親是一位慈母還是一位嚴母。
  • 嚴父慈母的組合好,還是嚴母慈父的組合好?都不如父母相互配合好
    晉朝的夏侯湛在其著作《昆弟誥》中說過:「納誨於嚴父慈母。」而古語也有言「男主外,女主內。」父親在家庭中一般來說都唱白臉,母親唱紅臉。但隨著時代的改變,似乎這種傳統教育方式在發生著一些變化。拿我自己的家當典型,在我家,就是父親唱紅臉,母親唱白臉,很明顯的嚴母慈父。女兒喜歡和爸爸黏在一起,對我卻看起來相較比較疏遠。
  • 嚴母慈父和嚴父慈母,哪種組合更利於孩子成長?答案耐人尋味
    雖然嚴母慈父和嚴父慈母兩種組合看似差不多,都是一個紅臉和一個白臉的角色分配模式,但其實對孩子的影響大不相同。那麼,嚴母慈父和嚴父慈母,哪種組合更利於孩子成長?答案耐人尋味。>通常嚴母慈父家庭裡,女兒受母親的影響,性格會比較強勢,脾氣偏火辣,性格大大咧咧,無拘無束,做事可能會缺乏耐心;而男孩長期受母親的壓制,性格會比較內向,再加上男孩更傾向於模仿父親的言行舉止,所以脾氣也會更溫和。
  • 「嚴父慈母」和「嚴母慈父」,哪種配合對孩子更好?不妨看一看
    在這之中,相信絕大部分父母都曾採用黑白臉的教育模式,即"慈父嚴母"或"慈母嚴父",那麼,究竟哪一種形式更加適合孩子呢?我們不妨看看兩個典型家庭的反饋。李先生一家屬於典型的"嚴父慈母"類別,不論是重大決策還是對孩子的批評教育,都是李先生說了算。李先生與妻子育一雙兒女,那麼在這種教育模式之下,這兩個孩子都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 李玫瑾:嚴父慈母和嚴母慈父,4組家庭真實對比,哪種更適合孩子
    李玫瑾:嚴父慈母和嚴母慈父,4組家庭真實對比,哪種更適合孩子在如今社會裡,也受傳統文化的影響:「男主外,女主內」這句話一直都被我們提起,意思就是爸爸和媽媽,在家庭中的角色不同,為家庭分工做的事情有不一樣。
  • 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嚴母慈父還是嚴父慈母,對孩子成長更好,別選錯
    現在很多家庭的父母都是半路出家為人父母,沒接受過專業的家庭教育學習,只是道聽途說「嚴父慈母」或「嚴母慈父」,然後父母接受那種觀念就自己對號入座扮演不同角色,只是得其形而失其神,完全清楚教育的真正意義!不管父母選擇什麼樣的教育模式,主要都是希望能夠培養好孩子,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 嚴母慈父VS嚴父慈母,哪個對孩子成長更有利?關鍵在於這一點
    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在我國傳統家庭教育中一直是「嚴父慈母」的模式,可是如今隨著女性地位的逐步提高,開始出現「嚴母慈父」的組合,那麼兩者對孩子的影響有何不同呢、哪一個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利呢?由此可見,父母在家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對子女造成的影響是不一樣的,家庭教育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性格和成長軌跡,當然,這種「嚴母慈父」有點過猶不及,與傳統的「嚴父慈母」相比,兩者到底有何不一樣呢?
  • 嚴父慈母和慈父嚴母,哪一種更利於孩子成長?答案和你想的不一樣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從前大多是「嚴父慈母」的家庭模式,現在的趨勢反而成了「慈父嚴母」。那麼,嚴父慈母和慈父嚴母,到底哪一種組合更利於孩子成長呢?這是個需要深思的問題。常見的幾種家庭氛圍:1)專斷型這類家庭大多是父權主義,父母說的話如天命一般,必須完全執行。
  • 慈母多敗兒是真的嗎?真正的「慈母」不「敗兒」,全看媽媽怎麼做
    不過很多母親依舊停留在滿足孩子需求來獲取成就感的舒適區不願意走出來,無意間就剝奪了孩子學本事定品格的最佳時機,這個時候的「慈」就成了培養「敗兒」的肥沃土壤。不「敗兒」的「慈母」寵溺的媽媽不能做,疾言厲色的媽媽不能做,那媽媽到底該怎麼做呢?
  • 慈母多敗兒,那麼嚴母就一定可以教出好孩子嗎?
    即使在家裡我也可以經常聽到這個年輕的媽媽大聲地罵著自己的孩子,仔細聽了幾回發現就是因為這個孩子的作業不是很會做或者寫錯了,她媽媽就會對孩子非常的兇,有時候孩子學的是拼音,有時候孩子學的是數學,昨天下樓的時候聽到她媽媽又在大聲的罵孩子「啊?怎麼回事啊你,不知道哪個數字最大嗎?你看看你寫的這是什麼。」到了樓下的時候,老公悄悄的和我說,以後你教孩子的時候千萬不可以這麼兇。
  • 你們家是哪種父母組合:嚴母慈父?還是嚴父慈母?哪種對孩子好?
    其實除了這種最經典的父母組合,還有另外三種比較典型的組合:虎媽狼爸,寵溺二人組和嚴母慈父。這些父母組合到底孰優孰劣?哪一種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呢?第一種組合:虎媽狼爸我的朋友小江就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裡。嚴父嚴母,把家變成了一個爭奪控制權的戰場,在當中長大的孩子,往往孤獨、自卑、情感冷漠。正如奧地利的精神病學家阿德勒所說的那樣: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而小江就是那個用一生來治癒童年的人。
  • 嚴父慈母和嚴母慈父,哪個組合對孩子更好?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對於孩子來說,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同等重要,對孩子的性格和素養的形成,不管是什麼時候都會有很大的影響。在家庭教育當中,父母的對孩子起引導作用,言行和性格對孩子會有很大的影響。
  • 「慈母多敗兒」?事實上毀掉孩子的並非慈母,而是這3種母親
    自古老話說得好:慈母多敗兒。意思是:越是慈祥的媽媽,越容易養出失敗的兒女。不過,難道兒女失敗的原因真的是「慈母」嗎?由於大家對這句話的誤解,讓很多媽媽走上了「嚴母」的道路。失敗的兒女,到底是不是慈母的錯?
  • 誰說「慈母多敗兒」?真正「毀掉」孩子的,是這3種性格的媽媽
    在育兒中一直有「慈母多敗兒」這句話,這話不無道理,心慈手軟缺少嚴厲的媽媽確實容易教育出沒出息的兒子,但這並非是絕對。香港TVB電視劇《封神榜》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範瓊芳飾演的殷十娘就是個典型的「慈母」,將哪吒寵溺的無法無天,導致哪吒犯下大錯,但在關鍵時刻殷十娘及時悔悟開始教訓哪吒。
  • 慈母多敗兒不是玩笑,過分縱容只會讓孩子自討苦吃
    小孫子甚至有些理直氣壯,表示爸爸曾經告訴自己,小孩子憋尿是不好的行為,因此有尿就要撒出來。後來孩子的爸爸果然站出來說,這件事的確是經過自己同意的。其實很多孩子在小的時候都沒有很好的習慣,這些和父母有很大的聯繫,因為父母不懂得給孩子樹立規則意識,所以孩子便不會懂得遵守規則,而且也不知道打破規則最後要承擔什麼嚴重的後果,因此才會變成肆無忌憚,養成驕縱的性格。
  • 並非只有「慈母多敗兒」,這3種媽媽一樣毀孩子,家長都來看一下
    對於大部分家庭而言,父母在家裡基本都是「慈母嚴父」,父母之間不同的性格和教育方式,都在無形中影響著孩子。所謂「慈母」,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彌補「嚴父」的空缺,因為大部分父親對孩子要求高,更加希望孩子能夠學會堅強與獨立,而反之,慈母則可以給孩子一些嚴父給不了的母親的包容和引導,能做到疼愛有度。
  • 農村俗話:棍棒出孝子,慈母多敗兒/有暴力傾向,能教育好孩子?
    農村父母與子女反目成仇,子女不孝順老人,子女寧願出錢也不與老人同住等等這些,發生的還少嗎?棍棒底下出的不緊是孝子,還有仇人。就在我身邊,一位長輩。家裡生活的很好,人也不錯。對鄰居朋友都很好,許多村裡人都說他,人不錯。可就是這樣一個人,對父母敬而遠之,逢年過節能去看看,以是極大的突破了。
  • 慈母多敗兒?為母好頭疼
    影響孩子日後自控能力的因素到底是什麼?許多父母頭疼,既希望給孩子愛和自由,又擔心慈母多敗兒,從小缺乏規矩。要不聽聽專業人士的說法吧。該怎麼管教孩子是一個時代難題。「養孩子的雷真多。」兒子剛滿1歲,33歲的媽媽餘韻已經開始頭大。
  • 父嚴母慈還是母嚴慈父,你選哪個?
    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思想是有著決定性作用的,甚至對孩子以後的家庭教育觀都會有影響。這並不是誇張之言。在一個家庭中,有很多家庭都是父親表現得比較威嚴具有震懾力的形象,而母親大多表現為一邊抱著孩子一邊勸說著父親的形象。
  • 嚴父慈母的教育方式對嗎
    於是,我就了解了一下這個孩子的家庭環境。發現這個家庭中孩子爸爸很嚴格,對孩子要求相當高,是典型的嚴父形象,這就導致孩子很害怕爸爸,爸爸勾勾手,或者說話聲音大一些,孩子就很緊張,就會停下手裡正在進行的遊戲。與之正好相反,孩子媽媽非常疼愛孩子,典型的慈母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