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山縣張店鄉舉辦消費扶貧活動
映象網訊(記者 李學義 通訊員 王冰冰)9月27日下午,魯山縣張店鄉在該鄉舉辦扶貧產品展銷會。記者在現場看到,街上懸掛著「歡慶豐收感黨恩,消費扶貧繪新篇」等的橫幅,氣氛喜慶,來自各村的村民掂著各自的農產品,熙熙攘攘熱鬧異常。
-
魯山縣張店鄉:蠶桑產業 讓村民「破繭成蝶」
映象網訊(記者 李學義 通訊員 王冰冰)「別看我年紀大,但身子骨硬朗,在家門口養蠶,一年到頭能掙2萬多元,咱不比年輕人差......」69歲的魯山縣張店鄉白象店村脫貧戶王和平洋溢著滿足的笑容,聲音洪亮地說。
-
魯山縣張店鄉扶貧龍頭企業二期工程開工儀式舉行
映象網訊(記者 李學義 實習生 王閃閃)5月22日,魯山縣張店鄉扶貧龍頭企業河南灃瑞食品有限公司二期工程開工儀式舉行。魯山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彭清旺、該縣主管扶貧副縣長王獻春、扶貧辦主任李新傑、張店鄉黨委書記李懷海來到開工現場,聽取企業匯報並現場辦公,解決企業發展和復工等方面的問題。該企業董事長邢德昌如是介紹:2014年4月,灃瑞食品在魯山縣張店鄉投建超千平米肉片生產車間,企業由此開啟深耕食品行業的徵程。
-
魯山縣張店鄉:返鄉創業作貢獻 美麗鄉村展畫卷
映象網平頂山訊 (記者 李學義 通訊員 王永安 王冰冰)4月24日,在魯山縣張店鄉劉灣村,村黨支部副書記武須臣帶領著幾名村民在整治人居環境,不少村民受此影響,自發地對房前屋後進行打掃、美化。為整治村莊環境,他個人出資十幾萬元幫助村莊修路;為發展產業,他帶頭引種新品種梨樹,種植梨樹300畝,他還註冊成立了公司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多形式助力村莊脫貧攻堅工作。「梨屬於消費品,剛開始我種了100多畝,現在擴大到300畝,輻射帶動其他村民種植300多畝,樹間還套種了花椒。在我的梨園裡,貧困戶流轉土地有租金收入,來梨園幹活有務工收入,等於雙豐收。」
-
平頂山市魯山縣張店鄉:600萬株花卉開出「三金」助脫貧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消息:3月25日,20餘名村民在平頂山市魯山縣張店鄉馬村的月季種植基地裡拔草,園內多種顏色的月季花連成了一片花海。據馬村一名村幹部介紹,該基地現育有8個系列60多個品種的600萬株月季和20萬棵櫻花、玉蘭花、美人梅。基地通過為村民們發放租金、股金、薪金帶動大批貧困群眾增收致富。
-
平頂山市魯山縣張店鄉:創新模式優環境 增綠增收促多贏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消息:3月25日,在平頂山市魯山縣張店鄉李村,許多村民在自家院子裡栽種月季,美化環境。一排排整潔的農家小院、一行行枝葉漸豐的苗木、一塊塊春意盎然的苗圃,將這裡的鄉村裝扮得愈加美麗宜居。
-
魯山張店鄉:花開「三金」月季產業助脫貧
映象網平頂山訊(記者 李學義 通訊員 王冰冰)為更好的提高貧困群眾的「造血」功能,優化帶貧產業結構,使貧困戶更高質量、高標準增加收入,魯山縣張店鄉馬村村依託村內資源優勢,成立魯山縣騰春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打造月季扶貧基地,帶動周邊貧困群眾走上脫貧致富奔小康之路
-
魯山縣張店鄉:熱心救助野生動物 凸顯生態改善成效
10月1日下午,家住張店鄉李村的李新年先生在散步時發現一群小學生手裡拿了只腿部受傷的鳥兒,在向小朋友們普及了動物保護的知識後,他找到了值班的村幹部,對鳥兒進行初步救治,同時向縣林業部門進行了報告。經林業部門工作人員介紹,這是一隻幼年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嘴白鷺,一般在魯山縣城南部水域分布,在張店區域內很少活動,這次可能是在李村上遊水庫附近生活的白鷺受傷後被群眾發現。目前,白鷺已由縣林業部門收容救治。
-
魯山縣林海珠:餵養「山地跑雞」走上脫貧致富路
12月16日下午,在地處深山的魯山縣背孜鄉郜溝村,冬日暖陽下,一處座落在村外小山坡上的藍瓦紅房雞舍格外引人注目。一大群山雞在樹林裡歡快地飛跑、啄食。「目前『山地跑雞』大大小小還有8000多隻,大約值40多萬元吧。」雞場主人林海珠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
魯山縣:金融扶貧「送上門」
3月3日,魯山縣金融扶貧服務中心幹部職工同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工作人員,組成服務小分隊,來到趙村鎮閆莊村,開展金融扶貧服務「送上門」活動。 「我們對符合條件的44戶貧困家庭逐一走訪,面對面宣傳國家的金融扶貧優惠政策和條件,鼓勵他們使用扶貧小額貸款發展致富項目。」
-
魯山縣露峰街道:「神操作」盤活集體經濟
河南經濟報 記者 吉娜 通訊員 喬新強 張彩芳「這個店鋪原先租金每年只有2萬元,經過我們協調後面的住戶,擴大營業面積後,今年的租金漲到了5萬元,社區一年多收入了2.4萬元呢。」11月24日,站在一家餐飲店門前,魯山縣露峰街道東關社區幹部郝俠自豪地介紹道。
-
平頂山市魯山縣張官營鎮:支部引領產業強 脫貧路上動力足
5月17日,平頂山市魯山縣張官營鎮南王莊村脫貧戶高棉欣慰地說。 據悉,近年來,南王莊村堅持「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大力發展苗圃和香菇種植產業,引進噸包加工廠項目,為脫貧致富持續增添動力。 苗圃種植是南王莊村的傳統產業,到如今已有20多年的發展歷史。
-
河南魯山縣下湯鎮:山上風景如畫 山下村富民安
在河南省魯山縣下湯鎮東北部30平方公裡的區域內,峰嶺起伏,流水潺潺。這裡林地覆蓋率在95%以上,平均海拔176米,從東向西依次坐落了亂石盤、嶽莊、王畫莊、尹和莊和松垛溝5個行政村。脫貧攻堅戰開始後,下湯鎮與幫扶單位利用地理位置和生態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溝域經濟,打造出了一條生態走廊、經濟長廊。亂石盤村位於下湯鎮、庫區鄉、董周鄉交界處,曾是一個遠近聞名的窮山村。魯山縣交通運輸局對口幫扶該村後,投入資金100多萬元,修建了通村入組公路,為該村脫貧致富打下了堅實基礎。
-
ESL預選賽:彩色被幹?玉米又沒能出線?爆種的竟然是Sini
昨晚進行的ESL秋季賽亞洲區預選賽最終輪的比賽,誕生了四名晉級正賽的選手: Sini爆冷2比0擊敗彩色後又3比1斬落Soin,無疑是昨晚最大的黑馬; Chaemiko連下五局未失一局,斬落Anxi與YangE,晉級正賽;
-
魯山縣張官營鎮:支部引領產業強 脫貧路上動力足
5月17日,魯山縣張官營鎮南王莊村脫貧戶高棉欣慰的說。高棉的丈夫在外地務工,她在家打理1畝多地的苗圃,還在村裡引進的噸包廠裡打工,一個月能拿2000多元錢。靠著國家的扶貧好政策和自己的勤勞能幹,她家兩年前摘下了貧困戶的帽子。
-
平頂山市魯山縣張官營鎮:機器轟鳴響 企業復工忙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消息:2月22日,在平頂山市魯山縣張官營鎮銘璽機電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裡,機器轟鳴作響,工作人員戴著口罩正在井然有序地趕工。生產車間裡,工人正在開展工作 攝影 郭東偉 據了解,銘璽機電有限公司創建於2006年,是從事機械加工、鍛造、噴塗、鉚焊為一體的綜合性民營企業,公司佔地面積2.5萬平方米,現有員工250餘人,年產值8000萬元
-
魯山縣辛集鄉範店村駐村第一書記孔維韜:做群眾的貼心人
映象網訊(記者 李學義 通訊員 常洪濤)「名字是我起的,魯山和海關各取一個字,叫『魯關韻』。產品準備先走電商渠道,在拼多多上銷售。」12月15日上午,在魯山縣辛集鄉範店村魯關韻食品有限公司車間內,海關總署駐該村第一書記孔維韜介紹。
-
魯山縣:貧困戶養兔 踏上脫貧路
映象網訊(記者 李學義 實習生 李姍珊 通訊員 王永安 孔令凱)「我這兔子馬上又該剪毛了,那是去年剪的1300多斤,今年市場行情好的話,光這一項收入可達8萬元以上。真是感謝政府的好政策,讓我過上好日子……」9月24日,河南省魯山縣背孜鄉郜溝村脫貧戶張紅旭看著暖陽下來回奔跑的兔子,臉上掛滿笑容。2008年,20歲的張紅旭在車禍中失去了右臂,家庭生活一度困難。2016年,他家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剛開始,張紅旭不但沒有脫貧信心,而且沒有致富意識,於是,幫扶他的鄉村幹部上門與其促膝談心,向他講解身邊的脫貧故事。
-
魯山縣茶庵村:打造特色鄉村 全面推動鄉村振興
「我們村自然環境優越,民風樸實,原先集體經濟發展滯後,近年來,通過選優配強班子,加強黨建引領,多渠道發展經濟,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2020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預計可達到30萬元。」10月15日,魯山縣熊背鄉茶庵村支部書記沈保壘高興地說。 據了解,茶庵村地處魯山縣熊背鄉西南20公裡,全村175戶、753人,面積大約13.08平方公裡,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2018年以來,村「兩委」班子依託當地優越自然資源,打造「蜜蜂小鎮」特色名片,發展袋料食用菌新型產業,謀劃旅遊觀光、民宿農家樂產業,帶動當地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