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中午不睡,下午崩潰」。午睡是現在很多人都有的一個習慣,不管是男女老少都喜歡吃完中午飯後睡一會。好的午睡往往能給疲憊的身體提供一個自我修復的機會,就算只有短短十幾分鐘,也能有效緩解疲勞,補充精神。
但不少人卻有著這樣的習慣,認為午睡的時間一定要長,怎麼也得一個小時以上。那事實上午睡時間真的是越長越好嗎?有科學家在經過實驗之後得出結論:午睡是有一定的好處,但超過某個時間,反而對身體有害。
在2020年的歐洲心血管學會年會上,科學家公布了一項關於「午睡時長和身體健康」的研究數據,數據顯示:長時間午睡會增加30%的全因死亡風險和34%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適當的午睡能給人帶來不小的好處,但「適當」又是怎麼個做法呢,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聽專家的意見。
午睡別超過這個時間
專家告訴我們,現在很多人都有午睡的習慣,但人們的午睡時間經常會超過1個小時,其實這是很危險的行為。
在廣州醫科大學研究團隊中,隊員們將20多個研究共313651名參與者的數據納入分析,研究「午睡和全因死亡風險、心血管疾病風險」之間的聯繫,研究結果讓人大吃一驚。
數據顯示:與不午睡的人相比,午睡時間超過一個小時的人,全因死亡風險增加了30%,心血管疾病增加了34%。
不僅是在中國,在日本東京大學,科學家用30萬人的數據作為研究,也得出了一樣的結論,此外還有德國、美國的科學家也相繼證實這個研究。
午睡時間在一個小時以內的人,身體健康指標越來越好,而超過一個小時的人,則身體越來越差。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午睡時間儘量不要超過1個小時,保持在一個小時之內是最好的。
同時科學家還指出,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所需要的午睡時間也是不用,因此不能一概而論,人們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去合理安排午睡時間。
那麼,午睡的時間多久才能符合健康標準呢?
科學的午睡時間能讓人充滿活力
在科學家給出的數據中,指出了午睡的時間大致在6分鐘到40分鐘,時間的長短不同,所帶來的好處也會不同。
午睡6分鐘:
德國的科學家研究指出,一個人午睡6分鐘之後,記憶力會有所增強。別看這個時間很短,但事實上大腦的運行速度是非常快的,6分鐘的時間足夠大腦將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為新的記憶提供儲存空間。
午睡10~15分鐘:
這個午睡時間非常適合工作者,因為一天的勞累,很多工作者都需要午睡補充精神,但往往他們會發現自己午睡之後會沒有精神,其實這午睡過度的問題。
午睡的時間在10分鐘到15分鐘,人在睡醒之後會極其迅速的清醒,能夠儘快投入工作中。
午睡20~30分鐘:
科學家在進行深入的研究後發現,這個午睡時間是最佳的,對身體健康的提高效果也是最明顯的,這個午睡時長不僅能讓頭腦的整體靈敏度提高54%,而且工作表現率能提高34%,還有助於減緩心衰,保護心臟。
午睡40分鐘~1小時:
關於這個午睡時長,比較適合那些晚上沒睡好的人,如果昨天晚上沒睡好,今天又需要工作,那不妨試試這個午睡時間,淺度睡眠的狀態,可以給大腦「充電」。
除此之外,科學家還指出了午睡要注意的一些事項,防止健康的午睡變成損害身體的「兇手」。
午睡注意事項
適當的午睡能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好處,但有時候人們也會因為一些事情,導致自己的午睡變成有害的。
睡前別吃太飽
胃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吃得太飽會加重胃的消化負擔,影響午睡質量,事實上每個人每餐大致吃到8分飽就可以了,太飽反而不好。
不要趴在桌子上打盹
很多職場工作者在吃完午飯之後都習慣趴在桌子上睡一會,但趴著這個姿勢往往會導致腹部被積壓,睡醒了肚子很難受,而且時間長了還會導致腰部受損等疾病。
睡醒後稍微活動一下
很多人在午睡醒來之後立馬投入工作中,但由於大腦在午睡時處於放鬆狀態,睡醒後立馬受到高強度的指令,會導致人出現頭暈的現象,因此午睡醒來之後要記得先稍微活動一下,喝點水,給身體一個緩衝時間。
以上就是關於午睡的小知識啦,喜歡的朋友可以點點關注,轉發一下文章,大家的肯定是阿柒前進的動力,謝謝大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