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速龍處理器,一直都是不起眼的一個系列,因為與英特爾奔騰一樣,是一個比較低端的系列,定位在辦公學習網遊這方面人群。
但是這個不起眼的系列,在幾天前發布了一款新品,雖然相比於銳龍還是相差不少,但是它的一系列優勢以及價格香氣,已經足夠令很多夠用黨蠢蠢欲動了。
說到優勢,當然是需要有對比,才能體現優勢的了,英特爾陣營與其最直接競爭的處理器便是奔騰處理器。3000G的配置思路似乎與奔騰處理器一毛一樣,這款U的發布,好像就是衝著它來的。
同樣是雙核心四線程,14nm的製作工藝,這款CPU最大的不同便是35W的低功耗以及相對於奔騰系列來說的「高性能」核心顯卡。
同樣是14nm的工藝以及相差不大的主頻下,能做到35W的功耗,比奔騰的54W低了不止一個檔次,這意味著發熱與耗電量都完全不在一個等次上。甚至筆者認為,這個功耗下的速龍3000G,以後極有可能會用在筆記本上。
AMD用在速龍上的一條思路便是使用更高性能的核顯,也就是俗稱買CPU送顯卡,可以回望之前發布的3400G與3200G,其本身性能過得去,價格不高(散片),並且核顯性能相較於英特爾來說不是一般的強,對夠用黨來說是相當實惠,可以省下一張顯卡的錢。經常會有這樣的情況,組裝入門級電腦的朋友,都應該考慮過這個問題,到底需不需要安裝獨立顯卡?之所以有這種疑慮,是因為一般核心顯卡都僅僅是用於「亮機」,性能十分堪憂。所以如果你預算不高的情況下,在遊戲電影等等方面竟然還想有所需求,那就得至少多花一個CPU的錢來購買顯卡。
至於CPU不鎖頻,筆者認為確實是個好東西,但是普通的辦公玩家還是不要折騰的好。具體操作也不難,選用B450或者B350主板,然後給CPU進行超頻,AMD自家就有超頻軟體,3000G實測可以穩定飆上4.1GHz,性能上已經比G5400還要高了。
作為辦公學習所用的電腦,這款處理器也算是夠用黨福音,搭配A320主板,雙通道8G內存,sata接口的固態硬碟,由於整機功耗較低,可以選用250W或180W電源,價格大約在1500以下就可以配齊,非常香
除此之外,許多大神還給這款處理器發掘了不少大膽的用法,得益於低功耗,可以將它組裝成一臺影視伺服器或者軟路由。
所以說,這款速龍3000G與G5400之間,你會怎麼選呢?你覺得這款CPU怎麼樣請在評論區寫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