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上CBA的中國野球手們,很多都已經年入百萬

2020-12-25 騰訊網

小時候打籃球,常被家人吐槽:就知道打籃球,打籃球能頂飯吃啊?

看似頂不了。

教授籃球和吃兩不誤,騷操作

籃球作為全球風靡的兩大球類運動之一,在國內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但真正能進到職業聯賽賺大錢的人,卻是鳳毛麟角。CBA大部分球員30-40萬左右的年薪,和一線網際網路企業的白菜價差不多,比CBA水平還窪的東南亞聯賽工資更低。

打籃球賺錢就是要打得好、進職業隊、賺工資,還得在退役前攢夠自己未來的生活費。不少球員都是從小訓練,或選入青年隊,或打大學聯賽(大部分是CUBA,也有NCAA出來的,比如張兆旭)打出名堂,才能正式踏上職業球員道路。

成為職業球員運動生涯短,退役後沒保障,成材率低。真不如好好學習,進個好公司。

但那是前幾年的情況了。

這幾年,國內靠籃球養活自己的非職業、半職業球員數量逐漸增多,不少還活得非常滋潤。他們的統一稱號就是:打野球的。

沒人有他野

中國野球手到底有多少,沒人確切統計過。有人說超過十萬,有人說不過幾千人。有兩部紀錄片推薦大家看看,《隨波逐流》和《野球江湖》,記錄一些野球手們的生活狀況,創作者都是野球圈裡的經紀人、前CUBA球員,真實,不掩飾。

當時打野球主要靠比賽賺錢,行業內叫打點。一些區縣級地區甚至村鎮(東南沿海地區偏多)在當地的一些聯賽中,為了爭奪比較好的名次,會邀請實力比較強的球員作為外援,很多前NBA球員、前國手都曾出現在這樣的賽場上。

據悉,一場比賽中,普通選手一般在1000元左右,本土頂級選手一場能賺3000-5000元,外籍高水平野球手一場能賺8000-10000元,大部分時候還會有贏球獎勵來激勵這些臨時拼湊的僱傭軍,具體金額要看比賽獎金而定。

著名選手會有更高的出場費,傳聞朱芳雨2017年一場比賽收3-5萬,但比較挑比賽,是圈內公認的物美價廉。也有傳聞說邁克·哈裡斯(作為姚明前隊友,在NBA被裁後自然就來到CBA)參加一場野球比賽,主辦方給了5萬美金,反而不足信。

退役後的豬八哥野球場輕鬆47分

相對而言,前CUBA球員就業更靈活。打不上職業,憑藉大學聯賽的亮眼表現也能獲得一些非職業、半職業球隊的青睞。

靠著保時捷918亞洲首撞出名的富二代秦奮,就在上海組建了KING籃球俱樂部,孫鵬、鐵牛、賴國維等被認為有CBA水平的球員都被高薪招致麾下。他們的工資可不低,據說連工資+獎金,一年從球隊能領回七八十萬人民幣。

一些大企業、機關,也都願意招聘有CUBA經歷的大學畢業生。平時安排些比較閒的崗位,專業摸魚;持續訓練保證競技狀態,有比賽就靠這些「特招生」大殺四方。工資普遍不低,比正常的上班族要高不少。比如深圳大學校隊的幾個球員畢業後被招聘到平安銀行,給出的年薪是40-50萬人民幣。

隊友和對手都很專業,許老闆狂砍30分奪冠

不過打球的人都知道,雖然同樣的打野球,經過大量正規訓練的球員,在戰術素養、技術水平、心理素質絕非野路子的業餘球員可比,5V5的正式比賽對於很多沒經歷過正規訓練但仍熱愛籃球、將其作為職業的野球手而言,並不能得到很好的發揮,能靠打點、進球隊賺錢的野球手數量並不多,進企業還有學歷限制。大部分野球手選擇參加其他類型的籃球比賽,業餘聯賽,3V3、2V2、1V1的比賽,以及街球賽事。吳悠,果子哥,軍哥,林坤,丹哥,炒菜王,魯峰等一批著名野球手,都是通過各種比賽一場場打出的名氣。

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賽事就是虎撲路人王,比賽頻次高、受眾廣,1V1的賽事給選手的個人展示空間大,路人王的人氣選手都擁有數量不少的擁躉。雖然說這些擁躉遠不及流量鮮肉的粉絲那麼忠貞有愛,但至少路人王的人氣選手大小也算個名人,帶光環。

路人王的比賽獎金比較透明,冠亞軍按照亞軍在總決賽中所獲得分數瓜分2600元人民幣,一般冠軍能獲得不到2000塊錢。看起來不多,但早些年不少野球手還都靠它吃飯,比如我們現在熟悉的頭盔哥郝天佶,就為了獎金一年拼了幾十場,總共得了40多次冠軍。

值得一提的是,虎撲最近大幅提升了路人王的獎金,大概4倍,漲到了10000塊錢,等複賽後一定有更精彩的比賽呈現。

頭盔哥好久不戴頭盔打球

當然,參與這些比賽不僅僅是為了錢,野球手需要不斷地比賽積累經驗、磨練技術,以及混圈子。

有人的地方就有圈子,野球手的圈子更是小。比賽中打架的,社交媒體上互懟的,前隊友,各自球迷間有衝突的,林林總總,江湖不大但事兒卻不少,混好了圈子才能更好地抱團賺錢,彼此不擋財路。

看打球能看到打人,值回票價

除了2016年路人王創辦之外,中國野球圈在2018年迎來又一大事件——以草根球員選秀為主的籃球綜藝節目《這!就是灌籃》錄製並播出,瞬間大火,不僅收視率高,豆瓣評分都到了8.7。之後順勢推出的《這!就是灌籃》團隊製作的《我要打籃球》,以及新團隊製作《這!就是灌籃2》,依然熱度不減。

綜藝節目的超高曝光量,令參與其中的野球手們獲得了更高的關注度。當然,喜歡籃球的直男們更多看球技,妹紙們更多看顏值,慢慢有了粉圈文化的那個味兒。

但相對而言,野球手人氣再高,和流量明星比賺錢手段仍然匱乏了不少,現在做營銷、搞品牌都講究垂直精準,球打得再好也上不了綜藝、演不上網劇、炒不起CP。但現在是流量為王的時代,換算手段有很多。

朱松偉人氣堪比二線明星

野球手可以做很多賺錢的事兒,最簡單的就是拍拍短視頻,球技好的秀球技,搞搞籃球教學,球技一般的就拍劇情,姿勢怪、騷話多都有不少的關注度,實在打得不好,消費自己來賣醜還能博君一笑。抖音快手微視發一發,粉絲嗖嗖漲,沒事搞一搞直播聊天傳遞正能量,流量分成就到手了。

喝大了,而已

比如抖音上這位瀋陽的「大哥」,投籃姿勢不咋滴,但命中率還看得過去。出去打一次野球能剪出十多段視頻,點讚評論播放還都不少。

你願意做他的背景板麼

現在講究KOC,粉絲群當然少不了,賣球衣、賣球鞋、賣球,可以產生持續的邊際效益,不過要注意辨別真偽。加群可能還得收費,私下加微信還得另算錢。除非……你是好看的妹紙。恩,少年,算你狠。

消費,還是被消費

影響力大了,還能開籃球訓練營。先從身邊小學生入手,周末帶他們運運球,教不好也教不壞,安全就好,家長樂享其中,有效消耗了娃們過剩的精力,自己能在旁邊安靜刷刷手機,一個娃娃一個月收個千八百,家長完全沒意見。

暑假寒假的,還能辦個集訓營,目標群體就是有籃球追求、覺得自己還能拔拔高的十幾歲小夥子,收費低不了,畢竟要供吃供住。對於提升自己的籃球水平,多少還是有幫助的,但別太深究細節,比如住宿條件、夥食、地理位置之類,不重要。這種集訓營,普遍一期要收費大幾千——畢竟這是網紅班。一期幾十個學生,不少賺錢。

另外運營自己的淘寶店,也是野球手們的一大收入來源。有人通過整理店鋪年銷量數據,預估出淘寶店的年收入,軍哥1200萬,頭盔480萬,野球帝350萬,韓潮150萬……別看了,少年,去練球吧。

JRS稱軍哥淘寶店物美價廉

總體來說,打野球打得好,圈子混得穩,還是挺賺錢的,極大概率超過百萬,千萬以上也有希望。至少是比安安穩穩上班賺的多、更自由,並且從事自己喜愛的運動。

但野球圈同樣是金字塔模型,頂尖的人賺得不亦樂乎,下層基數巨大,以籃球為職業來養活自己,還是一件頗有風險的事兒。

何況,捫心自問,你球打得真好麼?

創作不易,請點個關注,看個熱鬧。

相關焦點

  • 打不上CBA的籃球人別灰心,野球場機會多,草根球星也能年入百萬
    那麼打不上CBA的籃球運動員,難道就只能選擇做一名觀眾嗎?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要是放在十幾年前,沒有打上CBA的的運動員,也就只能放棄籃球夢想選擇改行了,但是現在的時代不一樣了。隨著大眾參與體育的熱情日漸高漲,國內體育市場的潛力巨大,越來越多的資本投入到籃球領域,許多籃球人才們迎來了人生中大顯身手的好機遇。
  • 中國奇石村,村民們靠撿石頭髮家致富,有的人甚至年入百萬
    中國奇石村,村民們靠撿石頭髮家致富,有的人甚至年入百萬石頭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再常見不過了,但是你知道嗎?我國有這樣一個村莊靠這撿石頭買車買房,有的人甚至年入百萬,每年2到4月,長江進入枯水季節,江邊就會露出許多奇形怪狀的石頭,這對於四川瀘州何家壩村來說是一個收穫的季節,他們會三五成群在沙灘上「尋寶」。一塊塊石頭經過挑選、命名、裝飾。搖身一變就無限升值。而且那時間一塊名為蜀道難的,其實售價高達十萬元,為什麼這麼值錢呢?
  • 動不動年入百萬?中國老百姓的真實收入,可能超乎你的想像
    在網絡上,我們經常會看到別人曬出的收入,動不動就年薪百萬,再對比一下自己的實際情況,難免會讓人容易感到焦慮。事實上,中國老百姓的收入真的有這麼多麼?相信很多人都看到了這則消息「中國6億人月入僅1000元」,這是高層領導在記者會上提到的。
  • 知乎沒有告訴你:年入百萬有多難
    「 這些曾經在知乎上的標籤式語句如今已經成為段子,也由於裝逼文化的泛濫,知乎被不少網友笑稱為「逼乎」。 知乎上總會有些標題為「年入100萬是什麼體驗?」,「年入50萬是什麼體驗?
  • FGO:打算仇凜cba都要的話,抽仇凜不抽cba還是蠻划算的
    但拐根據時代不同也不是全部都必須有,有仇凜是這個帖子所有的前提。 在你只有3到4寶不一定能夠比較穩定cba和多寶仇凜我都要的話,你對未來的綠卡新時代暫不考慮,對綠卡末期的陰間本需求不大,有了wcba也無法泛用3t不換人的,有能力且能接受剩下時間用仇凜但cba換人或不換人的,你可以考慮不抽cba。假如你還對第三個50衝大拐有需求(但實際上孔明+cab基本夠用了),cba池子和仇凜太近,可以考慮遠一點的懿末多。
  • 與NBA相比,CBA球隊的logo簡直醜爆了,為什麼他們不改?
    粗劣的盈利模式cba的很多球隊別說是logo,就連隊名也很難企業化,因為命名權是球隊的重要利益來源。最後的原因是根源性的原因,市場化過低,我們也知道,cba雖然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但仍然是一個偽職業聯賽,運營分離還不徹底,球隊標誌就像商標一樣,在偽職業聯賽中不需要特別的職業標誌。
  • 不講「武德」?伍德在CBA被裁後回NBA變主力,和火箭籤4100萬合同
    之後黃蜂沒有選擇與他續約,在兩支球隊打了夏季聯賽之後,伍德籤約CBA福建隊,然而在賽季開始前就被裁掉。 "那時候沒有一支球隊想要我,我甚至被一支中國球隊裁掉。2017年我去中國的一支球隊打球,但不久就被他們裁掉了,因為他們覺得我不夠強,那真的刺激到了我,我幾乎崩潰了。"
  • 家政公司年入百萬,八字口訣「少打廣告,多建渠道」
    我說南轅北轍這個故事並不是我吃飽了撐得,而是我最近通過評論與私信發現,有許多朋友們加入了家政這個行業,但是這些朋友們的行動方向錯了,他們把前期開公司的重點放到哪裡了呢,放在了打廣告上。我並不是反對朋友們去宣傳自己的事業,而是我們到底該選擇什麼樣的方式去宣傳!我開了快10年的家政公司,總結了八個字「少打廣告,多建渠道」。
  • 淘寶又宣布1萬個年入百萬的機會,老兵們找到了新戰場
    同樣地, 2019 年創立的軍旅潮牌「TRUCE」年成交額超過 500 萬,淘寶店「褲之都」、「名匠軒家具」等也都達到年銷售千萬級的規模。從表面上看,這些店鋪似乎毫無關聯,但其實它們背後的掌柜都有著同一個身份:退伍軍人。八一建軍節臨近,退伍軍人再就業引發各界關注。
  • 外國網紅高喊「我愛中國」,就能年入百萬,他們真的愛中國嗎?
    ——埃德蒙·伯克隨著網絡與交通的發展,世界的距離也慢慢的縮短了,即便是在一個偏遠的地區,只要有網絡就能看到世界各地發生的故事,而人們也通過網絡進行相互的交流,也通過網絡去發表自己的意見,中國作為極具民族精神的民族,對於自己的祖國有著更為深厚的情感,因此有很多國外網紅高喊「我愛中國」,就能年入百萬,他們到底愛中國什麼?
  • B站還在虧錢,可有的up主已經年入百萬了
    創作者收益,成為一個繞不去的坎兒。吃瓜群眾都知道公眾號大V刊例價百萬。眾多MCN一年可拿千萬預算投放微博。可很多人對B站的印象還很模糊:用愛發電的up主,到底能掙多少錢?B站和淘寶怎麼合作,又如何盈利?關於這些事,我們問了幾個up主。得出一些模糊的數字,以及相對個人的觀點。
  • 「鐵牛」張鴻林打野球,年入百萬,豪華酒店求婚,女友是白富美
    「鐵牛」張鴻林,在中國野球界,有很高的人氣和知名度。張鴻林幽默搞怪,球品和人品都不錯。最重要的是,張鴻林打野球的收入可不低。 像他這種級別的球員,一場比賽的出場費動輒五六千,年入百萬對他而言,不是難事。 當然,也會有球迷好奇,為何張鴻林不去打CBA呢?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以張鴻林的身體條件和個人能力,他打不了CBA。
  • 十幾歲ceo上節目怒批網癮少年:我年入百萬,你們還沉迷王者榮耀
    十幾歲ceo上節目怒批網癮少年:我年入百萬,你們還沉迷王者榮耀當今社會,人們的物質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遊戲在這個時候走入了我們的世界。我們不能說遊戲這個東西哪裡不好,因為它畢竟是為了滿足我們精神需要才興起的。
  • CBA首屆狀元就打了一場比賽,一年就退役,做圖書館管理員!
    CBA首屆狀元就打了一場比賽,一年就退役,做圖書館管理員!那就是方君磊! 首屆狀元就打了一場比賽!而且居然一年就退役,居然去做圖書館管理員,跟籃球沒有一丁點相關的工作。當時選秀的時候他在找工作,他本人也不認為自己能打CBA。
  • 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一般人都不敢去,中國商人靠擺地攤年賺百萬
    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一般人都不敢去,中國商人靠擺地攤年賺百萬對於一般人而言,越窮的國家也就越沒有吸引力,想像髒亂差的環境,還有著各種不確定的安全隱患,很多人也都不會願意去貧窮的國家去旅遊,但是世界上有著一個國家是位於非洲,開車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一般人都不敢去,但是中國的商人卻在這裡開闢商機
  • 越來越多00後能年入百萬:陪人打遊戲職業火爆
    現在越來越多的00後能年入百萬,這絕對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而陪人打遊戲職業開始備受外界關注,要知道昔日王思聰也是參與過陪練。根據比心公布的《遊戲陪練白皮書》,平臺上已經有接近150萬遊戲陪練賺到錢,其中全職平均月收入7857元,兼職平均月收入2929元。有意思的是,該平臺上此前定價最高的遊戲陪練大神是IG戰隊退役選手王思聰(比心暱稱:ig.wxz),當時其在《英雄聯盟》雲頂之弈這一遊戲模式中的陪練報價是666元/小時。
  • 2020東京奧運會的順延,是中國男籃的機會嗎?不一定吧
    中國男籃在家門口失去了直通奧運會的機會,那麼這也有可能是中國男籃第一次無法參加奧運會,但是隨著奧運會的延期,似乎球迷們又看到了進軍奧運會的希望,中國男籃有了更長的備戰時間,那麼男籃真的有機會嗎?其實中國男籃從本質來講並不是準備時間的問題,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並不是有了充分的時間中國男籃就能一躍而起,在自家門口的比賽,而且還是上上籤,這樣好的機會都沒有把握好,難道說奧運會順延一年就是機會了?男籃世界盃的失利,主教練李楠背鍋,那麼這次奧運落選賽又由誰來背鍋呢?
  • 真實的中國野球圈:年收入百萬打底!比CBA球員更會打比賽
    人家說了「王璁,我要有比賽打我天天打,練什麼練啊,不練了天天打。」沒有對手,這是個問題,這確實是個問題,但這個問題在野球圈沒有。中國這麼多圈層,他們一直在比賽。雖然有的比賽好打,有的比賽難打,但是總體來說,他們得到的鍛鍊不比職業球員差,甚至比很多職業球員還多。而且他們打得比賽,沒有一個人開玩笑,都是各為其主,誰也不想砸自己招牌。
  • 一窮二白的小夥,靠最不賺錢的2元店,竟然年入百萬
    不管你再打什麼算盤,最終離不開一點,就是盈利手段。畢竟沒有盈利能力的生意,幹不長久,只是為別人做嫁衣而已。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人們心中覺得最不賺錢的2元店,有人卻靠它做到年入百萬。可以說,2元店一直都有,以前都是幾個平方的小店,現在都是100平方的大店,甚至搞起了連鎖店,遍地開花,隨處可見。或許,我們經常聽到「全場通通2元,你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可能有很多人都是不屑一顧,但是生意卻非常火爆。那麼,2元店靠什麼生存呢?
  • 螺螄粉聞臭師靠什麼年入百萬 ?
    螺螄粉製作中的聞臭師年入百萬,這個話題近日被廣大網友熱議。大眾對高薪職業一向充滿著強烈的好奇心,那這種職業的待遇因何如此之高?螺螄粉是柳州的一種特色小吃,是該市的一張名片。雖然有人並不喜歡它特殊的「臭味」,但這種食品辣、爽、鮮、酸、燙的風味還是讓眾多吃客們欲罷不能。螺螄粉的味美還因為它有著獨特的湯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