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止痛的藥,特別是頭痛。
本來不想講這個藥,因為我不常用,但後來看了一下功效,還是很好用的,只是我之前的知識儲備沒存到它,現在來補一補。
我今天要講的就是蔓荊子。
《神農本草經》說:「主筋骨間寒熱,溼痺拘攣,明目,堅齒,利九竅」。
這幾個最主要的應該就是骨間疼痛、拘攣了。就像現在各種關節炎,無論大小,小的,比如手指關節疼痛,疼起來也很難受的。
我就是痛過小手指,因為經常用電腦打字導致的,自己給自己做針灸,下不去手,磨磨蹭蹭進針,把我疼得太酸爽了。
而這個蔓荊子也可以治關節炎,如果原先知道,就買一點來煎來泡了。應該會舒服很多。
《本草綱目》說:「蔓荊,氣清味辛,體輕而浮,上行而散,故所主者皆頭面風虛之證。」
這就是說蔓荊子雖然善於治肌肉關節疼痛,但它更善於治療因受風引起的頭痛。
這個很多人都有體會,特別是那種熱感的,頭痛,太陽穴周圍有時還能感受到有血管在那一跳一跳的。
它是馬鞭草科灌木植物單葉蔓荊或蔓荊的果實。主產於山東、江西、浙江等地。以夏季採收的乾燥成熟果實入藥。生用或微炒用。用時打碎。
是草的果實,那肯定小小的,難怪李時珍說體輕而浮。
性味歸經
辛,微寒。歸肺、肝、胃經。
辛就是有點散風了。
功效
疏散風熱,止痛。
古籍上還寫得比較清楚,是治肌肉關節和頭上的疼痛,這邊就寫一個止痛。太保守了。和稀泥。
應用
1.用於外感表證頭昏頭痛
本品味辛而性微寒,雖外散風熱,但發散表邪之力不強,因其善能疏風止痛、清利頭目,故風熱表證而有頭昏頭痛或目赤流淚者,較為多用。且多配伍薄荷、菊花等藥以増強疏散風熱之力。
如《銀海精微》菊花茶調散配伍本品,主治此證.。亦可用於風寒感冒,頭身疼痛,可與羌活、防風等發散風寒藥同用,如羌活勝溼湯。
2.用於其他多種疼痛證
本品止痛之功,還可用於頭風痛、痺痛及牙痛、胃脘痛等證。治前二證,常配川芎、羌活等祛風止痛藥以增強止痛之效;治後二證,可與白芷、升麻等藥同用。
原來不止是頭痛、痺痛啊。還可以治牙疼、治胃痛。看來真是一個很好用藥。要把它運用起來。
用法用量
這個就拿來煎,煎來喝或者外洗應該都有用。暫時我是還沒嘗試過,下次我來用用。
現代研究
現在學藥的非常厲害,基本把每一種藥的大概成分組成都研究出來了。
蔓荊子含揮髮油、蔓荊子鹼、蔓荊子呋喃、紫花牡荊素、維生素A樣物質、生物鹼、脂肪油等。
成分這麼多,我們也不知道有啥用。還是看看具體有什麼用吧。
具有抑菌、抗病毒、鎮痛、解熱、消炎、鎮靜、祛痰、平喘、降壓、增進外周和內臟微循環等作用。
現在西藥治療骨關節炎基本就是用非甾體抗炎藥,就是解熱、消炎、鎮痛。比如芬必得、布洛芬一類。
好了,結束了,中午寫了一篇穴位是地倉穴,專治各種流口水,現在寫一篇中藥,專治各種疼痛。都是好穴、好藥。最後記得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