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億隻保險套缺口背後:高毛利低淨利,國產品牌難成氣候

2020-12-12 新浪財經

來源:貓財經

日前,全球最大的保險套生產商康樂(Karex)公開表示,由於受到疫情影響,其在馬來西亞的三家工廠已有近10天沒有生產出一隻保險套,以目前的庫存量來說,只能再維持兩個月,這已導致導致全球範圍內保險套短缺數量達到1億隻。

4月初時,康樂獲得了馬來西亞政府的特殊豁免能夠重啟廠房,但必須減少5成勞動力,也就是說短時間內馬來西亞的產能將縮減至一半,據《稜鏡》報導,為緩解近期的產能短缺,康樂公司已經把部分產能轉移到泰國工廠,該工廠擁有11條生產線,全年產量達22億隻保險套。

值得一提的是,3月下旬時印度也發布過「停工令」,國內保險套行業受到衝擊,目前,全球三大保險套生產國馬來西亞、泰國和印度現存確診人數均超過1000人,短期內對全球保險套供給勢必有所下降。

除了供給端,需求端的增加也是造成保險套數量出現缺口的重要原因。由於疫情隔離期間娛樂社交活動的驟減,全球最大的成人視頻網站Pornhub倒是迎來了流量高峰,義大利、法國、西班牙陸續封城後的幾天裡,P站區域流量分別環比增長57%、38.2%和61.3%,截至3月17日,P站全球流量上漲了11.6%。

不只是國外,一直以來,擁有14億人口的中國就是保險套消費大國,2017年我國保險套使用量就突破100億隻,約為全球保險套消費量的1/5,而前期我國疫情爆發時,由於物流運力不足等問題部分超市也曾短暫地出現保險套缺貨的情形。

不過,線下銷量受限卻讓線上產品收穫了一波紅利,據京東大數據顯示,情人節期間北京、上海、廣東和福建計生情趣用品成長額增長較快,其中福建和廣東漲幅分別達231%、196%。貓妹搜索了幾家保險套頭部品牌的天貓旗艦店,杜蕾斯、傑士邦等品牌產品最高月銷量均超過10萬,岡本月銷量最高也超過7萬。

難賺錢的保險套,毛利高淨利低

整個保險套的供應市場分為兩方,代工廠和品牌方,其中康樂是全球最大的代工廠,每年生產約50億隻保險套並出口到140個國家,其代工的品牌包括杜蕾斯、美國ONE以及國產品牌諾絲(Nox),但康樂也開始建立自有品牌「Carex」和「Inno」。

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數據,利潔時旗下品牌杜蕾斯獨佔國內保險套市場40%份額,其次主打超薄系列的日本品牌岡本和重新回歸人福醫藥的傑士邦分別佔據10%的份額,除此之外,諾絲、中川、名流等國產品牌也開始逐漸佔據市場份額。

在任何行業裡,代工總是沒有自主品牌利潤高,保險套也是一樣,即使康樂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保險套代工廠,據稜鏡報導數據,2016財年時,康樂生產一隻保險套成本1美分,出廠價3美分,而最終售價則能達到1美元。

國產品牌諾絲的擁有者諾絲科技2017年曾在新三板上市,彼時財報顯示其保險套產品毛利率接近80%,值得一提的是,諾絲科技大部分產品其實都是由康樂代工的,而這也是康樂一直堅持推出自有品牌的原因。

貓妹在天眼查專業版中,以「計生用品」、「保險套」等作為經營範圍進行篩選,數據顯示全國有19萬家相關企業,其中山東省以21876家企業位居第一,佔比11.23%。

不過,雖然國產保險套企業有這麼多,大大小小的品牌也不少,但真正出圈的也就傑士邦、諾絲等幾個,諾絲科技曾經的招股書也表明,保險套行業的壁壘實在是不高,產品同質化嚴重,只是問題在於國產品牌難以提升消費者認可度,而早期我國對於保險套的電視廣告等推廣手段一直有所限制,直到後來提出用於預防愛滋病,政策才有所放寬。

於是為了推廣品牌,2016年、2017年諾絲科技銷售費用分別為7780.56萬、8613.7萬,佔營收比重分別為69.19%、71.22%,其中大額的陳列費、入場費和廣告費是銷售費用增加的主要原因,原本近80%的毛利率經過一番消耗後,淨利率只剩下3.77%,在諾絲科技摘牌前的最後一份半年報裡,其歸母淨利潤已經轉虧。

就目前的情況來說,雖然境外保險套工廠面臨產量問題,但中國也是保險套生產大國之一,再加上這麼多保險套相關企業,短期內也基本能夠保障國內保險套的供應,這對於國內品牌商來說也算是一個不太利好的利好消息。

保險套業務難成氣候,提振業績還得「吃老本」

國內有保險套業務的上市公司可謂是少之又少,去年養殖戶大湖股份賣岡本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此外,A股最大的保險套生產商就是人福醫藥了,2006年人福醫藥以1.37億元的價格出售了傑士邦70%股權,對手方為澳大利亞橡膠手套製造商安思爾(Ansell),當時人福醫藥淨獲利8000萬。

但保險套實在是個一本萬利的生意,出售前其所能帶來收益也實在可觀,於是2017年人福醫藥又聯手中信資本以6億元的價格買下了安思爾的保險套和潤滑劑業務,一來一去價格就翻了數倍,不過在安思爾旗下的這些年,也讓傑士邦「鍍了一層金」,提升了國內消費者認知度的同時,也成為國內保險套銷售量第二大品牌。

但回國後的傑士邦有著跟國內其他品牌一樣的困境。人福醫藥全資子公司樂福斯直接持有傑士邦衛生用品有限公司95%股份,2018年年報顯示人福醫藥安全套業務毛利率為57.07%,而回國後的第二年樂福斯營收達到16.58億,同時人福醫藥安全套業務營收也同比增長177.71%,但樂福斯的淨利潤也只有3268.86萬,淨利率不足2%。

2019年半年報時由於外幣匯率及融資利率的上升,樂福斯開始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形,上半年8.16億的營業收入最後只剩下584.33萬淨利潤。

在保險套業務難以成為第二支柱時,人福醫藥的主要收入來源還是麻醉劑等精神類藥物,而主營這一業務的宜昌人福也貢獻了2019年上半年主要的利潤。想來想去目前創收還是依靠麻醉劑,4月初人福醫藥又收購了宜昌人福13%股權,收購後持股比例達到80%,繼續為宜昌人福控股股東。

二級市場上,人福醫藥股價應聲而漲,繼8日漲幅達到8.26%後,9日開盤人福醫藥增幅再次衝上9%,截至發稿,人福醫藥股價為18.81元,漲幅達5.56%。

相關焦點

  • 疫情之後保險套市場缺口超1億,國產保險套逆襲的機會到了?
    可能很多人都沒有留意到,一向令人難以啟齒的成人用品及保險套行業,也是如此。只是,與一些行業大蕭條所不同的是,在疫情時期,保險套的需求出現了暴增。近日,據媒體報導,全球最大的保險套生產商馬來西亞康樂在馬來西亞的多工廠沒有生產過一個保險套,最直接的影響,是導致全球保險套短缺數量達到了1億個。
  • 2020中國十大國產保險套品牌榜
    據悉,中國是全球最大的保險套消費國家,保險套生產及包裝企業達400多家,年銷量達100多億隻,市場規模每年增長20%以上。在近些年以來,湧現了許多國產保險套品牌。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中國十大國產保險套品牌。
  • 最大生產商停產,全球保險套現1億缺口!有A股公司大漲50%,上海成都...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位於馬來西亞的全球最大保險套生產商康樂公司(Karex Bhd)此前被迫停止生產,隨後被允許逐步恢復。其警告,由於市場供應減少50%,已造成1億個安全套缺口,而康樂公司庫存只足以應付兩個月需求。國內來看,多方信息顯示,目前國內安全套供應已相對穩定,而後期部分產品不排除漲價的可能。
  • 毛利高淨利低 博士眼鏡闖關IPO
    與留給大多數人的印象一樣,眼鏡屬於高毛利產品,博士眼鏡近年來主營業務的毛利率均在70%以上,但其淨利潤並不可觀。其背後,是銷售和管理等費用的高昂支出。它們的背後,正是赫赫有名的PE機構九鼎投資。  同時,專注於醫療行業投資的華蓋資本也通過華蓋成都和華蓋溫州持有博士眼鏡2%股份。另外,投資過森馬服飾的盛坤聚騰也出現在股東名單中,持股比例為1%。
  • 安全套全球短缺1億個?已成新晉被瘋搶對象
    據彭博社報導,日前,全球最大保險套生產商馬來西亞康樂( Karex )公司公開表示,因疫情影響,其在馬來西亞的三家工廠有近10天來沒有生產一個保險套,這已經導致保險套短缺數量達到了1億隻。不止是馬來西亞,保險套另一生產大國印度也已於3月下旬發布「停工令」,其國內保險套生產基本停滯。而隨著疫情蔓延,泰國等地保險套產業會不會受影響還不得而知。
  • 安全套全球短缺1億 國內廠商銷量暴漲
    但熱銷背後,安全套供應鏈也正遭受因疫情引發的不穩定因素的考驗,甚至出現了全球短缺1億隻安全套的說法。「馬來西亞的康樂是我們最大的供應商,馬來西亞方面要求康樂停產半個月,我們知道康樂的情況之後,立即進行密切溝通,雖然康樂的貨比較緊張,但因為我們是重點客戶,對我們的供應還算比較穩定。」
  • 京東健康上市背後:中國男人的壯陽藥和保險套 東哥都承包
    來源:易簡財經京東健康上市的背後:中國男人的壯陽藥和保險套,東哥都承包3000億市值的京東健康,主要賣壯陽藥、情趣品、保險套...藥品收入佔比不到三成。東哥真是承包了中國男人的夜生活...01京東健康IPO12月8日,京東健康正式IPO,登陸香港聯交所。
  • 全球最大安全套廠商康樂停產,缺口將達一億隻,安全套還夠用嗎?
    需求在漲,供給卻出現缺口。3月27日,據英國路透社報導,過去10天,全球最大安全套廠商康樂公司(Karex Bhd)在馬來西亞的三家工廠裡沒有生產過一隻保險套,將導致安全套缺口達到1億隻。公司CEO Goh Miah Kiat發出警告,目前的庫存量只能再維持兩個月,全球各地都會看到安全套短缺的情況,保險套價格可能會上漲。
  • 全球最大安全套廠商:庫存只夠2月,缺口上億隻!手套也告急,這個國家...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保險套產能缺口上億總部位於馬來西亞的Karex(康樂)是全球最大的保險套生產商,生產了全球20%的保險套。而在近日,康樂公司警告稱,全球將面臨保險套供應短缺,目前庫存量只能再維持兩個月,預計產能缺口達到上億隻。
  • 人均40多隻…更多、更女性、且更綠的裡約奧運保險套
    縱觀各屆奧運,奧運主辦方免費給選手提供保險套已成常規動作。此後保險套數量有增有減,幾乎都在10萬隻左右。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只有1.5萬隻,奧運村的一位護士稱,「只在運動員萬一有狀態的時候提供」。2000年雪梨奧運會,因為提供的7萬隻保險套在奧運會才開到一半時就用完了,主辦方又慌亂地湊了2萬隻。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保險套上印著「更高、更快、更強」……額,是真的印了「更快」嗎?誰能幫小千找到北京奧運會保險套圖片以證實?
  • 京東健康 一家靠壯陽藥和保險套撐起3000億市值的公司?
    其上市次日股價表現雖不如首日亮眼,但盤中漲過120港元,最終收於112.2港元,總市值3508.59億港元,較已上市6年的阿里健康高出近150億,1050億市值的平安好醫生更是被遠遠甩在了後面。作為網際網路醫療領域的後浪,京東健康憑什麼值這麼多錢?從昨天到現在,不少人在思考這個問題。
  • 三隻松鼠股東欲套現56億 營收淨利背離 OEM模式弊端漸顯
    7月13日,三隻松鼠(300783.SZ)1.86億股首發限售股正式解禁,佔總股本比例的46.38%。巨大的解禁壓力不是空穴來風,前5天,即7月8日,公司第二大股東和第三大股東早早宣布減持行動。增收不增利,毛利下降陷瓶頸三隻松鼠成立於2012年,主營業務為自有品牌休閒食品的研發、檢測、分裝及銷售,主要產品為炒貨食品、堅果、果乾、烘焙、肉製品等休閒食品。2019年7月12日,三隻松鼠在創業板掛牌上市。
  • 國產服飾品牌之困:ZARA、優衣庫的步伐真就這麼難追趕嗎
    來源:經濟觀察網原標題:國產服飾品牌之困:ZARA、優衣庫的步伐真就這麼難追趕嗎ZARA和優衣庫最值得被說道的是:ZARA的「快時尚」供應鏈管理模式被國產品牌爭相模仿,但亦很難被複製;優衣庫對面料環節嚴格的把控,折射出一些國產品牌在這一環節的缺失程度。一直被模仿,卻從未被超越。
  • 從馬桶蓋到保險套 中國製造品牌意識何時醒
    後來拆開來看,12隻保險套10隻有洞孔,他們才恍然大悟。後來經過排查,發現小雨買到的是沒有批號、生產信息的假冒的保險套產品。  不斷出現的「小事」一次次打臉中國製造,有人不禁發出疑問:如果說智能馬桶蓋、電飯煲因為科技差距我們做不好情有可原,那為什麼強大的中國製造居然連保險套都有那麼多小公司去山寨?中國能做好保險套的廠商到底去哪了?
  • 全球最大保險套廠商疫情下竟然停產了!連安全套都缺一億個...
    來源:雪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最大的保險套生產商馬來西亞康樂(Karex)過去10天在馬來西亞的三家工廠沒有生產過一個保險套,這已經導致保險套短缺數量達到了1億個。該公司上周五才被允許逐步恢復。科學研究發現,性生活頻率與家庭收入成正相關,收入越高,性生活越頻繁。家庭月收入達到2萬以上,近70%能保證平均一周一次性生活,平均一周2次以上的用戶比例高達43%以上。全球市場方面: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全球保險套的市場規模超過60億美元。以銷量和銷售額來算,亞太地區是成長最快的市場,年複合增長率(CAGR)為7%。
  • 超薄保險套名不副實 岡本厚度超出宣傳值50%
    2015年1月,《消費者報導》向國家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送檢了岡本、杜蕾斯、傑士邦、倍力樂和雙一(計生免費派發)等5品牌 「超薄」款保險套。結果顯示,岡本、倍力樂2品牌保險套的實測厚度不達宣稱厚度,相差一倍之多,傑士邦的宣稱厚度也令人懷疑。而5品牌保險套之間的厚度最大相差1.7倍。
  • 高毛利卻虧本,都市麗人們真的品牌老化了嗎?內衣生意有多難做?
    NEIWA內外品牌化的步伐會更早一些,19年C輪的投後估值據稱已超過10億,最近更是請了王菲做「品牌全球代言人」,新生代品牌風頭無兩。雖然無鋼圈內衣是當下的潮流,契合女性意識的覺醒,以「不壓迫」、「舒適」作為賣點獲得高關注度;且天然更適合電商銷售:因為尺碼少,再乘上粉絲運營之勢,迅猛不可擋。
  • 阿迪達斯31元T恤+343億存貨的背後,哪些品牌在瑟瑟發抖?
    一、現金吃緊 VS 343億庫存 罕見的折扣背後,或許是2008年後運動品牌的又一輪庫存危機。 對任何一個鞋服品牌來說,這次疫情都是一次重創。但Simon Irwin等瑞士信貸分析師認為「阿迪達斯是主流運動品牌中最脆弱的那個」,他們將德國品牌業績從中性下調至表現不佳,並將其12個月的目標價從230歐元下調至了199歐元。
  • 封城76天,保險套緊缺1億!疫情之下,暴露了最真實的兩性關係
    報導稱,該公司因疫情被迫停產一周多,已造成1億個安全套缺口。緊缺一個億,而疫情還在繼續。這意味著,套套一時半會是不可能得補充的,會告罄很久很久。於是,重回熱戀的夫妻,日子過得蜜裡調油,連性生活頻率都變高的夫妻,絕非少數。02隔壁一對夫妻,已經把吵架當成了家庭生活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