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異常火爆的夏天后,美國股市連續兩個交易日出現大跌,這是不是對投資者的警示?投資者是否要準備好應對更大的麻煩?被譽為「華爾街預言家」的黑石集團副董事長拜倫·韋恩認為,市場目前面臨巨大的回調風險。他告誡說,當前市場賭博心態濃重、經濟形勢總體疲軟,大選前還可能出現社會動蕩,這些因素都值得警惕。但他同時認為,對於耐心的投資者來說,機會依然存在。在近日接受瑞士The Market專訪時,韋恩還就其他一些市場熱點問題發表了看法。
以下為專訪實錄:
問:過去一周中,美股的上漲勢頭遭遇重挫,這是否預示著接下來會有更大麻煩,還是股市在經歷一段時間爬升後的短暫調整?
韋恩:大部分投資者都感到疑惑,因為美國經濟的表現似乎趕不上金融市場的表現。可事實上,兩者之間並不存在脫節:是散戶投資者推動股市不斷創出新高,尤其是推高了網際網路類股的股價,這類股票受益於遠程辦公這一大的趨勢。
問:在目前這輪漲勢中,散戶投資者究竟扮演著多麼重要的角色,這個問題已經成為人們爭論的焦點。您對此怎麼看?
韋恩:市場目前的賭博心態很重。放在過去,散戶投資者可能會押注體育賽事,由於疫情導致大部分賽事停賽,於是轉而押注股市。這一點在Facebook、蘋果、亞馬遜、奈飛、谷歌、特斯拉等大牌科技股的股價中得到充分體現。但我認為,這並不能代表股市的真實狀況。看看期權市場就會知道。現在有很多散戶購買期權,但買入時間距離期權到期日通常只有兩周,有的甚至連兩周都不到。對市場而言,這種投機心理不是好事。
問:作為投資界經驗最豐富的市場策略師之一,您曾見證過許多不同尋常的歷史時期。這種投機情緒會讓您聯想起90年代末的網際網路泡沫嗎?二者之間的相似度有多高?
韋恩:每一輪市場周期都不相同。90年代末,網際網路技術取得的重大突破為網際網路泡沫的形成提供了溫床。網際網路改變了人們的生活,這固然是一種積極的變化,只是網際網路被賦予了過多的意義:股價被高估,市盈率一度超過30倍。今天的情況全然不同,相比網際網路,新冠病毒的出現是人們不願看到的意外,它不但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而且長期影響難以評估。在我看來,股價的確存在高估,但不像以往那麼驚人。因此,市場脆弱這一點不假,但不會因此進入熊市。
問:為什麼這麼說?
韋恩:在美國,大約有40%的勞動人口可以在家工作,而且可以保證效率。雖然待在家裡,但我們可以做很多事,只不過有些東西無法實現,比如與同事的互動、對年輕人的指導、相互間的交流,等等。經濟在漸漸復甦,但失業率仍高於8%。這種情況下,購買力會嚴重不足,因為如果沒有工作,你就會省吃儉用,不會大方花錢。即便有工作,疫情時期也會感到不安。就我自己來說,我現在的開銷就沒有正常時期那麼大。我現在不看電影,也不外出就餐,連衣服也不怎麼買。此外,第四季度美國將有1700萬家庭因無力支付租金而退租,這相當於3000萬到4000萬人口流離失所。
問:這將對經濟復甦造成何種影響?
韋恩:我認為,美國經濟的復甦進程就好像是一個「 √ ̄」型的平方根符號。到目前為止, V字型部分已經完成:樓市強勁反彈,製造業也有了改善。以美國國內汽車產量為例,5月-6月間,這一數字增長了200%,目前已經恢復至疫情前水平的近三分之二。儘管如此,仍有大量經濟領域面臨著嚴峻挑戰。酒店、餐飲、景區、郵輪等行業要恢復元氣,還需要很長時間。而疫情可能對航空業造成長期負面影響。數以千計的小企業在衰退期間關門歇業,其中有許多永遠也不會開張,因為企業老闆要麼破產,要麼選擇了提前退休。因此,經濟的改善是循序漸進的,復甦步伐不會停止,只不過要比剛開始的時候慢一些。
問: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過後,美國是第一個擺脫衰退的國家。這一次的情況會反過來嗎?
韋恩:這樣的苗頭已經出現。中國看上去恢復得不錯,歐洲緊隨其後。美國已經掉隊,因為不管是社交隔離、病例追蹤、病毒檢測還是佩戴口罩,美國的防疫措施都不夠嚴格。依然有相當數量的人對此不屑一顧,這會種下惡果。
問: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韋恩:按照最樂觀的估計,美國經濟目前可能已恢復到正常水平的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然而從目前的股價來看,市場似乎認為,經濟到明年的某個時候就能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這種可能性很低。要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最早可能要到2022年,即便對於這個時間,我都不敢確定。除此之外,市場還假定今年底新冠疫苗就會問世。這並非憑空猜測,但更可能的情況是,從明年起才可以開始接種,而且只是針對特殊人群。對於我這樣的普通人,可能要等到明年底才能接種。所以綜合來看,經濟回歸常態恐怕要等到2022年。
問:您平常喜歡旅遊,喜歡拜訪世界各地的客戶。疫情給您的個人生活帶來了哪些影響?
韋恩:現在我每周出門一次,去朋友家吃飯,而且我會告訴朋友,請的人不要超過六個。大多數朋友都會按我說的做,但上周六我去一個朋友家吃飯,家裡坐了八個人。我覺得一張桌子上的用餐人數不該超過八個。從3月份開始,我就不再坐飛機旅行,在接種疫苗之前,我都不想再坐飛機。我也不去實體店。餐廳還是會去,但只是點外賣。現在我和妻子住在一起,偶爾會有親戚來家裡,所以我沒什麼可抱怨的。
問:距離總統大選只有不到兩個月了,選情會對金融市場造成什麼影響?
韋恩:很多事情都取決於誰最終贏得大選。拜登的勝算本來較大,但他的領先優勢已經縮小。郵寄選票的爭議也很大。如果按選舉日當天的票數計算,川普將成為贏家。但如果將所有郵寄選票計數,我認為拜登會獲勝。所以選情從一開始就不明朗。如果拜登當選,政府可能會增稅,但這一點尚未在分析師預期中得到體現。這種情況下,預計企業收益在明年恢復至疫情前水平的那些人,未免太過樂觀。在我看來,企業收益要回到2019年的水平,可能要等到2022年。
問:如果拜登當選,股市會有什麼反應?
韋恩:候選人之間的辯論很重要,但總會有發揮失常的時候。假如市場確信拜登會當選,那麼股市將會下跌。拜登當選後,企業稅和個人所得稅都會提高,行業監管也會更加嚴格,尤其是川普任內被廢除的環保法規,這些法規會重新啟用,並且執行得更加嚴格。所以民主黨獲勝的話,會發生一些重大變化,這些變化對股市來說或許都是利空。儘管在許多投資者看來,川普獲勝更有利於股市,但市場目前普遍認為,川普獲勝的概率正在降低。
問:這種情況下,股市回調的可能性有多大?
韋恩:可能性很大。目前,基於明年預期收益的市盈率已經達到23倍,可以看出,股票估值已經充分。任何可能的差錯都沒在股價中得到反映。美元已經下跌10%,這對市場來說是個隱患。雖然美元下跌有助於提升企業收益,但弱勢美元不是好的兆頭。至於美元還會下跌多少,沒有人能說得清。
問: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美元走軟?
韋恩:我只能說,股價達到現在的水平,是因為市場默認目前的形勢會一直延續,但問題是很多因素會導致環境發生變化。我們還沒有戰勝新冠病毒,即便疫苗問世,我們也不一定有把握取勝,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會接種疫苗,接種流感疫苗的美國人也只佔到四成。因此,那些沒有接種疫苗的人將在很長時間內攜帶病毒。而美國社會的動蕩、龐大的財政及貨幣刺激計劃、防疫措施的鬆懈,加上華盛頓的政治僵局以及美國對國際事務的消極應對,這些很可能已經削弱了美國的國際地位,因此也對美元走勢造成了間接影響。
問:美國今年的預算赤字可能達到創紀錄的3.3萬億美元,比2008年金融危機高出一倍有餘。您對此感到擔心嗎?
韋恩:這些在將來都要付出代價。到目前為止,這些問題還沒有在通脹或是利率中顯露出來。我們將付出何種代價,現在還不得而知,但這種大規模的財政和貨幣刺激計劃不會永遠持續下去。刺激計劃規模之大,可以說前所未有,它將推動經濟走上正軌,但最終,經濟還是要依靠自身的內力實現增長。直到現在,這種「內力」還沒有出現,所以市場只能依賴政府的不斷扶持。在我看來,就好像是政府為經濟「續命」:經濟之所以能夠苟延殘喘,是因為有貨幣擴張和財政支出。這意味著,一旦政府收手,經濟將會下滑,並可能再度陷入衰退——這是一種極其危險的局面。
問:越來越多的觀察人士擔心出現通脹,您也有這種擔心嗎?
韋恩:我不擔心通脹。還有很多人沒有工作,這表明薪資上漲的可能性很低。食品價格的確在上漲,但油價只有40美元多一點,而石油是最重要的大宗商品。總之,通脹問題不會出現,利率也會維持低位,這些對股市來說都是利好。
問:您對黃金怎麼看?
韋恩:我談不上喜歡黃金,但我認為現在持有一些黃金也可以。我建議散戶投資者可以在投資組合中配置5%的黃金,機構投資者沒有這個必要,因為它們有很多地方可以投資。
問:您每年的「市場十大意外事件」預測在華爾街可以說人盡皆知。未來會有哪些令投資者意外的事件發生呢?
韋恩:就世界範圍來說,如果中國與西方的關係出現改善,會讓人感到意外。全球兩個最大經濟體之間的對抗對市場來說不是好事。因此,如果中美關係出現某種緩和,兩國關係恢復正常,金融市場將受到積極影響。如果川普連任,這種情況應該不大可能出現,如果拜登成功當選,可能性倒是更大,不過也沒人說得準。
問:在當前環境下,您對投資者有什麼建議?
韋恩:市場投機氣氛很濃,這一點從蘋果、亞馬遜、Facebook等公司的股價中就看得出來。但市場中被低估的股票也不在少數。有些板塊很有潛力,比如酒店旅遊和能源類股,因為我們最終會回歸正常。具體時間我說不好,但那一天到來時,這些股票會有不俗的表現。如果現在開上高速,會發現路上有很多車,說明人們已經在駕車出門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現在的石油消費量已超過一年前的水平。過去一段時間,航空、交通以及酒店旅遊板塊的表現很糟,股價下跌了不少,對能承受一定風險並有耐心的投資者來說,其中有一些不錯的投資機會。
問:全球範圍又有哪些投資機會呢?
韋恩:我對新興市場持觀望態度。就估值來說,它們很有吸引力,但另一方面,它們在疫情中遭受的打擊比發達市場更加嚴重。歐洲不錯,那裡有很多理想的投資機會。金融類和銀行類股對我很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