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河南法制報記者荊銳
導言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自然人合法財產日益增多,社會家庭結構發生新變化,因繼承引發的糾紛越來越多,情況也越來越複雜。此次民法典繼承編擴大遺產範圍,刪除列舉內容;擴大法定繼承人範圍,侄甥可代位繼承……是不是這意味著微信帳號、遊戲帳號等虛擬財產可以繼承,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也能列入繼承人?一系列的變化,將給我們的「生前身後事」帶來什麼影響?河南法制報記者邀請法律界相關專家學者,為大家詳細解讀。
法條援引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條【遺產的定義】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
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根據其性質不得繼承的遺產,不得繼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條【代位繼承】被繼承人的子女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輩血親代位繼承。
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繼承。
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被代位繼承人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
網友、群眾說
開心的鵝:我覺得有些人誤讀了這件事,擴大繼承權範圍對保護私有財產來說是好事,不會影響到第一順位繼承人。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希望我的後代可以看到我帳號上記述的故事,知道我也曾經少年過,家族的長河中需要這些瑣碎的小故事。
等容膨脹:Steam的註冊協議說了,帳號所有權不能轉移,理論上說人死戶銷,QQ應該也一樣。
夢想天生:我有一個問題,未經審批允許在中國大陸正式運營/發行的遊戲是否在遺產範圍內?比如某些網遊外服的帳號。
■專家釋法
最大限度保障私有財產繼承需要
河南省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秘書長、鄭州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申惠文
法定繼承人範圍的大小,表面體現的是可以繼承遺產的親屬範圍,實質上是國家對公民私有財產特別是被繼承人遺產的尊重。
法定繼承人範圍規定得太窄,就會經常出現無人繼承的遺產,城裡收歸國有,農村收歸集體所有。法定繼承人範圍越寬,可以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繼承人就越多,形成無人繼承遺產的可能性就越小。民法典對於可以繼承的財產,採取了負面清單的立法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只要法律不禁止,均可繼承,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私有財產繼承的需要。
繼承是解決自然人死亡後的財產移轉問題,民法典繼承編與每個人息息相關。民法典頒布後,要通過各種途徑加強宣傳,讓普通民眾知悉相關的權利和義務規則。同時,法院應當樹立民法典意識,從體系角度看問題,處理繼承糾紛。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講師(博士)宋皓
擴大遺產範圍一方面可以確保法官的自由裁量權,進一步確保個案的公正;另一方面,個人財產被認定為遺產後,根據繼承編相關規定進行繼承,而非屬於國家所有或者被服務提供商收回,保護了繼承人與被繼承人的利益。
另外,現代社會不少「失獨」家庭、丁克家庭以及不婚家庭中,老人均由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進行照顧,盡主要贍養義務。如果被繼承人沒有訂立遺囑,且沒有法定繼承人,依照法定繼承的規定,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並不是法定繼承人,無法繼承遺產。一方面其所盡的贍養義務並未得到法律上的肯定;另一方面面臨家族財富外流的風險。因此,繼承編此次將侄甥納入代位繼承人的範圍,是對亟須規制的問題進行的及時回應,符合我國現代社會發展的需求。
■律師支著
1
一刪一擴遺產範圍有了新變化
說起遺產、繼承,人們最先想到的肯定是房子、車子、錢,但這次民法典對繼承遺產的範圍作了改變,將繼承法中一一列舉的「公民的收入、房屋、林木、文書、著作權等」刪除,擴大為「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
近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迅猛,特別是網絡的發展推動經濟社會更加多元,自然人的財產也相應更加多元。河南仟問律師事務所律師韓亞龍舉例說,QQ帳號、遊戲裝備、抖音帳號,這些其實都屬於虛擬財產。但繼承法的遺產範圍是相對固定的,無法涵蓋遺產的全部範圍。
河南昌浩律師事務所律師張志玲認為,列舉式無法窮盡現實生活中的財產類型,分類式又無法與物權法的規定保持一致,司法實踐中會導致很難明確某些新類型財產是否可以納入遺產繼承的範圍。「新規定涵蓋性更強,更具開放性,同時也減少了法律滯後性的可能。」張志玲說。
2
不是所有虛擬財產都納入遺產範圍
民法典將合法財產全部納入可繼承範圍。從字面意義上理解,虛擬財產屬於合法財產,是不是意味著所有虛擬財產都屬於遺產範圍?
答案是否定的。張志玲舉例說,微信帳號既有可以轉化為現金存款的零錢功能,也具有強烈的人身權屬性。微信零錢毫無疑問是可以繼承的,網絡帳號則要區分不同情形。部分網絡服務公司的帳號/服務協議明確約定「帳號所有權屬於網際網路公司」,用戶只是被授權使用。而且網絡空間虛擬帳號屬於網絡服務提供者為用戶提供的個人ID,性質和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的身份證號類似,和個人一一對應,同時還具備個人數據的私密性等性質,故這是不能進行繼承的。比如騰訊公司明確規定用戶對於微信僅有使用權,不得繼承等。
3
親戚都來爭家產了?
「將侄甥納入代位繼承人範圍符合社會發展趨勢,有利於財富在家族範圍內傳承,體現了我國對自然人私人財產特別是被承認遺產的尊重程度,最大限度保障了私有財產繼承,而保障私人財產本身就是法治進步的表現。」河南首航律師事務所律師王爍說。
去年發生在深圳羅湖的一起繼承案引發網友關注。老人膝下無兒無女,年老後投奔侄女,由侄女為他養老送終。老人去世後,其名下遺產卻因無繼承和受遺贈人,70%被法院判定收歸國有,另外30%給贍養老人的侄女。
事情發生後,參與投票的近九成網友認為這一判決不合理。還有網友表示,侄女盡了贍養義務就應該獲得全部遺產。現在來看,案例中的侄女就可以享有繼承老人遺產的權利了。
張志玲從增強親屬關係、增進社會和諧的角度作出闡釋,她認為,雖然很多時候侄甥對叔伯、舅舅等的照料不是為了錢財,但法律規定是一種身份和關係的法律確認,有利於強化孤寡老人與親友之間的情感關聯。
「擴大繼承人範圍,是不是說很多親戚都能來分財產了?」面對網友的疑問,王爍解釋說,侄甥的代位繼承是在逝者的第一順序繼承人無法進行繼承,且逝者的兄弟姐妹本人也已去世的情況下才會使用。簡單來說,表(堂)兄妹不會和自己一同繼承自己父母的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