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是我國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最早他是學醫的,在日本留學期間非常喜歡哲學和文藝之類的書籍,注重人性的問題。後來受到種種社會環境的影響,他覺得學習醫學只能解決人們的身體疾病,精神上的疾病其實已經根深蒂固了,需要下重藥來醫治,所以魯迅棄醫從文,開始了文學創作之路。
最初魯迅是翻譯文學著作,為了便於工作,先後學習了俄語、德語,加上之前的日語和母語,可以說他也是非常有語言天賦,掌握了四門語言,這為他之後的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魯迅的作品成就包括雜文、短中篇小說、文學、思想和社會評論、古代典籍校勘與研究、散文、現代散文詩、舊體詩、外國文學與學術翻譯作品等,《吶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華蓋集》、《中國小說史略》等就是他的經典代表作品,也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印象深刻的句子:
1、什麼是路?就是從沒有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闢出來的。——《生命的路》
通過設問,對路這個詞進行了解釋。不要走過去別人走過的老路,不要去走別人走錯的路,要開闢出屬於自己適合的道路來,這樣的道路是怎麼產生的呢?當然不會輕鬆,要披荊斬棘,從沒有路的地方踩踏出來,從滿是荊棘的地方開闢出來,雖然艱辛,還會流血犧牲,但只有這樣的路才是有生命的路,才能體現它的價值所在。
2、猛獸永遠獨行,牛羊才成群結隊。——《狂人日記》
猛獸代表的是強者,牛羊代表的是弱者。對於強大的人來說,不需要別人同行,只有自身經歷過磨難,敢於亮劍,才會狹路相逢勇者勝,最終越來越強大,最終走向人生的巔峰。而對於弱者來說,喜歡成群結隊的行走,尋找心理上的安慰,其實他們面對了強大的對手時候,依然是不堪一擊,一隻獅子很輕鬆就能擊潰一群羊,而一群羊從來都不敢向一隻獅子發起攻擊,哪怕是一隻受傷的奄奄一息的獅子。這就是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道理,告訴我們,哪怕是弱者也要學會懂得抗爭。
3、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鄉》
路即代表希望,只有空想,不付諸於行動的人,希望是不會實現的;而有了希望,並願意為之付出努力和奮鬥,一如既往的朝著希望追求的人最終會達成自己的希望。
4、友誼是兩顆心真誠相待,而不是一顆心對另一顆心的敲打。——《魯迅雜文選》
真正的友誼是兩顆心平等對待、以誠相待,而不是你打壓我、我打壓你,應該互相欣賞,互相幫助,彌補自身的不足,最終達到共同的進步,這才是真正的友誼。
5、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華蓋集 雜感》
勇敢的人憤怒的時候,會拿著刀衝向比他更厲害人去抗爭、戰鬥;而那些怯懦的人憤怒的時候,只能對比他更弱小的人拔刀相向。
6、時間就是性命。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於謀財害命的。——《門外文談》
人的生命長短就是以時間來衡量的,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短暫的,不要被毫無意義的人或者事情耗費了自己的時間,否則就等同於謀財害命,告誡我們要珍惜時間。
7、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自嘲》
這是魯迅《自嘲》詩中的一句,可以說是自己人生的寫照。在當時的那種黑暗社會環境下,魯迅深受迫害,但是他並沒有妥協和屈服,相反對敵人更是「橫眉冷對」,這兩句表現了作者那種為民鞠躬盡瘁的高尚品德,堪稱最經典的一句!
關於魯迅,大家知道的還有哪些名言名句,歡迎來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