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非遺」走進德州 百餘人體驗非遺油紙傘

2020-12-14 海報新聞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榮嶽 通訊員 張憲軍 德州報導

8月29日,榮麟家居澳德樂店舉辦「國家級非遺」油紙傘體驗活動,徐徐入耳的絲竹聲中,百餘名顧客用在非遺傳承人的指導下,用彩筆描繪傘面,獨特的東方韻味讓體驗者沉浸。

榮麟家居澳德樂店舉辦「國家級非遺」油紙傘體驗活動

體驗活動現場,一張張傘面在體驗者的手中變得美輪美奐,精巧的油紙傘結構,也讓體驗的顧客驚嘆。油紙傘的製作工藝極其複雜,有穿傘頭、網傘邊、溼紙、糊傘面、順傘、穿線、上油等一百多道工序,一把油紙傘的平均製作周期是7天。當天體驗課上,主要以上色環節為主,其他環節講解為輔,既不影響大家對油紙傘的認知,又便於上手。「油紙傘的製作工藝多達七十多道工序,整把傘上不使用任何金屬固件,全部是竹木結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油紙傘製作技藝第七代傳承人餘萬倫老師介紹道。「千年來,油紙傘的製作工藝也在不斷的創新,以符合當下人們的使用需求,傳承與創新,是油紙傘的魅力所在。」

體驗者在老師的教導下繪製傘面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油紙傘製作技藝第七代傳承人餘萬倫老師展示油紙傘

據了解,繪製完成的傘,可交由榮麟家居統一後期刷油並再行寄回,這樣傘就擁有了防水功能。取材天然,在傳承中不斷創新的油紙傘,和榮麟生活所秉承的東方美學生活不謀而合。2020下半年起,榮麟生活體驗課程將陸續上線,帶給德州市民更為豐富的東方美學體驗。

相關焦點

  • 「非遺傳承在行動」油紙傘繪畫大賽和製作體驗微課堂完美收官
    8月1日,「非遺傳承在行動」油紙傘繪畫大賽和製作體驗微課堂完美收官。 傳統手工藝文化是民族的根脈,更是文化源遠流長的精髓。為了傳承中華工藝文明,讓技藝不再是記憶,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攜手非遺項目,通過多方位、多內容的體驗參與,共同打造製作季非遺主題活動,引導青少年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知、學習及探究興趣,激發豐富的文化創造精神。
  • 打造絕美非遺油紙傘 《夢幻西遊》電腦版X畢六福X密扇聯動
    油紙傘中凝怨黛,丁香花下溼清眸。近期,《夢幻西遊》電腦版「匠心傳夢·非遺守護」計劃再次為大家帶來了優秀的非遺文化。此次,《夢幻西遊》電腦版聯手瀘州油紙傘傳承人畢六福以及國潮設計品牌密扇,與他們共同展現了瀘州油紙傘在新時代下的獨特魅力。
  • 「非遺傳承 有味發現」石鼓油紙傘:歷經72道工序,用手藝傳承中國韻味
    保護非遺,「功在千秋,利在當代」,意義非凡。即日起,省級非遺品牌張新發組織「非遺傳承 有味發現」活動,走進湖南多姿多彩的非遺項目,深入了解非遺的過去、現在,關注非遺文化的未來,助力這些文化都活起來。一把小小的油紙傘,飽含著濃鬱的中國韻味和深深的中國情結。石鼓油紙(布)傘製作工藝是我國三大流派之一,其歷史可追溯到明朝初期,「江西鎮湖廣」導致大批江西移民遷徙到人口稀少的湖南湘潭,隨之帶來了紙傘製作工藝,此後油紙傘成了湘潭人謀生養家的好手段之一。
  • 網紅拍照用的傳統油紙傘,其實是非遺傳承手工藝,看看它們是如何...
    網紅拍照用的傳統油紙傘,其實是非遺傳承手工藝,看看它們是如何煉成的 2020-12
  • 和國家級非遺大師切磋1分鐘看浙江最大手工體驗基地
    手工藝活態館是國家級文保單位、浙江首家集互動教學、非遺手工體驗和民間技藝表演為一體的「非遺」文化體驗館,也是浙江省最大手工體驗基地。2012年杭州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手工藝活態館成為「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的十大傳承基地之一。 杭州運河歷史建築是一方水土情感的化身。
  • 和國家級非遺大師切磋 1分鐘看浙江最大手工體驗基地
    手工藝活態館是國家級文保單位、浙江首家集互動教學、非遺手工體驗和民間技藝表演為一體的「非遺」文化體驗館,也是浙江省最大手工體驗基地。2012年杭州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手工藝活態館成為「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的十大傳承基地之一。
  • 學糖畫、做麵塑,6位非遺大師走進社區,邀市民體驗非遺之美
    本次體驗活動包括夾江竹紙抄紙技藝體驗、夾江木板年畫、蜀繡、成都糖畫等國家級非遺項目,以及非遺學院非遺手作工作室推出的包括川劇臉譜、刺繡、剪紙、編結等在內的系列傳統文化傳承創新體驗課程。精緻的非遺文化展示和豐富的體驗活動吸引了眾多的社區居民前來圍觀。
  • 萬株櫻花樹,多彩油紙傘,合肥開啟「賞櫻」模式
    中國(合肥)非物質文化遺產園3月24日「2018非遺園•第四屆中國櫻花節暨首屆中國·國際油紙傘大展」如期啟動。領導上臺為啟動儀式剪彩    浪漫櫻花樹,萬隻油紙傘  2018櫻花節啟動儀式現場,開場表演明清特色民俗演藝《薩滿祈福上香》,為廣大遊客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明清風情視覺盛宴;更有非遺園第三屆非遺園
  • 保山非遺文化創新創意產品亮相
    劉家寨皮影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曾一度陷入發展困境。為了讓騰衝的皮影文化傳承下去,劉家寨皮影第四代傳人劉永周和他的孫子劉朝侃通過成立皮影館、開設公司,讓舊時家庭作坊製作、走村串寨表演的皮影戲走向了產業化發展。
  • 抖音發布系列非遺紀錄片:他堅持做傘三十年,卻說支持他的人才是最...
    到處參加展覽,賣給義烏市場,好像總也找不到願意買油紙傘的人。聞士善在抖音上傳了將近200條關於做傘的短視頻,並進行直播,一場直播吸引60多萬網友觀看。有些網友想購買油紙傘,有些網友則是對非遺感興趣。隨著作品的豐富,聞士善在抖音上的人氣逐漸積累起來。現在在抖音,聞士善有超過80萬粉絲,獲得900多萬贊。學做油紙傘這麼多年,「從來沒有這麼多人關心過這項技藝」。
  • 愛上非遺,聚了,火了,樂了!
    此次非遺展,京、津、冀、魯、豫、蘇、皖、浙8省(直轄市)30個設區市,帶來了41項國家級、73項省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來淮集中展示交流。展會突出文化創意,緊扣「多彩非遺」和「時尚生活」八個字,組織了傳統音樂、傳統戲劇、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和傳統醫藥類項目集中展示展演。啟動儀式上,非遺時尚服飾秀將傳統蘇繡、雲錦、宋錦、扎染、藍印花布等與現代時裝設計相結合,邀請江南大學帶來一場精彩絕倫的表演。110餘項國家級、省、市級非遺項目攜上千種產品,在清江浦裏運河畔組成氣勢磅礴的「非遺長廊」。
  • 非遺走進校園,培養小小傳承人 弘揚傳統文化從娃娃抓起
    當天,「戲曲進校園」活動走進紫茶小學,粵劇大師們給孩子們帶來了精彩的戲曲盛宴。「別看古代的燈長得像個燈籠,做起來還挺複雜的呢。」在蓬江區棠下鎮沙富小學,五年級學生周博文上了一節特殊的手工課。10月28日,蓬江區2020年「非遺進校園」活動走進棠下鎮沙富小學,上百名小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江門東藝宮燈製作技藝,體驗非遺魅力。
  • 「一把傘,一生情」,從國漫中的油紙傘,看中國的「傘文化」
    很開心現在還有人去做,去傳承這一手藝和工藝,已經有著數千年歷史的油紙傘,除了有著裝飾、遮陽避雨等用處之外,還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是一個重要的中國文化符號。中國「油紙傘」油紙傘是中國傳統工藝品之一,已有1000多年的使用歷史。以手工削制的竹條做傘架,以塗刷天然防水桐油的皮棉紙做傘面。
  • 當海派連環畫遇見油紙傘和刺繡,能擦出怎樣的火花?
    當海派連環畫遇見油紙傘和刺繡,能擦出怎樣的火花? 海派連環畫、油紙傘、刺繡……這些「非遺
  • 她來了,撐著石鼓油紙傘!選用五年生楠竹,至少七十二道工序
    非遺傳承 有味發現由省級非遺百年張新發公益呈現說起油紙傘,您腦海中會浮現出怎麼樣的畫面呢?《白蛇傳》中,許仙與白蛇在西湖斷橋以紅傘為媒,結下千古奇緣;白牆黑瓦青石板,細雨小巷撐著油紙傘的姑娘。今天的第二站,我們就來到了湘潭石鼓,帶您走近湖南非遺——石鼓油紙傘。
  • 感受非遺文化盛宴!從「永子棋院」的聖殿到佤族人「幸福的地方」
    近日,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關於公布雲南省非遺主題旅遊線路的通知》重磅推出「滇西·絲路雲賞之旅」「滇西·藝美雲南之旅」「滇西北·茶馬古道之旅」等10條非遺主題旅遊線路。從「永子棋院」的聖殿到佤族人「幸福的地方」路線:保山市隆陽區(參觀保山市永子棋院、永子圍棋廠,體驗永子圍棋製作技藝)保山市騰衝市(固東劉家寨觀賞騰衝皮影戲,體驗皮影製作技藝;清水鄉司莫拉佤族村,觀賞傳統民居建築,感受佤族風情;遊覽和順古鎮,感受馬幫文化,體驗玉雕、藤編製作技藝,觀賞騰衝唱書、騰衝揚琴等表演,品嘗餌絲、大薄片、稀豆粉等傳統美食
  • 瀘州分水油紙傘—中國民間傘藝的活化石,分水鎮的浪漫風景
    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分水嶺鎮的街頭巷尾,油紙傘成為一道浪漫風景。四川瀘州油紙傘製作工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已有四百多年歷史,被譽為「中國民間傘藝的活化石」。2008年,「瀘州油紙傘製作工藝」申報我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作為目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唯一關於「傘藝」的項目,被譽為中國民間傘藝的活化石。瀘州油紙傘在清代曾為「貢傘」,直到清中後期才逐漸從宮廷走向民間,顏色主要以紅色為主。
  • 國家級非遺「風火流星」參加央視《非常傳奇》節目錄製
    國家級非遺「風火流星」參加央視《非常傳奇》節目錄製 2020-10-27 17: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新聞聯播》點讚騰訊看點非遺創作者「銀匠雪兒」!
    「潘雪,網名銀匠雪兒,是國家級非遺項目苗族銀飾鍛制手工藝人,擁有51萬多粉絲......」6月13日,正值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央視《新聞聯播》#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專題重點報導一位來自貴州凱裡的年輕非遺「守藝人」,她在騰訊看點上利用短視頻將非遺手藝展現出新意,讓古老非遺「活」了起來!
  • 鄭州計劃新設立一批非遺小鎮非遺街區
    積極創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新創建1至2個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新設立一批市級非遺小鎮、非遺街區……近日,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市財政局聯合制定《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工程實施方案》。新設立一批非遺小鎮、非遺街區按照部署, 到2025年,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機制將更加健全,保護名錄體系更加完備,國家級和省級項目得到有效保護,市級和區縣(市)級項目存續狀況得到明顯改善,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結構更加合理,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非遺保護傳承和發展利用水平走在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