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同濟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從「天宮二號」到「神舟十一號...

2020-12-22 澎湃新聞

原創 與祖國同行的 同濟大學

她曾赴大漠深處的軍營,

當了兩年的航天通信兵。

重返校園後,

她學業、科創樣樣優異。

無論身在軍營,還是重回課堂,

她始終心懷大我,

以對我國航天測繪事業的

責任感、使命感,

激情揮灑一腔青春熱血,

在人生的跑道上踏出了

一串串堅實而有力的奮鬥足跡。

她就是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2016級測繪工程專業本科生、2020屆上海市優秀畢業生李慶美。近日,她榮獲同濟大學2020年「追求卓越學生獎」提名獎。

懷揣夢想赴軍營,大漠深處受淬鍊

著一身戎裝,展颯爽英姿。2015年9月,在完成了第一學年的學業後,李慶美滿懷著對軍營生活的嚮往和憧憬,奔赴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當兵並非她一時衝動,自兒時起,她的心中就已埋下一顆參軍報國的種子。當看到學校武裝部發布的徵集大學生新兵的海報時,心底的那個夢想重又燃起。「青春總要有點不一樣!」她說。

從繁華大都市,到茫茫戈壁;從滿目蔥綠,到四面黃沙,李慶美努力克服著心理的落差和身體的不適感。在艱苦的環境條件下,無論寒冬還是酷暑,她每天全身心投入新兵高強度訓練,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從未有一絲懈怠。她堅守在話務一線崗位,通信值勤時常通宵達旦。在軍營這個大熔爐裡,她自覺並樂於接受淬鍊和捶打,迅速從一名大學生成長為優秀的航天戰士。

2016年9月15日,中秋佳節之夜,一輪圓月照耀著東風航天城,一派靜謐和諧。備受矚目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當晚發射在即。來不及跟家人通個電話的她,正在緊張的通信機房裡同戰友們一道全神貫注地值勤,全力保障各項指揮通信暢通無阻。

「在哨崗上目睹火箭騰飛的那一瞬間,我真真切切體會到了作為測繪學子理當肩負起的那份責任與使命,也深切感受到了天地震顫時航天人的共鳴。」她回憶道。軍營生活有執行重要任務的高光時刻,但更多的是日復一日的業務訓練,以及拉纜、拔草、種樹等這些極其平凡的勞動。無論承擔何種工作,她都樂在其中,臉上掛滿笑容。

服役期間,她出色地完成了包括「天宮二號」「神舟十一號」等在內的多項重大航天通信保障任務,憑藉突出表現,連續兩年被評為「優秀士兵」並獲嘉獎。

退伍不褪色,帶領同窗共進步

2017年9月,李慶美告別了為期兩年的綠色軍營生活,回到了同濟校園。雖然脫下了一身軍裝,但她身上的軍人本色依然鮮亮。

重回課堂,她倍加珍惜校園的學習時光。高數、C++等一門門基礎課程,她又從頭啃了一遍;一件件測繪儀器,她不厭其煩地一次次操練。圖書館、教學樓,見證了她埋首勤奮讀書的身影。有耕耘,就會迎來收穫。她學業進步顯著,從一開始成績不起眼,到連續兩學期實現滿績點,連續兩年榮獲國家獎學金,本科期間專業方向的成績排名第一,她由此獲評同濟大學「優秀學生標兵」。

「一個人雖然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李慶美不滿足於自身學業優異,身為2016級測繪工程本科班的班長,她主動關心並幫助同窗,與班上基礎比較薄弱的民族生組成測量小組,相約在圖書館一道學習,幫助他們一步步提高專業測量技能,帶動全班同學共同進步。在她的積極幫帶下,班級整體成績有了明顯提升,獲評2018年同濟大學「優良學風班」;她獲評「優秀學生幹部」。她還先後加入到學校和學院的朋輩導師幫扶活動中,熱情幫助學弟學妹們解答、排解學業和生活上的各種困惑。

作為退伍大學生,李慶美還曾擔任學校2017級集中軍政訓練的教官,她以巾幗不讓鬚眉的豪情,與連隊的男兵比毅力、拼體能、賽學習,與參訓學員們分享自己難忘的軍旅生活,以紮實、堅韌、優良的軍人作風感染並激勵著參訓學子。

她還熱心公益,是志願服務的積極分子。作為上海第二屆進博會的一名志願者,她為同濟教授研發的定位導航系統做精度測試。儘管每天要在偌大場館內連續奔走兩萬餘步,她卻依然笑聲朗朗,從未叫一聲苦和累。

活躍於科創賽場, 科研探索迎收穫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李慶美以測繪學子的自覺擔當,主動加入學院科研攻關組,收集數據,結合專業知識分析疫情的時空傳播模式,以第二作者身份撰寫題為「Spatiotemporal spread pattern of the COVID-19 cases in China」的論文,以期為遏制全球疫情發展提供有益參考。

別看她個子小,卻有著令同齡人折服的大能量。她一直心懷「科技報國」志向,活躍在專業學科競賽和大學生科技創新競賽場,收穫了一張亮眼的科創成績單。她主持開展了《基於主動投影的弱紋理表面三維點雲快速生成及模型重建》項目,用一個月自學了攝影測量的中英文獻,針對特徵點不明顯的對象(如牆壁等比較平滑的弱紋理表面),提出了加入主動投影彩色結構光重建三維模型的研究思路,為隧道等工程變形監測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方法。該成果獲學校「五月科技節」優勝獎;項目成果論文獲全國大學生測繪科技論文比賽二等獎。

2018年7月,她作為學院唯一的女隊員,徵戰全國高校大學生測繪技能大賽。備賽期間正值盛夏時節,她每天早起訓練,雙手端著一臺水準儀,在烈日下奔走,測量高程數據。縱然每天汗水溼透衣衫,皮膚被曬傷蛻皮,她也甘之如飴,累並快樂著。團隊獲兩個單項獎和一個團體二等獎。

此外,她還主持了《基於JPL開源模型的夜間巡航系統》項目,以樹莓派為核心,集成紅外、GPS傳感器,實現夜間巡航,獲學校「挑戰杯」二等獎。她撰寫的《雙一流高校軍事拓展培訓》創業計劃書獲得了同濟創業項目競賽金獎。去年底,她獲評同濟大學首屆本科生「學術之星」。

「我將傳承同濟測繪人潛心深耕、科技報國的擔當和情懷,畢業後將赴北大繼續攻讀博士學位,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懈求索,努力為我國航天測繪事業貢獻出自己應盡的一份力量。」她說。

作者:黃艾嬌

整理:聶陽陽

原標題:《從同濟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從「天宮二號」到「神舟十一號」……這位女「戰士」,超颯!》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天宮奇遇記:當天宮二號遇上了東方紅一號
    2019年7月的一天「東方紅一號」衛星和「天宮2號」空間實驗室在距離地球約400公裡的軌道不期而遇,雙方軌道相距僅有40餘公裡。「您是『東方紅一號』老爺爺吧?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的名字叫『天宮2號』空間實驗室,是祖國自主研發的第二個空間實驗室,我是2016年9月15日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乘長二F火箭上來的。」
  • 長徵十一號火箭下半年將在陸地和海上實施多次發射
    首次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繼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陸上發射和山東海陽的海上發射之後,此次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首次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執行發射任務,充分利用發射場的地理緯度、海拔高度的優勢2015年9月25日,長徵十一號遙一火箭,「一箭四星」將1顆「浦江一號」和3顆「上科大二號」衛星準確送入481公裡高度的太陽同步軌道,填補了我國固體運載火箭空白。2016年11月10日,長徵十一號遙二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將1顆脈衝星試驗衛星準確送入500公裡高度的太陽同步軌道。
  • 「神舟」四號飛船成功返回
    2003年1月5日18點28分,在環繞地球108圈後,「神舟」四號開始從南大西洋上空向著祖國大地返回,按照設計軌跡,飛船返回艙安全降落在內蒙古中部草原。您現在聽到的是「神舟」四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的現場。
  •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太空生活揭秘:五天菜譜不重樣有魚香肉絲_澎湃...
    新華網10月16日報導,在地球上感覺輕鬆自然的事,到了太空可能都是問題。 神舟十一號飛船計劃10月17日7時30分發射,升空後將在兩三天內與中秋之夜成功發射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393公裡高的近圓軌道交會對接。隨後,兩名屬馬的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將進入天宮二號,開啟中國航天員迄今最長的太空駐留。
  • 神舟12號飛船座駕:長徵二號F火箭總裝現場曝光
    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圓滿完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順利踏上徵程,嫦娥七號月球探測任務和小行星探測任務官宣,中國航天事業正在邁上全新的臺階。那麼,仿佛很久沒有進展的載人航天項目怎麼樣了呢?此前在5月5日,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搭乘長徵五號B火箭發射升空,3天後載人飛船試驗船的返回艙順利著陸。今天,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官方公布了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的總裝現場照片,它將會執行神舟12號飛船的發射任務。
  • 百年瞬間丨「神舟」四號飛船成功返回
    >《中國共產黨百年瞬間》百年瞬間丨「神舟」四號飛船成功返回02:04來自國際在線2003年1月5日18點28分,在環繞地球108圈後,「神舟」四號開始從南大西洋上空向著祖國大地返回,按照設計軌跡,飛船返回艙安全降落在內蒙古中部草原。
  • 神舟七號飛船:載人 首次進行出艙作業的飛船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
  • 我國將發射帕拉帕-N1通信衛星、高分九號02/03星
    當前,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帕拉帕-N1通信衛星的發射場工作正有序展開。▲ 航天科技集團總經理、黨組副書記袁潔,黨組成員、副總經理楊保華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檢查指導帕拉帕-N1通信衛星等型號的發射與疫情防控工作2017年5月17日,航天科技集團所屬長城公司與印尼PT.
  • 抖音直播解鎖航天記憶,帶網友探秘酒泉和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來源標題:抖音直播解鎖航天記憶,帶網友探秘酒泉和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5月16日至17日,酒泉、西昌、太原、文昌四大航天發射場以「離開地球表面」為主題首次在抖音官方號「我們的太空」發起聯合直播。
  • 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
    近日,航天科技集團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試驗太空飛行器將在軌運行一段時間後,返回國內預定著陸場,期間將按計劃開展可重複使用技術驗證,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據悉,這是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第14次執行發射任務。
  • 天馬行空33天—神舟十一號航天員太空生活全揭秘
    新華社酒泉10月16日電(記者 李國利、陳曦、肖思思)在地球上感覺輕鬆自然的事,到了太空可能都是問題。神舟十一號飛船計劃10月17日7時30分發射,升空後將在兩三天內與中秋之夜成功發射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393公裡高的近圓軌道交會對接。
  • 2008年9月25日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於2008年9月25日21點10分04秒988毫秒從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飛船於2008年9月28日17點37分成功著陸於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
  • 外媒熱議神舟天宮交會:歐洲航天員開始學習中文
    外媒熱議神舟天宮交會:歐洲航天員開始學習中文 原標題:   新華社北京10月20日電 綜述:外媒熱議神舟天宮交會  新華社記者  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19日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中國在實現空間站夢想上邁出重要一步。
  • 長徵十一號成功完成海上發射!B站成功發射中國首顆科普視頻衛星
    9月15日,我國首個由網際網路公司(嗶哩嗶哩,簡稱B站)定製、用於科普傳播的視頻遙感衛星——「嗶哩嗶哩視頻衛星」 成功升空。該衛星由中國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發射,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東方紅一號48年沒墜地,天宮二號為何突然降軌?不能讓他們得逞
    點火升空的長徵2號F型火箭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分為三步走計劃,第一步是實現載人飛船零突破,掌握航天員天地往返技術,通過神舟1號至神舟5號的發射,以及航天員楊利偉天地往返的成功,標誌著載人航天一步走戰略順利達成目標;第二步是掌握航天員出艙行走
  • 高分九號03星發射成功 搭載發射皮星三號A星、和德五號衛星
    央廣網北京6月18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6月17日15時19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九號03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皮星三號A星以及和德五號衛星。
  • 神舟12號換腦歸來!造價10億飛船批產,世界頭把交椅加速易位
    自神舟十一號飛船發射以來已有三年多時間,期間再無任何一艘神舟飛船發射升空,與之相比聯盟系列飛船仍然保持著年均四艘發射量,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階段在軌驗證任務中,天和號核心艙試驗艙發射入軌後,天舟二號貨運飛船與神舟十二號將在短時間內連續實施發射任務,三艘太空飛行器發射時間要在同一年內實施,所以它們的發射前準備工作也幾乎在同一時間段內啟動。
  • 我叫「天宮一號」,2年前我重返地球家園……
    天宮一號發射在即,中心各項工作準備就緒。正式踏上與我相約相會之旅2011年11月1日5時58分,神舟八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出徵神舟十號航天員乘組聶海勝(中)張曉光(左)王亞平(右)在返回艙訓練 秦憲安 攝「歡迎你們來到天宮一號」這是神舟九號乘組留給神舟十號祝福卡片中的一張
  • 中國天宮二號即將墜毀,為何不到三年就報廢?專家:好事將近
    天宮二號的大名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它是我國第二個試驗性空間站式太空飛行器,目前它還在軌道上正常運行,有報導顯示,不久之後天宮二號在受控制的前提下即將進入大氣層墜毀。從其發射至今,天宮二號在太空中運行了僅僅不到三年的時間,其實在一個多月以前就有媒體報導過,天宮二號進行了受控的降軌操作,根據以往的經驗來看,進行類似操作的飛行器其結局無外乎受控墜毀。據報導,天宮二號受控墜毀其實是因為其在太空中按計劃完成了全部拓展試驗,因此在軌道上繼續運行已經失去了意義,受控墜毀是其最好的歸宿。
  • 快舟一號成功發射行雲二號衛星
    本報北京5月12日電 (餘建斌、朱霄雄)5月12日9時16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行雲二號01/02星發射升空,衛星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