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一號航天員太空生活揭秘:五天菜譜不重樣有魚香肉絲_澎湃...

2020-12-25 澎湃新聞

新華網10月16日報導,在地球上感覺輕鬆自然的事,到了太空可能都是問題。

神舟十一號飛船計劃10月17日7時30分發射,升空後將在兩三天內與中秋之夜成功發射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393公裡高的近圓軌道交會對接。隨後,兩名屬馬的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將進入天宮二號,開啟中國航天員迄今最長的太空駐留。

航天員是怎麼選拔出來的?上天幹什麼?穿什麼?吃什麼?……近日,記者走進航天員「娘家」——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一探究竟。

2016年10月16日,10時30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舉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與記者見面會,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  視覺中國 圖

「老手」與「新手」的無縫銜接

不少小夥伴一定好奇,航天員乘組是怎麼選拔出來的?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黃偉芬說,乘組的選拔需要從思想、身體、心理、知識和技能四個方面進行考評和綜合評價。

針對這次任務以及未來空間站任務,乘組分別從第一批和第二批航天員中各選出1名。「首批航天員經驗豐富,第二批航天員年富力強。新老搭配,幹活不累。」黃偉芬說。

於是,景海鵬和陳冬就從重重考評中脫穎而出了。

接下來,兩名航天員需要重點訓練了。

「經過訓練和磨合,我們兩個人已非常默契,一個眼神、一個表情、一個動作,彼此間都能心領神會。」景海鵬說。

那麼,景海鵬和陳冬是一個什麼樣的分工?

任務中,50歲的老大哥景海鵬擔任指令長,負責載人飛船駕駛、交會對接、飛行計劃管理、飛行安全保障、科學試驗……這麼高難度的任務?!別忘了,景海鵬這次可是三度飛天,可謂是經驗豐富的「老手」了。

「新手」陳冬呢?聽聽他的自我介紹吧:「我首先是工程師,得做各種試驗,還得是修理工,設備壞了要去修,也得是保潔員,要保持艙內的清潔環境,同時也是農民,要種蔬菜。」

不要小看這些角色,背後可是各項技能的掌握,看來成為一名航天員真是不容易啊。

航天員上天幹大事了

都飛到太空去了,兩名航天員可不僅僅是到此一遊的!

他們身上肩負著最重要的任務可是做試驗!做試驗!做試驗!重要的事說三遍。

據黃偉芬介紹,航天員系統策劃了四大類十六項在軌試(實)驗,包括腦機交互技術在軌適用性研究、植物栽培關鍵技術驗證、在軌味嗅覺變化規律研究、失重心血管功能研究、在軌飛行對航天員視功能影響研究等。

這些高大上的研究有啥用,我們找幾個專家來詳細解釋。

比如,腦機交互技術。黃偉芬介紹,在未來航天發展中,人和機器人要協同工作,一起去外太空探索。人不需要再操作鍵盤、滑鼠甚至控制手柄,而是採用腦控技術、眼控技術等去操作。在太空,航天員處於失重、密閉環境,會對人的情緒、生理都造成影響。因此這樣的技術能不能在太空使用,需要深入探索。

比如,在軌味嗅覺研究。黃偉芬說,採用味覺試紙進行酸甜苦辣四種基本味覺測試,玫瑰味嗅棒進行嗅覺敏感度測試,獲取航天員在軌味嗅覺敏感度數據,觀察在軌飛行條件下人體味嗅覺變化特點,為後續飛行任務飛行食譜設計提供參考。這意味著,航天員在太空就能吃到更美味的食物啦。

比如,植物栽培關鍵技術驗證實驗。黃偉芬說,通過開展微重力環境下植物栽培基質水分和養分供應等研究,可為下一步空間站種植可口、營養和安全的新鮮蔬菜奠定技術基礎。當然,在天宮二號長期駐留期間有綠植陪伴,也會對航天員的心理起到調節作用。

再比如……

其實這麼多的試驗,都是為了後續空間站長期駐留提供技術保障,當然,終極目標是為了在太空建設更美好的人類家園。

航天員服裝的時裝秀

作為萬眾矚目的航天員,大家一定關心他們穿什麼吧!

航天員中心航天服工程研究室副研究員楊立眾表示,這次為航天員配備的服裝不僅體現了航天員職業特點和中國特色,還綜合考慮了服裝的使用場合、功能、美觀、舒適和工效性。

航天員服裝系列化的設計分為在軌系列,地面系列和服裝配飾,共有10套之多,可謂是一場「時裝秀」。小夥伴一定迫不及待地想看看這場時裝秀了吧。

首先出場的是在軌系列設計,分為艙內工作服、艙內鞋、運動服、休閒服、企鵝服、內衣、睡袋。

艙內工作服與艙內用鞋的搭配,主要是為航天員在艙內正常溫度時進行空間科學實驗和操作生活所設計的。

休閒服的設計是為了航天員在軌駐留期間日常穿著。

重點登場了!企鵝服的設計充滿了科技感,裡面有很多彈性帶,穿上後可通過彈性的作用,使肌肉得到緊張,避免失重引起的肌肉鬆弛骨質丟失。

接下來出場的是地面系列設計,分為常服、地面訓練服、作訓大衣和常服大衣。

常服是為航天員參加正式場合所設計的,地面訓練服用於地面訓練操作。

冬季外出時,航天員可在地面訓練服外搭配作訓大衣,用於禦寒保暖。服裝保暖、輕質、美觀、便於護理清洗。

此外,設計師還為航天員設計了一些具有太空特色的服裝配飾,包括太空旋律系列、圓夢太空系列領帶絲巾、藍色系圍巾、眼罩、耳罩等。

值得一提的是,航天員服裝上還有各種標誌,比如:國旗、載人航天工程標、飛行榮譽標、任務標、姓名牌等。

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在飛行榮譽標上,有幾顆星就表示這個航天員上過幾次太空。如果沒有參加過飛行任務的航天員,那就是空的。

為航天員提供100多種美味佳餚

說了那麼多時尚的服裝,是不是忘了介紹大家最關心的美食系列了。

航天員中心航天營養與食品研究室副主任曹平說,這次33天的飛行任務中,航天員的食品在種類上比之前的神舟九號、神舟十號更加豐富,有100多種。

在神舟十一號自主飛行段,航天員可能食慾不佳,所以會配備粥等清淡的食物。

等正式入駐天宮二號後,航天員就可以享受到如同在家裡生活一樣的一日三餐的待遇了。他們的吃飯時間與地面同步,包括主食、副食、即食、飲品、調味品和功能食品等六大類產品,醬牛肉、魚香肉絲等傳統菜餚都有,五天之內菜譜不會重樣。

不僅有美味的菜餚,航天員還可以享用甜點。

此外,考慮到中期飛行航天員的身體狀態變化,結合中國醫學食療食養的理念也配置了相應的食品,使航天員有更好的體魄完成工作。

曹平說,航天食品的保存期限一般在一年以上,但不含防腐劑,是安全可靠的,可以在美味可口的同時為航天員提供充足的能量和營養。

為了讓航天員吃到熱騰騰的飯菜,天宮二號裡面還配備了專用的食品加熱器。航天員的飲用水也是經過特殊方式消毒,能夠長期保質。「在未來空間站,將實現尿液淨化的飲用水。」曹平說。

除了工作、吃、穿之外,別忘了航天員還有個人休閒時間。

黃偉芬說,這次任務,航天員作息制度逐步向空間站設計過渡,採取6+1周工作制。每周工作6天休息1天,給航天員更大的自主安排和調整權。

利用個人休閒時間,航天員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看看電影、拍拍照、與家人通話等。(原題為《天馬行空33天——神舟十一號航天員太空生活全揭秘》)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天馬行空33天—神舟十一號航天員太空生活全揭秘
    新華社酒泉10月16日電(記者 李國利、陳曦、肖思思)在地球上感覺輕鬆自然的事,到了太空可能都是問題。神舟十一號飛船計劃10月17日7時30分發射,升空後將在兩三天內與中秋之夜成功發射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393公裡高的近圓軌道交會對接。
  • 揭秘神舟十一號航天員景海鵬陳冬:新老搭配 幹活不累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陳劍/攝本報北京10月16日電10月16日,隨著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舉行,航天員飛行乘組終於揭曉。已執行過神舟七號、九號兩次飛行任務的景海鵬第三次「出徵」,擔任神舟十一號的指令長,這在中國航天員中尚屬首次,景海鵬以50歲「高齡」上天也創造了中國航天員的紀錄。景海鵬的搭檔是38歲的航天員陳冬。
  • 揭秘中國航天員20年:2008年神舟七號軌道艙曾響起火災警報
    然而,5年之後,也就是2008年,一場更加驚心動魄的考驗在神舟七號飛船上發生了!   「展示紅旗時,已經做好了犧牲的準備」   神舟七號飛船主要任務是驗證太空出艙行走,2008年9月27日下午,當全世界目光都聚焦在中國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身上時,意外發生了。
  • 神舟十二號首次實現與航天員中心遠程測試,天舟二號有新進展
    神舟十二號首次實現與航天員中心遠程測試,天舟二號有新進展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2020-03-27 15:40
  • 護航11名航天員進太空 神舟團隊二十載書寫驕人成績
    轉眼20年,作為我國載人太空飛行器研製設計工作的主力軍,神舟團隊書寫了一項又一項驕人成績:將6艘載人飛船、5艘無人飛船和2個空間實驗室順利送入太空;護航11名中國航天員、14人次完成太空之旅,最長在軌時間達30天;實現太空出艙、交會對接、太空授課……而這支優秀的團隊,平均年齡僅有33歲,他們將自己的熱血青春與祖國發展同頻共振,時刻以衝鋒的姿態,託舉起中華民族的載人航天夢。
  • 艙門打不開?軌道艙起火?揭秘中國航天員首次出艙行走
    艙門打不開?軌道艙起火?揭秘中國航天員首次出艙行走
  • 外媒熱議神舟天宮交會:歐洲航天員開始學習中文
    外媒熱議神舟天宮交會:歐洲航天員開始學習中文 原標題:   新華社北京10月20日電 綜述:外媒熱議神舟天宮交會  新華社記者  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19日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中國在實現空間站夢想上邁出重要一步。
  • 神舟七號飛船
    火警誤報     在航天員出艙五分鐘左右時神舟七號曾經報告「儀表顯示,軌道艙火災」,後經證實,是誤報。航天員吸氧排氮、洩壓工作準備完畢。16時48分,翟志剛在太空邁出第一步,中國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開始。16時59分:翟志剛進入軌道艙,並完全關閉軌道艙艙門,完成太空行走。20時16分:伴飛衛星完成對神舟七號的20分鐘拍照,圖像十分清晰。21時45分:神舟七號上的三位航天員與家人進行天地通話。
  • 科技日曆|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中國首次「太空漫步」成功!
    科技日曆|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中國首次「太空漫步」成功!神舟七號飛船共計飛行2天20小時27分鐘,飛船於2008年9月28日17點37分成功著陸於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
  • 2008年9月25日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神七上載有三名太空人分別為翟志剛(指令長)、劉伯明和景海鵬。翟志剛出艙作業,劉伯明在軌道艙內協助,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國成為能進行太空漫步的國家。飛船於北京時間2008年9月28日17點37分成功著陸於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
  • 航天員必須已婚育,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為何沒生育就上太空?
    劉洋是我國第一位女太空人,在2012年6月16日和戰友景海鵬、劉旺共同執行飛行任務,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搭載神舟九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生中心順利升空,繞軌飛行13天同時完成了和天宮一號的對接任務,為我國自主的空間站項目做技術驗證。13天的太空飛行,讓劉洋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女航天員。
  • 她是神舟九號唯一女航天員,也是中國首位女性航天員,被載入史冊
    這些不光與我事國兢兢業業的科研人員有著極大關聯,同樣還與那些克服重重困難登上太空的飛行員有關。正是因為他們不懈的堅持和努力,最終才能夠有機會代表中國迎戰太空給予的一系列挑戰。很多時候我們可能都認為男性在身體素質以及頭腦方面都比女性要更加強大和完善。實際上這一種說法也有著些許道理。因為很多時候男性面臨的挑戰要比女性大得多,這也導致他們的各項能力都能夠得到飛速提升。
  • 楊利偉解密航天員大隊未曾被按響的報警器 全場掌聲雷動
    從「神舟五號」首飛成功到「神舟十一號」問鼎蒼穹,背後飽含著包括航天員在內的無數航天科技工作者的艱辛奮鬥和奉獻犧牲。楊利偉介紹,由於太空沒有人類賴以生存的一切要素,航天員進入太空前必須進行超乎常人耐受力的高強度訓練。比如超重訓練中,航天員要在時速100公裡的離心機中飛速旋轉,相當於體重8倍的負荷壓在身上,人的臉會被拉變形,眼淚不由自主往外流,眼前發灰、發黑,甚至意識喪失,危及生命。
  • 神舟十號返回艙:側面設計小窗供航天員看宇宙景色
    本報湘潭訊 12月20日上午,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運抵韶山,將長期借用給湖南,今後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展陳。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於12月18日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啟運。返回艙通過公路運輸的方式,從北京啟程運往湖南韶山市。
  • 東莞製造助力航天夢 茵茵股份為中國航天員提供尿收集裝置
    2016年10月17,神舟十一號飛船發射成功。當我們聚焦於神十一發射對於國際太空政治格局影響深遠的同時,景海鵬和陳冬兩位航天員在太空中的生活與健康成了大眾關注的焦點。但是,從地球乘坐飛船飛入太空開始,一直到航天員進入空間站,再從空間站乘坐飛船返回的過程,「吃喝拉撒」就不是小事了,因為它關係著航天員在飛天往返過程中是否能健康、愉快地工作和生活,想必解決起來一定充滿了科技感。
  • 神舟12號換腦歸來!造價10億飛船批產,世界頭把交椅加速易位
    ,採用封閉式管理、遠程測試等手段同步展開天舟二號貨運飛船整船熱試驗、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綜合測試,前不久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就實現了與航天員中心的遠程測試。,這其中有許多重大工程節點: 神舟五號實現載人航天零突破,神舟六號多人多天飛行、神舟七號航天員出艙行走、神舟八號無人交會對接、神舟九號有人交會對接、神舟十號進一步考核飛船天地往返運輸系統與組合體保障飛行能力、神舟十一號完成了航天員中期在軌駐留試驗。
  • 神舟七號搭載的國旗落戶西藏
    「我想要航天員叔叔戴的頭盔。」9月30日神舟七號載人飛船搭載國旗捐贈儀式、航天員陳全科普講座在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舉行,距離活動開始還有20分鐘,同學們就已按捺不住好奇的心,左瞧瞧右看看,熱烈地開始討論起來。一面「特別的國旗」上午10時,神舟七號飛船搭載國旗捐贈儀式正式開始。
  • 中國航天日丨首位中國女航天員:若一去不返?便一去不返!
    我想這就是每一個航天員對待任務的態度。」這是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在CCTV-1《瞬間中國》節目中的自白,回顧2012年圓滿完成的神舟九號載人航天任務,她以孫悟空自比,道出了中國航天人求索太空的赤子之心和滿腔熱血。
  • 怎樣才能做出真正的魚香肉絲,也許你不知道
    魚香肉絲是一道常見川菜。魚香味,是四川菜餚主要傳統味型之一。成菜:色澤棕紅,鹹鮮酸甜兼備,蔥姜蒜香濃鬱,其味是調味品調製而成。魚香肉絲的歷史不長,是民國時期的一位川菜大廚創製的,相傳靈感來自泡椒肉絲。魚香肉絲在四川很受歡迎,想要吃的正宗的魚香肉絲還要去飯館,今天我們在家就能做出一道正宗的色、香、味俱全的川菜-魚香肉絲。
  • 《太空生活趣事多》課內外知識相結合,讓孩子從小學科學,愛科學
    但是,如果坐上宇宙飛船在廣闊無垠的太空裡遨遊一番,那你就會覺得發生在天上的許多事情非常稀奇,而且還有點古怪了。《太空生活趣事多》,就為我們介紹了太空人在太空的一些趣事。6.第五自然段——洗澡有趣7.第六自然段—總結用反問句呼應開頭,總結全文,說明太空生活很有趣。反問句:你看,在太空中生活,是不是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