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生活趣事多》課內外知識相結合,讓孩子從小學科學,愛科學

2020-12-16 小灰灰老師說語文

千百年來,人們一直有著「上天」的夢想。而今,這一夢想已經成為現實,上天不再是什麼新奇的事情了。但是,如果坐上宇宙飛船在廣闊無垠的太空裡遨遊一番,那你就會覺得發生在天上的許多事情非常稀奇,而且還有點古怪了。

《太空生活趣事多》,就為我們介紹了太空人在太空的一些趣事。

知識點一:識字與寫字

1.會認字

(1)偏旁歸類識記:

寶蓋頭:宇 宙 容 室

木字旁:杯 板

禾字旁:穩

舟字旁:航 艙

(2)形近字比較識記。

密(稠密)航(航行)

蜜(甜蜜)艙(船艙)

題(問題)宙(宇宙)

提(提問)審(審問)

宇(宇宙)杯(水杯)

寧(安寧)壞(壞人)

板(黑板)容(容易)

飯(吃飯)浴(浴室)

(3)多音字

「飲」字有兩種讀音,一種讀yǐn,意為喝,有時特指喝酒,如「痛飲」、「飲食」等;第二種讀yìn,意為給牲畜喝,如「飲牲口」。

(4)正確認讀詞語

航天員 宇宙 安穩覺 杯子 失去

飲水 稍微 艙體 地板 一件

容易 難題 浴室 密封 固定

(5)近義詞

舒服—舒適 安穩—穩當

必須—一定 普通—平常

(6)反義詞

容易—困難 普通——特殊

(7)書寫要點提示

「容」的寶蓋要比下面窄,上下兩部分中心要對正。

「浴、容」,有相同部件,放在一起觀察比較,「口」字要寫得小而扁。

知識點二:理解課文,感受有趣

1.課文主要內容

讀了課文,我知道太空生活趣事很多,(睡覺)有趣,(喝水)有趣,(活動)有趣,(洗澡)有趣。我還知道,這些有趣現象的原因是,在宇宙飛船裡存在 (失重)現象

2.第一自然段——總起

第一句是疑問句,引起讀者興趣,吸引大家繼續讀下去。

3.第二自然段——睡覺有趣

這一段總共有三句話。第一句告訴我們在太空失重的情況下,躺著睡覺和站著睡是一樣的。

第二句,不過,表示轉折。安穩覺:睡得踏踏實實的。必須,是一定需要,不可缺少。

第三句,解釋了第二句。

在太空中,由於擺脫了地球引力,處於失重狀態,所以任何東西,只要輕輕一碰,就會飄起來。

4.第三自然段——活動有趣

艙壁上安裝了特製扶手,航天員依靠扶手穩定身體。

5.第四自然段—喝水有趣

積累關聯詞「即使……也……」,假設關係。

練習用關聯詞說話——即使成績很突出,也不能驕傲自滿。

6.第五自然段——洗澡有趣

7.第六自然段—總結

用反問句呼應開頭,總結全文,說明太空生活很有趣。

反問句:你看,在太空中生活,是不是很有趣?

改為陳述句:你看,在太空中生活,真的很有趣。

8.回顧課文內容

在宇宙飛船裡睡覺,太空人必須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宇宙飛船裡活動,太空人得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宇宙飛船裡喝水,太空人必須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宇宙飛船裡洗澡,太空人必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識點三:拓展閱讀

(一)航天小知識

1.中國航天發展有四大裡程碑:

(1)第一個想到利用火箭飛天的人是聰明的中國人——明朝的萬戶。

(2)東方紅一號——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升空!中國航天發展史上第二個裡程碑。

(3)載人航天

2003年10月15日,我國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升空,表明我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成為中國航天事業發展史上的第三個裡程碑。楊利偉也成為中國航天第一人。

(4)深空探測——嫦娥奔月

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隨著嫦娥一號成功奔月,嫦娥工程順利完成了一期工程。

2010年10月1日18時59分57秒,嫦娥一號衛星的姐妹星嫦娥二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並獲得了圓滿成功。

2.部分航天英雄

楊利偉:2003年10月15日北京時間9時,楊利偉乘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象徵著中國太空事業向前邁進一大步,起到了裡程碑的作用。

翟至剛:在2008年9月25日至27日的神舟七號飛行任務中,擔任飛船指令長,是第一位出艙活動的中國人。

費俊龍:2005年10月12日隨神舟六號飛船和聶海勝一起踏入天空展開為期五天的中國航天第二次載人飛船飛行。

景海鵬:2008年9月,執行神舟七號載人飛行任務,獲得圓滿成功。2012年6月圓滿完成神舟九號任務。2016年10月17日-2016年11月18日期間執行神舟十一號飛行任務。

劉洋和王亞是首批入選的女航天員。

3.你不知道的太空生活

(1)太空吃飯講究多

太空餐桌是特別的,它具有磁性,能吸住刀、叉、勺、盤等餐具,桌上裝有水冷卻器和加熱器。

吃飯時,太空人必須先把腳固定在地板上,把身體固定在座椅上,以免飄動。面對擺在餐桌上的飯菜,千萬不能著急,一定要注意端碗、夾飯、張嘴、咀嚼一連串動作的協調。端碗要輕柔,動作太猛,飯會從碗裡飄出去。夾飯、夾菜要果斷,要夾準、夾住,使用叉子效果最好。飯菜夾住後,張嘴要快,閉嘴也要快,因為即使是放到嘴裡的食物,不閉嘴它也會「飛」走。

(2)太空人刷牙時要把水吐在餐巾上,然後再把餐巾包好扔掉。現在太空人都喜歡在手指頭上纏一塊紗布,沾點清潔劑刷牙。

(3)過新年時,太空人們裝飾了一棵小樹,本來想在上面點一支蠟燭,但沒有成功,因為燭火四濺形成火球,並且蠟燭很快就把周圍的氧氣燒完而熄滅。

(4)太空人吃的食物都是裝在罐筒或軟管裡的,花樣品種不少,可是味道不佳。

相關焦點

  • 人教二年級下18課《太空生活趣事多》字詞解析,易錯點撥
    之前「小學學思堂」通過分享人教二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古詩二首》、《雷雨》以及《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三篇課文,領略了自然風光,探索了自然奧秘。接下來我們將走進廣闊的天地一起飛上太空去看看太空中的生活吧!
  • 從生活入手探秘科學,讓孩子真正的掌握科學知識,成為生活小能手
    所以解決方案是很簡單的,如果這位媽媽懂一些科學知識,也不至於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嚇得不知所措。其實我們生活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科學現象和科學問題,不僅是我們做家長的應該多多學習科學知識,更應該讓孩子從小就開始從生活中的現象入手,探索科學的奧秘。
  • 吳川這場兒童科學知識競賽,有聲有色……
    記者今天從吳川市獲悉,在吳川市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下,湛江好學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日前在吳川舉辦了一場意義重大別開生面的兒童科學知識普及活動。活動分為四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小朋友在家長的陪同下在線上觀看四分鐘的趣味短視頻,學習生命科學、地球科學、物理科學、太空與技術等科學的知識點。通過生動有趣的視頻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深深愛上科學。第二階段為線上直播課。
  • 寓教於樂學知識 科學記憶來分類
    紅網時刻長沙7月21日訊(通訊員 李順)為豐富青少年暑假生活,進一步提高轄區青少年對垃圾分類的認識,運用科學記憶方法合理掌握垃圾分類知識,7月20日上午,長沙市天心區黑石鋪街道黑石鋪社區聯合長沙市趣童年公益機構組織開展「科學記憶之垃圾分類」主題學習活動。
  • 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的科學素養
    大概與童書作者的知識結構有關吧。科普繪本創作需要作者有科學素養,還要有把科學知識有效地融入到童書創作的技能。因此,讀到吉林兒童文學作家竇晶創作的「萌小芽科普繪本」系列時,有耳目一新之感。這是一套和一般幼兒讀物相近的開本,風格也相似的童書,它的裝幀設計談不上精緻,但很適合家庭親子閱讀。這套繪本有三個主要特點:第一,書中的故事貼近幼兒生活。
  • 史上最強「科學第一課」黃浦江畔上演:科學決定人類未來,少年決定...
    今天(31日)晚上,一場別開生面的「科學第一課」在浦江畔上演,老師是曾經獲得諾貝爾獎、圖靈獎的世界頂尖科學家,學生則是55名來自全國17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的科學少年們。
  • 愛科學!愛動腦!一起來玩科學玩具!
    大家好,我是愛玩的好玩具,今天小編來說說啟發孩子對科學產生興趣的玩具!今天介紹的幾款玩具既有適合7歲以上的大孩子玩的,也有非常適合作為小寶寶科學啟蒙的玩具。物理科學類1.電路積木市面上各種電路類積木作為小朋友們對電路物理學的啟蒙是必不可少的,在玩中體驗電流對生活作用,了解更多的物理知識2.重量平衡
  • 「科學小助手」選拔開始啦!——江蘇省東海縣和平路小學
    開學典禮,三千七百多名學生喜跨「善良之門」、「知識之門」和「創造之門」。」、「連雲港市課改領航學校」等。支子暢,一個充滿好奇心,喜愛探索的孩子。  他愛科學,更愛尋找科學。一草一木,一蟲一石都是他觀察的對象。每當遇到疑惑的地方,他總能主動、積極的尋找答案。
  • 愛科學,因為科學了不起
    我們從上小學甚至上幼兒園開始都在接觸這個詞,小時候覺得,科學就是火箭、人造衛星、電腦……;長大了上中學了才知道科學就是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之學;等上大學了,眼界開闊了,似乎明白了科學就是自然規律和專業技術;現在我們踏入社會,為了生話和發展,主觀不主觀地參與著國家的建設,參與著全球的交流,我們經歷了時代的變遷,見證了人類的巨變,這個時候好象領悟了,科學就是不斷地探索自然,不斷地創新,不斷地創造
  • 走進科學 愛上科學
    為了拓寬學生的科學視野,培養學生勤動手,善動腦,愛科學,樂創造的科學素養和實踐能力,在榆陽區麻黃梁鎮中心小學黨小組的組織下,由陝西科技館舉辦的「科普大篷車」進校園活動於2020年11月30日在麻黃梁鎮中心小學如期舉行。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T大會」 史上最強「科學第一課」黃浦江畔開講
    本報記者 張伊辰攝■本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特設 「T大會」,這場別開生面的 「科學第一課」,老師是曾經獲得諾貝爾獎、圖靈獎等的世界頂尖科學家,學生則是55名來自全國17個省、市、自治區的科學少年,旨在為青年學生點亮「科學明燈」昨晚,一場別開生面的「科學第一課」在黃浦江畔上演:老師是曾經獲得諾貝爾獎、圖靈獎等的世界頂尖科學家
  • 遊戲裡面蘊含的科學,趣味漫畫幫助孩子走進科學世界,愛上科學
    讀小學的時候,老師經常會問我們一個問題,你長大了想做什麼工作?很多孩子們都選擇科學家。然而科學家每天都要做什麼工作?我們該怎麼成為科學家?這些問題卻從來沒有人問過我們,更沒人會告訴我們答案。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探索和理解我們生活中的科學。 在遊戲中帶孩子們去科學。 《遊戲中的科學》(共6卷)集基於漫畫主角的形象,揭示了科學的冷麵面具,並還原了科學的原始美感。 在科普書籍中,它可以稱為清晰的流! 強烈推薦給父母和朋友:這套科學實驗系列叢書,首先會從生活中的現象講起,讓孩子對科學知識有了一定的認識後,才開始真正地進入實驗部分進行驗證。
  • 愛科學的新一代,擔起新世紀的重任
    時光如梭,光陰荏苒,我們的社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像螺旋一般飛速的發展,近幾年來中國在科技領域上取得了許多令人矚目的成就,核彈爆炸的成功、火箭衛星的順利發射、神舟飛船的飛天夢圓,還有龍芯的開發研製等等,這些都說明了中國在世界的科學領域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變成了飛速發展的強國。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點燃科技強國夢想 提升全民科學素質
    這是記者日前在雲南省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永寧鎮新星小學舉辦的「小村莊的太空夢」科普大篷車主題活動現場看到的一幕。這天午後,6輛科普大篷車拉來了50多件新奇的科普產品,鋪滿了學校空地,打破了高原小村莊的寧靜。
  • 做遊戲也能變科學?趣味漫畫帶孩子走進科學世界,變身科學小達人
    然而,我們中國的學生所接受的都是應試教育,我們只學會了書本上的知識,卻在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上和外國同年齡的學生有所差距。那麼,怎樣才能讓孩子科學家的夢想照進現實呢?首先我們最應該做的就是在生活中探索科學,了解科學。讓孩子在生活的遊戲中就能接觸科學。
  • 廣西來賓市實驗小學科學實踐精彩集錦:我們在科學實驗中觀察、思考...
    2020年寒假期間我們師生宅家學科學、用科學,師生在科學實驗中觀察、思考和交流,迅速提高了科學素養,培養了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學生在參與和體驗科學實踐活動的過程中獲得科學知識和學習方法,播種一顆「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火種。實小在傳統與現代、嚴謹與寬容、規範與自由、紮實與靈動中得到了奇妙的和諧與統一,實現了由優質學校向精品學校的跨越。
  • 科學網—科學知識比生活常識重要得多
    然而在筆者看來,僅在高端人才的選拔中重視科學素養與知識顯然是遠遠不夠的,提高科學素養要從基礎教育抓起,在日常課程學習中強調科學素養與知識。然而,我國基礎教育的一個趨勢是強調和普及生活常識,筆者對這樣的傾向表示不解和擔憂。 在基礎教育的學科教育中,不應該強調生活常識,而更應該強調特定學科的抽象知識。
  • 好奇和求知是科學探究的驅動力——北京市崇文小學2020青少年科學...
    這一構想來自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中創新創意領域之「變廢為寶 從我做起」的主題。將生活中的廢棄物,經過不同方式的處理加工,作為再生資源重新被利用,促進可持續發展,意在讓學生們了解廢棄物的來源及分類,並引導他們以科學的手段節約自然資源。「學生們對活動非常感興趣,自覺的將廢棄冰棍棒進行回收,拿到科學實驗室裡進行手工創作。
  • 清華附小老師:小學科學知識點分類匯總,常被忽略的學科,收藏!
    清華附小老師:小學科學知識點分類匯總,常被忽略的學科,收藏!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對孩子的教育越來越重視。為了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基礎,科學也慢慢地成了小學的必修課之一。科學之所以能發展到現在,是因為小學科學課本中涉及到大量的初中地理、物理、生物、化學等基礎知識,學好小學科學課,能為初中知識的理解做好準備;而且小學科學也涉及很多生活常識,而學習科學,可以不讓孩子與生活脫節,甚至能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所以孩子不僅要學小學科學,還要好好的學!
  • 攢著寒假用:9套指導孩子自己在家做科學實驗的分齡圖書
    2、從小愛動手:給孩子的130堂創意實驗課沒有太多高深的理論知識,往往是從生活中引出一個話題,然後通過幾個動手小實驗解釋一些科學原理,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能過自己動手並觀察結果,非常有效的加深了記憶力。每一個內容都是與可操作的動手類實驗相關聯。,而且實驗也很容易操作,需要的用品不是家裡有的就是在超市裡就能輕而易舉買到的。孩子通過實驗不僅獲得了相應的科學知識,還會有很大的滿足感,利於培養孩子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