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終身教授王偉光領銜《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新編》重大...

2020-12-14 南開大學新聞網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康浩然)日前,由南開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21世紀馬克思主義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21世紀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高等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聯合主辦的深化新時代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研究理論研討會暨《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新編》課題啟動會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望京校區舉行。《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新編》課題作為國家社科基金專項委託項目,對於新時代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理論研究具有重大意義。

  21世紀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南開大學終身教授王偉光主持會議。南開大學副校長王新生代表21世紀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發言。

  會上,王偉光就深化新時代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研究及《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新編》課題推進、書稿撰寫提出要求:一是學在前。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系列重要論述,學習《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艾思奇)、《馬克思主義哲學綱要》(韓樹英)等經典著作,學習理論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及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的最新版本。二是研究中。推進書稿撰寫與課題研究緊密結合、協同開展,把科學研究貫穿書稿撰寫全過程,提升書稿撰寫質量。三是堅持住。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原點,堅持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方法。四是有新意。充分反映當代實踐、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及馬克思主義文本研究的最新成果。五是針對性。樹立問題意識,針對理論上的重點、難點和群眾關心關注又不是十分清楚的理論熱點,進行深刻闡釋、透徹解讀。六是語言符合教科書規範。書稿定位為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教材、公共課教材及幹部培訓教材,在編寫體例、結構布局及述理規範等方面務求科學性、邏輯性與嚴謹性,做到道理深刻、深入淺出、有板有眼。七是系統全面。系統呈現、全面覆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基本規律、基本問題。八是理論上正名。對一些似是而非的模糊認識進行辨析和正本清源,彰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理論魅力。

  王新生向與會專家介紹了南開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21世紀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的建設情況及近期研究進展。與會專家圍繞新時代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研究進行了主旨發言和多維度、多層面的研討。

相關焦點

  • 從入門到精通②——「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Ⅱ」
    赤潮編輯部 Tainakazzz由於篇幅有限,所以這裡我介紹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第二個觀點:歷史唯物主義不同於歷史唯心主義所認為的「理念或者大人物製造歷史」或者舊的機械唯物主義的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歷史唯物主義是一種決定論的學說,以一定歷史時期的物質經濟生活條件來說明一切歷史事變。
  • 事業單位公基解析:唯物主義的三種歷史形態
    在事業單位的考試中,我們經常會看到辨析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題目,今天就來看一下,唯物主義的發展歷程,都有哪幾種派別的唯物主義,以及每個派別之間的區別,來更好的幫助大家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這部分內容。唯物主義首先認為世界的本源是物質,那麼人們根據對物質認識的廣度和深度不同,將其劃分為三種歷史形態,分別為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上學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古時候,人們認為物質是一種或幾種實物。這裡面的實物指的是物質的具體形態,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認為「世界是一團永恆燃燒的活火」。
  • 歷史唯物主義讓我們行穩致遠
    恩格斯1883年在馬克思墓前的這個講話十分精闢地闡明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內涵。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唯物主義是關於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理論,是科學的社會歷史觀和認識、改造社會的科學的方法論。歷史唯物主義為人們提供了正確認識社會現象和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思想路線,它揭示了社會基本矛盾運動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揭示了階級鬥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揭示了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 恩格斯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創立與發展
    我們知道,恩格斯和馬克思共同創立了科學的辯證唯物主義即「歷史唯物主義」,實際上,恩格斯還是經典作家中最早使用「歷史唯物主義」一詞來概括他們所創立新理論體系的人。恩格斯首次明確使用「歷史唯物主義」概念●除了命名並在「歷史唯物主義」之名下捍衛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恩格斯還為新歷史觀提供了經典文獻出處和依據。
  • ...我校謝建新院士團隊、邢獻然教授團隊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
    我校謝建新院士團隊、邢獻然教授團隊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資助!(以下簡稱「重大項目」)資助名單,我校新材料技術研究院、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創新中心謝建新院士團隊牽頭的「航空關鍵金屬構件熱加工多物理場演變及擾動的智能調控基礎」項目和北京科技大學固體化學研究所邢獻然教授團隊牽頭的「固體結構的化學調控與功能強化」項目獲得重大項目資助。
  • 新書評介:歷史唯物主義發展的最新成果
    劉卓紅等撰著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創新》(人民出版社出版)一書,呈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的理論創新和實踐探索。 該書通過對馬克思主義發展歷程的考察,比較全面地梳理了歷史唯物主義守正創新的歷史脈絡。
  • 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攝  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馬克思主義有幾門學問,但基礎的東西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他在革命戰爭年代寫下的《反對本本主義》、《實踐論》、《矛盾論》等著作,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寫下的《論十大關係》、《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等著作,靈活運用了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形成了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為我們黨掌握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樹立了光輝典範。  鄧小平同志非常善於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解決實際問題。
  • 好笑的歷史唯物主義
    馬克思在研究西方的歷史是從經濟方面支考察,得出的歷史結論,人類社會從原始社會,再到奴隸社會,再到封建社會,再到資本主義,由此推斷,隨著生產力的提高,人類再由資本主義進化到社會主義,再進化到共產主義社會,設計了一種想像中的美好藍圖,這就是歷史唯物主義。
  • 南哲思享丨周嘉昕:《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形成...
    然而,圍繞馬克思在這部手稿中為制定歷史唯物主義所作的理論準備,學界仍未形成定論。本文嘗試從《手稿》的文本結構和《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歷史考證版早期專家伊薩克·魯賓的理論闡釋出發,來證明:正是在政治經濟學研究、共產主義思潮評述、黑格爾辯證法批判的過程中,著眼於需要和分工的考察,馬克思開始意識到費爾巴哈人本主義的局限,走向從生產方式出發把握社會歷史現實的歷史唯物主義新地平。
  • 歷史唯物主義與當代中國
    原標題:歷史唯物主義與當代中國   ●當代中國與歷史中國有著內在連續性。要把握中國社會發展方向,必須重視中國歷史。歷史規律存在於歷史過程之中,而不是存在於歷史過程之外。   堅持以歷史唯物主義觀察當代中國,必須有個現實的立足點,這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正在進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只有立足火熱社會實踐,我們才能在理論上站穩腳跟,才能深刻把握歷史規律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才能滿懷信心地面向未來。
  • 馬哲歷史辯證唯物主義看五行生剋
    ——馬哲歷史辯證唯物主義看五行生剋五行是中國幾千年歷史以來,特有的,人對自然客觀世界屬性的形象與歸納。屬於宏觀古代哲學範疇。這是受制於科技技術水平的結果。但有其科學性。即判斷,分析,歸納整體思維辯證方法。為客觀揭示自然物質人文世界,系統處理社會人文問題,提供大量的歷史智慧與經驗。
  • 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Mark L Wahlqvist獲聘我校名譽教授
    日期:2018-09-12      來源:公共衛生學院      作者:李克磊     編輯:李鵬  編審:宋佐東       閱讀:1 新聞網訊 9月10日,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Mark L Wahlqvist來我校訪問
  • 南京大學張永光教授團隊在全球變暖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
    12月11日,全球頂級學術期刊《Science》在線發表了我校張永光教授團隊聚焦於全球變暖的研究論文。南京大學國際地球系統科學研究所和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陳鏡明院士、居為民教授和張永光教授團隊在主持的全球變化重大科學計劃、全球變化及應對重點研發計劃、江蘇省傑青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國際合作等項目支持下,致力於植被遙感、全球陸地生態碳通量優化計算、全球陸地生態系統碳源匯演變特徵及其驅動機制研究。
  • Gleason教授受聘我校客座教授
    學院院長胡小平介紹了學院的辦學歷史、專業設置、科學研究、國際合作交流、合作辦學等基本情況,希望雙方繼續加強合作研究,搭建學生交流的平臺和橋梁。孫廣宇教授介紹了雙方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方面的合作情況,並期待雙方在未來創造更大的成績。隨後,胡小平院長為Mark L. Gleason教授頒發聘書併合影留念。  雙方就本科生互訪事宜進行了深度交流,就愛荷華州立大學20人訪學團明年5月來校訪學的行程安排、課程設置、經費預算等進行了細緻討論,並就我校學生赴愛荷華州立大學開展3個月以上訪學事宜進行了協商,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 我校張衛峰教授獲IFA諾曼·博勞格獎
    本網訊 11月14日,國際肥料工業協會(IFA)在中國大飯店舉行頒獎大會,授予我校資源與環境學院張衛峰教授2018年度諾曼·博勞格獎(IFA Norman Borlaug Award)。
  • 西安畫室黑馬美術特邀於小冬教授來我校進行學術交流、指導
    為進一步提升我校教學水平,強化學生專業技能,今日,我校特邀天津美術學院於小冬教授來我校進行學術交流、指導,幫助老師、學生們更好地掌握速寫技法、提升美術造型能力。為了讓更多學生、更多方位觀看於教授的作畫過程,我校利用網絡直播的形式讓全校美術生在各個課室都可看到於教授現場作畫過程。
  • 我校兩位教授論文被國際權威期刊錄用!
    我校兩位教授論文被國際權威期刊錄用!近日,我校會計學院周冬華教授(通訊作者)與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Macquarie University)的Haiyan Jiang以及 Gary Tian教授合作的論文《The Influence of the Deregulation
  • 我校11位教授入選愛思唯爾2019年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
    我校11位教授入選愛思唯爾2019年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 2020-05-08 20: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