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遊戲試行「分級」 廠商用遊戲守住「防沉迷」

2021-01-08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歐陽宏宇

有遊戲的地方,就有防沉迷的呼聲。

自2007年我國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統上線,中國遊戲產業終於迎來試行「分級」。日前在廣州舉行的2020中國遊戲產業年會上,《網路遊戲適齡提示》團體標準正式發布。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副主任委員張毅君介紹,該標準提供了綠色的8+、藍色的12+和黃色的16+三個不同年齡段標識,並要求廠商必須安放在遊戲產品界面的顯著位置。

從「不健康遊戲時間」,到「實名制認證」,再到涵蓋「家長監管功能」、「成長守護平臺」未成年人保護體系,國內遊戲產業防沉迷走過了漫長的13年。當遊戲即將登上杭州亞運會成為電競項目,人們逐漸意識到「管管孩子」與「救救遊戲」並不衝突。

從禁止到合理引導

遊戲防沉迷不再「一刀切」

今年上半年,一則遊戲防沉迷趣聞登上社交媒體熱搜。日本香川縣一名高中生因不滿縣內製定的遊戲成癮對策條例,在家人的支持下就此發起了一場訴訟。

拋開判決結果,僅是學生在家人支持下抗議遊戲成癮條例已讓國內不少家長側目。站在絕大多數普通家長的角度,社會、遊戲公司必須將未成年人保護長期性的工作。

從早期網遊時代的實名認證,到統計在線時長,強制未成年玩家下線,再到2019年底頒布所謂的「史上最嚴防沉迷規定」,手遊時代愈發嚴格的「成長守護」系統。中國的「遊戲防沉迷」日益得到重視。

"從遊戲行業開始嚴管未成年人時長和消費後,和那些對我們『又愛又恨』的孩子『鬥智鬥勇』便成了我們工作的常態。"騰訊互娛副總裁崔曉春透露,近一個月,每天有1049萬未成年帳號因登錄超時被系統「踢」下線,平均每天有351萬疑似未成年帳戶觸發人臉識別。

網易也加速了「不落實防沉迷,遊戲不上線」的舉措。「將完善自有保護體系放在最高優先級,目前旗下所有在線運營網遊都完成了防沉迷系統升級。」網易遊戲市場副總裁吳鑫鑫告訴記者,網易在防沉迷系統升級中採用系統性建設思路,除立體化保護機制外,還從內容源頭出發,關注對青少年的價值引領,如在《我的世界》遊戲中復現故宮、頤和園等傳統文化符號。

響應「適齡提示」,盛趣遊戲、多益網絡等遊戲廠商也在通過遊戲傳遞文化價值,甚至在教育、醫療、公益等眾多領域發揮作用作為未成年人保護的主要方式。盛趣遊戲副總裁譚雁峰透露,《釉彩》、《南海更路薄》等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的功能性遊戲已經上線,治療兒童多動症的網路遊戲「處方藥」也在研製中。

可見,行業加碼防沉迷結果不再是對遊戲「一刀切」。人們已經看到,遊戲對當下生活方式的改變可能已經和很多革命性的科技成果不分伯仲。既讓孩子們開心,又不至於沉迷貫穿近一段時間未成年人保護。廠商、家長甚至孩子自己都認識到,在娛樂和成癮之間找到一個恰到好處的平衡多麼重要。

未成年保護進入3.0階段

廠商擴大防沉迷邊界

「在現在網路遊戲技術完善情況下,可以對於遊戲進行人臉識別,青少年兒童在開啟人臉識別後有一定時間限制,如果不退出,遊戲公司有權強制退出。」早在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哈爾濱市順德印刷有限公司車間主任馬清輝就提出通過「人臉識別」防沉迷的具體技術設想。

事實上,這一舉措已經在遊戲未成年保護2.0階段全面落地。據介紹,在對未成年人玩家實名制的基礎上,對疑似由未成年人操作的成年人帳號以及帳號月充值大於一定金額時均會拉取人臉識別驗證。

「未成年保護3.0階段將人臉識別技術擴大應用,如上線遊戲充值人臉語音雙重提示等多重防範功能。」崔曉春介紹,與2.0階段不同,3.0階段主要面向對智慧型手機操作不熟悉的家長,防止未成年人以上網課等欺騙手段,引導家長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完成遊戲中的人臉識別。具體而言,實名認證為60歲及以上的用戶,自然月消費超過1000元時,則每筆支付需人臉識別驗證通過才可繼續流程。

老年人群體並非沒有遊戲玩家。據AARP此前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從2016年起的過去三年裡,全球高齡遊戲玩家佔比從38%上升到44%,每周平均遊戲時長約為5個小時。付費能力方面,僅在2019年上半年就貢獻了約35億美元流水,並主要用於購買遊戲本體和虛擬物品。

但凡遊戲付費體驗,平滑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隨著第一批廣泛接觸過紅白機的60後步入退休年齡,將成長守護邊界擴大至中老年,廠商們無疑放棄了一大批潛在付費玩家。

不過,在騰訊成長守護平臺高級總監鄭中看來,損傷部分老年人玩家的體驗,是公司在權衡各方需求後採取的措施,目的也是為了成長守護邊界的平衡。「從未成年人消費糾紛來看,95%的退費都是孩子冒用了家長的身份,廠商做高危畫像庫,將人臉識別擴大至老年人群體是不得已的辦法。」

遊戲是時代產物

專家:讓自己學會對自己負責

當曾經的「網癮少年」們紛紛成年回頭再看時,常常發現防沉迷措施再重拳出擊,也未必真的能防住那個年少時貪玩的自己。2000年6月《關於開展電子遊戲經營場所專項治理的意見》發布,全國電子遊戲機室被徹查,於是又有無數無證遊戲機廳從街面轉到了「地下」。

「在英文中,game的意思既有遊戲,也有體育,遊戲和桌球、足球等體育項目的差別只在於普及性。」奧運冠軍、家庭守護計劃發起人鄧亞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談到,遊戲是時代的產物,就像幾十年以前,50後60後那一代人的家長們也可能面對孩子沉迷於打球而不學習的情況。「既然到了今天,我們不能強迫孩子不去玩遊戲,而應該正確地去面對它。」

幾天前,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長馮士新在2020年度中國遊戲產業年會上透露,明年6月起,所有上線運營遊戲必須接入實名認證系統。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也對遊戲防沉迷提出了明確要求,國家新聞出版署也要求有條件的遊戲廠商還要完成玩家實名驗證,等中宣部實名認證系統開發完後與之對接,並做好接口編寫規範。

同時,對於防沉迷基礎建設的完善還有社會、廠商和家長三方通過虛擬空間搭建起親子溝通的空間。吳鑫鑫透露,網易推出的未成人專項守護團隊以及「網易家長關愛平臺」已經同步上線了App版家長護航功能,家長通過平臺可以更便捷地了解孩子的遊戲行為,並採取更有針對性的手段。鄭中也指出,很多親子矛盾都源於溝通不到位,通過健康系統家長可以了解到很多育兒和家庭教育方面的文章,讓家長可以了解自己孩子的內心。

拋開諸多現實條件,如果家長都可以用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統,成功控制孩子和遊戲的接觸,從效率的角度出發,確實是一勞永逸的辦法。不過,科技的發展很快,遊戲也跟隨著科技的腳步發展,但家長的教育方式、未成年人的自制力未必能完全跟得上。

在業內人士看來,除了社會和遊戲公司外,家長、甚至孩子自己也需要承擔自己的責任。「每個人都需要承擔自己的責任,對自己負責。」鄧亞萍以自己的孩子舉例道,我跟孩子交流,問他想不想成為職業運動員,如果想,就當成一份事業來完成;否則,業餘有一點時間玩玩遊戲就差不多了。「家長應該做起監管的監護人的責任,以身作則,對於孩子也要告訴他,對自己人生負責,管理好自己的欲望。」

相關焦點

  • 遊戲大佬們開個年會,定下了國內遊戲分級,防沉迷明年全方位覆蓋
    最近,遊戲圈大家都在忙著盤點各家遊戲一整年的故事,其實遊戲界的大佬們在這段時間也圍聚在一起開了一個年會,但是小編發現其實很少有玩家會提到這個事情,要知道這次2020年中國遊戲產業年會是由官方單位主辦,遊戲廠商參與的,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理解為下一年遊戲圈的改變就會從這個會議上釋放信號
  • 李秀香:建國家級網路遊戲防沉迷平臺
    各類遊戲防沉迷系統相繼投入使用,利用人臉識別、實名校驗、未成年人遊戲消費提醒等技術手段對青少年用戶的遊戲時長和付費行為進行管理。「目前各大遊戲廠商自研的遊戲防沉迷系統,儘管有了一定效果,但仍然存在數據孤立、自我監督的問題,並未達到理想中的效果。我在調研時了解到,有的學生在手機上下載了18個遊戲。在這種情況下,單一遊戲廠商建立的防沉迷系統,顯然是失效的。」李秀香說。
  • 引擎級防沉迷! Unity攜手騰訊遊戲推出防沉迷系統開發工具
    目前Unity是業內應用最廣的遊戲開發引擎之一,在中國約有 300 萬開發者,從去年起至今中國市場76%新發行手遊均為使用Unity開發。作為Unity編輯器新增的本土化功能之一,此次推出的工具讓廣大中國遊戲開發者能夠更簡單、更快速地在遊戲開發階段應用防沉迷系統。
  • Unity聯手騰訊遊戲 推出防沉迷系統開發工具!
    目前Unity是業內應用最廣的遊戲開發引擎之一,在中國約有300萬開發者,從去年起至今中國市場76%新發行手遊均為使用Unity開發。作為Unity編輯器新增的本土化功能之一,此次推出的工具讓廣大中國遊戲開發者能夠更簡單、更快速地在遊戲開發階段應用防沉迷系統。 去年年底,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了《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要求遊戲廠商採取有效防止未成年人沉迷遊戲的舉措,嚴格實行網路遊戲帳號實名註冊制度和控制未成年人遊戲時段時長、消費金額。
  • 防沉迷面前,遊戲公司與家長能和解嗎?
    在遊戲問題上,家長、孩子與遊戲公司之間的鬥爭和撕扯,雖然在沉迷無法根本解決之前得不到平息,但遊戲已經成為休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並且經過十多年的成長變遷和當前防沉迷技術及體系的改進,三方越來越懂得用正確的心態對待遊戲本身。那麼,因為孩子,家長和遊戲之間的對立情緒,有機會和解嗎?
  • 廣電總局:考慮對遊戲進行「分類分級」管理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數字出版司處長張懷海表示,2014年網遊管理的工作重點是進一步提高網遊審批效率,以及研究實施遊戲分類和分級管理,遊戲審批或區分端遊、頁遊和手遊。在今年年底中國遊戲產業年會開幕之前,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數字出版司(以下簡稱總局)和遊戲工委召開了媒體通氣會議。
  • 引擎級防沉迷! 騰訊遊戲與 Unity 推出防沉迷系統開發工具
    IT之家5月18日消息 今日,騰訊遊戲對外宣布,聯手Unity共同推出防沉迷系統開發工具,該工具將由騰訊成長守護平臺提供技術後臺支持。 去年年底,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了《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要求遊戲廠商採取有效防止未成年人沉迷遊戲的舉措,嚴格實行網路遊戲帳號實名註冊制度和控制未成年人遊戲時段時長、消費金額。騰訊遊戲表示,目前Unity在中國約有300萬開發者,從去年起至今中國市場76%新發行手遊均為使用Unity開發。
  • Unity聯手騰訊遊戲推出防沉迷系統開發工具,共促遊戲環境生態建設
    中小遊戲開發廠商防沉迷合規將變得更加簡單  2020年5月18日,北京 ,全球領先的實時3D內容創作平臺Unity宣布,聯手騰訊遊戲共同推出防沉迷系統開發工具,該工具將由騰訊成長守護平臺提供技術後臺支持。
  • 遊戲分類阻不良 限制時長防沉迷
    網路遊戲服務提供者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標準,對遊戲產品進行分類,作出提示,並採取技術措施,不得讓未成年人接觸不適宜其接觸的遊戲或者遊戲功能。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苑寧寧表示,新法對近年來社會普遍關注的未成年人網絡成癮、網遊沉迷等問題,作出制度性設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標準對網路遊戲產品進行分類,有利於促進我國未成年人網絡信息分類管理制度的形成。
  • 日本遊戲防沉迷上線,比中國嚴格數倍,成年人都跟著倒黴
    當今世界上的大多數國家,都擁有著防沉迷條例,主要針對青少年沉迷遊戲問題,有的國家防沉迷就是個笑話,而有的國家則非常嚴格,幾乎沒有任何空子可鑽,近期日本終於上線了防沉迷條例,嚴格制度令人咂舌。根據日本官方媒體報導,日本香川縣在3月18日舉行了議會,議會主要商討了遊戲防沉迷問題,相關條例將會在4月1日(愚人節?)
  • 不同顏色代表不同年齡段 《網路遊戲適齡提示》是「遊戲分級制」嗎?
    12月16日,《網路遊戲適齡提示》團體標準在2020年中國遊戲行業年會上發布,該提示提供了綠色、藍色和黃色三個遊戲提示顏色標識,以供不同年齡段的用戶使用遊戲。  消息傳出後,有業內解讀《網路遊戲適齡提示》就是此前籌劃很久的遊戲分級制。
  • 防止沉迷網路遊戲、主播要分級,這些國家出手了!
    ●網路遊戲實名認證系統有望9月前上線●記者從近期舉行的2020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上獲悉,為防止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我國正在加快推進網路遊戲實名認證系統建設,初步計劃於9月前上線。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長馮士新在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主題論壇上說,2020年上半年,我國網路遊戲呈現出逆勢上揚的良好態勢,成為非常時期的一支生力軍。
  • Steam測試中國版,單機遊戲也要防沉迷
    此外,在中國運營的網路遊戲上常見的防沉迷系統,也會和Steam中國捆綁。Win.gg曾嘗試啟動《反恐精英:全球攻勢》(CS:GO)和《DOTA2》,但都失敗,原因是時間不在規定的遊戲時長範圍之內,而帳戶也未通過實名認證。Steam上出現的警告顯示,在晚上10點到早上8點期間不能進行遊戲,並建議玩家「休息一下」。
  • 《網路遊戲適齡提示》團體標準試行 未成年人保護成遊戲產業焦點
    主辦方 供圖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梁 璇)「2020中國遊戲產業年會未成年人守護分論壇暨未成年人守護生態共建發布會」於12月16日在廣州舉行,會上,《網路遊戲適齡提示》團體標準正式發布並進入試行階段。未成年人保護也成為遊戲產業關注焦點。
  • 阻礙遊戲分級的真正問題
    中國的遊戲環境很差,最讓大家叫苦的其實就是我們這玩著遊戲長大的一代,到了成年卻沒有合適的遊戲可以玩。因為沒有遊戲分級,遊戲製作只能不斷向下兼容,導致很多遊戲自我閹割。一方面剝奪了玩家們的遊戲體驗,另一方面讓遊戲製作畏手畏腳,故步自封。
  • 《地下城勇士》手遊延遲推出的背後,暴露出遊戲防沉迷任重道遠!
    「歡迎大家來到遊戲資深達人,今天帶大家聊聊遊戲防沉迷那些事,戳關注,了解更多遊戲資訊,勞逸結合,健康遊戲」眾所周知,騰訊遊戲是做遊戲的大商家,是國內最大的網路遊戲社區,騰訊的各種遊戲連結,據官方統計有超過8億的用戶,
  • 不同顏色代表不同年齡段,《網路遊戲適齡提示》是「遊戲分級制」嗎?
    據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副主任委員張毅君介紹,這項標準規定了適齡提示標識符,並試行提供了綠色的8+、藍色的12+和黃色的16+三個不同年齡段標識。  標準中明確規定了標識符的下載渠道、展現時長、尺寸比例和更新頻率,同時對有可能刻意模糊、弱化表示使用和提示用語的行為做了防範,以維護標識的權威性、統一性和實時性。
  • 騰訊Unity兩強聯手,開啟遊戲行業防沉迷作戰新徵程?
    防沉迷「號角」聲中,進擊的巨頭在去年11月,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明確遊戲產業防沉迷標準,給未成年保護措施的一錘定音。騰訊、網易大頭廠商積極應對,快速推進防沉迷新規落地。去年年底,騰訊已經完成全部產品的實名部署。
  • 中國式遊戲分級標準是什麼 網路遊戲分級有必要嗎
    有關於網路遊戲分級一直以來都被討論中,近日,發布《網路遊戲適齡提示》團體標準,主要由三部分過程,有不同年齡標準,那麼,中國式遊戲分級標準是什麼?網路遊戲分級有必要嗎?下面小編就來說說。  中國式遊戲分級標準是什麼  12月16日,中國音數協第一副理事長張毅君在2020年度中國遊戲產業年會上發布《網路遊戲適齡提示》團體標準。
  • 防沉迷系統成網遊「君子協定」微信小遊戲仍未設置
    2019年11月5日,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發布《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對未成年遊戲用戶從身份驗證、遊戲時長、付費、適齡提示等六方面做出了詳細的規定。《未成年人網絡防沉迷監管現狀與治理報告》指出,對於網路遊戲防沉迷的相關規定更多停留在主管部下發「通知」的形式,立法層面監管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