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尕那村的「詩和遠方」

2020-12-12 國際在線

新華社記者胡偉傑、崔翰超、何問

重巒疊嶂,碧峰如翠,藍天如洗,一間間帶有藏族風情的榻板房掩映其中,雲才讓的旅店就在這「仙境」中。

兩層的木質建築,幾間精心裝修的純藏式客房,黃昏時分,炊煙嫋嫋,餘暉灑在榻板房的屋頂,靜謐的村莊和大自然合二為一,安撫著人們躁動的心靈。

9月9日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益哇鎮拍攝的扎尕那村(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範培珅 攝

雲才讓的家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益哇鎮扎尕那村,扎尕那藏語意為「石匣子」,這裡山勢奇峻、雲霧繚繞、宛如仙境,是甘肅省著名的風景旅遊景區。

以前,「仙境」裡的生活並不美好,這裡平均海拔2900米以上,山大溝深,土地貧瘠。「春種幾壟地,秋收幾袋糧」,是扎尕那農牧民日常生活的真實寫照。由於種地、放牧的收入有限,每年農牧民要抽時間去山裡挖野菜、採集食用菌以補貼家用。雲才讓更是14歲就輟學出門打工。

雲才讓幹過服務員、拉麵師、廚師,到過廣州、深圳等許多大城市。每逢節假日,大城市裡如織的遊人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城市繁華如斯,可家鄉風景美如畫,是「詩和遠方」,為啥遊客卻很少?雲才讓時常這麼想,但這種想法到嘴邊也只能咽回去。山裡交通不便、貧困落後的現實輕而易舉擊碎了他的夢想。

雲才讓不知道,當他在大城市裡辛苦打拼的時候,一場巨變正在家鄉展開。

2015年,甘南州開始倡導「全域無垃圾」,在全州4萬多平方公裡的草原上實行「環境革命」,制定了幾十項環境整治及生活習俗改革的標準,從草原、道路一直治理到灶臺、炕頭。

9月9日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益哇鎮拍攝的扎尕那村(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範培珅 攝

以此為契機,甘南州趁勢發展旅遊業,雲才讓的家鄉扎尕那成了重點發展地區。政府修通了道路,大力完善基礎建設,鼓勵當地村民發展藏家樂。

雲才讓聽到家鄉的巨變,再也坐不住了。他和幾個朋友一商量,決定把家裡的小賣部改成一間農家樂,加入旅遊致富的「大部隊」。

經過政府大力宣傳,扎尕那「仙境」般的景色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遊客紛至沓來,雲才讓的生意越來越火。

2019年,他決定升級改造,做真正有當地藏族特色的藏家樂。如今,他的特色旅店每年接待近3000名遊客,年收入可達70萬元以上。

在外闖蕩多年,雲才讓知道學習的重要性。每年10月旅遊旺季一過,他都會去學習其他景區的先進經驗,再改進自己的管理、經營方式。「生活質量好了,遊客的眼光也越來越挑剔,質量跟不上就吸引不了遊客。」

旅遊業讓扎尕那這片昔日貧困的「仙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截至目前,扎尕那村群眾年人均純收入從2013年的5100元增長的2019年的11000元,2019年村子實現文化旅遊綜合收入8億元。

為拉近與外來遊客的距離,雲才讓給自己取了個充滿詩意的新名字:雲飛。他期盼著自己的生活,如山間靈動的白雲,越來越高,越來越好。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記者調查:扎尕那村的農林牧循環複合系統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扎尕那村的農林牧循環複合系統(人民眼·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甘肅迭部縣扎尕那村村民在打青稞。  資料圖片美術愛好者在扎尕那村寫生。  資料圖片扎尕那村俯瞰。這裡的亞熱帶與青藏高原高寒氣候的過渡性氣候類型,使扎尕那擁有了高寒草原、溫帶草原和暖溫帶落葉林三大植被類型。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造就了特殊的農業文化,即扎尕那農林牧複合系統。在這一系統中,農耕種植青稞和蔬菜,牧業供給肉和奶類,森林既提供建材,也生長菌菇和藥材。2017年11月,扎尕那農林牧複合系統被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 農業文化遺產保護:扎尕那村的農林牧循環複合系統
    扎尕那,藏語意為「石匣子」,當地人又稱之為「石頭城」。「我爺爺曾說,村子被群山環抱,就像一座城堡,因而得名。」更登告訴記者。 13歲前,更登沒有走出過扎尕那,「那時,男娃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跟著長輩學習種地和放牧」。 從高處俯瞰扎尕那,三面奇峰聳立,一面松柏蔥鬱,益哇河自北面海拔4000多米的石山流下,貫穿全村。湍急的河水之上,幾座水磨已有上百年歷史。
  • 甘肅扎尕那村:生產生活少了狩獵 多了民宿經營
    這裡的亞熱帶與青藏高原高寒氣候的過渡性氣候類型,使扎尕那擁有了高寒草原、溫帶草原和暖溫帶落葉林三大植被類型。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造就了特殊的農業文化,即扎尕那農林牧複合系統。在這一系統中,農耕種植青稞和蔬菜,牧業供給肉和奶類,森林既提供建材,也生長菌菇和藥材。2017年11月,扎尕那農林牧複合系統被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 扎尕那村的農林牧循環複合系統(人民眼·農業文化遺產保護)
    甘肅迭部縣扎尕那村村民在打青稞。資料圖片美術愛好者在扎尕那村寫生。資料圖片扎尕那村俯瞰。這裡的亞熱帶與青藏高原高寒氣候的過渡性氣候類型,使扎尕那擁有了高寒草原、溫帶草原和暖溫帶落葉林三大植被類型。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造就了特殊的農業文化,即扎尕那農林牧複合系統。在這一系統中,農耕種植青稞和蔬菜,牧業供給肉和奶類,森林既提供建材,也生長菌菇和藥材。2017年11月,扎尕那農林牧複合系統被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 扎尕那村的農林牧循環複合系統(人民眼・農業文化遺產保護)
    甘肅迭部縣扎尕那村村民在打青稞。  資料圖片美術愛好者在扎尕那村寫生。  資料圖片扎尕那村俯瞰。   資料圖片引子每當霧靄退去,83歲的更登老人就會走出家門,眺望山高峰陡的拇指山。千百年來,村裡人在山下的田間種莊稼,到半山的草場牧牛羊,間或進山狩獵和樵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 徒步扎尕那四十餘裡遇見最美景色,觀日出看到了仙境般的扎尕那
    扎尕那是第二次去了,幾年前的扎尕那尚沒有開發,還沒有多少遊客,那時進溝的路還沒修好是一條沙土路,進村有村民把守,給人感覺亂鬨鬨的,那時沒有整體規劃,沒有具體的旅遊路線,就亂遊一氣回縣城住宿了。所以那時的扎尕那並沒有感到有多美幾年後的夏天,再次來到扎尕那,這時的扎尕那已經因為《爸爸去哪兒》的拍攝而名聲大震今非昔比了,景區已經開發收費了,並且成了甘南旅遊著名的旅遊景點,上次扎尕那走馬觀花沒有盡興,這次就把扎尕那作為甘南遊的重點,並且拿了帳篷,只等天氣好就來個徒步和露營。
  • 【蘭大新聞學子重走西北角】扎尕那:塵世間的伊甸園
    扎尕那,藏語意為「石匣子」,是一座天然石城,有優美獨特的風景、獨特珍稀的物種資源,也有傳統的藏族村落、古老的生產方式,恰如塵世間的一處世外桃源。&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兩山間的河流 陳淑斐/攝&nbsp&nbsp&nbsp&nbsp東哇村、業日村、達日村和代巴村四個村落散布在群山間,組成了扎尕那村寨。
  • 扎尕那的制高點,安靜的拉桑寺,周圍是完美的生態景觀
    拉桑寺院是扎尕那的一處至高景點,能看到整個扎尕那村的全貌,清晨爬上拉桑寺,俯瞰整個村莊,如同仙境。俯瞰扎尕那村,自上而下,山體、林地、民居、農田、河流構成了完美的生態景觀。
  • 甘南扎尕那:守護好風景 吃上「旅遊飯」
    在甘肅省甘南草原深處的迭部縣益哇鎮,大山裡的扎尕那村周邊山勢奇峻、雲霧繚繞、宛如仙境。近百年前,因風景秀麗,扎尕那就被奧地利探險家約瑟夫·洛克譽為人間天堂。但因交通不便,在過去的許多年,迭部農牧民卻一度坐擁好風景,過著苦日子。
  • 吹響衝鋒號 扮靚扎尕那
    迭部縣扎尕那景區管委會、益哇鎮積極吹響「百日風暴"衝鋒號,全面推進扎尕那景區環境衛生整治。對通往景區公路沿線、景區內外的各類垃圾進行全方位、拉網式清理;全面整治通往景區公路沿線交通標識標牌及廣告宣傳牌;整治觀景臺內及周邊垃圾箱、垃圾臺和廁所內外環境衛生;全力清除更換脫落、破損、腐蝕的導遊全景圖、導覽圖、標識牌、景物介紹牌、安全警示牌。
  • 雪山下的森林草場,別樣的甘南風光,可以俯瞰整個扎尕那
    仙女灘在扎尕那景區裡面,可以在扎尕那景區門口順著木棧道直達這裡,它是一處位於雪山之下的森林草場,海拔比較高,自然風光優美,在觀景臺可以俯瞰整個扎尕那。在扎尕那念甘達哇神山公園內,仙女灘是一片比較開闊的高原草場,由高山融水滋潤,自然風光優美,走在木棧道上,可以感受到別樣的風光。
  • 「爸爸去哪裡」第一期拍攝地——甘南扎尕那村寨
    世界上最小的村莊——扎尕那村寨。「我平生從未見過如此綺麗的景致,如果創世記的作者看到過迭部的景致,他就會把亞當和夏娃的誕生地放在這裡。」探險家JosephLocke在1925年的日記裡寫下了這一段,這個伊甸園就是位於甘南迭部縣的《Zacha》。
  • 甘肅這座被外國人發現的石城,扎尕那,仿佛世外桃源一般
    這裡,是東方的「伊甸園」,這裡,是甘南的「香巴拉」,但最早發現它的不是中國人,而是一個美籍奧地利人,一名植物學家,它,正是扎尕(gǎ)那,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它就像一個被山川巨石圍起來的匣子,裡面藏著炊煙嫋嫋的恬靜藏寨。
  • 人間仙境扎尕那,跨越兩省的郎木寺|甘南
    包括迭部縣的扎尕那,郭莽溼地,以及位於甘肅、四川交界處的郎木寺鎮,還有合作市的米拉日巴佛閣。 仙境扎尕那 來之前就特別期待這個地方,在網上查到很多美圖。但到達的那一刻,卻沒有覺得特別的驚豔,秋冬交接,沒有滿眼的翠綠,背後的石山掛著一些殘雪,看起來有些蕭條。
  • 甘南5日遊自駕路書:蘭州+蓮寶葉則+扎尕那+若爾蓋,行程住宿規劃
    參觀景點有:尕海、蓮寶葉則、扎尕那、唐克、若爾蓋花湖、九曲黃河第一灣、阿萬倉溼地、拉卜楞寺等。D1:蘭州-合作-扎尕那線路:蘭州出發,走蘭海高速、烏瑪高速、213國道、248國道,途經定西市、臨夏,中途參觀合作米拉日巴佛閣,經過郭莽溼地,再遊玩尕海,傍晚即可抵達扎尕那入住。
  • 扎尕那,你從未領略過的春耕圖
    扎尕那,你從未領略過的春耕圖 晨曦裡 暮色間 迭部 · 扎尕那迎來了春日的第一耕
  • 詩和遠方,比不上那碎銀幾兩
    生活不知什麼時候,也不知是誰說的,有人講了這麼一句雞湯話,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這句話感染了很多人,讓我們沉睡的心又起了波瀾,讓我們的心臟又激起了熱血,我們蠢蠢欲動,這句話年輕的人可能不會有太大的感覺,我們這些有了些閱歷的人,可能會觸動很大,因為現在的我們,沒有詩和遠方,有的只有眼前的苟且!
  • 蘭州-拉卜楞寺-桑科草原-郎木寺-扎尕那-花湖-西部牧場-繪唐卡...
    【扎尕那】村寨靜謐,宛若仙境,猶如世外桃源,《爸爸去哪兒5》曾在這裡取景。沿著大峽谷一路輕徒步,在仙女灘的草甸上盡情撒歡。在甘南,連綿畫卷。贈送項目不參加不退費用【行程乾貨】第一天:蘭州集合,自由活動,住蘭州;第二天:蘭州-拉卜楞寺-桑科草原-郎木寺,住郎木寺;第三天:達倉郎木賽赤寺晨曦-扎尕那峽谷/仙女灘,住紮尕那
  • 九色甘南,你不曾見過的詩和遠方
    在遼闊的桑科草原上,牛羊點點,帳篷星羅棋布,帳篷上炊煙嫋嫋,馬背上牧歌飄蕩,到處是迷人的高原牧區景象和藏族牧民風情。米拉日巴佛閣米拉日巴佛閣是一座紅色的藏式高層建築,內部供奉了一千多尊塑像。這裡的壁畫規模宏大,繪畫技法高超,與彩繪、唐卡、塑像渾然一體,反映了藏傳佛教的內容,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 一位駐村幹部的詩和遠方
    2014年來到土右旗駐村,目前是土右旗雙龍鎮太平莊村駐村第一書記,是包頭市駐村時間最長的幹部之一,駐村時間長達七年之久。在他的引領帶動下,土右旗雙有特色產品,梅花鹿特色養殖等脫貧產業富了農民,也健康了包頭市民。與此同時,他引進酒廠,鼓勵當地企業家辦起醋廠,指導農民種起了萬畝高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