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扎尕那:守護好風景 吃上「旅遊飯」

2020-12-12 中國青年網

   在甘肅省甘南草原深處的迭部縣益哇鎮,大山裡的扎尕那村周邊山勢奇峻、雲霧繚繞、宛如仙境。近百年前,因風景秀麗,扎尕那就被奧地利探險家約瑟夫·洛克譽為人間天堂。但因交通不便,在過去的許多年,迭部農牧民卻一度坐擁好風景,過著苦日子。

  扎尕那村雖然境內有著旖旎的自然風光,卻山大溝深,長期以來產業結構單一,就在10年前,當地群眾一直苦於沒有脫貧致富的好出路。桑鬧代主一家是扎尕那達日村的普通農戶,家裡有6口人,多年來,以在高山草場放牧為生。「放牧很辛苦,還會經常遇到病害,收入也不穩定。」儘管全家都輪流放牧,但桑鬧代主一家生活一直過得緊巴巴。

  近年來,甘南州確定生態立州、旅遊興州戰略,保護生態環境、發展旅遊產業成為全州重點推進的發展方向。迭部縣也著力打造文化旅遊品牌,依託扎尕那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大力發展旅遊產業,帶領當地群眾致富奔小康。

  通過大力實施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和景區景點旅遊基礎設施建設,迭部縣積極開展「旅遊+扶貧+三變」模式,依託扎尕那境內旖旎的自然風光,引導農牧民調整產業結構,以「旅遊+」模式為引領,全力構建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把農畜產品變成旅遊產品,把藏家特色建築變成旅遊設施,鼓勵大家辦特色農家樂、藏家樂,讓旅遊紅利惠及更多群眾。

  隨著扎尕那旅遊的發展,桑鬧代主也開起了農家樂。2017年,他貸款在自家庭院裡新建了家庭賓館,家庭賓館有17張床位,可以同時接待20多人就餐,在旅遊旺季農家樂裡幾乎天天爆滿,成了村裡脫貧致富發展農家樂的典型,真正吃上了生態「旅遊飯」。

  「現在來扎尕那旅遊的人越來越多了,我的農家樂開張的第一年營業額有8萬多,到去年,經營純利潤就達到了9萬多,隨著扎尕那旅遊的興起,相信生意會越來越好的。「桑鬧代主說。「

  扎尕那是半農半牧區,由於氣候條件差,農業收入很低,牧業有些家裡牛多,有些家裡牛少,發展基礎不一樣,雖然風景好,全村整體生活水平並不高。」在益哇鎮扎尕那村村委會副主任次日扎西看來,由於沒有意識到發展旅遊,扎尕那一直沒有找到一條合適的致富路,直到近年來開發旅遊後,農牧民的生活才逐步改善。

  扎尕那東哇村的班瑪九一家有10口人,起初也是以放牧為生,家裡有90多頭犛牛,由於牧場離村子較遠,全家人都栓在放牧上,特別辛苦。隨著扎尕那知名度提升,來村裡的遊人在逐年增加,班瑪九和村裡幾戶人家最早帶頭開農家樂。

  起初,家裡只有幾間小木樓,隨著旅遊越來越熱,來住的遊客越來越多,2017年,班瑪九賣掉了家裡所有的牛,將家裡所有小木屋全部改建成小型民宿賓館,經營一年下來,純利潤就達20多萬,生活面貌發生了很大改變。

  「我們以前都放牧,但家裡人口也多,全家幸辛苦苦放牧牛羊,一年收入6萬左右;這裡開發旅遊後,2013年我們修民宿農家樂,收入比以前放牛羊高很多,一年掙了十幾萬;從2016年以來,遊客越來越多了,我們又新修了民宿酒店,年收入達到了20多萬;這兩年收入更是一年比一年增加,生活條件好了很多。」班瑪九說。

  在扎尕那達日村,依託扎尕那豐富的旅遊資源,在「三變」改革的推動下,也開始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近年來,該村成立了遊客接待專業合作社,集資投勞建成生態旅遊民宿酒店,以家庭入股方式,將村裡的建檔立卡困難群眾吸吶到集體產業中,通過在村集體經濟中就業打工,就近就實現了勞務收入。此外,到了年底,村民還有集體經濟分紅收入,很多人每年足不出戶,就有一筆可觀的收入。

  2013年,扎尕那成立了村集體合作社,當年就籌建起了民宿酒店,到2018年所有配套建設完成正式對外營業。「村上將酒店承包給其他公司經營,每年能拿到50萬的承包租金,租金70%村裡面向村民平均分紅,30%留給合作社流動資金,同時,酒店工作人員優先考慮本村未就業青年和家庭比較困難的群眾。」迭部縣格宗遊客接待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阿桑介紹說。

  旅遊產業的不斷發展壯大,為扎尕那農牧民群眾創造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如今在扎尕那村,現在隨處可見的都是各具特色的農家樂、藏家樂,大山裡的農牧民從「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轉變為「守護綠水青山吃生態飯」,增收渠道不斷拓寬,規模和效益均得到大幅提升。

  「近年來,我們因地制宜謀劃發展,把發展鄉村旅遊作為主要產業來抓,形成了鎮黨委統領、支部引領、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產業發展格局。目前,益哇鎮通過旅遊收入群眾家庭收入越來越高,生活質量越來越越好。」迭部縣益哇鎮黨委副書記劉繼宏說。

  截至目前,扎尕那村群眾自主經營主體已從 2013 年的10戶發展到現在的 146戶,日接客量達 3000 人以上,農牧村群眾年人均純收入從 2013 年的 5100 元增長到2019 年的 11000 元。2019年,扎尕那接待遊客138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3.55億元,如今,文旅業已成為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主要途徑,也是助推縣域經濟發展的首位產業。

相關焦點

  • 甘南5日遊自駕路書:蘭州+蓮寶葉則+扎尕那+若爾蓋,行程住宿規劃
    甘南的海拔沒有川西、青海與西藏高,但風景卻匯集這三地的精華,因此甘南很適合自駕旅遊。自駕甘南的線路很多,通常是從甘肅省會蘭州出發,下面為大家介紹甘南五日遊。甘南五日遊:全程1600餘公裡,自駕遊玩用時5日,日均行車300公裡。參觀景點有:尕海、蓮寶葉則、扎尕那、唐克、若爾蓋花湖、九曲黃河第一灣、阿萬倉溼地、拉卜楞寺等。
  • 雪山下的森林草場,別樣的甘南風光,可以俯瞰整個扎尕那
    仙女灘在扎尕那景區裡面,可以在扎尕那景區門口順著木棧道直達這裡,它是一處位於雪山之下的森林草場,海拔比較高,自然風光優美,在觀景臺可以俯瞰整個扎尕那。在扎尕那念甘達哇神山公園內,仙女灘是一片比較開闊的高原草場,由高山融水滋潤,自然風光優美,走在木棧道上,可以感受到別樣的風光。
  • 扎尕那村的「詩和遠方」
    9月9日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益哇鎮拍攝的扎尕那村(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範培珅 攝雲才讓的家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益哇鎮扎尕那村,扎尕那藏語意為「石匣子」,這裡山勢奇峻、雲霧繚繞、宛如仙境,是甘肅省著名的風景旅遊景區。
  • 徒步扎尕那四十餘裡遇見最美景色,觀日出看到了仙境般的扎尕那
    甘南扎尕那之旅是果兒感覺甘南行最精彩的一段旅行,既有朗木寺去扎尕那大雨中的驚險歷程,又有在海拔三千多米徒步二十多公裡的艱難超越自我記錄,更有在扎尕那美景前露營的快樂體驗,這些經歷都是一生寶貴財富使人難忘!這也是我寫這篇遊記的動力。不為別的!
  • 「爸爸去哪裡」第一期拍攝地——甘南扎尕那村寨
    世界上最小的村莊——扎尕那村寨。「我平生從未見過如此綺麗的景致,如果創世記的作者看到過迭部的景致,他就會把亞當和夏娃的誕生地放在這裡。」探險家JosephLocke在1925年的日記裡寫下了這一段,這個伊甸園就是位於甘南迭部縣的《Zacha》。
  • 人間仙境扎尕那,跨越兩省的郎木寺|甘南
    包括迭部縣的扎尕那,郭莽溼地,以及位於甘肅、四川交界處的郎木寺鎮,還有合作市的米拉日巴佛閣。 仙境扎尕那 來之前就特別期待這個地方,在網上查到很多美圖。但到達的那一刻,卻沒有覺得特別的驚豔,秋冬交接,沒有滿眼的翠綠,背後的石山掛著一些殘雪,看起來有些蕭條。
  • 甘肅這座被外國人發現的石城,扎尕那,仿佛世外桃源一般
    這裡,是東方的「伊甸園」,這裡,是甘南的「香巴拉」,但最早發現它的不是中國人,而是一個美籍奧地利人,一名植物學家,它,正是扎尕(gǎ)那,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它就像一個被山川巨石圍起來的匣子,裡面藏著炊煙嫋嫋的恬靜藏寨。
  • 扎尕那的制高點,安靜的拉桑寺,周圍是完美的生態景觀
    拉桑寺院是扎尕那的一處至高景點,能看到整個扎尕那村的全貌,清晨爬上拉桑寺,俯瞰整個村莊,如同仙境。俯瞰扎尕那村,自上而下,山體、林地、民居、農田、河流構成了完美的生態景觀。
  • 人民日報記者調查:扎尕那村的農林牧循環複合系統
    平均海拔接近3000米的扎尕那村,隸屬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益哇鎮。這裡的亞熱帶與青藏高原高寒氣候的過渡性氣候類型,使扎尕那擁有了高寒草原、溫帶草原和暖溫帶落葉林三大植被類型。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造就了特殊的農業文化,即扎尕那農林牧複合系統。在這一系統中,農耕種植青稞和蔬菜,牧業供給肉和奶類,森林既提供建材,也生長菌菇和藥材。
  • 蘭州-拉卜楞寺-桑科草原-郎木寺-扎尕那-花湖-西部牧場-繪唐卡...
    【扎尕那】村寨靜謐,宛若仙境,猶如世外桃源,《爸爸去哪兒5》曾在這裡取景。沿著大峽谷一路輕徒步,在仙女灘的草甸上盡情撒歡。在甘南,連綿畫卷。當你來了甘南,你會發現甘南這片神秘又聖潔的土地有著太多太多心靈的震撼遺世獨立的扎尕那山霧瀰漫格爾底寺轉經筒上刻著六字真言
  • 農業文化遺產保護:扎尕那村的農林牧循環複合系統
    平均海拔接近3000米的扎尕那村,隸屬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益哇鎮。這裡的亞熱帶與青藏高原高寒氣候的過渡性氣候類型,使扎尕那擁有了高寒草原、溫帶草原和暖溫帶落葉林三大植被類型。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造就了特殊的農業文化,即扎尕那農林牧複合系統。在這一系統中,農耕種植青稞和蔬菜,牧業供給肉和奶類,森林既提供建材,也生長菌菇和藥材。
  • 甘肅扎尕那村:生產生活少了狩獵 多了民宿經營
    平均海拔接近3000米的扎尕那村,隸屬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益哇鎮。這裡的亞熱帶與青藏高原高寒氣候的過渡性氣候類型,使扎尕那擁有了高寒草原、溫帶草原和暖溫帶落葉林三大植被類型。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造就了特殊的農業文化,即扎尕那農林牧複合系統。在這一系統中,農耕種植青稞和蔬菜,牧業供給肉和奶類,森林既提供建材,也生長菌菇和藥材。
  • 扎尕那村的農林牧循環複合系統(人民眼·農業文化遺產保護)
    平均海拔接近3000米的扎尕那村,隸屬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益哇鎮。這裡的亞熱帶與青藏高原高寒氣候的過渡性氣候類型,使扎尕那擁有了高寒草原、溫帶草原和暖溫帶落葉林三大植被類型。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造就了特殊的農業文化,即扎尕那農林牧複合系統。在這一系統中,農耕種植青稞和蔬菜,牧業供給肉和奶類,森林既提供建材,也生長菌菇和藥材。
  • 扎尕那村的農林牧循環複合系統(人民眼・農業文化遺產保護)
    平均海拔接近3000米的扎尕那村,隸屬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益哇鎮。這裡的亞熱帶與青藏高原高寒氣候的過渡性氣候類型,使扎尕那擁有了高寒草原、溫帶草原和暖溫帶落葉林三大植被類型。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造就了特殊的農業文化,即扎尕那農林牧複合系統。在這一系統中,農耕種植青稞和蔬菜,牧業供給肉和奶類,森林既提供建材,也生長菌菇和藥材。
  • 甘南是什麼地方?攝影師說:如果人間有天堂,那一定是甘南的模樣
    九色甘南,我尋夢的地方, 看不完的神秘,賞不盡的畫廊, 那是西部高原人間的天堂…… 」自駕前往甘南的路上,我的車上一直循環播放著仁欽卓瑪演唱的這首《九色甘南,夢想的地方》。去過甘南的人都說,那是一片梵天淨土,只要去過一次,便會愛上她,三生三世,魂牽夢縈。甘南,到底是怎樣一個地方?竟讓人如此嚮往?
  • 【蘭大新聞學子重走西北角】扎尕那:塵世間的伊甸園
    &nbsp&nbsp&nbsp&nbsp2009年11月,中國地理雜誌社發布了「尋找十大『非著名山峰』」榜單,坐落於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益哇鄉的扎尕那山榜上有名,位居第四。
  • 千年的馬幫馱來的風景——甘南草原
    有時候,我會在夢中聽到羚羊踩動黃河首曲的神韻,我想那一定是甘南草原在呼喚我!甘南的草原絲毫不遜色於內蒙古,而且當地人都是信仰藏傳佛教,都是特別有信仰的的人,這裡一群群香巴拉的兒女,用心碰撞著心,用血召喚著血,無比期待草原上的盛會。在甘南草原這裡有起起伏伏的山巒,映襯著每一處草原,你行走在每一處,都會發信各處的山巒形態都各不相同,因為這裡地處高原,有植被、雪山、石崖或遼闊或壯美,在一望無際的青色海洋中,點綴著幾群高原羊群和犛牛。
  • 人間淨土,九色甘南!
    尕海湖 | 攝影:行者孤獨963 扎尕那 中國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 扎尕那 | 攝影:山西阿木
  • 甘南,一生必去的50個地方之一,你去過了嗎?
    #在甘南,每年進入夏季後,便迎來旅遊高峰,秀美的生態美景,濃鬱的人文風景,一一呈現在眼前。扎 尕 那Za ga na「 如世外桃源般地藏在甘南深山裡」「扎尕那」,藏語意為「石匣子純樸、寧靜、原始是「扎尕那」帶給人們的第一印象,無愧於人們賦予它亞當、夏娃的誕生地和世外桃源的美譽。在一個三面環山的山坡上,長滿了鬱鬱蔥蔥的綠植,幾朵白雲悠閒地飄在天空之中,山坡上的村子冒出幾縷悠悠炊煙。一道陽光透過雲層照亮了整個山坡,山腰層層疊疊的梯田,被霧氣籠罩著,這一切看著就如同仙境一般。
  • 吹響衝鋒號 扮靚扎尕那
    迭部縣扎尕那景區管委會、益哇鎮積極吹響「百日風暴"衝鋒號,全面推進扎尕那景區環境衛生整治。整治公路沿線交通標識標牌整治觀景臺內及周邊垃圾箱、垃圾臺剷除平整廢棄渣土對景區廁所「髒、亂、差」的問題進行整改清理公路沿線破舊護欄宣傳政策法規及風暴行動「百日風暴」扮靚扎尕那